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长安吧 关注:77,306贴子:398,895

回复:【安于盛夏|161001】《故事的B面》( 同人 | 韩叙视角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7)耐心是会被消磨完的
  2001年8月30日。
  『8:30PM』
  对韩叙来说,为第二天的开学报到所做的准备从来不仅仅是将暑假作业和学费放在书包里那么简单。
  学费怎么放是有讲究的。公共汽车一向是盗窃事件的高发之地,不得不防。具体来说,当需要携带一定数目的钱乘坐公交时,他会事先将钱数好一个总数,完了再将它们拆开,将这些五十块、一百块的大钞的东一张西一张地分放在书包的不同位置。每一个藏匿位置都尽可能选取得漫不经心而又不失警惕,什么水杯保温套底部啦,一碰就响的老式铁皮文具盒的底层,亦或是一厚沓暑假作业中的其中某一本的某两页之间……诸如此类,总之是那些看起来毫不起眼让小偷懒于动手去翻、但真要动手他也可以很快察觉到的地方。这种类似于狡兔三窟的做法无疑看着很是寒酸,不过在钱的事情上韩叙是真的没多大安全感,不论什么方法,哪怕能降低一点点风险那都是值当的。
  此外,他也不得不开始正视一个这些天他总是在回避的问题:顾云鹏。
  与其说正视,不如说到了这个节骨眼,即便想不正视也不行了,因为第二天就要和那家伙打照面。
  书架前,韩叙伸手将顾云鹏老早以前借给他的那本《编码的奥秘》拿下来,握着书脊哗啦啦翻动一番,翻到居中的某一页,里面夹着一张百元钞,这是那天在电子市场小男孩的父亲退还给他的。再继续往后翻,另外两页之间夹着一张草纸,上面工整地誊写着代码块。这是暑假的时候顾云鹏曾经拜托他解决的一个小问题,早在半个月之前韩叙就已经把这部分程序改好并跑通了,可惜还未来得及把它拿给顾云鹏看两人就闹翻了。
  韩叙盯着这张草纸发了会儿呆,无声地叹了一口气,轻轻将书合上。
  他打开书包将这本《编码的奥秘》放进去。想了想,又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好像有意想将顾云鹏留在自己这里的所有东西统统还回去,好和他从此两清不相往来似的。这样想着,韩叙又将这本书从书包里拿了出来,重新将书页翻开,仅取出那张誊写了代码的草纸,将草纸叠了两叠放入裤子口袋。至于里面夹着的那一百块钱,则连同着书一起被放回书架。
  钱是迟早要还的,只是现在不合适。如果可能,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和顾云鹏和解之后,怀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将钱还给他。到了那时候,他可以坐下来,好好和他讲一讲这一百块钱是怎么回来的。
  ……


IP属地:陕西548楼2017-11-30 19:17
回复
      2001年8月31日。
      『2:00PM』
      “好,记完了,你可以走了。下一个下一个。”
      “等一下,还没和你交待清楚,这……”
      “哎我说,哪那么多事儿呢?别的班都好好的,怎么轮到你就半天完不了了呢?钱,你已经交过了,九百二十八块八毛。教辅材料种类,《课后导练》,八年级数学,我也都记了。到时候会根据你交的这个钱折算成具体的本数,你明天中午拿着这个号码牌来领就好,这门口贴的这么大一张纸上写得还不够清楚吗?”
      眼前这个把话说得活像连珠炮的人是这家书店负责收钱记账的小伙计。此时他已经很不耐烦了,虎着个脸,两只眼瞪得浑圆,像极了一只发怒的豹子。别看他年纪轻轻,看起来也大不了这些排队的学生们几岁,可这居高临下的做派却丝毫不逊于任何手掌重权的大官。
      都说这家书店态度差,不过也没想到会这么差,话都不让别人说完。韩叙脸白了白,深吸了一口气,耐住性子说:“我不是这意思,只是我们班确实和别的班不太一样,所以我想再交待一下,你连带着一起往这……”
      这家书店是学校教辅材料的指定供应处,来这里订购辅导书的学生很多,不光是师大附中的,还有附近其他一些学校,小学、中学都有。新学期伊始,正值教辅材料订购的高峰期,同一时间,韩叙身后已挤挤挨挨地排了一长串的队。大夏天的,又是晌午,排队的有一多半人都是暴露在大太阳底下,见他已经交了钱却还是磨磨蹭蹭不肯走,这下子都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抱怨起来。
      “前面的这还有完没完了?”
      “这哪个学校的?被骂了还不走,脸皮可真够厚的!”
      “看校服,红白底儿,应该是师大附中。”
      “啧,你还别说,师大附中的学生可都傲着呢。”
      “这活没法儿干了。”小伙计冷着脸将笔往登记册上一扔,“还憋着尿呢,姜师傅,你先替我登记吧,我出去撒泡尿。”
      一旁正在把货箱里的新书往书架上摞的大叔应了一声,暂停了手上的工作,颤颤悠悠从木梯上下来。
      “赶紧的赶紧的,别磨叽,你看这队都排到哪儿去了。”小伙计站起身来,手揣着裤兜朝门外走去。
      姜师傅走到柜台前坐下。似是看出了韩叙的情绪有点不对劲,他一边将签字笔笔帽拔下来,一边说:“小同学,刚才他那么说,你呢也别太往心里去。这几天天热,来订练习册的人又多,每天都重复做同样的工作,是个人都会不耐烦。我还好,搬搬东西,累是累了点,但清静。他就不一样了,耳朵不停地听,嘴巴不停地重复一样的话,你说聒噪不聒噪?耐心这玩意儿啊,是件易损品,今天磨一磨,明天磨一磨,就没了。”
      也不知怎么的,刚才那书店小伙计不善的态度也好,后面这些排着队的学生的怨气也好,它们均未能动得了韩叙分毫,他不在乎。可就是眼前这位大叔看似不痛不痒的话,却让韩叙一下子陷入了迷茫。
      “耐心这玩意儿啊,是件易损品,今天磨一磨,明天磨一磨,就没了。”
      是吗。原来,就是这样被消磨完的啊。
      原来如此。
      “对了,你刚才不是说,有什么需要交待的,说来听听?”姜师傅问。
      韩叙回过神来,意识到身后还排着很多人,便赶紧说:“啊,是这样,我刚才交的这个钱订的其实不是一种练习册,而是两种。怎么说,虽然名字都叫‘课后导练’,但是别的班订的通常都是A版,而我们数学老师要求A版B版都订,刚才我看那位师傅只记了‘课后导练’这几个字,怕他搞错。”
      “行,行,我懂了。”姜师傅点了点头,攥着笔在韩叙他们班对应的那一行‘课后导练’四个字后面划了个括弧,整整齐齐地将‘B版’两个字写进去,“这一点确实有必要额外说明,我就是负责进货的,这个练习册确实很少有人还会买B版。你这个情况我了解了,没问题,没问题。”
      ……
      『9:00PM』
      那天晚上爸爸回来得格外晚。独处而又无所事事的时间总是难熬的,这给韩叙造成了长久以来的一种错觉,仿佛那个沮丧的夜晚被时间老人恶作剧一般拉得无比漫长。
      他在书桌前坐下,开始翻最新一期的《大众软件》——事实上并不能看进去什么。信息流如海潮一样涌入大脑。他盯着杂志的白底黑字,眼前却跑马灯一样交替地闪烁着种种画面,都是发生在这一日白天的事,有冯亚军在讲台前说事的身影,有那个小伙计瞪得浑圆的眼,有姜师傅那个拔开笔帽时若有所思的神情……最终,落在一个有些模糊的侧影上。
      那是顾云鹏。
      那天上午,冯亚军照例说:“来,现在咱们把座位换一下。老规矩,你决定你的座位。”
      他照例第一个选,又照例选择了第三排中间靠左的位置。
      只是这一次,顾云鹏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停留,而是径直往后走了下去。
      就是这个侧影。
      经过他身边时,它一闪而逝,未曾有丝毫犹豫。
      待韩叙回过神时,他的右手仍然在自己的裤子口袋里,也仍然保持着那个紧紧捏着草纸的姿势。那张誊写着代码的草纸已被汗浸透,狼狈地黏在他的大拇指与食指关节之间。不看便知,里面的字迹应是早就淤开了。
      他尴尬地松开手。
      唯独感激这一次康凡给他留足了面子。远远的,他听到康凡站在教室门口对伍德说:“嘿,木头你看,他们俩这次是不是想体验一下前后桌的感觉?既然如此,咱们俩要不也体验一次吧!说好了,学委归我,这样方便向他请教‘每日一题’……”
      ……


    IP属地:陕西549楼2017-11-30 19:17
    回复
        当韩叙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将近十分钟的时间里眼睛都只是盯着某篇文章的开头第一句、而即便如此这句话也还是没被他看明白时,他终于不可避免地烦躁起来,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被小孩揭穿的皇帝,既羞惭又恼怒。
        他“啪”的一声将杂志合起,站起身来,抄起桌上的钥匙朝外走去。走廊的灯年久失修,门砰然关闭的一刻,他发现自己整个人都置身于黑暗中,唯有走廊尽头高处那扇满布着灰尘的小窗在外面路灯的补给下幽幽地亮着,如一只眼,带看不看地望着他,像是有些好奇,又好像很是无所谓。
        在这条狭窄幽暗的走道中,他来来回回走动着。起先他走得飞快,耳畔的风呼呼作响,连带着呼吸也非常急促,仿佛体内承载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球,充斥着能量,却无处释放,唯有通过这种方式让它内耗。
        走着走着,他的速度便放慢了,越来越慢。到最后,全然是拖着脚步在走。也许是走累了,又也许是觉得这样很没意思,丝毫提不起劲走下去了。
        他于是回到家中。
        不再心浮气躁,但心中也再也燃不起火。
        (本节完)


      IP属地:陕西552楼2017-11-30 19:22
      回复
        不好意思其实今晚并没有更新……之所以重发是因为翻梗概构想下一节的时候忽然发现(57)节那个练习册没有标定年级,强迫症不能忍……


        IP属地:陕西553楼2017-11-30 19:24
        收起回复
            【唠嗑(2017.12.7):为什么我没有艾特过读者】
            这几天经常接收到艾特,想起将近一年前US第3章完结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会休更一段时间,如果想要我在重新开更的时候告诉你们的读者,可以留言说明,到时候艾特你们。
            但事实上是第4章都快完结了我也没有艾特……
            首先声明不是我懒……我会为了保持前后格式一致把帖子往前翻好几页,也会因为发现一个细节有误打开电脑整楼删除修改重发。但是艾特这件事,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微妙的不适感,仿佛对许久未联系的老朋友造成了一种打扰。
            不光US是这样,以前也是,但凡是长篇小说,我向来不喜欢在帖子里每次更新完就艾特读者过来看。感觉看小说这种事,就讲究不安利,且随缘,否则有点像强行给别人布置阅读理解。
            被动的事总是让人或多或少有些不满,被拉过来的人是不存在好奇心这么一说的,即便文章本身是精彩的,也多多少少会让人觉得有些不是味,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
            我觉得,最好的阅读状态应该是:很多年后你几乎已经将这篇文遗忘,而后某一天你忽然想到了,打开一看,发现又更新了许多,于是一口气看下去,惊叹于当年的感觉一点都没变,你仿佛看得到作者笔下生出一朵花,正如多年前初见一样美,想必这样的感觉才是最美好的。
            应该有很多读者都是这样的,虽然他们并不留言,但是一直收藏并关注着,我永远无从得知他们的存在,但我也相信他们一定存在,我对自己有这个信心。
            每一位读者都是一种缘分,缘起缘断且随缘,你走,我不送你;你来,多少年后这些曾经写下的文章也还在这里。
            不知别的作者怎么想,对我个人而言,写作永远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更多的是写给自己,对自己过去的一种冷静梳理,以及对未来真正想要的东西的一种自我拷问。我并不指着写作赚钱,因而文章的走向不会因为某一位读者的意愿而改变,我也不会因为文章缺乏读者丧失掉写作欲望,如果有,那就说明是我个人心性变化太大,再也回不去这个我曾经亲手营造的世界了。
            不过不管怎样,站在现在的视角,我是希望我正在写的文能够长长久久地写下去的。人们总是惯常于说“以后吧”,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若不在一段对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事,也就没有下文了。就像昂哥前些天给我说的,想写什么就立刻去写,总是以后以后的,哪有什么以后呀。
            不知道了,且随缘吧!这就是我的随性~
            2017.12.7
            by 悠望南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63楼2017-12-07 13:21
          回复
              【盘点(2017.12.9):我笔下那些原创人物的姓名】
              和吧友@chocoach 聊起角色的姓名,她说八月长安笔下最喜欢的两个名字就是楚天阔和陈桉。这两个名字,一个按照原著说法,源自于“暮霭沉沉楚天阔”;另一个,时至今日我已不记得原著中是否有提及,我感觉应该是与“风景旧曾谙”有关,如此一来就可以与陈桉和余周周的相似性挂钩。
              好有文化底蕴……汗颜ing,我自己是不管写什么都是把重点放在故事,人名只是区分谁是谁的代号,取名字从不超过三秒。
              楚天阔和陈桉的名字十分恰当地体现了“名字引导人物,人物反过来成就姓名”,讲到这里我想提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有个神经网络大牛叫李飞飞,和我一样同是ABB格式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人家是业界大牛,学术水平一流,成果超多,人长得还漂亮。她写论文非常任性,一般来说中国人或者华人写的文章在被他引的时候都是只称姓氏,比如“Li”,但是她偏不,要求别人引她论文时必须用“Feifei”。
              这世上叫飞飞的女生可能很多,不过像Feifei一样能够让这两个字燃遍国外各种期刊顶会的人恐怕只有她一人,人如其名,她是会飞的。
              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姓名引导人物这一点是真的。顾云鹏这么重要的角色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当年创造这个人物时我刚好在修一门《矩阵论》,那门课课本的主编就叫程云鹏。
              然而chocoach君告诉我说她觉得顾云鹏这个名字就很像顾云鹏这个人。
              我不禁有些惊奇,开始思考小说人物姓名对人物人设的一个暗示性和引导性。或许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起名字的确起得很快,但是也有自己的审美在里面,有的名字在初创时就多多少少与后面的剧情和人设相关,另一些则真的是没费多大心思去想但是后来的剧情和人设却慢慢被这个当时随手写下的名字所引导。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共同点是:名字与人设是往一个点交汇的,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我专门开了这一楼进行盘点。
              ● 第1章 序篇
              (1)杨老师
              现在想来,可能我对姓杨的老师都是带有一种感念在心的心情的。
              [第一个角度]
              我幼儿园有两个女老师,一个姓杨,一个姓李,每人轮半天班。杨老师脾气比李老师好很多,虽然偶尔也会有不耐烦,但是比起李老师还是好太多了。
              记得很清楚有一次爸爸问我,是希望过会儿过去时是杨老师在,还是李老师在?
              我说,希望李老师。
              爸爸很惊奇,因为他也知道我并不喜欢李老师,问我为什么?
              我低下头说,因为这样一上午忍过去,下午就是杨老师了。
              “噢……”爸爸说。他看起来心情有些沉重。
              [第二个角度]
              前些日子回顾自己本科时在你好旧时光吧发过的贴《让那些回忆重见天日》的时候,我这才想起了另一位杨老师,非常温柔的老师,比幼儿园那位待我更好,不论我画什么他都鼓励,甚至会为了顾虑我的感受而专门离开座位到我跟前给我的美术本上补一颗红星。
              在我最狼狈的小学时期,挨惯了种种来自老师的白眼,他是唯一一个每次上音乐课都会指着我说“下课以后给这个孩子加一颗红星吧”的老师。
              所以说,杨老师注定是我心目中一个温柔的存在,大概这种感念已经融入到潜意识里了吧。
              [第三个角度]
              这是很早以前和某位吧友聊天时灵机一动产生的想法。
              那天有一位吧友告诉我,杨老师让他想起了余周周的谷老师。
              我说,杨谷,旸谷。旸谷就是孕育太阳的地方呀。
              不过很神奇的是,写杨老师的时候,我丝毫未想起谷老师。


            IP属地:陕西568楼2017-12-09 21:05
            回复
                ● 第2章 奥数班篇
                (2)陈光亮
                这个名字让我想了两秒钟,我们那一代的学生都很喜欢取名什么什么“光”,什么什么“亮”,感觉这名字听起来非常和谐真实,就用了。
                直至昨天,有一位我认识了两年多的老朋友闲来无事刷完了US前三章。晚上我们不知怎么的聊起名字的问题,聊起自己的名字,亲人、同学还有老师的名字,都是真实人物,各种怪名字,偏偏和人的命运有些牵扯。我说你看看我的名字,你就知道我爸有多不会取名了。后来写小说我也是所有名字都随便乱取,就比如:陈光亮。
                她先是大笑,说,这名字我真是无语了,也不知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别的。聊了几句之后,她忽然有些失落地说了一句:“不过,陈光亮真的是韩叙的一道光呢。”
                我说,曾经的光。
                在发音上“陈”与“曾”相似,所以陈光亮,大约可以解释为“曾经的光”吧。
                (3)高老师(高伟)
                随手一取,取名时我未赋予它任何含意。
                但想必在当时的韩叙心中,高老师就是那种高大伟岸的形象——在他最困难无助时,高老师对他伸出援手;在他并不敢想清华时,高老师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你可以。
                以及高老师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术中去时那个闪闪发光的眼睛。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高老师就是韩叙未来想成为的模样。
                ● 第3章 升学篇
                (4)张扬
                目前我对这个人一片模糊……除了他是韩叙本科上铺室友、时不时作为我的传声筒在文中飙几句睿言智语、以及未来和韩叙组队去抱周老师大腿最后两人成功在本科三年级就和周老师一起去了英国之外,其他一无所知……简直后悔创造了这个角色。
                张扬这名字是我有意恶搞,专门搞成和韩叙截然相反的存在,从名字看来,或许未来只能把他写成一个可爱的疯子了(笑哭),对,就是《罗马无假日》里那个使劲儿把克里晃醒的舍友——克里想多睡一会儿好在真人版DQ4游戏中和简单培养感情却被舍友以“睡得太久”为由把他摇醒。
                克里就是去了英国以后的韩叙。


              IP属地:陕西569楼2017-12-09 21:05
              收起回复
                  ● 第4章 起点
                  (5)顾云鹏
                  没错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矩阵论》课本封皮上印的主编大叔的名字。想想好歹也是数学实力高的人才能写这种书,老顾数学多厉害啊,要是我当时就知道还有个相声演员叫岳云鹏指不定就不用这个名字了(真想发个丧病猫捂脸哭那个图然而贴吧没有)。
                  话虽如此,后来写着写着就发现“顾云鹏”这三个字每个字都仿佛本该如此。这三个字衍生出了(51)节顾云鹏仰头看飞机的场景以及(52)节《判若云泥》这一整节,若顾云鹏不叫顾云鹏,也许这两节也就不具备此等表现力度了。
                  (6)冯亚军
                  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了,我还是稍微想了一下的,“冯”姓可以让班里同学给她戴上一个“疯婆子”的绰号,而事实上她也的确很疯。而“亚军”二字,一来,对应韩叙他们班是(2)班,老二班;二来,通过冯老师在初一刚开学的时候介绍自己名字的同时说的那句“我要的是冠军”可以很好地体现她那种不服输的女强人特质。
                  冯亚军人设完全照搬自我的初中班主任,连说话语气都一样。不过现在想想,在这样高压的班级中呆三年,大概也是韩叙总是很紧张的又一原因。我本人就是个很紧张很容易产生负罪感的人,初中带给我的不光是扎实的数学功底,还有一辈子摆脱不掉的强迫症,这种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严重时乃至产生幻听的痛苦没有经历过不会懂。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戏称她为“亚军”的又一原因吧,和顾云鹏一样,我觉得这样不算赢,学生成绩好又怎样,一个个都整成神经衰弱了。不过我仍然感谢她,也尊重她。我妈说我是偏文的,若不是她,我可能学不了理。
                  (7)季一辉
                  这个是认真取的,其实就是“忌讳”,季一辉很忌讳顾云鹏这种看起来吊儿郎当也不咋努力但是偏偏家里有钱而且数学还超厉害的人,只是“季辉”这两个字谐音得太明显了,所以中间添一个字中和一下这种满满的恶意。
                  我曾经说过,在《玛丽苏病例报告》(后改名为《你好,旧时光》)里,徐志强代表了那一类对辛锐恶意满满,但是对余周周却喜爱有加的人,这是辛锐线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象征性角色。正如徐志强对于辛锐来说代表着“一类人”一样,季一辉对于顾云鹏来说也代表着“一类人”,那些时刻嫉妒他、厌恶他,觉得他是无忧无虑的富二代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韩叙无意中发牢骚了一句“钱是一把万能钥匙”,顾云鹏会就此爆发。


                IP属地:陕西570楼2017-12-09 21:07
                回复
                    (8)康凡
                    这个小男生非常可爱,个儿不高,干瘦干瘦的,成绩一般般,总是因为上太多的辅导班而精力不济,嘴有点碎,但是心肠却非常好。
                    这个名字我是好好斟酌过的,所谓“康凡”,就是“健康平凡”,我以后有了孩子,希望他或她成这样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身心健全。
                    何必人人都追求不凡呢,就像我师兄毕业前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要做个好人,其次才是有用的人。”
                    (9)伍德
                    正如原文所述,伍德就是wood,木头。
                    这是个又高又胖的男生,具体来说就是会挡住后排同学,并且受到同桌嫌弃。直到后来他同桌成了不嫌弃他的小个子康凡,后排坐着不会因此而介意的顾云鹏,体验到了不被嫌弃的美好,所以他们四人的座位也就因此成了固定搭配。
                    和康凡一样,伍德心眼也不错,不过属于他自己的特点是他很淡定,坐得住,如一根木桩子扎到地里就很沉实。因为他有点口吃,所以话不多,再结合他那个沉得住气的人设,大概属于那种低头干活不声不响发大财的类型吧~
                    (10)杨潘
                    潘,谐音“攀”,意思是喜好往高处爬。
                    杨潘出现得不多,不过每次出现都是咋咋呼呼的,说话大惊小怪又煞有介事,完全让人无法忽视。他享受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的感觉,有机会一定要当班干部,但是又很怕事,真的来事了就要推脱了。
                    康凡,伍德,和杨潘,他们都是为了让这个班变得更像一个班而引入的角色。我觉得每个班大概都会有这样几个同学,或者说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杨潘一样咋咋呼呼很爱现的家伙,伍德这样寡言少语、说话慢慢吞吞但是异常淡定的胖子,以及康凡这种嘴巴碎的老好人。
                    借以上种种原创人物,我搭建起一个老二班,这就是我笔下的世界。
                    2017.12.9
                    by 悠望南山


                  IP属地:陕西573楼2017-12-09 21:32
                  收起回复
                      (58)失误
                      “昨天才订的,今天中午就可以去领?这效率也太高了点吧!”康凡抓着自己的头发一声哀嚎。
                      “就算下周到,你以为之前积攒下来的习题不用补么,太小看班主任了吧。”韩叙将上一节课的课本和演草纸叠放在一起,竖立起来在桌面上扽了扽,然后塞进书包,“这东西还是早做早完,别积攒。”。
                      “像学委你这样的人,是体验不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乐的。”小个子男生一声叹息,面露苦笑,仿佛感慨万状。“算啦算啦,接受现实。学委,为报答你这么久以来对我的照顾——我指的是‘每日一题’,中午我也去和你一起搬,减轻你的负担。”
                      韩叙瞄了康凡那个小瘦胳膊一眼,心下不免又是好笑又是感动,“谢谢,不过毕竟班主任那个练习册是有AB双份的,班里54个人那就是有108份,加起来也挺沉的,我觉得应该拉个……呃,比较结实的。”
                      康凡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眼睛一亮,转过身捅了捅身后正在埋头算题的伍德,“这个没事,咱们把木头也拉上,他可能搬了!”
                      伍德缓缓地抬起头,眯着眼睛笑了,那个表情有点小得意,仿佛在对康凡的话表示认同。
                      “伍德都去了,你还去?”韩叙说,“他要是去的话,相当于主力有了。”
                      “去啊,为什么不去?反正我一个人吃午饭也顶没意思,还不如陪你们一起,排队唠嗑,顺便儿呀分别减轻你们俩每人一部分负担。”
                      这倒省得韩叙觍着脸拜托班里其他和自己没那么熟的同学和他一起搬书了。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干这种事,而且是代替那个因为阑尾炎开了刀来不了的数学课代表干的,在这个大部分人都把成绩看得几乎与性命一样重的班级,韩叙还真不知道如果提出这么个“耽误时间”的请求别人会是什么反应。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康凡的好意,韩叙是打心眼里表示感谢。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好歹也算是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好,那就谢谢你们两个了。为了防止吃完饭以后排队的人多,过会儿你们俩先去吃饭,我先去排队,你们吃完饭以后给我带个饼,然后直接过来就行。有什么事短信联系。”
                      他给那两人交待着,一边掏出自己的小灵通,和他们互换电话号码。
                      一切都看起来很是和谐顺畅,仿佛与以往的每一学期无异。
                      只是到底还是有点介意。
                      趁着转过身和伍德说话的当口,韩叙悄悄用余光观察着顾云鹏。他的脸藏在一本竖起的杂志后,韩叙看不到他的表情。
                      在他们三人商量搬书的事的时候,顾云鹏始终不声不响,安安静静地看着他的杂志,好像不管他们讨论什么都与他无关。
                      沉默也是会传递信息量的,有时候通过沉默传递的信息量比言语更加意味深长。
                      那个上午,顾云鹏一句话也没说,一个动作也没做,可就是这样的沉默,却让韩叙觉得心里有什么被搅乱了。
                      他的心情再次变得沉重起来。
                      ……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83楼2017-12-10 22:55
                    回复
                        大约是因为刚好在饭点的缘故,韩叙来到书店的时候人还不多,柜台前只有五六个外校的学生在登记。这让韩叙松了一口气,同时巴望起康凡和伍德能够再快一些,免得待会儿饭点过了店里会塞满到走不动道。
                        与昨日大不相同,此时店内的许多空地都已经被成摞的新进练习册占据了,呈十字形交错摞起,每一厚沓练习册都已事先用塑料绳捆好,上捆绑着一个圆形号码牌。狭窄的走道之间,两个身穿师大附中校服的男生依次检查着每一个号码牌,寻找着属于自己班级的那一捆练习册。
                        “找到了,你们班的。”其中一个男生在一摞比他高半头的练习册前停下,用手指轻轻戳了戳上面挂着的号码牌,“真是,堂堂班长,竟然要亲自搬练习册,而且搬的还不是自己班的练习册。”
                        “你是不知道我们班那些人,一个个都使唤不动的,都说要午休,否则下午没法学习。他们说得也对,但是我一个人搬又挺费劲儿的,想想吧也就只能找你了。”另一个男生说。他个子不高,讲话慢条斯理,并且总是伴随着习惯性的抽鼻子动作。从语气就听得出来,他并不觉得麻烦了对方什么。
                        就像顾云鹏以前每次让他带饭,也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语气一样。
                        韩叙不自觉轻吁了一口气。
                        “可以理解,我们班也这样。”那个班长顺手将塑料纸往旁边拨了拨,露出书脊上的字,“这学期还是《课后导练》?这个练习册略简单啊,我觉得之所以我们班的数学怎么都考不过(2)班,还是训练力度不够。”
                        “你可得了啊,不要拿你那竞赛生的标准要求劳苦大众。”
                        “也不光我这么认为,你们班我是不知道,但是在我们班,几乎人手一两本自己的练习册,反而这本学校要求统一订的练习册压根儿没几个人好好做,都是应付着写的。我就觉得吧,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订这本了,省得浪费钱。”
                        “因为你们班是(1)班呀。”另一个男生微微踮起脚,将覆压在自己班练习册上面的其它练习册一捆一捆往下搬,“(1)班啊,向来就是给那些要勇攀高峰的人准备的。”他直起腰板,拍了拍最顶上那一捆练习册,“好了,就它了。”
                        “可惜数学这门课从来考不过(2)班,甚至还时不时被(8)班赶超。老二班的冯亚军是个神一样的存在。”(1)班班长耸了耸肩,动手将捆扎在练习册上的塑料绳解开,“搬吧,一人一半。”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84楼2017-12-10 22:55
                      收起回复
                          就在那两人各搬着一半《课后导练》往门外走的时候,韩叙也正好排到了柜台前。还是昨天那个脾气很差的小伙计,所幸的是在阅人无数后他大概已经不记得韩叙的长相了,因此这一次态度尚可。
                          他看了一眼韩叙递过去的号码牌,埋头翻了一阵账本。在找到韩叙他们班对应的那行记录后,他把身子往后一靠,舒了一口气,说:“现在的情况是个这,啊,负责进货的师傅家里有急事儿所以临时请假了,店里人手不足周转不开,很多书的进货都被耽搁了,你要的这个B版的《课后导练》呢也是其中之一,大概得今晚才能到,你明天再过来吧。早上八点半以后,啊。”
                          说完这句话,他万年不变地挥了挥手,意思是你可以走了。
                          不过至少A版的《课后导练》已经到了不是么,为什么不能先把A版的领走?韩叙看了一眼刚才那两个师大附中学生搬练习册的地方,感到有些奇怪。还是说他的意思是得等B版也到了,才能把这两种练习册一起领走?
                          这个解释看起来很合理,毕竟号码牌只有一个,分成两批次领确实会给书店造成麻烦。
                          反正明天上午领和现在领差不了多长时间,这个时候提这种要求这小伙计怕不是又要发火。这样一想,韩叙也就没再说什么,掏出小灵通发了条短信给康凡,说待会儿就不用他们过来了。
                          要是韩叙那时候再谨慎一些,就应该向小伙计再确认一遍的,可惜的是当时的韩叙对即将到来的麻烦无知无觉。
                          ……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85楼2017-12-10 22:56
                        回复
                            第二天上午,一待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他们三人就溜出了教室,踩着眼保健操的音乐声朝校外走去。若不做眼保健操,大课间足足有25分钟,出去领个练习册绰绰有余。当然,更重要原因在于这个时间学生基本都还在校内,书店里人不会很多。
                            起初事情看起来很顺利,书店里的确没有别的学生,小伙计这一次也总算没再说“货没到”,他看着账本,指了指自己左侧的走道,说他们要的书全部都在那里。
                            和昨日那两个男生不同,他们班的练习册不需要对着号码牌挨个儿在成摞的书堆中寻找,而是独立地被堆放在这条走道的尽头的,既没有压在别的练习册上,上面也没有覆盖别的练习册,就那么厚厚的一捆摞在那儿,号码牌显眼地朝外,看起来十分醒目。
                            伍德撸起袖子,正准备将它们整个抱起,却被韩叙拦下了。
                            “等一下伍德,先别急着搬。”韩叙有些迟疑地说,“这颜色不太对啊,昨天那两个同学搬的时候我看了一眼,A版的《课后导练》是红的,这里怎么所有的练习册都统一是紫红的?”他走到那捆练习册前,蹲下来,拨开捆扎在上面的塑料绳,一一将每一本练习册书脊上的字仔细看过去,“还好多看了一眼,这些练习册全都是B版的,没有A版。先解开绳子吧,数54本出来,然后在A版那捆中再数54本。”
                            “哎哎,那边的人,干什么干什么?”听到这话,柜台前的小伙计一下子站起身来,警惕地看着他们三人,“捆扎好了,意思就是你们只能领这个,懂不?我们这的教辅书那都是按照人头数算着进货的,你当时要的就是108本,留在这儿一半,那另一半我们拿去卖给谁去?”
                            始料未及,三个人一时都愣在原地。
                            “您这话说得我就糊涂了,怎么就叫我们要的就是108本呢?一个班总共才54人,难不成还能一模一样的练习册每人要两本?”康凡一脸困惑。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这账本上写得清清楚楚,交的钱,按照这个练习册的价格一折算,就是这个数目。”小伙计敲了敲账本,“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课后导练,B版。要从A版那一摞抽54本?可以啊,先把钱交了。”
                            宛若头脑背后划过一道电光,韩叙恍然意识到当时那个负责记账的师傅确实给他在旁边记的是“B版”。当时那师傅保证得如此信誓旦旦,因此韩叙也就没在意他只在账本下写下了“B版”两个字——毕竟他都说了负责进货的人就是他,写什么都只是起到一个提点作用而已。
                            他确信自己当时说得很清楚,而那个师傅也是明白他的意思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搞成这样?
                            “能不能让我见一下前天负责给我记账的那个师傅?叫,叫……”韩叙紧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这才想起那师傅姓姜,“啊对,姜师傅,我当时给他说得很清楚,你不能因为他在账本上这么记着你就这么算。”
                            “姜师傅前天家中有事请假了。”小伙计冷着脸,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我不管他当时怎么给你记的,既然留下来的账本这么写,那么我们就按这个进货,既是已经卖出去的书,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你们班要的书就在那里摆着,就那一捆,你们爱要不要。”
                            ……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86楼2017-12-10 22:58
                          回复
                              “妈的!”康凡抱着一摞书,咬牙切齿地说,“这明摆着是被摆了一道啊,说不是蓄谋的,打死我都不信!哪有折算成108本一模一样的练习册还不声不响就这么算的?还再交一份钱,我呸!”
                              韩叙灰着脸,没有作声。
                              这件事要说责任,还是在于他。一来他当时看到姜师傅那么记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他补全信息,二来在昨天那家书店还没来得及进B版《课后导练》的时候他并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先把A版练习册领走”。
                              那会儿如果他问了,想必是能避免掉这场灾难的。或许会挨一顿骂,但是毕竟那时候这B版练习册还没进货,小伙计是断无法像今天一样说“那另一半我们拿去卖给谁”这种无赖话的。
                              耍无赖、态度不好那都是小事。最关键的是,这件事还没完,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们三人各抱着一厚摞B版练习册,心事重重地回到教室。
                              距离第三节体育课还有十分钟,此时教室里已经没几个人了。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2)班班长杨潘正准备出门,见他们抱着练习册回来,又人人都是一副半死不活的表情,不免惊奇:“哟哟,这都怎么了这是?有那么沉吗?快快,给我,我帮着抱抱。”
                              “那个,班长,不是。事情是个这,咱们班这次被摆了一道。”康凡有气无力地说。
                              “怎么被摆一道了?交给我,我来教训他们!”杨潘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
                              “看到这练习册没?”康凡朝自己怀里的练习册努了努嘴,“108本,一模一样,全是B版。但是那家店死不认账,非说学委当时登记的时候就是登的全是B版,让我们把这些全搬走,然后扣着A版不给我们,还说要领A版可以,必须再交一份钱。”
                              “这是疯婆子课的练习册?”杨潘不觉变了脸色,一下子紧张起来,“咋回事儿啊学委,为什么当时登记的时候要犯这种错误?”
                              “不是不是!”康凡拼命摆手,“班长你搞错了,学委这么仔细的人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怎么说呢,就是当时给他登记的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倒是听明白了,但是记账的时候没记全乎。后来那个记账的人请假回家了,书店里其他人根据那人留下的账本进了这个货,然后……”
                              “行了行了,别说了,这么复杂,我头都要炸了。”杨潘按着额头,表情痛苦不堪,“这么大一笔钱……先说好,这件事和我没关系,你们待会儿给疯婆子汇报的时候千万别在她面前提我。其他的我就管不着了,反正这件事你看着办吧,自己捅下的篓子自己解决。”
                              “别这样班长,你口才好,我们还指着你中午放学后再和那家书店说一说,指不定……”
                              “我不都说了,这件事本来就和我没关系呀,要是我中午去说了,和这件事挂钩了,谁知道到时候疯婆子会不会连同我一起算账?”杨潘忽然生气起来,“哎,韩叙,你这件事干得很不好呀,瞧瞧你这学委当的。”
                              “刚初一那会儿,老韩并不是学委。”
                              就在这时,从刚才起就一直坐在座位上不声不响地看他的《电脑报》的顾云鹏忽然开口了。
                              “只是缘于某个前学委总抱怨夹在亚军和同学之间这学委太难当,班委换届时没人肯做,老韩这才接下来的。”
                              他头也不抬,不紧不慢地说,一边将报纸又往后翻了一版。
                              “这样责备一个接了你的活的人,有点不合适吧。那家书店是学校各种教辅材料的指定供应处,最不缺的就是买家,对老师都谈不上有多客气,对学生什么态度你我都知道。这件事换成你来做,未必就能比他做得好。”
                              “你……”杨潘整张脸涨得通红,张着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然,换成我也未必。”顾云鹏将报纸合起,抬起头来,两眼定定地看着杨潘,“所以说,既然大家都是一样的,不如就谁也不要责备谁了,好吧?”
                              杨潘的脸色这才稍有和缓。“嗯,啊。”他咕囔着,眼睛瞥向别处,好像很不敢看人似的。
                              (本节完)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87楼2017-12-10 22:59
                            收起回复
                                【唠嗑(2017.12.14):本文每一部分的“线”及其一致性】
                                从上周甚至上上周就一直说自己要开始写论文,然后我发现个非常惊悚的事实:自己不会说话了_(:3」∠)_
                                明知有一大堆信息量要吐出来,拖太久感觉也会淡去,但就是无法下笔,一直拖着,画画框图,和本科大英老师一起推敲推敲自创名词的英语表述什么的,在这个过程老师又发给我一堆人文类的书不过我也并没有心思看……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这是我此生第一次写论文,可能确实是没准备好毕竟这学期一路狂赶进度基本都是光写代码不读文章,不过我感觉更多的原因在于功利心太强,正如洛枳所说你越功利世界对你就越神秘。我终于懂了为啥去年这个时候我师兄也是拖着拖着就是不写……不是不想写,而是很多东西脑洞有了实验通过了是一回事,落实到文字确实是个很迷的过程。
                                不过这个过程头脑异乎寻常活跃,而且对工作的逃避心太重所导致的就是对写小说愈发向往,很多时候盯着电脑眼睛就忽然浮现画面或者耳朵忽然听到一句台词……俗称跑神。
                                我于是就高高兴兴把这些漂出来的脑洞照单全收,还写了一堆笔记(高兴个头啊…)
                                一个比较重要地方在于我意识到关于本文五个Part的划分不该单纯以“小学时期”、“初中时期”、“高中时期”、“本科时期”、“海外时期”来划分,而应该使得每一个Part在其内部具有一致的画风、相似的基调,或者说一条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
                                就比方说Part 1的奥数班和陈光亮这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相同点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现实的残酷;类似的,Part 2的两个故事都是寒中带暖的,虽仍然现实,但也不乏温情,有初春刚至的“破冰”感。Part 3~5我还没有具体写出来,不过在我的规划中也是各有一条“线”在里面的,比如第7章韩叙与母亲的和解本质上暗示了他自己也要走上类似的道路,第10章DQ4的游戏世界里他和简单始终隔着一道墙,等等。在每一个Part的不同故事中,故事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线”朝前蜿蜒爬进的。
                                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我的意思,不过至少我自己心里已经对此有数了,写的时候会带着这份意识来做这件事,这就行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根据我心中的“线”确定下来的每一Part的标题,附图为全文全部11章的标题。
                                Part 1:生命之重(Weight of Life)
                                Part 2:料峭春风(Chilly Spring Breeze)
                                Part 3:他的路(His Way)
                                Part 4:无形之墙(Unseeable Gap)
                                Part 5:十字路口(Crossroads)
                                2017.12.14
                                by 悠望南山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91楼2017-12-14 18: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