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崇文两馆是唐代中央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代最高级别的贵胃学校。两馆地位崇重、地处禁中,学士具有教育与政治参议的双重性质,其职能相对国子监六学更为特殊。唐高祖武德四年置修文馆是唐代文馆制的开始,其后弘文馆名称多有改易。特别是弘文馆更名昭文馆的时间,更名时间应该在上元二年,更名的原因是避太子李弘讳,而“李弘”之名与当时的政治截语紧密相关,史书中记载中宗神龙元年是有问题的,中宗模仿其父、故技重施,借避李弘讳改弘文馆为修文馆,造成了改名时间的误解。弘文馆名称的屡次改动,其用意多与新君即位后的政治革新有关。学界通常认为唐代崇文馆创置于贞观十三年,然而通过本文考证发现,崇文馆在贞观六年就己设置,这是当时政治社会环境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