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366贴子:265,183
  • 12回复贴,共1

杨沂中诱捕岳飞史实祛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感觉还挺有趣儿的,发出来你们看看说得有木有道理。
一楼急电@小珂珂,你和你的书又双叒叕要被黑啦!
作者:许起山、张其凡。
〔作者许起山,199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博士研究生;张其凡,1949年生,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
《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4期,93-102
内容提要:根据《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载,岳飞是被杨沂中诱捕至大理寺狱的。但此记载可疑。南宋初年诸将地位有差,关系有亲疏,且未见到有关岳飞与杨沂中交往的记载,岳、杨关系疏远,不可能结为兄弟。岳飞入狱前一直在临安,没有去庐山,与诱捕故事情节不合。同时,在叙述岳、杨会面场景及《真赞》全文编排等方面也疑窦频出,令人生疑。更重要的是,记载杨沂中诱捕岳飞的史料,基本是孤证,来源于传说,在史源上也是有问题的。因此,诱捕一说,大有疑问,不可信。
关键词:岳飞 杨沂中 诱捕


IP属地:陕西1楼2016-06-06 12:27回复
    一、关于杨沂中诱捕岳飞的史料
    有关岳飞被诬陷至死的史实,后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大陆出版的几种重要著作,如邓广铭先生所著《岳飞传》①、王曾瑜先生所著《岳飞新传》②、龚延明先生所著《岳飞评传》③等书,在叙述到岳飞入狱这一环节时,都提到了岳飞是被杨沂中诱捕入狱的。台湾研究岳飞的著名学者李安先生,在其所著《岳飞史迹考》④、《岳飞行实与岳珂事迹》⑤、《岳飞史事研究续集》⑥等书中,没有提到杨沂中诱捕岳飞的事。就目前所见,关于杨沂中诱捕岳飞一说,学术界尚无人提出疑问,似已成定论。
    杨沂中诱捕岳飞的史实,见于岳珂所编《鄂国金佗续编·百氏昭忠录》卷一二《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的一则记载(下面简称史料一)。现迻引全文如下:
    近有士夫,得杨武恭王之孙伯岩者言曰:“武恭一日蒙首相呼召,至则不出
    ------------------------------------------------------------------------------------------------------------------------------
    ①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0—362页。
    ②王曾瑜:《岳飞新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4—305页。
    ③龚延明:《岳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8—289页。
    ④李安:《岳飞史迹考》,台北,正中书局,1976年。
    ⑤李安:《岳飞行实与岳珂事迹》,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⑥李安:《岳飞史事研究续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IP属地:陕西2楼2016-06-06 12:32
    回复
      经是统率一方的大将,并且岳飞曾隶属过张俊,故岳飞的资历自然不能与韩、张、刘相比。早在建炎四年(1130)八月,韩、张已有两镇节度使的头衔,①而岳飞在绍兴四年(1134)八月才为一镇节度使。②随着岳飞屡立战功,在绍兴五年(1135)二月,岳飞升为两镇节度使,③其地位已接近韩、张、刘,并称南宋四大将。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罢三大将兵权后,朝廷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也可知岳飞地位大致与韩、张相当。而当时其他将领地位远低于四大将,根本不可能也不敢与四大将称兄道弟。
      当时,四大将各自成军,各有战区,分地而守,各自倚兵为重,互相之间时有冲突发生。四大将中,南宋人又分别以“韩岳”与“张刘”分称,将四者分为两类人。按照南宋人吕中的说法,韩、岳与张浚属于抗战一派,主张恢复;张、刘不喜恢复,与秦桧属于讲和一派,附会和议。④故岳飞、韩世忠因反对宋、金和议被罢枢密副使、枢密使,张俊依旧任枢密使。因此,岳飞与张俊政治观点不同,关系自然不可能亲近。
      四大将中,韩世忠、岳飞最能治军,所辖军队战斗力最强,在军中威望最高,二人关系较为密切。岳飞入狱时,韩世忠曾上章为岳飞鸣不平,并且质问秦桧,说出“‘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的惊人之语。岳飞与张俊关系则较疏,张俊嫉恨岳飞功高,在皇帝面前屡有诋毁之举。尤其是在淮西之战失利后,在罢除刘锜淮北宣抚判官的事情上,张俊、杨沂中与岳飞发生了争执⑤。稍后在张俊、岳飞奉命一道安抚韩世忠军队时,二人又起冲突⑥。不久,张俊便附和秦桧诬陷岳飞,将岳飞投入大理寺狱。
      所以,当时诸大将之间因为资历深浅不同,地位有别,互相之间矛盾重重,故而不可能有结为兄弟之举,也未见史籍有这方面的记载。
      (二)岳飞与杨沂中地位及关系
      史料中还提到岳飞称杨沂中为“十哥”,杨沂中称岳飞为“哥哥”,似乎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杨沂中亦为南宋初年名将,并且在四大将相继被罢兵柄后,一度成为南宋军队中
      -----------------------------------------------------------------------------------------------------------------
      ①《宋史》卷二六《高宗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481页。
      ②《宋史》卷二七《高宗四》,第511页。
      ③《宋史》卷二八《高宗五》,第518页。
      ④[宋]吕中撰,张其凡、白晓霞整理:《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卷一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05页。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六,绍兴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丙寅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1484页。
      ⑥《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六,绍兴十一年七月条,第1485页。


      IP属地:陕西4楼2016-06-06 12:49
      回复
        最有权势的将领①。但在绍兴和议前,在四大将已为两镇、三镇节度使后的绍兴六年(1136)十二月,杨沂中才领一镇节度使②。在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岳飞为枢密副使时,杨沂中被朝廷任命为殿前副都指挥使③。虽然岳飞死后杨沂中的地位最终超过了岳飞,但在岳飞死之前,杨沂中还没有资格与四大将相提并论。
        杨沂中乃张俊部下,在张俊统率下领军作战,为“俊之腹心”④。其身份应与王德、郦琼、王贵、张宪等将领属于一个级别,在四大将的部将之列。四大将中,韩、岳关系较密,地位相近,尚未见有结义之举。岳、杨身份悬殊,更难结为兄弟。据现存史料,虽然有岳飞与自己的部下结为兄弟的记载,但未见岳飞与其他大将的部下有结为兄弟的记载。若岳飞有意屈身与杨沂中结为兄弟,定会有挖张俊墙角之嫌。杨沂中知晓上司与岳飞不和,也不会有如此举动。张俊更不可能允许自己的部下与其他战区的长官走得那么近。
        遍检史料,也未见到岳飞与杨沂中有私交的记载,甚至找不到二人有直接来往的记录。史料一却说岳飞与杨沂中结为兄弟,显然与历史事实不合,也找不到佐证。
        因此,秦桧要诱捕岳飞,不会找一个与岳飞关系十分生疏、政见又不合的杨沂中去做。虚构杨沂中与岳飞结为兄弟,应是杨氏后人或附和杨者所为,既可抬高杨沂中在南渡诸将中的地位,亦把他与岳飞扯上关系,以贏得光彩而已。在杨沂中后人看来,岳、杨地位应是相当的。但放到绍兴十一年(1141),却完全不同。
        (三)岳飞入狱前一直在临安
        史料二所述史实,没有明说是岳飞从庐山返回临安途中发生的,但所述地理位置及“数千里而来”一句,加之岳飞与庐山的特殊关系,容易让人联想到岳飞正是从庐山返回临安。所以,邓广铭先生《岳飞传》、龚延明先生《岳飞评传》及后来出版的《岳飞研究》⑤,皆认为岳飞罢去枢密副使后是去了庐山的。王曾瑜先生在《岳飞新传》中,虽然没说岳飞是被杨沂中从庐山骗到临安的,但也说岳飞罢官后,“回到江州的私邸暂住”⑥,而庐山就在江州。而稍后出版的王曾瑜先生所校注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中,王先生却说:“岳飞罢官后,居住临安抑或前去江州,难以核实,姑两说并存。”⑦
        然而,把散见于各处的相关记载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岳飞被罢枢密副使至入狱前这段时间,并没有去庐山,而是一直待在临安。
        -----------------------------------------------------------------------------------------------------------------
        ①《宋史》卷三六七《杨存中传》,第11433—11440页。
        ②《宋史》卷二八《高宗五》,第528页。
        ③《三朝北盟会编》卷二O六,绍兴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庚申条,第1483页。
        ④《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五,绍兴十一年三月九日戊申条,引《淮西从军记》,第1480页。
        ⑤龚延明:《岳飞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9页。
        ⑥王曾瑜;《岳飞新传》,第302页。
        ⑦《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稡编》卷八《经进鄂王行实编年》卷五,第676页。


        IP属地:陕西5楼2016-06-06 12:56
        回复
          《宋史》卷二九记载:“(绍兴十一年七月)留岳飞行在。八月戊辰,立祚德庙于临安,祀韩厥。甲戌,罢岳飞。”①此时岳飞被罢的是枢密副使一职,时间为八月甲戌(九日)。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岳飞之所以被罢,是因为从七月至八月,万俟卨连续四次上书诬告岳飞,何铸、罗汝檝等人也相继上书附和万俟卨②。罢职后,所授官职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依前少保,充万寿观使,仍奉朝请”③。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后,赋闲在临安,但“仍奉朝请”,没有去他处的可能。《金佗续编》卷四有《辞免武胜定国节度使依前少保充万寿观使仍奉朝请乞一在外宫观差遣不允诏》,这说明岳飞在八月九日罢枢密副使后,希望离开临安,但未得朝廷批准,依然要在临安“奉朝请”。八月二十四日,又有《添造临安府所居屋宇省札》:“三省同奉圣旨,岳飞所居屋宇不足,令临安府应副添造。右札送万寿观使岳少保。”④此时朝廷还特意为岳飞添造房屋,说明岳飞没有离开临安,朝廷要让他长期居住在临安了。即便岳飞想离开,依当时宋、金和议已定,髙宗对诸武将早已存疑,朝廷也不会允许。添造房屋五天后的九月一日,便有王俊诬告张宪不法事,紧接着张俊下张宪狱。⑤宋高宗与秦桧早有预谋,一步一步把岳飞迫害致死。其间岳飞没有时间回庐山居住,高宗与秦桧也不可能批准岳飞去外地,以免生变,影响其计划。
          岳珂在《金佗稡编》卷二三《山阳辨》也说明了岳飞在绍兴十一年(1141)的行踪:
          先臣在淮西,被诏入朝,盖未尝至鄂,而径趋行在所,遂拜枢筦。出按楚州,又未尝至鄂,而径还西府,遂奉内祠。至十月,而后有张宪复主军之谤。⑥
          由此可知,岳飞“还西府”时,还没有罢枢密副使,不久罢之,也没有去别处,而是待在临安“奉内祠”的,一直到十月初入狱。
          从流传至今的几种岳飞年谱来看,无论详略,皆没有记述岳飞在罢枢密副使后去过庐山的,也没有人记载岳飞入狱与杨沂中有关。究心于岳飞史实的清人钱汝雯,在为岳飞编年谱时,就明确提出岳飞自罢去枢密副使至入狱前,“已久在朝,非由远召归也”⑦。
          综上所述,岳飞在罢枢密副使后,至入狱前,一直居住在临安,那么史料二所云
          -----------------------------------------------------------------------------------------------------------------
          ①《宋史》卷二九《高宗六》,第550页。
          ②[宋]李心传撰,胡坤点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656—2657页。
          ③《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续编》卷二《武胜定国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奉朝请制》,第1171页。
          ④《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续编》卷一二《添造临安府所居屋宇省札》,第1309页。
          ⑤《宋史》卷二九《高宗六》,第550页。
          ⑥《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稡编》卷二三《山阳辨》,第1061页。
          ⑦[清]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卷五,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据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影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3册,第474页。


          IP属地:陕西6楼2016-06-06 13:07
          回复
            在县驿见到岳飞与诸将言语之事,就是不可能的了。如此,史料一别无他证,真正成了孤证。
            三、叙事之疑窦
            史料一中,岳飞称呼杨沂中为“十哥”,也大有可疑。
            如前所述,南宋初年有韩、张、刘、岳“中兴四大将”之说,若再加上在四川的吴玠,也有“五大将”之说。刘光世被罢兵权后,韩、张、岳又称“三大将”。无论如何,在岳飞去世前,南宋军中绝无“十将”这一称呼,所以也不可能有十将结为兄弟之事。王曾瑜先生又考证出“杨沂中比岳飞大一岁”①,若真有十将结为兄弟之事,依“十兄”这一称呼,杨沂中便排在十将中最末,年龄比他小的岳飞却排在他前面,显然也不合情理。
            南宋人章颖撰有《南渡十将传》,所列南宋初年十位杰出的将领,依次是:刘锜、岳飞、李显忠、魏胜、韩世忠、张俊、虞允文、张子盖、张宗颜、吴玠②。依《南渡十将传》,也无杨沂中,从而也不可能有“十哥”之称了。
            更何况诸将领结为兄弟,是深违宋朝祖宗家法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做皇帝前曾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结为“义社十兄弟”③,在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的过程中,石、王等兄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北宋开国后,宋太祖十分担心他这些义社兄弟们有野心,相继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并且在开宝四年(971)十一月明确下令禁止军民结义社④。从此成为宋代的“祖宗家法”。这些史实与家法,南宋诸将是不可能不知晓的。宋高宗生性多疑,更不可能容忍诸将结为“十兄弟”,诸将领也不敢效仿当年太祖所做之事,以犯大忌的。
            岳飞为人直率,做事直截了当。依史料一所述,岳飞以杨沂中是否能喝下那杯酒作试探,然后又直接跟杨沂中说酒里无药,好像知道杨沂中怀疑自己在酒里下了药,这与岳飞的为人处事作风不相符。《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的目的在于“赞”岳飞,这样叙述便影响了岳飞的光辉形象。又有“武恭意公必于内引决”,岳飞本无罪,又为何自引决杨沂中本是奉秦桧之命活捉岳飞的,若他知道岳飞“必于内引
            -----------------------------------------------------------------------------------------------------------------
            ①王曾瑜:《岳飞新传》,第309页。
            ②[宋]章颖:《重刊宋朝南渡十将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元刻本影印,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史部第87册,第587—673页。
            ③[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九《勋臣》,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7—158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开宝四年十一月壬戌条,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第275页。


            IP属地:陕西7楼2016-06-06 13:12
            回复
              决”,又怎么向上面交待“要活底岳飞来”?杨沂中即知“要我同死”,又怎么会饮下那杯酒,愿意与岳飞同归于尽?张宪九月初入狱,岳飞是十月十三日入大理寺狱的,期间又是一直待在临安,对张宪入狱事自然有所了解,更何况早就有人上书诬告他不法事,又怎么会对杨沂中来意表现得一无所知,又何须观望杨沂中是否愿意饮酒?二人本无关系与交往,更不会与杨沂中以“真兄弟”相称了。
              此外,前面已考证岳飞在被罢枢密副使后没有去庐山,一直待在临安。三大将虽然被罢去兵权,任职在朝,但其原来部下依然在原属军队中带兵。这种情况早在刘光世被罢兵权后,依旧令其部将王德、郦琼在军中统兵已经出现。所以史料二提到岳飞在投宿县驿时,诸将依然围绕在身边,这也是与当时事实相悖的。岳飞被罢兵权后,虽然他本人离开了其原属荆襄战区,但他手下诸将领,如张宪、王贵、牛皋等,依旧在荆襄战区领兵,并未与岳飞待在一块。再者,岳飞自罢去兵权后,立即装扮得像文臣一样,“披襟作雍容状”①,即便如此,依然会遭到秦桧忌恨,更不会在罢枢密副使后,还把诸将留在身边。依韩世忠、岳飞原来部下皆在军中带兵来推断,杨沂中作为张俊的得力干将,理应在淮西张家军中主持军务。那么,朝廷怎么会特意从外地临时把杨沂中调回临安,去捉拿已无兵权的岳飞呢?
              《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序”部分共有五段,在叙事编排上又显得紊乱不堪。如第四段交待的是岳飞赴召途中的事情,第五段是杨沂中诱捕的事情,按照逻辑顺序,第四段赴召,显然应放在第五段“遂肩舆赴对”之后,但编者却编在第五段前面。在“序”的第一段末尾作者发出感慨:“若夫召来而必死,知其必死不疑,以就命者,其惟鄂武穆王岳公乎?”以及第四段末尾所发议论:“公岂不知此行之必死哉!”这些感慨,明说岳飞是知道“其必死”,而慷慨就命的。这便与第五段所述岳飞浑然不知杨沂中前来的目的相矛盾。这些疏漏,充分反映了这些记载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可疑性。
              四、杨沂中诱捕岳飞的史源考察
              据今所见,记载杨沂中诱捕岳飞的史料,只有前文所引《百氏昭忠录》卷一二《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中的一则,可谓孤证。
              所谓《百氏昭忠录》,是岳珂在编定《鄂国金佗稡编》后,又收集到有关其祖父岳飞的许多材料,经过对一些材料的分类编撰,重新分卷辑成的。共14卷,编入
              -----------------------------------------------------------------------------------------------------------------
              ①《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二七,《宋史资料萃编》据宛委别藏宋钞本影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622页。


              IP属地:陕西8楼2016-06-06 13:19
              回复
                《鄂国金佗续编》中。据岳珂在《百氏昭忠录序》中所说:“凡炎、兴而后,退卒故校之传,幕僚儒绅之纪,片言只字,苟及于吾家,莫不汇录,千里以来告。”“择与删润皆所不可,惟各以其名著见,而不复求其强合,使览者自得以参订焉。”①据此可知,岳珂所编《百氏昭忠录》,取材较广,也较杂,不仅有各方人士的记载,也有一些从街巷听来的传说。在收录诸家笔记、言论时,岳珂自言没有“删润”,只是将其收编,以供阅者参订。
                《百氏昭忠录》所收文章,有的在文前标明作者,有的则无。《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只是《百氏昭忠录》卷一二中的一篇,没有著明作者为何人。此篇共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属于“序”的内容,共有五段,第一段写岳飞忠于朝廷,明知“其必死不疑”,依然“就命”;第二段说岳飞之功为诸将之冠;第三段说“诸将皆贺和……不去公,则和议不成”;第四段便是前文所引陈止斋(傅良)所述岳飞赴召途中事;第五段为前文所引杨沂中诱捕岳飞事。后一部分属于“赞”的内容,共一段。后人研究岳飞,主要引用的是“序”部分五段记载。全篇内容主要是对岳飞的丰功伟绩、忠于朝廷、慷慨赴难的赞赏,以及对岳飞之死的慨叹。
                《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中“序”的第五段即史料二,记述了杨沂中诱捕岳飞的经过,是岳珂根据《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的作者所述而编入《百氏昭忠录》卷一二的。而《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的作者是听“近有士夫”说的,“近有士夫”又是听杨伯岩说的,杨伯岩所说又是其祖父杨沂中的经历,自然也是听说来的。也就是说,这则记载是辗转传说而来。
                据此段所述,这则史料来源于杨沂中后人杨伯岩。杨伯岩生活在宋孝宗以后,此时岳飞早已平反,名声正隆,朝廷把他作为抗金的揩模加以褒奖。杨沂中是张俊的部下,张俊又是秦桧的同伙,若杨沂中确实奉命诱捕了岳飞,杨伯岩作为孝子贤孙,试图隐瞒其祖父追随秦桧、张俊迫害岳飞一事已不可能。只有在此基础上,宣称说其祖父生前与岳飞关系甚好,只是奉了秦桧之命,无奈之下,不得不前去诱捕岳飞。并且,特意强调在诱捕时,其祖父对岳飞表现了足够的尊重,丝毫没有做为难岳飞的行为。这样来说,就把杨沂中与秦桧、张俊分开来了。
                然而,杨沂中诱捕岳飞一事,何故只存在于《鄂国金佗续编》的一篇赞文中?岳珂搜罗岳飞史实甚详,而这条重要事实,在其他地方他却丝毫没有提起过。并且,自宋孝宗朝对岳飞冤案平反后,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有关岳飞的著作层出不穷。但不管是官方记述,还是笔记、小说、年谱之类的记载,皆不见有杨沂中诱捕岳飞一事。可知,这件事是绝少有人知晓的。史料一托名杨沂中后人杨伯岩,揭出杨沂中诱捕岳飞一事,所述杨沂中对岳飞的恭敬,虽可稍为杨沂中去污,但也可见杨沂中直接
                -----------------------------------------------------------------------------------------------------------------
                ①《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续编》卷一七《百氏昭忠录序》,第1382页。


                IP属地:陕西9楼2016-06-06 13:25
                回复
                  参与了迫害岳飞的行动,终究是对杨沂中形象有损的。这是孝子贤孙所不为的。所以,在此情况下,作为后人的杨伯岩不可能主动向旁人道出其祖父曾经协助秦桧诱捕岳飞,残害忠良。因此,这则史料当非出自杨伯岩,而是假借杨伯岩名义。至于是何人处于何种目的假托于杨伯岩对这件事进行传播,现在已无从考知。故而,杨沂中诱捕岳飞的这则史料,没有了出处与来源。
                  史料一既是无源之水,没有出处,所述史实又怎么可信呢?
                  史料二记述了岳飞赴召途中,在所住县驿中发生的事。此条记载也是岳珂根据《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的作者所述而编入《百氏昭忠录》卷一二的。而《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并序)》的作者又是听“永嘉陈止斋”说的,陈止斋(傅良)又是听石天民(斗文)说的,石斗文所说又是其父经历,也是从别处听来的。
                  依这段史料的叙述,其史源应来自石斗文。据宋人所撰石斗文《行状》可知,石斗文的父亲为石悦可,“当青溪寇作,旁州群盗并起,以勇战捍乡邑有功,补保义郎,任宣州巡辖铺,卒官”①。石悦可所任“宣州巡辖铺”一职,或为史料二中所述“上江巡检官”?若其任在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又是从庐山而往临安,按照地理形势,的确有相遇的可能。但是,石悦可是以抗御青溪寇有功而为宣州巡检官的,而青溪寇作乱时间,在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十月至次年四月。故石悦可任巡检官,应在宣和年间。但岳飞被捕入狱是在绍兴十一年(1141)秋,已是近二十年后了。因此,石斗文所说其父在赴上江巡检官途中遇岳飞之事,从其父经历来说,是没有根据的。若此则史源的确出自石斗文,也是其刻意编造,以借岳飞的崇高声誉来为其父增光添彩。
                  史料二,不仅所述时空概念不对,而且在史源上有问题,亦与岳飞事实不符,故亦难以为信史。
                  史料一和史料二,均非编者亲历亲闻,而是辗转听传闻而来的。所述内容,皆经过数人相传,且不全是笔记记载,还有口耳相传的。因此,其真实性已是大有疑问,不可信实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杨沂中诱捕岳飞的记载,史源本不可靠,顶多是流言蜚语而已。其所叙事实,与南宋初年诸大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杨沂中与岳飞的关系,以及岳飞的为人,都不契合。其叙事,又漏洞层出,自相矛盾。因此,这两则史料是存在很大疑问的,不可相信,更不可引以为实。所以,杨沂中诱捕岳飞,是子虚乌有之事,并不存在。
                  -----------------------------------------------------------------------------------------------------------------
                  ①[宋]孙应时:《烛湖集》卷一一《编修石公行状》,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9册,第698页
                  ----------------------------------------------The End--------------------------------------------------------


                  IP属地:陕西10楼2016-06-06 13:32
                  回复
                    当我发完我才发现,原来先前已经有人发过了…………………………


                    IP属地:陕西11楼2016-06-06 13:44
                    收起回复
                      杨沂中与岳飞等都曾受张俊管辖……或许这一批人结为兄弟也未可知。从“十哥”之类的称呼这一点去质疑也许并不可取,须知“入门有先后”,师兄比师弟年岁小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岳飞等几个先结拜,而杨沂中是后加入的呢?
                      至于岳飞辞官后是否离开临安,以《金陀粹编》记载而言当是离开了临安……但诱捕地点当是临安,而非庐山。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6-07 02:52
                      回复
                        石悦可看见岳飞觐见赵构是第四次北伐结束后,岳飞违诏北伐,前途未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9-07 2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