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郑重指出陈小C的一个严重错误——不尊重前辈和抄袭!
首先声明:本人只是普通邮友,不是邮商,没有任何利益背景,也跟吧里其它发帖批评陈小C的ID没有任何关系。相同之处,只是我们都对陈小C的某些做法看不惯而已。此外,我个人承认陈小C在普及集邮知识,提供集邮资讯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一篇要说的,是陈小C不尊重集邮界前辈,一方面大量使用(甚至抄袭)人家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攻击、贬低人家,以抬高自己。说得不好听一点儿,是人品有所欠缺。
前不久,我的一位邮友在微信群里说,陈小C在她的微信公众号里,攻击、贬低耿守忠、杨治梅两位老前辈。大家了解情况后,都觉得陈小C太过分了,我在这里把具体情况写出来,请广大邮友评评理!
请大家先看看这篇文章:《文2邮票的真伪鉴定,“砖家”又错了!》(http://www.aiweibang.com/yuedu/77190181.html),点开链接后,请选择“点击展开全文”,有陈小C微信公众号的网友,也可以用手机直接在公众号里查找。
在这篇文章中,陈小C说:
【那么应该如何分辨文2邮票的真伪?为什么我标题说“不可尽信书”呢?事情是这样的,在书店里出售的一本工具书里,一本名为《中国邮品辨伪必备》的工具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可是仔细查阅却发现,里面有不少错误,而且有些是极其严重的,例如该书说“文1,文2,文3,文7是未刷背胶的,刷背胶的肯定是伪品。”这是不科学的!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耿守忠、杨治梅著。 实际上这几套文革票都是有背胶的,这从国内外权威邮票目录上都可以得到验证。这本书如果继续流传的话,真的误人不浅。】
这里不谈文2辨伪的技术问题,不涉及陈小C的辨伪方法是否正确,只说态度,态度!!!
70、80年代开始集邮的邮友都应该知道,耿守忠、杨治梅是新中国邮票辨伪的老前辈,《中国邮品辨伪必备》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曾经是集JT票的老邮友的必读之作。不过,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很多内容已经过时(而有些内容到今天仍然有用)——这毫不奇怪,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伪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其开创之功不可抹杀,曾经给邮友带来的帮助不可忘记。这是两位值得邮友尊重的老人。
可是,陈小C是如何对待这两位老人的呢?“砖家”、“误人不浅”!一个意思可以有两种表达,即便是要指出别人的错误,为何非要选择这种尖酸刻薄的措辞呢?还不是为了抬高她自己吗?这是对待前辈的态度吗?人家招你惹你了?
就算你陈小C的辨伪方法是正确的,又能证明什么呢?布鲁诺和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你现在知道宇宙没有中心,牛顿不知道量子力学,你现在知道,你因此就比布鲁诺、哥白尼、牛顿都牛?浅薄!
这还不算完,请大家再看看陈小C的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里有关邮票辨伪的内容,很多都是直接Copy了耿守忠、杨治梅《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一书的文字!印象中,只有个别文章注明了“原作者耿守忠、杨治梅”,其它大部分都没有注明原作者。这算什么?抄袭!
我不看陈小C的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已经很久了,不知道这些抄袭的内容是否已经被删除,从几年前开始,一直关注她的邮友,可以为我作证,有没有这种现象!
我在网页上找到两篇,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1、陈小C:《1984年《簪花仕女图》小型张的真伪辨别》(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8011444.html),点开链接后,请选择“点击展开全文”。这一篇陈小C只是重新配了图片,文字则基本抄袭自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一书,但对其只字不提!
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原文:http://www.xx007.com/show.aspx?id=234777
2、陈小C:《1979年T.38M《万里长城》小型张辨伪》(http://www.aiweibang.com/yuedu/32477531.html),点开链接后,请选择“点击展开全文”。这一篇陈小C只是重新配了图片,文字则基本抄袭自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一书,但对其只字不提!
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原文:http://www.xx007.com/show.aspx?id=230676
(上面署名“陈小C”的文章中,还有长城加字的辨伪要点,我印象中也是耿、杨二老的文字,但未在网上找到原文,等回家查书。)
大家自己比较一下吧!请注意第2篇,陈小C开头说“真伪鉴别大课堂又开讲啦!这期我们来关注一下很多朋友喜爱的《万里长城小型张》。”
这会让不明真相的邮友,特别是90年之后才集邮的,以集编年票为主的邮友,以为这真的是陈小C自己的“原创研究成果”!
可能有人会说,或许陈小C并不知道原作者是谁。呵呵,以陈小C集邮世家和集邮“专家”的身份,可能吗?而且她还批评耿、杨二老的这本书“误人不浅”呢!这不是抄袭又是什么?
陈小C既然这么看不起耿、杨二老,为何还要抄袭耿、杨二老的著作?抄袭了耿、杨二老的著作,又反过来骂耿、杨二老是“砖家”、“误人不浅”,难道不是人品有所欠缺吗?
我个人与陈小C没有任何交往,当然也没有任何过节,就是看不惯她这种做法!自己宣传自己可以,但不要那别人做陪衬,而且还是两位集邮界的老前辈,而且还是对她有所帮助的老前辈!
我周围的不少邮友,当年都是看着耿、杨二老的著作来收集JT票的,都对陈小C的这种态度和做法非常不满。
这里陈小C的粉丝们,不服的就来辩论!
首先声明:本人只是普通邮友,不是邮商,没有任何利益背景,也跟吧里其它发帖批评陈小C的ID没有任何关系。相同之处,只是我们都对陈小C的某些做法看不惯而已。此外,我个人承认陈小C在普及集邮知识,提供集邮资讯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一篇要说的,是陈小C不尊重集邮界前辈,一方面大量使用(甚至抄袭)人家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攻击、贬低人家,以抬高自己。说得不好听一点儿,是人品有所欠缺。
前不久,我的一位邮友在微信群里说,陈小C在她的微信公众号里,攻击、贬低耿守忠、杨治梅两位老前辈。大家了解情况后,都觉得陈小C太过分了,我在这里把具体情况写出来,请广大邮友评评理!
请大家先看看这篇文章:《文2邮票的真伪鉴定,“砖家”又错了!》(http://www.aiweibang.com/yuedu/77190181.html),点开链接后,请选择“点击展开全文”,有陈小C微信公众号的网友,也可以用手机直接在公众号里查找。
在这篇文章中,陈小C说:
【那么应该如何分辨文2邮票的真伪?为什么我标题说“不可尽信书”呢?事情是这样的,在书店里出售的一本工具书里,一本名为《中国邮品辨伪必备》的工具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可是仔细查阅却发现,里面有不少错误,而且有些是极其严重的,例如该书说“文1,文2,文3,文7是未刷背胶的,刷背胶的肯定是伪品。”这是不科学的!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耿守忠、杨治梅著。 实际上这几套文革票都是有背胶的,这从国内外权威邮票目录上都可以得到验证。这本书如果继续流传的话,真的误人不浅。】
这里不谈文2辨伪的技术问题,不涉及陈小C的辨伪方法是否正确,只说态度,态度!!!
70、80年代开始集邮的邮友都应该知道,耿守忠、杨治梅是新中国邮票辨伪的老前辈,《中国邮品辨伪必备》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曾经是集JT票的老邮友的必读之作。不过,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很多内容已经过时(而有些内容到今天仍然有用)——这毫不奇怪,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伪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其开创之功不可抹杀,曾经给邮友带来的帮助不可忘记。这是两位值得邮友尊重的老人。
可是,陈小C是如何对待这两位老人的呢?“砖家”、“误人不浅”!一个意思可以有两种表达,即便是要指出别人的错误,为何非要选择这种尖酸刻薄的措辞呢?还不是为了抬高她自己吗?这是对待前辈的态度吗?人家招你惹你了?
就算你陈小C的辨伪方法是正确的,又能证明什么呢?布鲁诺和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你现在知道宇宙没有中心,牛顿不知道量子力学,你现在知道,你因此就比布鲁诺、哥白尼、牛顿都牛?浅薄!
这还不算完,请大家再看看陈小C的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里有关邮票辨伪的内容,很多都是直接Copy了耿守忠、杨治梅《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一书的文字!印象中,只有个别文章注明了“原作者耿守忠、杨治梅”,其它大部分都没有注明原作者。这算什么?抄袭!
我不看陈小C的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已经很久了,不知道这些抄袭的内容是否已经被删除,从几年前开始,一直关注她的邮友,可以为我作证,有没有这种现象!
我在网页上找到两篇,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1、陈小C:《1984年《簪花仕女图》小型张的真伪辨别》(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8011444.html),点开链接后,请选择“点击展开全文”。这一篇陈小C只是重新配了图片,文字则基本抄袭自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一书,但对其只字不提!
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原文:http://www.xx007.com/show.aspx?id=234777
2、陈小C:《1979年T.38M《万里长城》小型张辨伪》(http://www.aiweibang.com/yuedu/32477531.html),点开链接后,请选择“点击展开全文”。这一篇陈小C只是重新配了图片,文字则基本抄袭自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一书,但对其只字不提!
耿守忠、杨治梅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原文:http://www.xx007.com/show.aspx?id=230676
(上面署名“陈小C”的文章中,还有长城加字的辨伪要点,我印象中也是耿、杨二老的文字,但未在网上找到原文,等回家查书。)
大家自己比较一下吧!请注意第2篇,陈小C开头说“真伪鉴别大课堂又开讲啦!这期我们来关注一下很多朋友喜爱的《万里长城小型张》。”
这会让不明真相的邮友,特别是90年之后才集邮的,以集编年票为主的邮友,以为这真的是陈小C自己的“原创研究成果”!
可能有人会说,或许陈小C并不知道原作者是谁。呵呵,以陈小C集邮世家和集邮“专家”的身份,可能吗?而且她还批评耿、杨二老的这本书“误人不浅”呢!这不是抄袭又是什么?
陈小C既然这么看不起耿、杨二老,为何还要抄袭耿、杨二老的著作?抄袭了耿、杨二老的著作,又反过来骂耿、杨二老是“砖家”、“误人不浅”,难道不是人品有所欠缺吗?
我个人与陈小C没有任何交往,当然也没有任何过节,就是看不惯她这种做法!自己宣传自己可以,但不要那别人做陪衬,而且还是两位集邮界的老前辈,而且还是对她有所帮助的老前辈!
我周围的不少邮友,当年都是看着耿、杨二老的著作来收集JT票的,都对陈小C的这种态度和做法非常不满。
这里陈小C的粉丝们,不服的就来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