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宗教是个人自由,我在这里不宣扬佛法,只做一些解释。但看完看懂会对你有好处。
看到有人问文殊文殊在乌鸡国为何无法逃去,很多吧友也给了答案。我也给一个从佛学角度的说法。
我看吧里接触过佛学的人不少,但不知道有没有正经读过和研究过经书的。经书里面经常有描述类似“佛菩萨化千万亿相”的词语。你正经看完任何一经,多研究就知道,佛学说的这个相,和孙悟空幻化的相原本就不一样。
先说普通变化。孙猴子在超脱成佛前,【七十二变】只能算是【障眼法】。这种障眼法能够瞒过凡人之眼,但本体从未变化,猴子还是猴子。西天取经路上所有妖怪,无一例外的都是这个层面的,包括玉帝和佛祖手上逃下来的那些,一切一切(二郎神玄功也是)。有的高明些可以瞒过的人更多,有的差一点,能伪装的就少。看官如果读过《心经》,这一层的水平用心经来说就是“色”,还停留在’眼耳鼻舌身意‘的阶段。但这种障眼法并非不厉害,除了猴子和二郎神这些有特殊技能看破障眼法的,这种技能已经可以【足堪混世,通天彻地】。
而到了【九九八十一变】的级别,如大金仙或者大罗汉等,总算可以脱离本体。意思就是想变什么就能真的成为什么,而不只是拘于名与实。同样用《心经》的文字来说,就是“空”,已经到了’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也就是说,赤脚大仙变成孙悟空,理论上就可以彻底的化为孙悟空,能力形象无二,本体也没有区别,足以乱其名实。这是【幻化的极致】。
但这也还不到佛菩萨或者大圣人的级别。佛菩萨大圣人处于一种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境界,无我相,无无我相的存在。这一层对凡人无法描述,无论智愚。就如佛经说:不可说不可说。佛家为了劝世向佛,也为了尽量解释这一层不可说的境界,只好依旧用【相】这个概念。描述方式则变成了:如果一个人他从内到外都显示了慈悲善良,纯澈高尚,那么即使这种状态只有一瞬间,这个人在这一刻就现了【菩萨相】。换句话说,在大千世界里,如果有一人为善,那就有一人现菩萨相,有万人为善,则万人都是菩萨。因此,菩萨的出现是不受空间时间和载体的影响(即使是恶鬼妖怪发善心也是可以现菩萨相的),纵贯整个大千世界的一切时间。但是,现菩萨相只是从内质上变成了菩萨,其外在和能力并不会变化,但此刻行的功果能够影响他的业报而已。
用另一种角度来说,在凡人看起来,佛菩萨和大圣人的本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想不到的,超出了对终极的追求,只能理解成是一种境界和精神,而不是基督教里上帝那种已经被人格化的人(所以严格而言,基督的教义算不上哲学,而佛教道教却算)。中国人也有“活菩萨”一说,其实就是说某人在此刻承载了菩萨的境界和精神。
最后,从佛学的角度理解乌鸡国的事情。
那个觐见乌鸡国国王的凡僧确实是肉体凡胎,但他行善积德,且为了渡国王而来。佛教里渡人是大功德,这个时候,这个凡僧的德行和功业就使他现了【文殊菩萨相】,因此才有文殊来渡国王这一说。可惜乌鸡国国王并非真的乐善好佛,迁怒于凡僧,绑了他在水里浸了三日三夜。凡僧只是此刻有了文殊相,而不是有了文殊的法力,在这里自然是解脱不了的。但好人必有天佑善报,因此最后还是被救走了。
最后的最后,大圣人级别的在神话系统中完全无法用战斗力,空间和时间来衡量。说的形而上一点,他们本来就是一切又不是一切,又如何有秒天秒地秒空气的战斗力评估?
看到有人问文殊文殊在乌鸡国为何无法逃去,很多吧友也给了答案。我也给一个从佛学角度的说法。
我看吧里接触过佛学的人不少,但不知道有没有正经读过和研究过经书的。经书里面经常有描述类似“佛菩萨化千万亿相”的词语。你正经看完任何一经,多研究就知道,佛学说的这个相,和孙悟空幻化的相原本就不一样。
先说普通变化。孙猴子在超脱成佛前,【七十二变】只能算是【障眼法】。这种障眼法能够瞒过凡人之眼,但本体从未变化,猴子还是猴子。西天取经路上所有妖怪,无一例外的都是这个层面的,包括玉帝和佛祖手上逃下来的那些,一切一切(二郎神玄功也是)。有的高明些可以瞒过的人更多,有的差一点,能伪装的就少。看官如果读过《心经》,这一层的水平用心经来说就是“色”,还停留在’眼耳鼻舌身意‘的阶段。但这种障眼法并非不厉害,除了猴子和二郎神这些有特殊技能看破障眼法的,这种技能已经可以【足堪混世,通天彻地】。
而到了【九九八十一变】的级别,如大金仙或者大罗汉等,总算可以脱离本体。意思就是想变什么就能真的成为什么,而不只是拘于名与实。同样用《心经》的文字来说,就是“空”,已经到了’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也就是说,赤脚大仙变成孙悟空,理论上就可以彻底的化为孙悟空,能力形象无二,本体也没有区别,足以乱其名实。这是【幻化的极致】。
但这也还不到佛菩萨或者大圣人的级别。佛菩萨大圣人处于一种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境界,无我相,无无我相的存在。这一层对凡人无法描述,无论智愚。就如佛经说:不可说不可说。佛家为了劝世向佛,也为了尽量解释这一层不可说的境界,只好依旧用【相】这个概念。描述方式则变成了:如果一个人他从内到外都显示了慈悲善良,纯澈高尚,那么即使这种状态只有一瞬间,这个人在这一刻就现了【菩萨相】。换句话说,在大千世界里,如果有一人为善,那就有一人现菩萨相,有万人为善,则万人都是菩萨。因此,菩萨的出现是不受空间时间和载体的影响(即使是恶鬼妖怪发善心也是可以现菩萨相的),纵贯整个大千世界的一切时间。但是,现菩萨相只是从内质上变成了菩萨,其外在和能力并不会变化,但此刻行的功果能够影响他的业报而已。
用另一种角度来说,在凡人看起来,佛菩萨和大圣人的本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想不到的,超出了对终极的追求,只能理解成是一种境界和精神,而不是基督教里上帝那种已经被人格化的人(所以严格而言,基督的教义算不上哲学,而佛教道教却算)。中国人也有“活菩萨”一说,其实就是说某人在此刻承载了菩萨的境界和精神。
最后,从佛学的角度理解乌鸡国的事情。
那个觐见乌鸡国国王的凡僧确实是肉体凡胎,但他行善积德,且为了渡国王而来。佛教里渡人是大功德,这个时候,这个凡僧的德行和功业就使他现了【文殊菩萨相】,因此才有文殊来渡国王这一说。可惜乌鸡国国王并非真的乐善好佛,迁怒于凡僧,绑了他在水里浸了三日三夜。凡僧只是此刻有了文殊相,而不是有了文殊的法力,在这里自然是解脱不了的。但好人必有天佑善报,因此最后还是被救走了。
最后的最后,大圣人级别的在神话系统中完全无法用战斗力,空间和时间来衡量。说的形而上一点,他们本来就是一切又不是一切,又如何有秒天秒地秒空气的战斗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