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099贴子:353,866
  • 5回复贴,共1

求问几句话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守仁年谱里,先生破宁王叛乱后有一段话:【洪尝见龙光述张疑行间事甚悉,尝问曰:“事济否?”先生曰:“未论济与不济,且言疑与不疑。”光曰:“疑固不免。”曰:“但得渠一疑,事济矣。”后遇河图为武林驿丞,又言公欲稽留宸濠,何时非间,何事非间。】这段话怎么看都看不明白。
还有后面三司劝先生去见锦衣卫时,先生不肯,说:“人子于父母乱命,若可告语,当涕泣以从,忍从谀乎?”
这段话又该怎么理解呢?


IP属地:山东1楼2016-07-28 20:30回复
    疑兵,反间,是平叛前期的主要手段,以拖延时日,耗叛军士气。
    濠逆一旦生疑,进兵就缓,就有可乘之机。
    但是疑兵,反间总规是无中生有,终有被拆穿的时候。
    从后来事态发展来看,叛军因心生疑虑,将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既不想退守放弃,也没有直取首都。
    等被老王先抄了老家,才下决心回去,晚了。
    第二段,天下大乱,虽然皇帝亲征,只有一股豪气,实际被蒙在鼓里不知事态发展。扰民的也恰恰是贪功的亲征队伍。你去向锦衣卫诉苦,通情达理的话,他也没有办法。不通情达理的话,浑水摸鱼把老王砍了胡乱邀功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已经有人造谣老王造反了。
    这情形,就好比父母(天子)处于手忙脚乱的事态下,子女(臣子)哭闹去诉苦,只会添乱。火了打一顿,就老实了。


    IP属地:北京2楼2016-07-29 08:22
    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4楼2016-08-01 10:20
      回复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8-02 0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