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十年吧 关注:2,118贴子:15,422
  • 19回复贴,共1

◇北岛十年◇161002 - [短篇] 折子戏本(BG 主白 民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6 「北岛十年」出品


IP属地:天津1楼2016-10-02 13:32回复
    【人工加亮】
    首次尝试民国,时间线大抵是在北伐战争前的一段时间。
    对那段历史只是略知皮毛,若有历史性的错误,请各位一笑置之不要过于纠结,谢谢合作。
    感谢封面制作慧仙女 @0o冰可雪o0
    零.
    民国十三年,国共合作建立陆军军官学习,中华大地少有的硝烟泯灭。
    广州城内,且刚入春。
    壹.
    融雪后极寒却也耐不住春的步子,新芽攀上了方圆的院,枝头上还栖着鹂鸟嘤呀叫春。
    道是春光好,潋滟万里娇。
    尚好的美景添尽了春意,挨过凛冽的冬终是盼得了窈窕的春。倒是叫城里的人不禁庆幸:如此安生的年岁,怕是越过越不长久了。
    万棠园同以往般的人声熙攘,咿呀句句。
    今日也不落俗,只是更甚鼎沸,里头的人更是摩肩接踵引得人潮阵阵,手里头挥舞着银票嘴里叫嚷着,嘈杂的声儿彻遍了整条街巷。
    “这万棠园今儿个怎地如此人声喧闹,唱得如此场面也真真少见。”
    “今儿他们头牌上了台子。”
    “就是那多少人心心念念的子荣?”
    “是,娇贵的主,一年独独唱四出,闻说她唱腔身段姿态那都叫一绝,可比那些个院里狐媚的主脱俗的多,多少人眼巴巴就为着瞅上她一眼啊!”
    “那我可得是去巴巴瞧上一眼,一掷千金的娇娘该是副什么模样。”
    踏入了园外那仍留着半分千年韵貌的雕花门,入耳的便是纷杂繁乱的嘈杂叫好声。
    而在那人影拥蹙前的是榆木高搭戏台,吱呀作响。台上的人迈着戏步绕着圈挑手虚晃,嘴里的戏词纷纷遥遥入了耳: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熟稔地踏步那声媚勾着人足叫人欲罢不能,那双眸子里含的水波盈盈究竟是掺了几分虚道了几分真,都不甚明朗。
    她嘴里的词句如玉珠落盘清晰透彻朗朗而来,演了那花角一生,欲语还迎,叫戏台下头的人不可休思。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台侧的鼓点就此止息,台上的人嘴角牵着抹笑隐出了抬,最后的那余声绕梁几久,台下的人硬是愣樗至那阔大的红帘一垂才惊觉一出戏闭。
    直至孟子荣退至台后,将玲珑的脸上的台面妆抹去一半,台前才传来熙攘地喝彩,皆是不甘的声,皆是男子,皆是声儿大的过分。
    “但求子荣姑娘再唱一曲,鄙人愿出一千银元只为子荣姑娘再露一面,叫我一赏芳容。”
    “两千银元。”
    “三千。”
    “四千。”
    那银元的价仍在不停歇地往上增着,孟子荣手里捏的那块方巾仍是轻飘飘地扫过她的脸,带去了艳红的妆,露出了她那柳叶的眉,灵动的眼,清秀的面庞。
    立在她一旁的小侍端正地捧着盆清水在那儿候着,小丫头亦是听见了台前那不绝地叫价声,大抵是刚陪在孟子荣身旁没多久,显然没见过这幅场面,那眉硬是生生挤成了川字。最后终是忍不住那份好奇之意,凑过身子问:“姑娘当真不出面解决一番吗?这样下去,恐不是个好法子罢……”
    孟子荣将方巾浸在水中润了润,上头的红立时脱落,盆中徒留一片缥缈的红,似是粉霞亦如指蔻。听了那丫头的话,愣了半晌才笑开来:“不需要的,再等等罢。”
    “百量黄金,只为博娇人一笑。”字字铿锵掷地,传入孟子荣的耳里,那声音真是好听的过分,仿若撒下了把熹光,趋尽余冬的寒。
    正像是,春暖花开
    “你瞧,他来了。”
    第三十八年夏至 - 河图


    IP属地:天津2楼2016-10-02 13:35
    回复
      伍.
      “姑娘…究竟是为何…今日要上戏台了。”小丫头很是不解,眸子里写尽了不甘心。她亦是听闻这是万棠园里头孟子荣的最后一出戏了,唱的依旧是那出长干行。
      孟子荣不如以往打趣小丫头了,只是描眉涂脂,独独叹出一口浊气,这是个过于冗长的故事,她不知如何开口。
      孟子荣缄默不语。
      她的一生,是否该告一段落了,这句没说出口的,被抽去利刺吞入腹中独品其中锐利与血色。
      孟子荣踏上那戏台,一如既往地惊艳四方,欲语还休,提着调勾人,欲罢不能,叫人畅快。她终归不该辜负这头牌的名号。
      “同居长干里,两小嫌无猜。”
      究竟是谁活在戏里不肯罢休,撕扯叫嚣这小半生就过去,孟子荣演绎别人的爱恨嗔痴,在品着别人凄苦离愁。
      而她的一生,风雨飘零,爱恨两难。
      眼前蒙上的那层雾霭孟子荣无法辨清那究竟是不是卞白贤。
      与她不过几步之隔却如隔了千沟万壑,跨不过兵荒马乱,乱世沧桑。
      他就那么遥遥看着她,眼间定是盛满了款款深情,是化不开的倾世温柔。
      是真是假,孰是孰非。
      无从知晓。
      孟子荣想自己定是哭了,这真是她这一生唱过最糟糕的一次戏了。
      是罢,卞白贤是她今生的误,前世留落的劫。
      “姑娘当真好绝色,卞某能听姑娘一出戏,实属荣幸之至。李某真的,很想认识姑娘。”
      不顾世人非议,亦不顾伦理之隔。
      孟子荣听见卞白贤最后如此说。不知是臆想还是真实。那是不是他,孟子荣不愿追究了。
      尤罢隔着戏台人嚷,该是情话,又或谎话,骗不醒的黄粱一梦,永远不要再醒了。
      世事难料,他们皆言。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陆.
      民国十五年,国共合作发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史称北伐战争。
      广州派遣少将卞某所佐,组建起国民革命军,北上直击吴佩孚,张作霖,陈独秀三大派系。
      后四一二事变,军民人心惶惶,广州派遣精兵,无一生还。
      民国十六年,广州城内家喻户晓万棠园花旦抑郁难疗,死于闺房榻间,年仅二十有余。
      闻说广州将军府卞夫人终是未改嫁一生守寡,孤独一生,守贞独身。
             


      IP属地:天津11楼2016-10-02 13:53
      回复
        柒.
        其实他们并不知晓的,还有一句话。
        捌.
        此爱翻山海,山海俱可平。
        END


        IP属地:天津12楼2016-10-02 13:54
        回复
          后记
          其实这一篇算作黑历史的老存档了。以前作过一个十周年的贺文,但我估计大部分人都没见过。其实一开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很符合我最亲爱的伯贤,只是机缘巧合,没写成他。现在我把这个梦圆了,那句卞少将实在是喊到了我心坎里。
          现在拿出来吃老本。其实自己还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哪怕自己的文笔不尽完美,但还是让我自己挺满意的。
          我一直是一个对非现实有着过度偏执的写手,其实民国也是我第一次写,自己对古风和民国挺不敢碰的但没办法我总是喜欢跳火坑啊。
          最后,其实写这篇的灵感一部分是因为河图的那首歌一部分是因为我对边老师最真实的感受确实是用一句话概括,即为: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我现在依然是这样的,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动人,但我想能让你有一点点触动也是好的。
          知道将军戏子这个梗又老套又俗,但我还是想试一试。虽然用了青梅竹马,但我想每一梗不同的人写出来是不一样的,希望各位多多担待。
          知更
          于2016.9.15


          IP属地:天津13楼2016-10-02 13:54
          回复
            我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0-02 14:03
            收起回复
              此爱翻山海,山海俱可平。


              IP属地:山东15楼2016-10-02 17:40
              收起回复
                好喜欢这篇文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10-13 10:31
                收起回复
                  尾声虐的我肝疼


                  IP属地:河北17楼2016-10-15 17:14
                  回复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所思隔云端,奈何凡肉身。愚公不复见,精卫长泣鸣。天神犹降怜,谁可恨终生。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爱翻山海,山海俱可平。可平心中念,念去无自唏。但可寻所爱,永不弃已心。
                    超喜欢知更大大的文!(*ˉ︶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7-09 0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