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育儿小知识 jkyrbd
从老一辈那儿流传下来的育儿方式有千百种,让新手爸妈们无所适从。这些流传已久的育儿方法,究竟哪些是对,哪些是错?靠谱吗?让我们来一一破解这些育儿迷思。
1.新生儿吃黄连,可以解胎毒?
家长不必盲目为了解胎毒,而给宝宝不需要的喂食,造成宝宝身体负担。所谓胎毒,应该是指婴儿脂溢性皮炎,症状表现为在婴儿皮肤上的皮疹现象,主要是受到妈妈激素的影响及宝宝皮脂腺不成熟的关系。但即便宝宝身上有疹子或罹患脂溢性皮炎,也不建议父母直接让宝宝食用黄连,因为新生儿不需要任何奶以外的食物,加上脂溢性皮炎即便不吃任何药物,症状也会随年龄增长慢慢改善。
2.宝宝受到惊吓哭闹不停,就该喂小儿惊风散?
民间特有的小儿惊风散,时常被长辈拿来治疗宝宝夜啼、哭闹不安的情况,但确切成分及名称在中医药典内并无固定配方,通常含有熊胆、牛角、牛黄、麝香、琥珀、珍珠粉、天麻、朱砂等成分。这其中最有问题的就是朱砂。朱砂属于硫化汞等金属矿物,宝宝吃了以后可能会造成汞中毒或铅中毒,伤害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因此,若觉得宝宝吃了小儿惊风散粉真的不哭闹,可能会是中毒、意识不清的迹象。
3.六个月以下的宝宝该不该喝水?
水在人体扮演重要的角色,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另外喝水,原因在于母乳中有八成都是水,若单纯给宝宝喝水只能够补充水分,还占用到胃容量,反而无法摄取成长需要的糖类、蛋白质及油脂等营养素,且摄取过量的水分,甚至有造成水中毒的疑虑。
宝宝肾脏必须到2岁以上才发育成熟,而肾脏主要功能在于排除体内多余的废物,水分就是经由肾脏排出成为尿液。但在尚未发育完全时,一下子喝太多水,肾脏无法排出,就会增加肾脏负担。若真的水中毒,宝宝可能会有嗜睡、面无表情、迟钝、精神错乱、激动、痉挛甚至死亡等症状。建议给宝宝喝水时,根据体重来提供分量,在有喝奶的情况下,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取总量不超过30mL的水,须分次给予。但4个月以下宝宝完全不喝水也无妨,除非天很热,宝宝出汗过多,可适当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