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坚果手机
我们公司里面开了个小卖部,老板是我们产品部的交互动效设计师刘嘉伟。

为安装 google 服务框架所做的动效
Smartisan OS 中发送邮件时的精巧动画、时钟界面切换时的灵动效果、音量亮度面板拖动的进度条,这些你也许熟悉的动效,其中有很多都来自我们的交互动效设计师刘嘉伟,这是他的一些动效作品(部分 gif 因压缩或导致观赏效果受到影响)。

Smartisan OS 时钟的动效

Smartisan OS 发送邮件的动效
除了这方面的工作,他自己还是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在耿达维的小卖部倒闭后)大伟哥接手了公司某个楼层的微型冷饮铺。
我们采访了大伟哥,听听关于这个小卖部,它的老板想要说些什么。
经营小卖部的起因
Q1:为什么想到要在耿达维失败后(达维,我不是针对谁)继续维护这个小卖部?
因为我知道,想要开一个实体店很困难,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但如果是在公司的话,电是公司的,小冰箱是朱萧木的,天时地利人和。
Q2:据你了解,小卖部的前任老板耿达维赚钱了吗?
不知道……他的货品实在是太杂了,从几块钱的到几十块钱的都有……
Q3:那一开始接手店铺的时候你觉得,你能赚钱吗?
当然可以了,我只要进价低卖价高,大家拿了东西要给钱,这就可以了。
Q4:大伟哥,你小的时候有想开店的想法吗,当一个老板?
完全没有,我就是觉得那个冰箱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干嘛不用来赚钱呢?

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Q5:大家对小卖部提过什么意见吗?
有一阵子,大家不是很喜欢站在那里扫码,说很浪费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就打印了一些小卡片贴在饮料上,让大家可以回到座位上再扫码。但后来因为价格总是在变动,所以只好把这个小卡片的方案取消了。
Q6:在运营的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问题?
以前是担心大家不知道要付钱,还有进货渠道涨价。现在是担心饮料种类太少大家容易喝腻。
Q7:那有没有拿了不给钱,被你发现的?
几乎没有过,在前期的时候我很难去核对每天卖出去多少,收入是多少,因为零钱点起来实在有些费劲。但是只有一次,我发现上完货后,只增加了三块钱,但是饮料少了好几瓶,后来我去问才知道是其它楼层的同事过来开过会之后,他们以为这是公司福利。所以我只好在冰箱里贴了个纸条:记得付钱啊。
Q8:一周内一般哪一天卖的比较好?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是天热的时候,不过更大的影响因素是周末加班,有一次周一来盘点,冰箱里毛都没有了,然后销量是平时的三倍。(主要还是因为大楼的物业周末把空调停掉了吧喂ヽ(*´Д`*)ノ)
Q9:在运营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最大的体会是,就是即使在各方面都很顺利的情况下,想要维持一个商业运转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经营之外
Q10:如果有可能的话,你还想在公司里运营什么?
应该是零食店吧,比如说卖草威想吃的崩豆,上次他就想让我卖崩豆但是被我拒绝了。
Q11:老罗来买过吗?
没有……我不知道老罗有没有买过。但有一次,老罗的助理给我发微信,问我小卖部的经营情况,然后说是老罗问的。然后我赶紧把收入支出的明细表发了过去。再后来,就没消息了。
Q12:最后再说点什么给你的“客户”们吧?
肯定是感谢大家的支持,等到冬天天气冷了,肯定不会开下去了,到时候不要太想我。(明明是赚钱啊喂,你应该想我们对伐(/= _ =)/~┴┴)
一个小卖部老板的流水账
文丨刘嘉伟
小卖部开张,在公司卖了几个月的饮料,有些有趣的细节,写一篇流水总结分享。
小卖部就是一个迷你冰箱,还在摩托罗拉办公时的某年夏天朱萧木自掏腰包为部门买的,可以放入饮料冰镇。后来公司引入友宝自动贩售机,小冰箱闲置。
搬到绿地后,达维开始经营,开了微店(见照片二维码),多种经营,后因为资金链断裂(小卖部赔钱),小卖部关闭。

小卖部空闲半个月后,我开始接手。小卖部只卖零度可乐,宣传图如下:

只卖零度有三点考虑:
1.周围不方便买到;
2.单品金额好计算;
3.我只喝零度。
关于支付
很多时候购物失败都是卡在支付流程,所以在支付上我尽可能减少步骤。只使用两个支付渠道:
1、微信扫码支付。为了再简化流程,我设定好支付金额 3 元,生成二维码,扫后直接支付,省去了输入金额的步骤;
2、现金支付。因为客观条件,只能是无人值守自助找零。找银行换了70个1元硬币,加上70纸币,放在盒子里。
这样做会有一些风险,风险控制后面会说。

关于进货
现在电商物流方便,当然选择淘宝京东购买。因为京东当日送达的属性,首选京东,但京东自营零度始终无货,只好选择淘宝。
价格比较透明,为了比较下物流速度,也选了几家同时发货,最终选择物流快货物干净的一家。
尴尬的是,6 月 1 日准备开张的时候,饮料都没到货。于是去 B1 的全时便利店搬了一箱零度强行开张。虽然成本高,但只要有利润就先开起来。

关于意外
开店前也考虑我需要投入的成本,因为占地是公司的,冰箱是朱萧木的,夏天到了每天都有固定的饮料消费需求。天时地利人和,但还是会碰到一些没想到的问题。
零度可乐一直以来和可口可乐价格一样,批发成本 2 元左右。没想到的是,开张后,零度开始换新包装,价格提高到 2.5-3 元,所以我被迫找其它产品多种经营。
好消息是市面上还有很多旧包装库存,先买一些作为缓冲,并且开始物色其他饮料。
选择新品的三个要求:
1.单价低;
2.稀缺;
3.消费者认同。
然后我就把目光投向了珍珍荔枝,成本 2 元左右,附近没得卖,以前摩托罗拉大厦的贩卖机有珍珍荔枝,所以有一定消费认可。继续 3 元定价,现有支付方式不用改变。
朋友圈看到胡依林转发的文章《维他柠檬茶 爽过吸大麻》,查了一下成本两元多一些,试着进了一些,后来发现还挺受欢迎。另外的优点是方形包装使得冰箱可以存放更多数量的饮料。

关于风险
零钱放在盒子里,有同事问会不会有人拿。
有这样一件事,之前茶水间桌上放着 5 块钱,挺碍事的,也不知道是谁的。就这样 5 块钱扔了一个月没人动,我实在忍不了就揣兜里然后在达维小卖部买了 5 个信仰充值。

还有风险就是拿饮料不付钱的问题,这根本上还是流程的体验有问题。比如购买提示不明显,以为是公司提供的福利。二维码的普遍使用会让人疲劳然后自动过滤,冰箱本身是醒目的红白蓝米字旗,所以冰箱门上的支付二维码容易让人忽视。
我的解决方法是在冰箱里面贴上“记得付钱啊 >﹏<” 的字条。很丑,也碍事,目前没想到更好方法,如果有好的建议可以给我留言。

关于改进
涉及到每天跟数字打交道,开始使用 Numbers 记账。因为零钱每天盘点成本太高,在前半个月里每天只记录微信入账,想搞清楚每天真正的销售数量以及损耗,就进行了改进。
精简了零钱盒:
1 元硬币只留 30 个,10 个一摞,每天只数一摞数量,三摞齐平就是 30 元。大额零钱一张 20,两张 10 元,两张 5 元共计 50 元,一元零钱 20 张。每天清点保证盒子里金额有 100 元,多余的拿走,记入头天的零钱销售额。
切换微信支付帐号:
每天频繁零钱入账提醒是不小的骚扰,因为日常也需要微信支付,每天要去数有几个 +3 的条目统计销售额。所以就注册了微信小号,改成一样的头像和名字,重新生成二维码,备用手机登录并设置静音。每天将全部金额转出,不用数交易数量,余额就是头天的微信销售额。
以上是我的一点流水帐和想法,欢迎留言。
最后:
感谢同事们对小卖部的支持;
感谢朱萧木提供的冰箱;
感谢耿达维提供的创业经验;
感谢锤子科技对小卖部的包容;
感谢大家。
Dribbble@ Jerry Liu丨微博@ 每日一动刘嘉伟
我们公司里面开了个小卖部,老板是我们产品部的交互动效设计师刘嘉伟。

为安装 google 服务框架所做的动效
Smartisan OS 中发送邮件时的精巧动画、时钟界面切换时的灵动效果、音量亮度面板拖动的进度条,这些你也许熟悉的动效,其中有很多都来自我们的交互动效设计师刘嘉伟,这是他的一些动效作品(部分 gif 因压缩或导致观赏效果受到影响)。

Smartisan OS 时钟的动效

Smartisan OS 发送邮件的动效
除了这方面的工作,他自己还是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在耿达维的小卖部倒闭后)大伟哥接手了公司某个楼层的微型冷饮铺。
我们采访了大伟哥,听听关于这个小卖部,它的老板想要说些什么。
经营小卖部的起因
Q1:为什么想到要在耿达维失败后(达维,我不是针对谁)继续维护这个小卖部?
因为我知道,想要开一个实体店很困难,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但如果是在公司的话,电是公司的,小冰箱是朱萧木的,天时地利人和。
Q2:据你了解,小卖部的前任老板耿达维赚钱了吗?
不知道……他的货品实在是太杂了,从几块钱的到几十块钱的都有……
Q3:那一开始接手店铺的时候你觉得,你能赚钱吗?
当然可以了,我只要进价低卖价高,大家拿了东西要给钱,这就可以了。
Q4:大伟哥,你小的时候有想开店的想法吗,当一个老板?
完全没有,我就是觉得那个冰箱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干嘛不用来赚钱呢?

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Q5:大家对小卖部提过什么意见吗?
有一阵子,大家不是很喜欢站在那里扫码,说很浪费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就打印了一些小卡片贴在饮料上,让大家可以回到座位上再扫码。但后来因为价格总是在变动,所以只好把这个小卡片的方案取消了。
Q6:在运营的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问题?
以前是担心大家不知道要付钱,还有进货渠道涨价。现在是担心饮料种类太少大家容易喝腻。
Q7:那有没有拿了不给钱,被你发现的?
几乎没有过,在前期的时候我很难去核对每天卖出去多少,收入是多少,因为零钱点起来实在有些费劲。但是只有一次,我发现上完货后,只增加了三块钱,但是饮料少了好几瓶,后来我去问才知道是其它楼层的同事过来开过会之后,他们以为这是公司福利。所以我只好在冰箱里贴了个纸条:记得付钱啊。
Q8:一周内一般哪一天卖的比较好?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是天热的时候,不过更大的影响因素是周末加班,有一次周一来盘点,冰箱里毛都没有了,然后销量是平时的三倍。(主要还是因为大楼的物业周末把空调停掉了吧喂ヽ(*´Д`*)ノ)
Q9:在运营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最大的体会是,就是即使在各方面都很顺利的情况下,想要维持一个商业运转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经营之外
Q10:如果有可能的话,你还想在公司里运营什么?
应该是零食店吧,比如说卖草威想吃的崩豆,上次他就想让我卖崩豆但是被我拒绝了。
Q11:老罗来买过吗?
没有……我不知道老罗有没有买过。但有一次,老罗的助理给我发微信,问我小卖部的经营情况,然后说是老罗问的。然后我赶紧把收入支出的明细表发了过去。再后来,就没消息了。
Q12:最后再说点什么给你的“客户”们吧?
肯定是感谢大家的支持,等到冬天天气冷了,肯定不会开下去了,到时候不要太想我。(明明是赚钱啊喂,你应该想我们对伐(/= _ =)/~┴┴)
一个小卖部老板的流水账
文丨刘嘉伟
小卖部开张,在公司卖了几个月的饮料,有些有趣的细节,写一篇流水总结分享。
小卖部就是一个迷你冰箱,还在摩托罗拉办公时的某年夏天朱萧木自掏腰包为部门买的,可以放入饮料冰镇。后来公司引入友宝自动贩售机,小冰箱闲置。
搬到绿地后,达维开始经营,开了微店(见照片二维码),多种经营,后因为资金链断裂(小卖部赔钱),小卖部关闭。

小卖部空闲半个月后,我开始接手。小卖部只卖零度可乐,宣传图如下:

只卖零度有三点考虑:
1.周围不方便买到;
2.单品金额好计算;
3.我只喝零度。
关于支付
很多时候购物失败都是卡在支付流程,所以在支付上我尽可能减少步骤。只使用两个支付渠道:
1、微信扫码支付。为了再简化流程,我设定好支付金额 3 元,生成二维码,扫后直接支付,省去了输入金额的步骤;
2、现金支付。因为客观条件,只能是无人值守自助找零。找银行换了70个1元硬币,加上70纸币,放在盒子里。
这样做会有一些风险,风险控制后面会说。

关于进货
现在电商物流方便,当然选择淘宝京东购买。因为京东当日送达的属性,首选京东,但京东自营零度始终无货,只好选择淘宝。
价格比较透明,为了比较下物流速度,也选了几家同时发货,最终选择物流快货物干净的一家。
尴尬的是,6 月 1 日准备开张的时候,饮料都没到货。于是去 B1 的全时便利店搬了一箱零度强行开张。虽然成本高,但只要有利润就先开起来。

关于意外
开店前也考虑我需要投入的成本,因为占地是公司的,冰箱是朱萧木的,夏天到了每天都有固定的饮料消费需求。天时地利人和,但还是会碰到一些没想到的问题。
零度可乐一直以来和可口可乐价格一样,批发成本 2 元左右。没想到的是,开张后,零度开始换新包装,价格提高到 2.5-3 元,所以我被迫找其它产品多种经营。
好消息是市面上还有很多旧包装库存,先买一些作为缓冲,并且开始物色其他饮料。
选择新品的三个要求:
1.单价低;
2.稀缺;
3.消费者认同。
然后我就把目光投向了珍珍荔枝,成本 2 元左右,附近没得卖,以前摩托罗拉大厦的贩卖机有珍珍荔枝,所以有一定消费认可。继续 3 元定价,现有支付方式不用改变。
朋友圈看到胡依林转发的文章《维他柠檬茶 爽过吸大麻》,查了一下成本两元多一些,试着进了一些,后来发现还挺受欢迎。另外的优点是方形包装使得冰箱可以存放更多数量的饮料。

关于风险
零钱放在盒子里,有同事问会不会有人拿。
有这样一件事,之前茶水间桌上放着 5 块钱,挺碍事的,也不知道是谁的。就这样 5 块钱扔了一个月没人动,我实在忍不了就揣兜里然后在达维小卖部买了 5 个信仰充值。

还有风险就是拿饮料不付钱的问题,这根本上还是流程的体验有问题。比如购买提示不明显,以为是公司提供的福利。二维码的普遍使用会让人疲劳然后自动过滤,冰箱本身是醒目的红白蓝米字旗,所以冰箱门上的支付二维码容易让人忽视。
我的解决方法是在冰箱里面贴上“记得付钱啊 >﹏<” 的字条。很丑,也碍事,目前没想到更好方法,如果有好的建议可以给我留言。

关于改进
涉及到每天跟数字打交道,开始使用 Numbers 记账。因为零钱每天盘点成本太高,在前半个月里每天只记录微信入账,想搞清楚每天真正的销售数量以及损耗,就进行了改进。
精简了零钱盒:
1 元硬币只留 30 个,10 个一摞,每天只数一摞数量,三摞齐平就是 30 元。大额零钱一张 20,两张 10 元,两张 5 元共计 50 元,一元零钱 20 张。每天清点保证盒子里金额有 100 元,多余的拿走,记入头天的零钱销售额。
切换微信支付帐号:
每天频繁零钱入账提醒是不小的骚扰,因为日常也需要微信支付,每天要去数有几个 +3 的条目统计销售额。所以就注册了微信小号,改成一样的头像和名字,重新生成二维码,备用手机登录并设置静音。每天将全部金额转出,不用数交易数量,余额就是头天的微信销售额。
以上是我的一点流水帐和想法,欢迎留言。
最后:
感谢同事们对小卖部的支持;
感谢朱萧木提供的冰箱;
感谢耿达维提供的创业经验;
感谢锤子科技对小卖部的包容;
感谢大家。
Dribbble@ Jerry Liu丨微博@ 每日一动刘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