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吧 关注:1,341贴子:24,764
  • 6回复贴,共1

三国志(裴注)邓艾传辨误以及改动16.7.1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16-07-10 19:35回复
    一、三国志(裴注)邓艾传【改】16.7.10
    二、“宣王奇之,辟之为掾”注引世语误
    三、邓艾升任征西将军时间误
    四、开广漕渠时间辨
    五、“州泰”注引世语误
    六、籍贯改动说明
    七、附 晋书石苞传 辨误一处
    八、三国志(裴注)邓艾传【大改精简】
    九、大改说明


    IP属地:重庆2楼2016-07-10 19:36
    回复
      5.“州泰”注引世语误
      艾州里时辈南阳州泰,亦好立功业,善用兵,官至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景元二年薨,追赠卫将军,谥曰壮侯。【世语曰:初,荆州刺史裴潜以泰为从事,司马宣王镇宛,潜数遣诣宣王,由此为宣王所知。及征孟达,泰又导军,遂辟泰。泰频丧考、妣、祖,九年居丧,宣王留缺待之,至三十六日,擢为新城太守。宣王为泰会,使尚书锺繇调泰:“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泰曰:“诚有此。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众宾咸悦。后历兖、豫州刺史,所在有筹算绩效。】
      裴潜于黄初年间任荆州刺史,明帝即位以后入朝担任尚书。司马懿镇宛始于太和元年,终于太和五年。所以“骠骑将军司马懿辟荆州从事州泰”发生于太和初,此后“泰频丧考、妣、祖,九年居丧”,这表明此后他有九年时间在守丧,“辟泰”到居丧之间可能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辟泰”到“至三十六日,擢为新城太守”之间可能不止九年,考其时间,州泰守丧完毕至早在青龙四年(236)。这些年里,司马懿的官职业已转了两道,先大将军而后太尉,先去镇守关西,而后于景初元年(237)奉诏回京,次年春天出征辽东。
      世语所曰大致时间已考证,接下来看,尚书钟繇肯定是不对的,他早已作古。搜寻人选,卢毓于景初元年任职吏部尚书,且其父卢植符合“名公”。
      #司马懿很忙#在京城的几个月里,正赶上州泰守丧完毕,回到他的太尉府任职。风头正劲的司马懿强势命令吏部尚书卢毓把新城太守的位子给州泰。卢毓且别急着跳脚,用不了多久,又一个乞儿要乘小车驶入尚书台啦。
      故此,改钟繇为卢毓。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6-07-10 19:41
      回复
        6.籍贯改动说明
        【原】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
        【改】邓艾字士载,南阳棘阳人也。
        三国志成书于晋初,当时是义阳棘阳。义阳是从南阳郡分出去的,邓艾出生于东汉建安初,当时是南阳郡棘阳县。称为南阳棘阳更合适,改成(今)河南新野亦可。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6-07-10 19:41
        回复
          7.附 晋书石苞传 辨误一处
          文帝之败于东关也,苞独全军而退。帝指所持节谓苞曰:“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乃迁苞为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及诸葛诞举兵淮南,苞统青州诸军,督兖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质,简锐卒为游军,以备外寇。吴遣大将朱异、丁奉等来迎,诞等留辎重于都陆,轻兵渡黎水。苞等逆击,大破之。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诡道袭都陆,尽焚其委输。异等收余众而退,寿春平。拜苞镇东将军,封东光侯、假节。顷之,代王基都督扬州诸军事。苞因入朝。当还,辞高贵乡公,留语尽日。既出,白文帝曰:“非常主也。”数日而有成济之事。后进位征东大将军,俄迁骠骑将军。
          这段里面的徐州刺史胡质误。胡质在建安年间就已经出来任职了,这里的徐州刺史应该是他儿子胡威。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6-07-10 19:41
          回复
            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往必克蜀,殆不还乎!”艾怃然不乐。【荀绰冀州记曰:邵起自幹吏,位至卫尉。长子翰,河东太守。中子敞,大司农。少子倩,字君幼,宽厚有器局,勤於当世,历位冀州刺史、太子右卫率。翰子俞,字世都,清贞贵素,辩於论议,采公孙龙之辞以谈微理。少有能名,辟太尉府,稍历显位,至侍中中书令,迁为监。臣松之按:蹇彖辞云“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云“有功”;下云“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泰始元年,晋室践阼,诏曰:“昔太尉王凌谋废齐王,而王竟不足以守位。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今大赦得还,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令祭祀不绝。”三年,议郎段灼上疏理艾曰:“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臣敢言艾不反之状。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艾脩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不难仆虏之劳,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门、段谷之战,以少击多,摧破强贼。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庙胜,授以长策。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本在可论。锺会忌艾威名,构成其事。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巿,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陛下龙兴,阐弘大度,释诸嫌忌,受诛之家,不拘叙用。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臣以为艾身首分离,捐弃草土,宜收尸丧,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绍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馀恨。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归其义,所为者寡而悦者众矣。”九年,诏曰:“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羌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世语曰:咸宁中,积射将军樊震为西戎牙门,得见辞,武帝问震所由进,震自陈曾为邓艾伐蜀时帐下将,帝遂寻问艾,震具申艾之忠,言之流涕。先是以艾孙朗为丹水令,由此迁为定陵令。次孙千秋有时望,光禄大夫王戎辟为掾。永嘉中,朗为新都太守,未之官,在襄阳失火,朗及母妻子举室烧死,惟子韬子行得免。千秋先卒,二子亦烧死。】


            IP属地:重庆12楼2016-07-16 17:52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1-11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