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江启臣表示,我们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过去几年已经发生过好几例,在“国道”上车辆燃烧与撞车等等,但我们到底有没有记得这样的教训?问题在于落实与执行。台湾的游览车很多都是一车一司机(容易发生疲劳驾驶),(即便)是大型运输公司,司机人数也有限。司机的健康状态,在出车前的生理甚至心理状态(都可能有问题)。
男主持人讨论了旅游公司是否会为争夺陆客而进行价格竞争,进而降低安全成本的问题。现场嘉宾国民党前“立委”认为,这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之后,主持人周玉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次的车祸有可能是涉及到安全教育的问题。如果你看到发生状况,其实乘客有的是清醒的,是要反应的,要逃的。我们都知道车子(里)有锤子么,赶快锤破玻璃,至少可以赶快逃(生),这是一个通道。可是这次却很可惜,好像没有看到……
这时,林郁方以航空公司的逃生门为例讨论起来,他还提到,如果撞击太猛,乘客可能会受伤,一时反应不过来。(并且)在那种空间燃烧速度很快,所以在(开车)前(应该)告诉乘客发生意外时斧头(指锤子)在哪里,其实这都是比较慢的方法。坐在门旁边的人应该告诉他如果发生意外应该打开门。(另外)是不是因为门撞击后发生了故障,打不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