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吧 关注:1,383贴子:4,609

我觉的孙登才是真正顶级隐士,真正的隐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


IP属地:四川1楼2008-10-11 20:38回复
    孙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无家属,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好读《易》,抚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性无恚怒,人或投诸水中,欲观其怒,登既出,便大笑。时时游人间,所经家或设衣食者,一无所辞,去皆舍弃。尝住宜阳山,有作炭人见之,知非常人,与语,登亦不应。文帝闻之,使阮籍往观,既见,与语,亦不应。嵇康又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康每叹息。
     将别,谓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识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求乎?”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乃作《幽愤诗》曰:“昔惭柳下,今愧孙登。”或谓登以魏晋去就,易生嫌疑,故或嘿者也。竟不知所终。
     
     魏晋时的隐逸,并非都是因为政治原因的逃避或韬光,也是在选择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可以看到,他们的世界观在发生变化,当然这一变化也多多少少与时代的混乱有关。
     孙登这个名字之所以被记载入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与一个历史焦点人物——嵇康之间的关联。他们之间关于玄学的话题是很有趣的。
     “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玄学观念。“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这一关联好象很牵强。对这一话题的谈论之所以从“火”开始,是因为“火”是玄学人士非常关注的一个现象,火通常象征了生命。在上一句话中是讲,火燃烧自然有光,火好象并没有使用它的光,但实际上,火之为火,正是因为光在发生作用。
     “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人生以后自然有才能,才能好象只是工具,无关乎生命,但事实上,生命最终实现怎样的形态,取决于如何正确使用才能。
     “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这里有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是说光对于火的意义在于使火不断蔓延到新的柴木上,从而保证了火不断燃烧下去。人使用其才能,意义在于弄明白生命的真谛,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完成其本真的存在。
     孙登认为嵇康“才多识寡”,才能没有用在追求真正的见识上,所以会有危险。但记述这一段历史的人最后又归结到明哲保身的话题上,“康不能用,果遭非命”,有点落于下乘了。


    IP属地:四川2楼2008-10-11 20:39
    收起回复
      真正的隐士是无名的.孙登毕竟还有名.


      IP属地:广东3楼2008-10-20 22:51
      回复
        那你们的意思是 真正的隐士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IP属地:四川5楼2008-10-26 10:57
        收起回复
          对对,这个人物,嵇康和阮籍都去拜会过他,
          是肆情于山野的人物,以前还想为什么竹林七贤里没有他,后来觉得他比七贤还出色…


          6楼2008-11-08 22:59
          收起回复
            我也没名,隐者乎?真隐者乎


            7楼2008-11-11 10:07
            收起回复
              同意楼主。孙登的确了不得。这一点,不仅是嵇康,阮籍也能作证。

              阮籍曾经到苏门山拜访过孙登,蹲在孙登面前问了一大堆历史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象什么也没听见一样,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都不转一下。

              后来阮籍看着木雕一样的孙登,忽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意思,于是他就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孙登竟笑咪咪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于是阮籍站起来,对着群山白云,又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聪明如阮籍,自然明白他已经完成了和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更让人惊奇的是——阮籍下山的时候,刚走到半山腰,一种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泰,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疾步回家,写下《大人先生传》。


              PS:看到3楼说孙登不是真隐士,因为他有名。这里我想具体纠缠一下这个“隐”。难道把自己藏起来就是“隐”吗?难道没有名气就是“隐”吗?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为人知、毫无名气的人,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被称为隐士?……所谓隐士,应当是指有思想文化造诣却没有出仕的人。以孙登之才学、之眼力,他能看破嵇康的人生,又如何看不穿自己的去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孙登选择做一个隐士,是智慧的。可是我忽然觉得那里面应该也有很多无奈。参透万物,真会快乐么?

              哎。魏晋的人啊。每次都让我既神往又心痛……


              9楼2008-12-21 10:49
              回复
                记得孙大师听了遍啸后就让阮籍不虚


                10楼2008-12-22 23:23
                回复
                  看来少年维特为别人54孙登而烦恼了……
                  其实对隐士不感兴趣咯
                  同意LZ~~
                  星间飞行中……


                  IP属地:北京11楼2009-02-02 11:46
                  回复
                    • 124.128.217.*
                    竹林七贤也不想出名,只想专心做隐士的
                    不过一旦留名于后世,就显得不是很真实了


                    12楼2009-03-10 13:47
                    收起回复
                      史记屈原传中的渔夫也是顶级的隐士啊


                      13楼2009-03-19 22:42
                      回复
                        IP属地:上海14楼2009-03-21 00:19
                        回复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209-241太子孙登 
                          224-263嵇康 
                          210-263阮籍 
                          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隐士孙登第一次被发现是在东吴境内的宜阳山。。。
                          “太傅杨骏遗以布袍,登以刀斫碎,及登死,骏给棺埋之,而登复活”


                          IP属地:上海15楼2009-03-21 00:24
                          回复
                            不是吧,孙登是孙权的长子?


                            16楼2009-04-12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