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吧 关注:2,144贴子:21,419
  • 7回复贴,共1

最早的曲线救国方略:孙膑的"围魏救赵”之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在中国古代的兵书中,有许多关于作战方法和作战技巧的描述。“避其锋芒,抓其要 害”也是其中的一种。无论是实力雄厚者,还是实力弱小者,巧妙地运用一些作战技巧,可以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人生中也是如此,需要有相应的技巧和策略,运用它们,我们便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1楼2016-10-14 21:32回复
    孙腰和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们两个人的争斗从孙肤下山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孙膑为此被剔去了膝盖骨,还差点死于庞涓之手。他被迫装我卖傻,才得以从废涓的手中逃脱,来到了齐国。这两个人本来师出同门,却变成 势同水火。分别就职于两个国家的二人也经常在战场上交手,也因此创造了中 国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围魏救赵”便是其中的一个,这是一场从对手的“后方”入手,从而实现救助同盟国的战争。


    2楼2016-10-14 21:42
    回复
      2025-09-21 01:4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庞涓出兵,赵王求救
      齐威王三年(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将 庞涓俞去攻打赵国。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一个小国,后来被魏国收服,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机,强占了中山。此时的魏国已经今非昔比了,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的魏惠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可以一雪前耻。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 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能削弱赵国,可谓一举两得。魏惠王听了十分满意,便决定以此为首,开始他的霸业。于是,魏惠王调拨500战车,由庞涓率领,直 奔赵国。


      3楼2016-10-14 21:43
      回复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 危急。第二年,赵国逼于无奈,只得向齐国求救,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 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救援赵国,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 主将。”实际上,孙膑是另有打算。于是齐威王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 师,领兵前往救援。


        4楼2016-10-14 21:55
        回复
          进攻大梁以救助赵国田忌与孙膑率军进人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 作战,孙膑制止说:“想解开缠绕在一起的乱丝,不能紧握双手生拉硬扯;解 救纠缠在一起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 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必定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 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军备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 困,魏王肯定会下令让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 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5楼2016-10-14 22:03
          回复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出兵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国都城情势危急,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回军自救。庞涓本来以为对赵国的战争马上就要大功告成 了,收到魏王的命令后,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 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涓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最后,庞涓勉 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军大胜,赵国的危机也相应解除了。这场战役便是 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6楼2016-10-14 22:03
            回复
              孙膑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这场战争,他看到了解决问题最有效 的方法,他找到了庞捐的“罩门”,只要从这个“罩门”人手,一切问题便 都迎刃而解了。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助我们一臂 之力。


              7楼2016-10-14 22:04
              回复
                罩门,就是对手的弱点,或者说牵挂。就如同曹操以徐母招徐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1-04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