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再美终成伤吧 关注:37贴子:2,760
。。。


1楼2016-06-24 12:57回复
    懦弱光绪不糊涂
    1898年9月21日,慈溪亲自指挥镇压了变法,杖毙了光绪身边的两位亲信太监,并喝令光绪跪在面前,厉声骂道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康有为之法,能胜祖宗所立之法? 光绪战战兢兢的回答;是固自己糊涂,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国脉,通融试用西法,并不敢取康有为之法也。 光绪皇帝懦弱·俯首帖耳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1898年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时做的演讲中说道:明代学者王阳明曾说(剿山中匪易,剿心中匪难。)中国人的心上有两个贼,一个叫伪善,一个叫守旧。 光绪皇帝明确表示开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就是要协助国人祛除这两个贼。 这段文字,读来让人惊讶,原来光绪竟然是一个思想颇深刻的皇帝。想想也是,一个能够在二十八岁带领一批文人进行全面变革的青年皇帝,自然不应该是一个糊涂虫。


    2楼2016-06-24 13:12
    回复
      然而,历史来不得假设,庚子事变给了清王朝致命一击,不仅将大清帝国带入了穷途末路,也将整个民族通过变法图强的道路完全堵死了。国家覆亡之际,慈禧太后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她或许认为光绪皇帝软弱无能,不足以当此大任,或许内心深处更恐惧这位皇帝一旦脱出了自己的手心,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权术的乌云,把任何一丝可能的光明都给遮掩了。
      历史没有给光绪皇帝一个机会,一直到他死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光绪皇帝是一位有雄心,善思考的君主。余世存称光绪皇帝是一个苦命的英雄皇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4楼2016-06-24 13:27
      回复
        我们都知道光绪是一个懦弱的皇帝,却不知道其实他也是一位有雄心的君主。正如我们不知道李建成暗通杨文干不过是李世民精心策划的阴谋,不晓得包二奶也能引发科场大案,不明白崇祯的死不能与明朝灭亡画上等号。这一切,你都能在本期百家讲坛中找到答案,百家讲坛纵说风云,让智慧充盈你的人生。


        5楼2016-06-24 13:32
        回复
          地震帮成吉思汗毁灭了西夏
          1226年二月,成吉思汗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连克其北方重镇灵州·盐城等地,次年一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掐断夏军后路,然后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多次打退了蒙古的进攻,五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士兵多有不适,不得已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可就在蒙古谕降后不久,西夏京城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被蒙古军队围困长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本就已是粮尽援绝,此刻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灾害的能力。西夏末主走投无路,只得献城投降,不久成吉思汗病亡。为了防止夏主生变,蒙古军队将西夏末主等全部杀死,并一举荡平中兴府,至此、西夏王朝正式覆灭。
          可以说,正是六月发生的这次地震将西夏推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虽然西夏灭亡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如果没有这次地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恐怕就难以看到西夏的投降了。


          6楼2016-06-25 10:27
          回复
            孔子不姓孔
            严格地讲,孔子不姓孔,孔是他的姓。在他的那个时代,姓跟氏是分开的。姓不变,氏经常变,一个人以什么为氏,几乎可以自由选择,既能以做官的地方为氏,也能以父辈的名字为氏,既能以官职为氏,也能以排行为氏。
            孔子的先祖氏商朝皇族,跟商王一个姓,商王姓子、孔子自然也姓子,商朝灭亡后,孔子的先祖被安排到现在河南商丘一带,生活了若干年代后一位牛人横空出世,名叫孔父嘉。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他当然也姓子,孔父是他的字,嘉是他的名,把字放在名的前面称呼一个人是春秋时期的风俗。在孔父嘉之前,孔子的先祖以什么为氏不得而知,在孔氏嘉之前,孔子的先祖以什么为氏不得而知。在孔父嘉之后,便开始以孔父嘉的名字为氏,把子这个姓隔起来不用,从此人人皆以为孔子姓孔了。


            7楼2016-06-25 10:39
            回复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欣赏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整个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理解推测作者的本意。
              古典诗歌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词是历史的产物,于今天相隔较远,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者的意指·作者的感情。
              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这些语词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由于历史的积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形成了某一特定的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9楼2016-06-25 17:17
              回复
                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望文生义,可能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尽人皆知的边塞诗,而明代人杨慎就认为他是说皇恩不及边塞,是一首讽刺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注意到诗中“孤城 杨柳 玉门关”等重要意向的特定含义。在汉唐诗歌中,“孤城”往往与朔边士卒的乡思有关,“杨柳”一词既有折柳送别的意思,又指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曲,均有惜别之意,而“玉门关”亦和征夫离别有关》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重要意向,梳理出作品的意脉,自然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士卒的思乡之情、


                10楼2016-06-25 17:26
                回复
                  所以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对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诗句,就能从作品中领会生活情趣。如,杜牧《山行》一诗,不少欣赏者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句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但是如果我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此诗首先写了山行之远,气候之寒,山径之险,天色之晚,诗人显然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间,悠闲看景,但诗人在第三句却置天晚秋寒山远径斜于不顾,停车赏看枫林,这就凸显了霜染枫叶之美,诗人爱赏之深。这停与行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经验者不能深悟。


                  11楼2016-06-25 17:36
                  回复
                    如果我们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中,有时还会超出诗人创作时的原意,生发出新的旨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都被后人赋予了新的寓意。所以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在全新的意义上借用古典诗词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12楼2016-06-25 17:40
                    回复
                      知人论世。
                      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资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比如说,我们在读杜甫《蜀相》诗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做全面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做此诗的用意。同样,对于孟浩然的那些隐逸诗,田园诗,我们除了要阅读相关史传资料知道他正处于政治清明贤才济济的盛唐前期,并且利用同代人的记述,想象其性格风神,还可以了解其故乡襄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以及此地自古就有的高士隐逸的传统,这样就能充分理解这些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灵魂的骚动和困惑。


                      13楼2016-06-25 17:53
                      回复
                        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情感基调和旨趣。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李白的名诗《早发白帝城》过去有人认为时李白早年出川时作,但经过后人的考证,发现此诗是写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之后。我们就知道诗中反应的就是他重获自由的欢快之感,而不是他早年出川时的少年豪情,更不单单是一首记行的山水景物诗了。又如杜甫诗集中现存的三首《望岳》诗,其中只有早年写望东岳泰山的那首作品,表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另两首分别是望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的作品,由于写于中年和晚年,诗人仕途遭挫,理想破灭,情绪都不再高昂。再如,陆游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萁》两首诗虽然都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诗中也都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但是由于《书愤》写于他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风慷慨悲壮,而写《临安春雨初霁》时,作者已经奉宋孝宗之召回到了临安,被任为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事,所以诗中不复幽愤,主要反映了他旅居京城的孤寂之情,诗风清淡婉约。


                        14楼2016-06-25 18:10
                        回复
                          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意,最好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体现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解作品中的精神。错误的过分拔高或贬低作品的思想境界。如,同是离别之作,汉末文人诗中流露出的多是一种离别的哀怨,“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请为游子吟,涔涔一何悲。” 而初盛唐送别诗则普遍呈现出乐观基调,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也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是在宽慰朋友,对前途充满憧憬和期待。这显然是和两个历史时代竟然不同的精神氛围分不开的》再如,我们再读鲍照的《拟行路难》时,首先要知道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中所体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时鲍照一个人的牢骚和私愤,而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的。


                          15楼2016-06-25 18:23
                          回复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今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行人少,阩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16楼2016-06-26 13:50
                            回复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落叶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叫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卓越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惊魂。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诀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公众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员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情深,钿和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会。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楼2016-06-26 1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