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聊天,经常看到许多车友讨论雾灯。而没有安装雾灯的威旺低配的车主们都是选择在某宝上购买,自行安装。而雾灯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安装雾灯到底有没有用,也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在网上忽然看到了一个关于雾灯作用的文章,感觉很好,特意转载过来,给自己,也给其他车友做个参考,普及一下雾灯的知识。

前雾灯的作用并不是照明,而是提供一个高亮度的散射光源,这个光源的强度是为了穿透浓雾,提醒对面驾驶员用的,虽然能够照亮一小块地方,但是如果 在正常情况使用,足够将对面的眼睛搞得眼花缭乱。这种情况下,开着前雾灯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建议在正常情况下不要使用,而只在浓雾情况下用。即使是大雨情况,也只需要近光灯,雾灯不会给你任何帮助。
后雾灯:拜托大家为了自己的oo的屁股不被追尾,正常情况下也千万不要使用,因为后雾灯和刹车灯的灯泡亮度是一样的,都是21W,而尾灯是5W,本来5W和2 1W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能够传递2种型号,现在你在边上加上一个干扰光源,大家可以试试,在漆黑的停车场,打开后雾灯,你只要在车后面对着PP看一会儿,就完全没有方向了。这样如果后车盯着雾灯看几秒,就分不出刹车灯的存在了。并且,刹车灯的光线是散射光,而后雾灯的光线有一部分是平行光,对于正后方的驾驶员来说,后雾灯的亮度比5W+21W的双光丝刹车灯还要亮,这种情况下,开着后雾灯,只会招致被追尾。如果黄昏了,这个时候在快速干道上行车,你会发现两侧的后视镜里的车子已经模模糊糊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忽略了一辆,这个时候,是打开灯光的时候了。不要等到天完全黑了,就是这一段时候,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雨天,因为车辆侧窗玻璃有水,所以说两侧后视镜基本上没用了,这时候如果打开近光灯,将会有助于任何人发现你。近光灯的设计规范,必须对道路提供足够的照度,但是必须对光束照射方向有严格控制,比如主光束有一个1.2%的坡度。防眩目的要求,就是靠这个坡度,使得光线只是照到地上,而不是别人的眼睛。
前雾灯的设计规范,不作为照明用途,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指能见度小于20M),提供一个强大的散射光源,是的相对行使车辆能够发现对方,当然,这个光源如果不经过浓雾的过滤,就太强了,太刺眼了。所以说,使用前雾灯的情况只有――能见度小于20M远光灯,在城市里,使用远光灯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一秒,不必多说了吧,在高速公路上,如果前方无车,请使用远光灯,但是如果成了车队中的一员,当然不要用远光灯照别人。高速公路行车,如果后面没什么车,倒是可以考虑后雾灯,可以使一些超速离谱的车辆及早发现。(高速公路,超速100KM/H也不是没可能,也就是210KM/H,很多车子都可以跑到这个速度)下雨,严格遵守WIPPER ON, LIGHT ON,只要鱼刷动,灯光就要动,哪怕天气非常亮,可以用示宽灯,天混地黑,那样不开灯,就是那自己生命开玩笑,不过还是要记住,雨丝不能阻隔多少灯光的,所以近光灯足够了,除非特大暴雨,20M能见度之内,这样才考虑打开前后雾灯。总结,远光灯尽量少用近光灯只要有必要,就打开前后雾灯,如果条件许可,尽量不要用。
雾灯使用条件
为了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减少连续追尾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公安部于1997年12月29日发布《公安部关于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要求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必须安装后雾灯,1998年8月推迟了机动车安装后雾灯的最后日期,自1999年1月1日起,未按规定安装后雾灯的机动车不准进入高速公路。
雾灯使用条件―――能见度低于200米的高速公路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各地方在落实公安部出台的这项措施时,重点放在了安装上,对雾灯的使用条件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实际上,公安部要求机动车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雾灯,对使用条件也作了规定。规定如下:
能见度在200m―500m时,必须开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80kmh,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150m以上的行车间距;能见度在100-200m时,必须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60kmh,与前车保持间距为100m以上;能见度在50-100m
时,要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40kmh,与前车的间距在50m以上。能见度低于50m时,公安交管部门将依照规定采取局部和全路段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措施。
显然,雾灯的使用条件限制在能见度低于200m的高速公路上。对在城区一般公路上并未作出相应规定,城区道路行驶本身由于各种车流混杂,车速并不快,加之各种路段的不同限速,即使没有安装雾灯,只要谨慎驾驶也能够避免由于低能见度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是否安装雾灯不作要求,没有安装雾灯的车在城区照开不误的原因。
违规使用雾灯处罚―――最低罚款50元,扣1分
记者曾向北京市交管部门了解,未按规定在城区使用雾灯将被罚50元,记1分;驾驶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一次记6分,处200元罚款,可以并处吊扣12个月驾驶证。未安装雾灯的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若强行驶入,将会面临处罚。
国外雾灯怎么管?怎么用?
说实在的,是否安装雾灯与是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雾灯仅仅是减少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发生交通事故的一项措施,可以说雾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不正确使用也有它不好的一面。
据了解,国土面积、纬度与我国相近的美国对机动车是否安装雾灯没有强制标准,装与不装完全由用户自己来决定,雾灯属于选装件,甚至有的州规定禁止使用雾灯。与我国同属亚洲的日本也没有规定车辆必须安装雾灯,而是根据用户需求来决定是否安装。韩国也不强制安装雾灯,其前雾灯为选装件,后雾灯则根本不用装。一般在低能见度情况下,比如雾天、雨天和雪天等气象条件下,韩国驾驶员将前雾灯、前大灯打开,并开启报警闪光灯,慢速驾驶。
同属欧盟的法国和德国车辆必须安装雾灯,但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使用雾灯。这是因为雾灯的红色光线在没有雾、雨和雪等障碍物衰减的情况下,直接照射人的眼睛对人有实实在在的伤害。在德国,有时穿过雾区,驾驶员忘了关雾灯,后车只要远光灯一闪,前车就会很知趣地将雾灯关闭。说来说去,良好的行车道德加上良好的车况再加上良好的路况才是行车安全的必要保证。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了解一下车用后雾灯的定义吧。车用后雾灯是指在雾、雪、雨或尘埃弥漫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为使车辆后方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易于发现而安装在车辆尾部,发光强度比尾灯更大的红色信号灯。小小的一个雾灯,使用规矩还真不少,现在您彻底了解了吧?
机动车后雾灯安装规定
国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规定,从99年元旦起机动车要装后雾灯才能上高速公路,这是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在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重要措施。机动车安装后雾灯必须依据有关规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后雾灯有6W和21W两种,前者适用于汽车和挂车,后者适用于货车和挂车。
2、要 选用《在用车后雾灯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中所规定的后雾灯。
3、安装后雾灯要符合以下规定:
货车:通过过渡支架将后雾灯固定在车辆的车架或车厢上。
客车:通过固定螺栓直接安装在客车后部车身或车门的外表面。
轿车:后部车身或车门外表面有安装位置的采用螺栓固定式;上述安装有困难的,可直接固定在内后窗玻璃左下角位置旁,面朝车辆正后方。
对于上述安装有困难的轿车,可采用磁力吸附法,即用吸盘直接吸附在轿车后行李箱盖后窗玻璃在下角旁,后雾灯视表面朝车辆正后方,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例如雾天)取出使用,平时可放回车厢。
数量:1只 位置:车辆后端的左边,离地高度不低于0.25米,不高过1米。后雾灯与刹车灯的间距要大于0.1米。射程见右图。(α角向上向下均为5°;β角向左向右均为25°)
电路:
(1)只有当位置灯(小灯)开启时,后雾灯才能打开。
(2)后雾灯应独立关闭。
(3)后雾灯可以连续工作直到位置灯关闭为止。
(4)前、后雾灯可以并联共用前雾灯开关,此时应加大雾灯保险丝容量,但所增加值不得超过5A。
(5)没有前雾灯的汽车,后雾灯应并联在位置灯上,另设后雾灯开关,开关应串联一只3至5A的保险丝管。
(6)建议配置后雾灯接通指示打。
(7)从驾驶室内后雾灯开关处引出的后雾灯电源线沿原车总线束走线至汽车后部后雾灯安装位置处,通过专用的汽车插接器与后雾灯可靠联接,导线应选用线径≥0.8mm的汽车专用低压线,导线全长应套上直径为4-5mm的聚氯乙烯管(塑料胶管)做保护。
安装前雾灯还是有必要的
斑竹对雾灯的解释很详细,也指出了雾灯的使用状况,可我还是认为厂家安装是有必要的,有这个功能,用不用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用户的事情,总不能让大家在大山里被雾迷了,才想到有雾灯多好吧,就相当于手机有了照相和MP3功能,你就说它不适用。
就雾灯的使用,我有感觉,(城市道路和高速路除外),在县市级公路上的总结吧,雾灯主要是针对车头的地面照明,在北方雾多,南方山区路差,雾也多,我有过完全依靠雾灯把自己在半夜2点从一个贵州山梁上带出来的经验,而且还把先后在晚上6、7点就开始堵在山上的一共20多台车带了出来(也和自己是本地人,熟悉山区道路有关),在大雾的时候,远光照出来的是灰蒙蒙的一片,啥也看不到,近光灯也只能有一个很模糊的影子,而且是车头中间部分,在山区里,对道路的两边的距离没有感觉,是不能开车的,除非愿意开下山或者开出道路,而雾灯一般是漫射在车头地面,照明范围1-10米,斑竹可能认为我吹牛、说大话,我这样来形容一下山区的雾吧,在大雾的山区里开车,车没人走路快,而且常常会看见大客车等有3-5人在前面走,后面一大客车跟着,司机就靠旅客来给自己带路,所以,没有雾灯的车,在我们这里是不会有人买的。
再说说雾灯的另一个好处,大家都常常在晚上用电脑,用一会就感觉眼睛很难受,是吧,这时候把房间的灯打开或者把电脑后面的墙照亮,眼睛就好受多了,这就是视觉反差太强烈引起的,同样的道理,在车少的道路和山区道路上,只开远光和近光灯,在车头部位一直都有一个弱光区域,对眼睛也同样形成视觉反差,感觉很难受、很累,这时候打开雾灯,平衡了路面的光照比例,就舒服多了,当然,在对面来车的时候,就要看驾驶员的个人素质了,但这和国家的规定不冲突呀,希望斑竹能把大家的意见转达给决策者,个人认为山区可能比北方的朋友还需要雾灯

前雾灯的作用并不是照明,而是提供一个高亮度的散射光源,这个光源的强度是为了穿透浓雾,提醒对面驾驶员用的,虽然能够照亮一小块地方,但是如果 在正常情况使用,足够将对面的眼睛搞得眼花缭乱。这种情况下,开着前雾灯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建议在正常情况下不要使用,而只在浓雾情况下用。即使是大雨情况,也只需要近光灯,雾灯不会给你任何帮助。
后雾灯:拜托大家为了自己的oo的屁股不被追尾,正常情况下也千万不要使用,因为后雾灯和刹车灯的灯泡亮度是一样的,都是21W,而尾灯是5W,本来5W和2 1W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能够传递2种型号,现在你在边上加上一个干扰光源,大家可以试试,在漆黑的停车场,打开后雾灯,你只要在车后面对着PP看一会儿,就完全没有方向了。这样如果后车盯着雾灯看几秒,就分不出刹车灯的存在了。并且,刹车灯的光线是散射光,而后雾灯的光线有一部分是平行光,对于正后方的驾驶员来说,后雾灯的亮度比5W+21W的双光丝刹车灯还要亮,这种情况下,开着后雾灯,只会招致被追尾。如果黄昏了,这个时候在快速干道上行车,你会发现两侧的后视镜里的车子已经模模糊糊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忽略了一辆,这个时候,是打开灯光的时候了。不要等到天完全黑了,就是这一段时候,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雨天,因为车辆侧窗玻璃有水,所以说两侧后视镜基本上没用了,这时候如果打开近光灯,将会有助于任何人发现你。近光灯的设计规范,必须对道路提供足够的照度,但是必须对光束照射方向有严格控制,比如主光束有一个1.2%的坡度。防眩目的要求,就是靠这个坡度,使得光线只是照到地上,而不是别人的眼睛。

前雾灯的设计规范,不作为照明用途,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指能见度小于20M),提供一个强大的散射光源,是的相对行使车辆能够发现对方,当然,这个光源如果不经过浓雾的过滤,就太强了,太刺眼了。所以说,使用前雾灯的情况只有――能见度小于20M远光灯,在城市里,使用远光灯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一秒,不必多说了吧,在高速公路上,如果前方无车,请使用远光灯,但是如果成了车队中的一员,当然不要用远光灯照别人。高速公路行车,如果后面没什么车,倒是可以考虑后雾灯,可以使一些超速离谱的车辆及早发现。(高速公路,超速100KM/H也不是没可能,也就是210KM/H,很多车子都可以跑到这个速度)下雨,严格遵守WIPPER ON, LIGHT ON,只要鱼刷动,灯光就要动,哪怕天气非常亮,可以用示宽灯,天混地黑,那样不开灯,就是那自己生命开玩笑,不过还是要记住,雨丝不能阻隔多少灯光的,所以近光灯足够了,除非特大暴雨,20M能见度之内,这样才考虑打开前后雾灯。总结,远光灯尽量少用近光灯只要有必要,就打开前后雾灯,如果条件许可,尽量不要用。
雾灯使用条件
为了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减少连续追尾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公安部于1997年12月29日发布《公安部关于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要求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必须安装后雾灯,1998年8月推迟了机动车安装后雾灯的最后日期,自1999年1月1日起,未按规定安装后雾灯的机动车不准进入高速公路。
雾灯使用条件―――能见度低于200米的高速公路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各地方在落实公安部出台的这项措施时,重点放在了安装上,对雾灯的使用条件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实际上,公安部要求机动车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雾灯,对使用条件也作了规定。规定如下:
能见度在200m―500m时,必须开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80kmh,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150m以上的行车间距;能见度在100-200m时,必须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60kmh,与前车保持间距为100m以上;能见度在50-100m
时,要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40kmh,与前车的间距在50m以上。能见度低于50m时,公安交管部门将依照规定采取局部和全路段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措施。
显然,雾灯的使用条件限制在能见度低于200m的高速公路上。对在城区一般公路上并未作出相应规定,城区道路行驶本身由于各种车流混杂,车速并不快,加之各种路段的不同限速,即使没有安装雾灯,只要谨慎驾驶也能够避免由于低能见度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是否安装雾灯不作要求,没有安装雾灯的车在城区照开不误的原因。
违规使用雾灯处罚―――最低罚款50元,扣1分
记者曾向北京市交管部门了解,未按规定在城区使用雾灯将被罚50元,记1分;驾驶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一次记6分,处200元罚款,可以并处吊扣12个月驾驶证。未安装雾灯的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若强行驶入,将会面临处罚。
国外雾灯怎么管?怎么用?
说实在的,是否安装雾灯与是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雾灯仅仅是减少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发生交通事故的一项措施,可以说雾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不正确使用也有它不好的一面。
据了解,国土面积、纬度与我国相近的美国对机动车是否安装雾灯没有强制标准,装与不装完全由用户自己来决定,雾灯属于选装件,甚至有的州规定禁止使用雾灯。与我国同属亚洲的日本也没有规定车辆必须安装雾灯,而是根据用户需求来决定是否安装。韩国也不强制安装雾灯,其前雾灯为选装件,后雾灯则根本不用装。一般在低能见度情况下,比如雾天、雨天和雪天等气象条件下,韩国驾驶员将前雾灯、前大灯打开,并开启报警闪光灯,慢速驾驶。
同属欧盟的法国和德国车辆必须安装雾灯,但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使用雾灯。这是因为雾灯的红色光线在没有雾、雨和雪等障碍物衰减的情况下,直接照射人的眼睛对人有实实在在的伤害。在德国,有时穿过雾区,驾驶员忘了关雾灯,后车只要远光灯一闪,前车就会很知趣地将雾灯关闭。说来说去,良好的行车道德加上良好的车况再加上良好的路况才是行车安全的必要保证。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了解一下车用后雾灯的定义吧。车用后雾灯是指在雾、雪、雨或尘埃弥漫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为使车辆后方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易于发现而安装在车辆尾部,发光强度比尾灯更大的红色信号灯。小小的一个雾灯,使用规矩还真不少,现在您彻底了解了吧?
机动车后雾灯安装规定
国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规定,从99年元旦起机动车要装后雾灯才能上高速公路,这是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在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重要措施。机动车安装后雾灯必须依据有关规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后雾灯有6W和21W两种,前者适用于汽车和挂车,后者适用于货车和挂车。
2、要 选用《在用车后雾灯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中所规定的后雾灯。
3、安装后雾灯要符合以下规定:
货车:通过过渡支架将后雾灯固定在车辆的车架或车厢上。
客车:通过固定螺栓直接安装在客车后部车身或车门的外表面。
轿车:后部车身或车门外表面有安装位置的采用螺栓固定式;上述安装有困难的,可直接固定在内后窗玻璃左下角位置旁,面朝车辆正后方。
对于上述安装有困难的轿车,可采用磁力吸附法,即用吸盘直接吸附在轿车后行李箱盖后窗玻璃在下角旁,后雾灯视表面朝车辆正后方,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例如雾天)取出使用,平时可放回车厢。
数量:1只 位置:车辆后端的左边,离地高度不低于0.25米,不高过1米。后雾灯与刹车灯的间距要大于0.1米。射程见右图。(α角向上向下均为5°;β角向左向右均为25°)
电路:
(1)只有当位置灯(小灯)开启时,后雾灯才能打开。
(2)后雾灯应独立关闭。
(3)后雾灯可以连续工作直到位置灯关闭为止。
(4)前、后雾灯可以并联共用前雾灯开关,此时应加大雾灯保险丝容量,但所增加值不得超过5A。
(5)没有前雾灯的汽车,后雾灯应并联在位置灯上,另设后雾灯开关,开关应串联一只3至5A的保险丝管。
(6)建议配置后雾灯接通指示打。
(7)从驾驶室内后雾灯开关处引出的后雾灯电源线沿原车总线束走线至汽车后部后雾灯安装位置处,通过专用的汽车插接器与后雾灯可靠联接,导线应选用线径≥0.8mm的汽车专用低压线,导线全长应套上直径为4-5mm的聚氯乙烯管(塑料胶管)做保护。
安装前雾灯还是有必要的
斑竹对雾灯的解释很详细,也指出了雾灯的使用状况,可我还是认为厂家安装是有必要的,有这个功能,用不用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用户的事情,总不能让大家在大山里被雾迷了,才想到有雾灯多好吧,就相当于手机有了照相和MP3功能,你就说它不适用。
就雾灯的使用,我有感觉,(城市道路和高速路除外),在县市级公路上的总结吧,雾灯主要是针对车头的地面照明,在北方雾多,南方山区路差,雾也多,我有过完全依靠雾灯把自己在半夜2点从一个贵州山梁上带出来的经验,而且还把先后在晚上6、7点就开始堵在山上的一共20多台车带了出来(也和自己是本地人,熟悉山区道路有关),在大雾的时候,远光照出来的是灰蒙蒙的一片,啥也看不到,近光灯也只能有一个很模糊的影子,而且是车头中间部分,在山区里,对道路的两边的距离没有感觉,是不能开车的,除非愿意开下山或者开出道路,而雾灯一般是漫射在车头地面,照明范围1-10米,斑竹可能认为我吹牛、说大话,我这样来形容一下山区的雾吧,在大雾的山区里开车,车没人走路快,而且常常会看见大客车等有3-5人在前面走,后面一大客车跟着,司机就靠旅客来给自己带路,所以,没有雾灯的车,在我们这里是不会有人买的。
再说说雾灯的另一个好处,大家都常常在晚上用电脑,用一会就感觉眼睛很难受,是吧,这时候把房间的灯打开或者把电脑后面的墙照亮,眼睛就好受多了,这就是视觉反差太强烈引起的,同样的道理,在车少的道路和山区道路上,只开远光和近光灯,在车头部位一直都有一个弱光区域,对眼睛也同样形成视觉反差,感觉很难受、很累,这时候打开雾灯,平衡了路面的光照比例,就舒服多了,当然,在对面来车的时候,就要看驾驶员的个人素质了,但这和国家的规定不冲突呀,希望斑竹能把大家的意见转达给决策者,个人认为山区可能比北方的朋友还需要雾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