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初试16年下关金丝沱,当时和同年特沱对比,部分茶油提出建议,不具可比性,为弥补不足,今再次试茶,对比2015年和2016年下关金丝沱,标题有夺取眼球嫌疑,实际不求孰是孰非,只求实事**,一下纯属个人意见,欢迎拍砖,只顾喝茶,没来得及拍照,只有叶底对比,多多谅解。
日期:2016年5月13日;
地点:昆明;
天气:多云;
气温:27
泡法:各取8g,盖碗,1——4泡8s出汤,6、7、8泡分别12s、16s、45s泡出汤;
干茶:2015年与2016相比,闻干茶几乎没有区别,无烟味,低香,都无茶青味;
洗茶:2016年金丝洗茶后闻茶底冲击力更强,15烟味稍重,闻洗茶杯底香,16年比15稍强、扬。
第一泡:16年苦涩重于15年,16年香气优于15;
第二泡:16年苦涩重于15,如果量化,相当于2倍于15年金丝,且16年比15年苦重得更显著;
第三泡:16年饱满度强于15年,15年入口即甜,涩度相当,16年韵强于15年金丝;
第四泡:16年生津较好,15年苦涩加重,16年苦涩保持,16年苦重于15年;
第六泡:15年茶汤浑,16年茶汤透亮;
第七泡:15年茶汤浑,苦涩重于16年;
第八泡:15年茶汤浑浊,16年茶汤清亮;
叶底:15年碎而杂,16年叶底比15年好不少。
总体评价:16苦重,涩度相当,15年茶汤浑浊,16年茶汤透亮,15年4泡后苦涩会加强,16年5泡后苦涩减弱,个人以为是由于15年用料碎造成这种差别。



日期:2016年5月13日;
地点:昆明;
天气:多云;
气温:27
泡法:各取8g,盖碗,1——4泡8s出汤,6、7、8泡分别12s、16s、45s泡出汤;
干茶:2015年与2016相比,闻干茶几乎没有区别,无烟味,低香,都无茶青味;
洗茶:2016年金丝洗茶后闻茶底冲击力更强,15烟味稍重,闻洗茶杯底香,16年比15稍强、扬。
第一泡:16年苦涩重于15年,16年香气优于15;
第二泡:16年苦涩重于15,如果量化,相当于2倍于15年金丝,且16年比15年苦重得更显著;
第三泡:16年饱满度强于15年,15年入口即甜,涩度相当,16年韵强于15年金丝;
第四泡:16年生津较好,15年苦涩加重,16年苦涩保持,16年苦重于15年;
第六泡:15年茶汤浑,16年茶汤透亮;
第七泡:15年茶汤浑,苦涩重于16年;
第八泡:15年茶汤浑浊,16年茶汤清亮;
叶底:15年碎而杂,16年叶底比15年好不少。
总体评价:16苦重,涩度相当,15年茶汤浑浊,16年茶汤透亮,15年4泡后苦涩会加强,16年5泡后苦涩减弱,个人以为是由于15年用料碎造成这种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