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讲座】格式以外的规则(第三课)
2016-05-02 悠悠 随意诗社
暗香
付娜 - 佰度烧-古筝
格式以外的规则
主讲老师:悠悠
前面讲过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的16种格式,在我们读诗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格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述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前面讲的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
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史形成的、公认的。
一、 ‘’一三五‘’不论
关于格律诗的平仄,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就是,七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即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也就是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来用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
如果就五言而言,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必须分明。
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是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
比如:
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式最须注意,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这句就变成:
仄平仄仄平,这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孤平‘’(全句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过去科举考试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是大忌。
再看:
仄仄仄平平 这一句,第三个字也要论。
如果不论,用了平声字,就会变成
仄仄平平平 这叫‘’三平调‘’也叫‘’三平尾‘’,也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我们还是以五言绝句的基础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用中来表示,就变成下面的样子:
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七言可以类推。
由此可以看出,‘一三五不论’,完全适用于第一句和第三句,部分适用于第二句和第四句。
七言诗的各个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格律诗的大忌。但有时根据诗意的要求,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式就变成
仄平平仄平 (七言句就是中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
例如:
宠深还若惊(王禹偁《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少见,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却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三、三四字互换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
平平平仄仄
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这样就可以变成
平平仄平仄(七言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如: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变格,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而改用了平声字,这种变格句式,在唐、宋以来的诗中,用的是非常普遍的。
四、出句与对句互救
以五言而论,出句与对句互救适用于下面这一联句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么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变成可平可仄。
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下面这样:
中仄中中仄
中平平仄平
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的第三第四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中加以挽救,办法就是把对句的第三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照‘孤平拗救’的规则,仍是可平可仄。七言类推,只是前面加两个字。
例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以上两句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以上两例出句全是仄。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个字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也起了救上句的作用。
再比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方岳《梦寻梅》)
这种出句与对句互救的变格形式,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还要加以若干修正。
五、非格律的技巧性
关于格律诗的平仄法则我们已经全部介绍过了,另外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属于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不妨也了解一下。
1
互广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
比如七言的第一、三字,只要不犯孤平,本来可以不救的,但有时为了音调等更好,也去救。
比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
故烧高烛照红妆
等等。
2
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
,就是‘上尾’,应该避免。
例如:
曲江——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作技巧上讲,上尾应该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3
不重字
很多诗人讲究在同一首诗中,不用相同的两个字,当然双声叠韵或者故意使用的重复字除外。
六、简便的公式
前面讲过近体诗的各种平仄格式,又讲了正常格式以外的四条规则,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它相当于法律上的‘’但书‘’。
初学写诗的人只照正常格式写,不用变格和拗救,是可以的。但是选字用词的自由度就会小,诗作有时也会显得呆板。而且,即使我们不用拗救和变格,也应该懂得这些规则,否则就不能正确判断一首诗是否合律,比如五言全仄的出句,是可以由对句补救回来的。可见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歌创作中大有妙用。
1
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词,提高诗句质量。
比如:上林花满枝
能指出这句的拗救方式吗?
2
有时候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些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尤其涉及数字等的对仗。(关于对仗,今后还会涉及到)
比如: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如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
3
用变格可以增加诗句的变化,产生高古的气韵。
唐宋诗人有时故意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用拗字,以便在另一处相救,追求的就是这种增加变化和高古的格调。
以绝句为例,变格后的格式就变成这样:
七绝的格律就是在五绝前面加两个字,平仄相替,韵脚还是分两种,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但是不管哪种,第三句都是仄收。
【五绝平仄格律】
格律一(仄起仄收)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格律二(仄起平收)
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格律三(平起仄收)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
格律四(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
【七绝平仄格律】就可以转化出来
格律一(平起仄收)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律二(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律三(仄起仄收)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
格律四(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能看明白吧,七言就是在五言前面多两个字。
律诗的格式就是在绝句是基础上,按照‘对’和‘粘’的原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五律、七律也是各有四种格式,大家可以试着推导,这个不用去背的。
七、小律和排律
1
小律
每首诗只有六句的,叫小律,也叫三韵小律。(即使首句入韵的,仍然称为三韵小律)
2
排律
一首诗超过八句,达到十句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排律的写法,象五律七律一样,按照‘对’和‘粘’的规则一直写下去,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排律也经常用多少‘’韵‘’作为标题。让杜甫的《上韦左相二十韵》,二十韵,就是全诗四十句。还有刘禹锡的《五菱抒怀五十韵》,五十韵,也就是全诗一百句。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关于格律诗的平仄格律以及变格大致就这么多,希望大家活学活用,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祝大家写作愉快!
2016-05-02 悠悠 随意诗社
暗香
付娜 - 佰度烧-古筝
格式以外的规则
主讲老师:悠悠
前面讲过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的16种格式,在我们读诗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格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述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前面讲的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
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史形成的、公认的。
一、 ‘’一三五‘’不论
关于格律诗的平仄,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就是,七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即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也就是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来用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
如果就五言而言,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必须分明。
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是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
比如:
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式最须注意,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这句就变成:
仄平仄仄平,这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孤平‘’(全句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过去科举考试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是大忌。
再看:
仄仄仄平平 这一句,第三个字也要论。
如果不论,用了平声字,就会变成
仄仄平平平 这叫‘’三平调‘’也叫‘’三平尾‘’,也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我们还是以五言绝句的基础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用中来表示,就变成下面的样子:
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七言可以类推。
由此可以看出,‘一三五不论’,完全适用于第一句和第三句,部分适用于第二句和第四句。
七言诗的各个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格律诗的大忌。但有时根据诗意的要求,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式就变成
仄平平仄平 (七言句就是中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
例如:
宠深还若惊(王禹偁《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少见,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却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三、三四字互换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
平平平仄仄
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这样就可以变成
平平仄平仄(七言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如: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变格,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而改用了平声字,这种变格句式,在唐、宋以来的诗中,用的是非常普遍的。
四、出句与对句互救
以五言而论,出句与对句互救适用于下面这一联句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么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变成可平可仄。
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下面这样:
中仄中中仄
中平平仄平
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的第三第四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中加以挽救,办法就是把对句的第三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照‘孤平拗救’的规则,仍是可平可仄。七言类推,只是前面加两个字。
例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以上两句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以上两例出句全是仄。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个字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也起了救上句的作用。
再比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方岳《梦寻梅》)
这种出句与对句互救的变格形式,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还要加以若干修正。
五、非格律的技巧性
关于格律诗的平仄法则我们已经全部介绍过了,另外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属于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不妨也了解一下。
1
互广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
比如七言的第一、三字,只要不犯孤平,本来可以不救的,但有时为了音调等更好,也去救。
比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
故烧高烛照红妆
等等。
2
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
,就是‘上尾’,应该避免。
例如:
曲江——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作技巧上讲,上尾应该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3
不重字
很多诗人讲究在同一首诗中,不用相同的两个字,当然双声叠韵或者故意使用的重复字除外。
六、简便的公式
前面讲过近体诗的各种平仄格式,又讲了正常格式以外的四条规则,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它相当于法律上的‘’但书‘’。
初学写诗的人只照正常格式写,不用变格和拗救,是可以的。但是选字用词的自由度就会小,诗作有时也会显得呆板。而且,即使我们不用拗救和变格,也应该懂得这些规则,否则就不能正确判断一首诗是否合律,比如五言全仄的出句,是可以由对句补救回来的。可见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歌创作中大有妙用。
1
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词,提高诗句质量。
比如:上林花满枝
能指出这句的拗救方式吗?
2
有时候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些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尤其涉及数字等的对仗。(关于对仗,今后还会涉及到)
比如: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如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
3
用变格可以增加诗句的变化,产生高古的气韵。
唐宋诗人有时故意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用拗字,以便在另一处相救,追求的就是这种增加变化和高古的格调。
以绝句为例,变格后的格式就变成这样:
七绝的格律就是在五绝前面加两个字,平仄相替,韵脚还是分两种,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但是不管哪种,第三句都是仄收。
【五绝平仄格律】
格律一(仄起仄收)
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格律二(仄起平收)
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格律三(平起仄收)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
格律四(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
【七绝平仄格律】就可以转化出来
格律一(平起仄收)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律二(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律三(仄起仄收)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
格律四(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能看明白吧,七言就是在五言前面多两个字。
律诗的格式就是在绝句是基础上,按照‘对’和‘粘’的原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五律、七律也是各有四种格式,大家可以试着推导,这个不用去背的。
七、小律和排律
1
小律
每首诗只有六句的,叫小律,也叫三韵小律。(即使首句入韵的,仍然称为三韵小律)
2
排律
一首诗超过八句,达到十句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排律的写法,象五律七律一样,按照‘对’和‘粘’的规则一直写下去,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排律也经常用多少‘’韵‘’作为标题。让杜甫的《上韦左相二十韵》,二十韵,就是全诗四十句。还有刘禹锡的《五菱抒怀五十韵》,五十韵,也就是全诗一百句。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关于格律诗的平仄格律以及变格大致就这么多,希望大家活学活用,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祝大家写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