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魂吧 关注:156贴子:13,000
  • 7回复贴,共1

关于整体性的随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留空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0-05 22:58回复
    2楼做目录吧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0-05 22:58
    回复
      最近体重一路飙升到70kg,决定减一减。
      目前考虑几个构成:
      饮食构成:早上豆浆粉蛋白粉,鸡蛋/手抓饼/+其他。。中午晚上减少量,杜绝油腻。。每天准备些水果和两根煮玉米作为零食,饿了吃点。。蜂蜜茶叶水多喝,咖啡减少。。需要喝咖啡可以把黑咖啡加入蜂蜜茶水中😳
      活动构成:早睡早起,每天三餐前后和晚上出去散步,6000步达标,不过这几天都是走两万步,一周其实走十万步挺不错的。。以后准备加入些慢跑之类的活动,在傍晚比较好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10-05 23:08
      收起回复
        【全天时间构成】
        三十岁,好多想做的事情不是说做就做,生活整体性不能破坏。所以,所做之事在头脑中一产生,就要看到这个目标上方的进度条,时间就是进度条的主要填充物,时间就类似于战略游戏中各类资源。。用时间构成衡量任务进度,协调多任务,是这个年龄应有的思维模式。。
        之前微信上转了古典的文章,并批注了任务的时间构成:主体和支撑两部分。。
        主体部分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一天可支配时间,来安排所要着手的目标。
        主体部分还需要阶梯化:目前很多以前看过的动漫都转化成了音频格式。为每个目标选一部动漫(13/26/50/70/75话)一旦开始任务,就从第一话播放对应动漫的音频,每话结束时候略做休息,总结一般任务经验,规划任务,调整任务计划。
        (比如练字对应CCS,70话,大概30个小时,每天练习若干话的时间,直到累积将这部动漫播放完毕,那个时候看看效果——用某一部动漫来定义效果,似乎任务本身阶梯很明显,也没那么枯燥)
        支撑部分,就是每天吃饭,休息,散步等时间。其实早在07年开始记录音频日记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记录日记和散步这两个任务是相互支撑的。日记对于别的任务,已经完成的任务,和一些任务设计支撑效果很好,具有普遍支撑性。
        支撑部分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就可以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0-05 23:26
        回复
          另外突然发现,微信文章里各类热文,大概是借鉴了一些管理,心理,教育等学科的思维经验,而这些专业人员往往又借助计算机,经济,部分理工科模型的思维方式。。所以学数学和哲学的人员可以对这类文章进一步提纯,增加深度,澄清关键概念并明晰界限,然后整合更广泛的经验或者案例之类。。生吞其他“理论”或者“模型”也可以(比如什么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之类书啊)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0-05 23:31
          回复
            时间构成类比饮食结构。多想一些愉快的事,疑惑的问题不要想太深。疑问就像硬骨头,需要切成小段,一天咀嚼一段,不要指望整根吞下去。
            多想多说愉悦的经历,灵魂就吸收了积极的灵气。经过也要杜绝垃圾食品的摄入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0-06 00: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