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当下中小学教师评定政策的探讨和研究,客观地分析出现行的政策下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何进行中小学教师评定的几点建议,并对改革做出呼吁。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要先交教学论文,经专家鉴定认为合格后才能正式申报。把有无教学论文和论文是否合格,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硬性规定和首要条件。对此,教师有不同认识:有的教师认为,自己长年累月在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工作,教学效果不错,由于多种因素,不能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如果一定要有教学论文,高级职称将很难评上;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有论文发表,评上职称便不难,因而“舍本求末”,整天埋头写文章,放松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有的教师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论文的发表;也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写论文要耽误教学时间,是不务正业,是搞形式主义,没有必要。笔者曾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论文鉴定和高评工作,在接触到的文章中,有些根本称不上是论文,严格的说是一些杂谈短文,或叫“乱文”。如果说承担较多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在评定职称时论文发表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对于严重缺乏科研时间和精力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以论文发表来衡量教师工作是大有问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小学教师就不需要进行教育科研了。而是以论文发表作为一道严格的“硬杠”横在教师评职称的道路上,是值得商榷的。
其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全国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如果在评定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时均各要求至少一篇论文的话,所需要发表的论文总数将是天文数字,而国内的刊物总数也不过几千家,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投稿的期刊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发表论文的刊物成了稀缺资源,由此引发令人更为震惊的“版面费”现象。一些教育专业刊物狮子大开口,公开索要发表论文的“版面费”。据2010年1月媒体报道,有学者调查统计,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已膨胀5.5倍,销售额近10亿元。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而有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1180万,排除部分人员非每年必须发表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刚性的论文发表需求,只能求助于网上或网下的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解决。
第三,由于只要有论文发表,就能够比较容易通过职称评定,因此,一部分教师四处剪摘材料拼凑论文,从网上找文章抄袭,甚至花钱找写手代笔完成。据2010年9月媒体报道,有学者利用论文软件调查,发现中国论文抄袭率达31%。到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论文产出国。然而,中国科技论文的单篇引用率仅排名全球第42位。这说明我们的很多论文内容价值含量极低。而中小学教师们的论文内容往往多空洞无物,远离教师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实践,无法反映出教师的科研含量和科研的真正价值。
第四,评职称发表论文给教师们带来沉重负担。据中国青年报通过腾讯网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其中,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重压。因此,笔者提出改革职称论文发表要求的几点建议:第一,试点取消中小学教师评定初级、中级职称的论文要求。因为,对于那些刚刚踏上教师岗位以及当教师时间才几年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容,学习怎样当一个合格教师对他们来说是最紧迫的,而在科研方面,他们更多的是要在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及接受老教师指导,而不是拔苗助长式地要求他们必须拿出有新创见的科研成绩。第二,在职称评定中弱化论文发表所占的比重。实际上,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考核指标有很多方面,比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管理学生的能力,以及自身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和由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等等。因此,论文这一项指标可以占其中的一个小的比例,而不必成为最重要的指标,更不必成为一票否决的指标。第三,论文可以作为评职要求,但是不必以是否发表作为衡量标准。可以要求评定高级职称的教师需要一篇发表文章,而对于参评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可以交未经公开发表的论文。同时,可以放宽论文的概念界限,比如教师平时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笔记、教育随笔以及教研总结材料等,都可以视为论文参加职称评定。这样,既减轻了教师们评职称的论文压力,又可以让教师关注平时的教育生活,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同时,也使论文写作与教育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现象得到遏制,减少了教育科研的假大空及泡沫化现象的产生。其实,很多有识之士及地方教育部门也认识到了职称论文的弊端。2008年8月,海南省就出台了《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提出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该办法称,教育教学论文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业绩条件的主要材料之一,申报者自行从论文材料中选定代表本人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一篇论文作为代表作参加鉴定,论文代表作发表与否不限。其中,将教师论文鉴定等级分为优秀(A级)、良好(B级)、及格(C级)和不合格四个档次。论文鉴定为A级的,适用于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鉴定为B级的,适用于申报中学高级、中职讲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鉴定为C级的,适用于申报中职讲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这项规定使令中小学教师们头疼的论文发表“硬杠”被搬走了,也不再为评职称而去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因此,教师们纷纷拍手称快。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体制,弱化和取消职称评定中的外语考试和论文发表要求,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一项避免劳民伤财、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希望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能够加快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要先交教学论文,经专家鉴定认为合格后才能正式申报。把有无教学论文和论文是否合格,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硬性规定和首要条件。对此,教师有不同认识:有的教师认为,自己长年累月在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工作,教学效果不错,由于多种因素,不能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如果一定要有教学论文,高级职称将很难评上;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有论文发表,评上职称便不难,因而“舍本求末”,整天埋头写文章,放松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有的教师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论文的发表;也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写论文要耽误教学时间,是不务正业,是搞形式主义,没有必要。笔者曾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论文鉴定和高评工作,在接触到的文章中,有些根本称不上是论文,严格的说是一些杂谈短文,或叫“乱文”。如果说承担较多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在评定职称时论文发表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对于严重缺乏科研时间和精力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以论文发表来衡量教师工作是大有问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小学教师就不需要进行教育科研了。而是以论文发表作为一道严格的“硬杠”横在教师评职称的道路上,是值得商榷的。
其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全国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如果在评定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时均各要求至少一篇论文的话,所需要发表的论文总数将是天文数字,而国内的刊物总数也不过几千家,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投稿的期刊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发表论文的刊物成了稀缺资源,由此引发令人更为震惊的“版面费”现象。一些教育专业刊物狮子大开口,公开索要发表论文的“版面费”。据2010年1月媒体报道,有学者调查统计,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已膨胀5.5倍,销售额近10亿元。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而有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1180万,排除部分人员非每年必须发表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刚性的论文发表需求,只能求助于网上或网下的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解决。
第三,由于只要有论文发表,就能够比较容易通过职称评定,因此,一部分教师四处剪摘材料拼凑论文,从网上找文章抄袭,甚至花钱找写手代笔完成。据2010年9月媒体报道,有学者利用论文软件调查,发现中国论文抄袭率达31%。到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论文产出国。然而,中国科技论文的单篇引用率仅排名全球第42位。这说明我们的很多论文内容价值含量极低。而中小学教师们的论文内容往往多空洞无物,远离教师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实践,无法反映出教师的科研含量和科研的真正价值。
第四,评职称发表论文给教师们带来沉重负担。据中国青年报通过腾讯网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其中,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重压。因此,笔者提出改革职称论文发表要求的几点建议:第一,试点取消中小学教师评定初级、中级职称的论文要求。因为,对于那些刚刚踏上教师岗位以及当教师时间才几年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容,学习怎样当一个合格教师对他们来说是最紧迫的,而在科研方面,他们更多的是要在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及接受老教师指导,而不是拔苗助长式地要求他们必须拿出有新创见的科研成绩。第二,在职称评定中弱化论文发表所占的比重。实际上,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考核指标有很多方面,比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管理学生的能力,以及自身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和由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等等。因此,论文这一项指标可以占其中的一个小的比例,而不必成为最重要的指标,更不必成为一票否决的指标。第三,论文可以作为评职要求,但是不必以是否发表作为衡量标准。可以要求评定高级职称的教师需要一篇发表文章,而对于参评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可以交未经公开发表的论文。同时,可以放宽论文的概念界限,比如教师平时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笔记、教育随笔以及教研总结材料等,都可以视为论文参加职称评定。这样,既减轻了教师们评职称的论文压力,又可以让教师关注平时的教育生活,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同时,也使论文写作与教育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现象得到遏制,减少了教育科研的假大空及泡沫化现象的产生。其实,很多有识之士及地方教育部门也认识到了职称论文的弊端。2008年8月,海南省就出台了《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提出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该办法称,教育教学论文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业绩条件的主要材料之一,申报者自行从论文材料中选定代表本人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一篇论文作为代表作参加鉴定,论文代表作发表与否不限。其中,将教师论文鉴定等级分为优秀(A级)、良好(B级)、及格(C级)和不合格四个档次。论文鉴定为A级的,适用于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鉴定为B级的,适用于申报中学高级、中职讲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鉴定为C级的,适用于申报中职讲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这项规定使令中小学教师们头疼的论文发表“硬杠”被搬走了,也不再为评职称而去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因此,教师们纷纷拍手称快。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体制,弱化和取消职称评定中的外语考试和论文发表要求,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一项避免劳民伤财、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希望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能够加快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