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哥答疑吧 关注:369贴子:1,152

揭秘必成功的面试绝技(雨哥点评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都快30岁了,处于没车、没房、没钱和没闲的四无状态,闹心。生活还要继续,未来挑战更是艰巨,自己的发展路将在何方?下一步发财机会藏在哪里?我又该何去何从?
【雨哥点评】
谁的青春不迷茫?但光迷茫有什么用呢?关键要找到正确奋斗方向并且落地!实现这个关键点的核心就是贴身跟高手学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9-27 15:58回复
    面试那天,我见到了K杂志老板,李总。从李总面相和举止中我能察觉他精明、善变、急躁、敢想敢干。李总介绍说自己是从资本市场上出来的,现在是出版人,但不懂传媒,想问问杂志经营之道。我也没说啥,先把报告递上去。

    【雨哥点评】
     这叫面试时,抢夺话语权!做销售要时刻提醒自己:抢夺销售主动权,高手全部都具备这个能力。如何抢夺话语权?1、肚子里得有货;2、事先做好准备。二者必占一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6-09-27 16:06
    回复
      2025-08-10 20:22: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快,李总脸上浮现出点笑纹:“雨总,杂志广告的销售策略写得不错,能发现问题,也有解决办法。但别人简历都是经历和业绩表现,你,怎么一字不提?”

      “李总,您面试最关心啥?当然关心的是能否招到管用的人才!我写的策略对路,那自然聘我。如果我使劲讲过去经历或业绩,您关心吗?呵呵,没体验就没共鸣呀,说了也意义不大。”嗯,对于这类回答,我事先早就想妥了。

      【雨哥点评】
      大家或许发现自己说经历,考官大都一耳朵进一耳朵出,转化率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大谈业绩,却没有收获的原因。所以说,激发客户兴趣,是引发关注你的最重要一步。

      大家想一想,假设考官面对50位陌生应聘人,那么谁能激发他的兴趣,是不是有望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6-09-27 16:07
      回复
        策略报告起了催化作用,双方谈话由面试逐渐转变成了聊天。我不经意间告诉他,手里这期K杂志哪些是收费广告,哪些是赠送。李总听完甚感惊奇,忙问。
        我卖弄了一把:“大牌公司投放广告是按计划发布,我在同期其他大牌财经杂志没看到这些广告,而K杂志独有,显然是白送。”

        “呵呵,说得有理。还有一个问题,雨总在4A广告圈里人脉怎么样?”

        早知他要问这档事儿,我从书包里掏出个皮本子,“李总,本上记录了100多个顶级4A公司的联络,不仅包括媒介、计划、AE等部门负责人,还有他们的性格、资历、爱好,甚至细致到服饰爱好。”

        【雨哥点评】

        面试时候,带好各种对自己有利的证明材料,给面试官一个印象,咱们很重视本次面试,这叫态度好!
        我见过太多销售人来面试,就一张应聘纸,他的客户群资料呢?名片夹呢?销售笔记呢?客户合影呢?这些能从一个方面展现这个销售人工作态度和能力,可惜绝大部分销售人给忽略掉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6-09-27 16:08
        回复
          之所以有准备,不是咱装神仙,而是经验所得。“报纸是快餐文化,杂志是精品文化”、“报纸卖皮,杂志卖题”是纸媒两句行话,是说两者卖点不同。

          绝大部分奢侈品,一般只投放杂志广告,鲜见报纸。因为杂志品味高,符合品牌定位,而且读者群层次也高于报纸,适合品牌在意见领袖群中树立形象。况且大牌客户广告基本由4A公司垄断,K杂志想在广告上有所建树,必然离不开4A帮衬,所以咱有备而来。这本子是我的客户通讯录整理版,嘿,放在李总面前,他从前翻到后,从后走到前,不经意间脸上再次浮现一丝笑容。

          【雨哥点评】
          面试时候,我们的话题始终是谈论自己擅长的一面,这也叫抢夺话语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6-09-27 16:10
          回复
            看,离成功不远了,咱心理得意起来。接着咱趁热打铁,把几个同期大牌杂志摆出来,和K杂志一一对比分析,找不足。

            【雨哥点评】
            事先做好准备,现场才好表现,这就是面试前必须要准备好的功课!销售何尝不是呢?见过太多销售,他们去谈客户前,什么都没准备好,就等着现场发挥,这怎么能搞回钱呢?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时刻做好提前准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6-09-27 16:12
            回复
              从封面设计到内页版式排版,从文章编辑方向到发行策略,从高端推广到举办创刊一周年红酒推介会,甚至连杂志纸张都发表了看法:“李总,K杂志内页是85克铜版纸,虽然随众,但有缺陷。您看,杂志捏在手里感觉沉,硬,亲和力不够。

              【雨哥点评】
              找到公司产品的弱点,针对性明确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这份面试态度天下无双,一定能给面试官留下最深印象,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无一人是这样做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6-09-27 16:13
              回复
                据我所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用纸别具一格,他们采用一种柔软轻便的特殊铜版纸,整本杂志柔软轻便,适合商务人士阅读,又不影响印刷效果。我们不妨借鉴。”
                其实,《福布斯》杂志在国内并不公开发行,咱也没摸过,但我从报上看过这条信息,管真假呢,先抛出去再说。今天任务就是要把自己打扮成杂志运营高手!好嘛,话音一落,李总频频点头。
                【雨哥点评】

                全部都是事先做好的准备工作,现场开始发力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6-09-27 16:13
                回复
                  2025-08-10 20:16: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总之,我把几年来所学知识全抖落出来,包括如何组建广告部的思路也合盘托出:《运用‘良性货币驱逐劣性货品’的原理组建部门》、《运用‘二八原则’管理部门》、《运用‘目标细分法’开发客户》、《筹办赛车版,招揽汽车广告》、《如何与4A广告公司深度合作》……

                  【雨哥点评】
                  按照专题做好准备工作,从各个方面印证自己是高手,所以工夫在诗外,不是现场表现如何了得,而是场外下了多少工夫!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6-09-27 16:14
                  回复
                    一番侃侃而谈打动了李总。看,他有些沉不住气了:“今天聊得不错,那雨总在薪水这块有什么要求?”
                      “李总,还是您说吧。”我反问道。

                    【雨哥点评】

                    谈判第一大禁忌:
                    自己不要先报价!谁先报价谁被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6-09-27 16:15
                    回复
                      20世纪60年代,联合艺术家公司想利用披头士乐队在市场上捞一票,可不知乐队能红多久。所以他们请披头士拍第一部电影的预算只有30万美金,算是谨慎尝试。

                      显然,这笔钱不够支付乐队片酬,于是制片人打算再将25%的电影收益作为酬劳。制片人问披头士的经纪人布莱恩:“您希望得到多大比例的分成?”布莱恩本该使用黑白脸谈判策略:“我想乐队没空拍片,但报价如果诱人,我也可以尝试和他们聊聊。”可他当场表态:“愿意接受7%的利润分成。”其结果是电影在全球取得巨大轰动,经纪人一个疏忽,就叫披头士乐队损失200万美元,折合到现在大概是8000万美元!我可不当布莱恩,所以咱打死也不开口说个数出来。

                        不曾想,李总也是老江湖,见我推三阻四,很快话锋一转:“那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儿,大家彼此都有了印象,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继续聊,那下次我们再详谈 ”

                      【雨哥点评】

                      咱们遇见高手了,也可以理解为公司需要二次面试或三次面试,但第一次双方见面,肯定给李总留下好印象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6-09-27 16:16
                      回复
                        靠,李总好狡猾!啊,回锅肉啊,还要再考一次?!本以为一次便能拿下,看来失算喽。回家路上,闷闷不乐!我盘算着行前制定的策略和谈话有何失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还不够优秀?

                        【雨哥点评】
                        建议大家今后做销售,多多反思,反思是自己进步的一大主动力哦!每件事背后都有一个“本质”,我们能否抓到这个本质?那就需要我们日后好好培养“提炼问题关键词”的能力啦。一旦培养出这个习惯,销售能力立刻翻倍递增!

                        至于所有人关注的销售技巧?外面介绍销售技巧的书有1万本,销售没有秘密可言,但为啥大家看完销售技巧没有太多长进呢?只因缺乏三大思维模式+冠军级销售习惯!而随时提炼问题本质就属于冠军级销售习惯之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6-09-27 16:17
                        回复
                          后来想明白里面的故事了,够精彩:谈判时我精神高度集中,并没犯错,李总是被侃晕了。他有几个想法:第一,回家整理思路;第二,故意凉一凉我,乔装非求贤若渴,而是我迫切想得到这份工作,这样在薪酬谈判时,他就占有主动地位;

                          第三,广告总监关乎杂志收入命脉,等闲之人勿近。他还要出一道或几道考题,继续考察咱能力。哇,一收一放,绝对是顶级谈判专家!

                          【雨哥点评】
                          揣摩客户心理,这是站在客户角度想问题,也就是对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人思维能力是否强大,在于他能否很好提问!呵呵,蓝小雨正在对自己提问,而且是批量提问,他的做法很棒!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6-09-27 16:17
                          回复
                            一般一场谈判下来,我大都会搞点便宜给自己。道理简单,对手再厉害,也不大可能只用几分钟思考,就能PK我几天的谋划吧。除非那家伙是高人,比如我后来崇拜的那位乳制品集团的大老板。

                            于是,再次发挥优势,开始思考:“他还想怎么考我?MD,没有三把神煞,不敢倒反西岐!这回一定要提前想好对策,李总,对不住,宝位咱先预定啦!”我心里暗自叫起板来。

                            【雨哥点评】

                            提问,反复提问,然后针对提问去找答案,这样做容易将自己思路聚焦!思维聚焦起来,威力巨大哦。这就是我们所说三大思维模式之一的聚焦思维模式,该模式需要用到一些方法来掌握,如此才能在自己大脑里形成条件反射,这是顶级销售高手的内功,谁练成谁就是跟李嘉诚、史玉柱、马云同门同派。

                            但李嘉诚、史玉柱、马云的传记从来不写他们的思维模式,对,一个字都不写!这些传记都是讲做事方法,但他们的做事技巧不易复制,所以大家都当故事看过去了,看完5秒撂爪就忘。

                            有人会问,思维模式真有那么管用?呵呵,我只能说我的所有做事方法和销售技巧都来自这套思维模式,包括回答网友提问的解决方案,这还不够管用?

                            其实,所有学习的本事,如果在头脑里形不成条件反射,那学习效果堪忧哦。我们人人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看见月光洒进房间,人人都可以脱口而出;

                            我们也知道白居易写的《卖炭翁》,但当咱们看见个别城管暴利执法时,会熟练背诵“……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吗?该篇诗文能在头脑形成条件反射吗?形不成条件反射你会脱口而出吗?不能脱口而出,会借古讽今用吗?

                            所以说,如果顶级思维模式不能在头脑里形成条件反射,基本不能用到。如果我们将蓝小雨面试思路彻底学透,跨行跨业面试易如反掌。如何学透?请认真看《我把一切告诉你》5遍,随时提炼关键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6-09-27 16:20
                            回复
                              2025-08-10 20:10: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九世纪初,一个美国商人想从英国进口一批钢琴,但头次进货需要进多少才能保证利润最大化?进多了,占压资金有库存;进少了,运费不合算,旺销断货也是损失。于是他做了一个“匡算”调查!当时美国大概有2000万个家庭,他聘请一个调查公司,在全美各地拜访了15000户家庭,发现大概有1%的家庭有购买钢琴的实力,那就有20万台市场。

                              再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富裕家庭中有1%的家庭有购买欲望。有数据支撑,他在2000台基础上又打一个75折,首次进1500台钢琴。后来他批发到美国各地乐器代理商行,很快销售一空。
                              案例说明,有数据调查的思维习惯,大有用场。我早已学会匡算套路,虽不准,但有数据总比瞎猜强吧,而走访报摊就是一个简调方式。

                              当时北京大概有3000个报摊,我花了两天工夫,在海淀、朝阳、宣武和西城四城区,抽访100个报摊样本,发现K杂志铺货率大概有40%,每个报摊平均进5本,半个月卖完。于是得出结论,北京发行量:3000个报摊×40%铺货率×5本/报摊=6000本。

                              【雨哥点评】
                              做好一件事,必须投入一定时间,不要怕吃苦,面试成功带来的效益根本不是这两天辛苦所能代表的。

                               有同学或许会抱怨为什么要主动做市调?哇,凭什么叫我先要洒汗水啊,万一不被录取,功夫岂不白费?
                              又不想出一分力气,又想十拿九稳面试成功,哇,额的神啊……洗洗睡吧。

                              我们做销售,拥有正确观念是发财的前提条件,有同学问了,什么观念啊?好,我告诉大家一个销售成交秘诀。老子在《道德经》曾提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话放到销售来说,那就是请我们先为客户付出劳动,后面一定有转化率!大家想想,故事是这样讲的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6-09-27 1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