攻壳机动队吧 关注:40,252贴子:241,441
  • 10回复贴,共1
一楼献给托古萨!


1楼2016-04-27 08:33回复
    “一个两三千年以来遍布全国草根文化的文脉”这种乡绅文化,在中国早就已经消亡,或许今天还存在,但也是隐藏在暗地里,肯定无法起到古时那么大的作用。
    事实上,在读答主们的相关讨论时,我差点都以为大家都是5毛,那种若隐若现的优越感真的是把我恶心了一把,好像文脉未断,就握在你们手中一样。
    后来发现我错了。生于城市,从小接受金钱至上的渲染,骨子里面被培养出的那种不知名的自信,看到山村,地主,草根这种词汇,自然而然的会泛出天然的优越感。我没有批评他们的任何意思,事实上,看到这篇帖子的人,包括我都存在这种对农村自然而然的厌恶吧。社会风气,让大家在浓郁的氛围里接受不到新鲜空气,教育,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固化培养这种感觉。
    农民在两千年的历史里面,一直是尘埃。


    3楼2016-04-27 09:12
    回复
      文题不对的感叹。
      新人们身上那种蠢到爆的优越感,以及不妥协的勇气,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连Hade都避退三舍,后生可畏啊。


      4楼2016-04-27 09:22
      回复
        玛德,二楼被抽了!


        5楼2016-04-27 09:23
        回复
          偶然看到知乎上的一篇帖子。陈丹青先生口中的“一个两三千年以来遍布全国草根文化的文脉”指的就是乡绅,地主,也就是阿姨口中的土豪吧。
          我们不要过分纠结文脉具体是什么,或许是漫漫星辰中,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背影,但肯定不是必须要依之,顺之,无法反驳的逐渐固化的糟粕。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呢?
          马屁,倒是可以。
          还有一种观点,文脉已经分流,不狭义的单指为文化的相关东西。工科,理科,都可代之。那么,同上, 我好像也没有发现国内科研在国际主流上能够立足的资本。其次,文化,文以载道化之,说明文化的在教化民众的意义上是大于本身存在的意义(待讨论)。其实我比较反对文以载道,尤其是在当今拙略的表演,好无聊啊。
          欢迎补充。


          8楼2016-04-27 09:28
          回复
            我擦,加了链接根本就发不出去,只能劳烦大家手动了。19783447,加到question后面即可。


            9楼2016-04-27 09:31
            回复
              没有什么需要传承,只是自信的欺诈而已。个体的自由更为重要,而非垃圾的忧虑,故弄玄虚的信仰,更需要肉体步伐的清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4-27 10:58
              收起回复
                有自称草根屌丝只是说着玩玩 不过有的人还真那这骂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4-27 11:08
                回复
                  个人理解的“文脉”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包括精英阶层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趣味,并且起着引导民智,启发民智的作用,而现在出现的是原本占据社会大部分资源的稳定的知识分子构成的精英阶层被投机者取代并构成了一个松散的同盟,无法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维持主导地位,对精英文化具有强烈趋向性的一般大众无所适从的局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4-27 11: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