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吧 关注:246,164贴子:1,324,124

你真的读懂《易传》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现吧里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认孔子不懂易,所以对易传百般否定,他们真的读懂易传了吗?其易学造诣真的超越十翼了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下面列举《大象传》,让那些认为孔子不懂易学的狂徒看看,到底是你不懂,还是孔子不懂?


IP属地:吉林1楼2016-08-17 20:08回复
    大象传的文法,相当于《诗经》六艺之中的“兴”,先合两体之物象以起兴,然后借物言情,藉象纪事。有人认为大象传是根据儒家的义理,解说卦象,这又是犯了什么错呢?《黄帝内经》讲“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与《易传》相比《易经》更重天道,而《易传》则举天道,落于身道、人道、王道,让《易经》从神道走向致用。君子以立不易方,讲的是身道。君子以类族辨物,讲的是人道。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讲的是王道。


    IP属地:吉林2楼2016-08-17 20:27
    收起回复
      2025-09-21 22:3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艮,时也。巽,风也,四也。坤,民也,地也,八也。风自地生,时有八风,冷暖各异;民自地养,地有四方,流俗不同。先王法之,巡省万方,稽世风,考民俗,观示天下,宣布政教,文命敷于四海,无不因时因地而制其宜也。《诗经·皇矣》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观民省方之谓也。《礼记·坊记》云:“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德刑教化,王道之全也。省方,四方巡视,所以观民也。设教,四海风动,为民所观也。兑主言,巽反之,艮对之,不言也。坤体静,艮性止,无为也。圣人行无为之事,立不言之教,有见于《观》也。


      IP属地:吉林3楼2016-08-17 20:31
      收起回复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云开于天,雷动于地,郁结不通,尚未成雨,时之艰也。雷气发生而上,云气润泽而下,终成际会,发育万物,道之行也。君子法之,于天下艰难初创之际,体天地广生之德,出而为万物主,顺乎时运,进出世之德,修入世之业,身道之经纶也。法天之自强不息,效地之厚德载物,参天地之化育,抚生民之不宁,仁以德之,义以刑之,王道之经纶也。内修其德,外成于物,守利贞之诫,待元亨之时,履勾萌郁结之艰,行乎中大之域,宰制河山,匡济群伦,则是天、人、王、身四道之经纶也。
        《洪范·五行传》云:“秦二世元年,无云而雷。雷,阳也;云,阴也。有云然后有雷,有臣然后有君也。无云而雷,示君独处,无人民也。”
        如果《大象传》讲“水上雷下”或“雷后有雨”,能表达出“登高一呼,天下云集”的气势吗?无云而雷,一个光杆司令,还经TM谁的纶啊?


        IP属地:吉林4楼2016-08-17 20:39
        收起回复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地中有水,聚之则一,散之则万,犹民中藏兵也。地之无水,亢旱而不能生物,水之无地,涣散而不能成形。君子法之,兵民合一,以成容保畜养之功。帛书《易》云:“师得之于救。”救,蓄聚也。水之藏地,有水之利,无水之害。兵之畜民,有兵之利,无兵之害。水,阴之物也。兵,阴之道也。取水象兵,类相应也。山川河岳,飞潜动植,载之于地。宗庙社稷,王侯将相,承之于民。取地象民,功用同也。
          如果《大象传》以“地上水下”立象,能托物言情,引出“容民畜众”之用吗?《大象传》之立象、言情、纪事,至精至妙。如果不用心去体会,反而自以为是,没有道理地横加指责,在这里只能借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评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IP属地:吉林5楼2016-08-17 21:05
          收起回复
            本帖只对事,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希望大师们不要对号入座。


            IP属地:吉林9楼2016-08-17 21:43
            收起回复
              个人觉得易传多少会像当代一些分析易经的人那样 要掺杂一些主流思想,但不影响阅读体验,有一些近代的学者把马列主义融入到易经当中这种,也不是怎么生搬硬套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8-17 22:22
              收起回复
                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8-17 22:38
                回复
                  2025-09-21 22:28: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君子不可屯,经纶易经吧。
                  民喜易经,君子容民畜众。


                  15楼2016-08-18 09:59
                  收起回复
                    昭公二年:
                      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
                    “见易象与鲁春秋”,为何此处用“易象”两字, 史官在说什么? 他在说“易象”就是“周易”吗?是“大小象”吗? 我看有问题呀!有识之士发表一下意见好吗?


                    18楼2016-08-19 13:48
                    收起回复
                      好贴,有道之士。


                      21楼2016-08-26 22:0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8-27 05:47
                        回复
                          《周易》是锁
                          《易象》是钥匙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8-29 23:45
                          收起回复
                            你真的读懂《易传》了吗?
                            《易传》是很重要,但读懂了《易传》,你还是读不懂《周易》呀


                            26楼2016-08-30 07:06
                            收起回复
                              2025-09-21 22:22: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8-30 0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