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下人间吧 关注:57贴子:2,122
  • 20回复贴,共1
茶馆走发:http://tieba.baidu.com/p/4072686844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5-01 11:49回复
    @定纪理尧章
    【一朝易主,万象更新】
    【闻知先帝驾崩的消息时,我正在府上临东坡的《寒食帖》,忽应一句,也拟穷途哭,死灰吹不起。伴君三载,皆成云烟】
    【适日趁雪而来,门前勒绳,一跃而下,小二牵马进厩。在廊下卸了斗篷,指人拿去烘干,靴头往下,在石阶下揩尽了雪泥,才往厅堂中央走去。】
    【掌柜尚是熟稔面孔,打过招呼后,依惯例说道】一壶明前龙井。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5-01 12:05
    回复
      @定纪理尧章
      【付完银两,回过身,往窗边的老位子迈去。却见锦帘半掀,袭进凛冽风雪,来人着一双皮质官靴,想来亦是早朝刚下,顺路而来。】
      【拱手回人一礼】定大人也来饮茶?【一指欲坐小桌,明窗半开,眺尽西岭雪】上好的明前茶,不若一道共饮。
      【二人寒暄入座,小二沏茶上案,瓷杯两盅,各执一在手。照例问他】有些日子没蒙面了,工部政事繁忙,可都妥当?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5-01 17:03
      回复
        (在衙门没事的时候,也是喝茶聊天,觉得我自己也快变成老油条了,每个人都会有圈子,由于我不轻易坑人,加上这次改朝虽然不是支持了成王,可也没有接近毅王添堵,所以我的好日子还在继续,只要熬过皇上新帝上任三把火的时间就成了。)
        一切都好,就是如今龙潜王爷的府邸忙完,弘昌宗亲的府邸扩建完成也就成了,反正有定例在,真有特殊要求,尚书大人也会交代下来的。


        5楼2016-05-01 17:54
        回复
          @定纪理尧章
          新朝伊始,自然忙些。
          【茶尚滚烫,热气氤氲,滕升出一片云雾,隔断在二人之间。并不急饮,话中往来得热络。】
          捱过这一阵,大概也能得些清闲。
          【新帝登基,先前党争落败的,不是致仕,抑或行往边疆途中,就已沦为了阶下之囚。好在向来明哲保身,不曾搅这趟浑水。无功无过】
          【顿了顿,续言道】倒是御史台近来狱案有增,难得有空余出来饮个茶。这不,赶巧遇上您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5-02 20:30
          回复
            (两位老臣就这么没了,也正常,高回报的生意总是伴随着高度的风险,别人看其命运,也不看胜利者的辉煌,如那绰家,不是出了一位皇后,一位一品大员。)
            最近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了,反正按照上面的意思来。
            (反正话里含糊着,没必要为失败者不平,翻盘的机会,我看渺茫,想赢,本人不行了,家族熬个二三十年,又是机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5-02 22:08
            收起回复
              是,奉行故事罢了。
              【皇位更迭,臣子恪守的本分,从始至终不都一样?】
              【照常早朝,都察院喝茶,收点小钱,替人办些于己方便的事。举手之劳,两相得益,何乐不为。比之从前,着实没多大区别。】
              【咳了三声,清完喉咙,沉默了一会,转念又道】等到改年科举,又是新科才俊显身手喽。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5-03 13:22
              回复
                科举出身的好处还有,可以让人更快的认识自己,毕竟补官的多,科举一路可以真正有下来的到底少,成名,也更容易被选择,反正看各自权衡了。
                (其实就是知道未来哪个人可以成为天子,我也不一定会去赌,毕竟天子这二字难免猜忌,而且相比卸磨杀驴,过河拆桥都是轻的,自己三族,哪儿可以让人都满意。)
                到那个时候,可要一同去看看新科的举子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03 17:21
                回复
                  @定纪理尧章
                  【想当年,虽不曾杏花飘道,马蹄得意,也是金榜题名之人。少时敢怒、敢言,为官几载,历经官宦沉浮,难免世故且圆滑起来去。】
                  在文墨上,大多都是旷世逸才,若真论起文官之道,怕是空能纸上谈兵的也大有人在。这时多些资历的,也就多些优势。
                  【才高八斗的,且通治官之道实在少数。否则哪来的冯公,又哪来的那么多怀才不遇的千古名句】
                  自然要去,再好的苗子也需得提点。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5-03 17:31
                  回复
                    (能好生相处的,提点两句也无妨,恃才傲物的,我也不折腾他,这种人迟早也会碰钉子的,如果并非我那一处阵营的,也懒得去多说什么。)
                    科举和蒙荫多是敲门砖,这个敲门砖没有,就别谈其他,有了敲门砖,也不一定代表长久,可这独木桥还是有好多人走,自然不能要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03 17:40
                    回复
                      @定纪理尧章
                      【在都察院,看过太多恃才傲物,自以为刚正不阿的,一本奏折,弹劾大员,到头来得的是什么?远调边县与蛮夷为伴,吃过了几年苦,连带族亲遭尽了罪,才摸清楚为官门路的。】
                      您说的是。万人都想走这独木桥,看科举、蒙荫,还得看人心性等。照我说,要看的东西多着呢,还得长久察测。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5-03 17:59
                      收起回复
                        (每个人都要做,那么结局只有被人挑拣,而不是自己挑拣别人,而且得到一个位置,愈发要付出更加多的代价,成功,除非有对疼自己又出身高贵的爹娘,否则,总归不是容易的。)
                        有的时候吃个小亏也可以防止吃大亏。
                        (总不能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我是不相信穷且快乐的生活的,富贵不一定带来快活,那贫穷一定带不来快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03 20:12
                        回复
                          @定纪理尧章
                          http://tieba.baidu.com/p/4072686844?pn=31 951-963 13*1.5=19.5T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5-03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