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665贴子:1,284,193

丞相军事能力历代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志·诸葛亮传》:【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于将略。】经过【专家】的解读,就是治理军队是诸葛亮的长项,会【治军】不代表会【用兵】,诸葛亮入相的本事有,但没有出将的本事。我就很奇怪,读过一点书后发现,刨去那些腐儒的经学论兵,历史上【知兵】和【用兵】的人基本上没人看低他的将略,其中不少人直接称其为【名将】,对丞相的将略称赞有加。


IP属地:江苏1楼2017-01-03 19:16回复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丞相病卒后,司马懿观看了丞相的营垒,称其为【天下奇才】。经过专家的解读,这是在夸诸葛亮管理军队的本事而不是用兵的本事。然而有一句话叫“见微知著”,将军通过你从事的一切与军事相关的活动就可以看出你的才能,特别是司马懿这种会识人的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吴王阖闾也就看了一下孙武练女兵,然后知孙子能【用兵】。晋镇南将军刘弘曾经造访隆中,命他的手下李兴为丞相故宅写碑文,就写到【推子八阵,不在孙吴】,认为丞相推演八阵的成就不亚于孙吴。
    《晋书·职官志》:【先是,陈勰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军令。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蜀汉灭亡后,司马炎命令陈勰去学习丞相用兵之法,并且用来教导五营士,《读史方舆纪要》:【陈勰持白虎幡,以武侯遗法教五营士。】西晋名将马隆按照丞相八阵图用兵,转战千里,平定凉州,斩秃发树机能。《历代兵制》:【终晋之世,惟陈勰、马隆用诸葛亮古阵遗法,略试一二。隆以募兵三千,克平西凉,厥功称着。勰事虽不概见,然徒校标帜,兵之一物耳。更数大乱,京阙围逼,而白虎幡一麾,众皆解甲不斗。麾号数信,收效至此。孰谓古法之不可施于后世,而军政之果无益于人国也? 】东晋名将桓温伐蜀,经过八阵图遗迹,称赞丞相八阵如常山之蛇。《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常山蛇势是什么意思呢?《孙子兵法·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换句话说是称赞丞相用兵如率然。


    IP属地:江苏2楼2017-01-03 19:17
    收起回复
      《北齐书·陆法和传》:【军次白帝,谓人曰:“诸葛孔明可谓为名将,吾自见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南朝梁都督陆法和(实际上是个神僧,但也是个军事奇才)就直接称丞相为名将了。《周书·刘亮传》:【亮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太祖乃谓之曰:「卿文武兼资,即孤之孔明也。」遂赐名亮,并赐姓侯莫陈氏。十年,出为东雍州刺史。为政清净,百姓安之。在职三岁,卒于州,时年四十。丧还京师,太祖亲临之,泣而谓人曰:「股肱丧矣,腹心何寄!」令鸿胪卿监护丧事。追赠太尉,谥曰襄,配享太祖庙庭。】西魏车骑大将军刘亮本名刘道德,然而周太祖宇文泰觉得刘道德是文武兼资的名将,认为他就是自己的诸葛亮,赐名亮,所以成了刘亮。在宇文泰心里,亮就是名将的名字。


      IP属地:江苏3楼2017-01-03 19:18
      收起回复
        《通典·边防》【献文帝皇兴中,其主予成吐贺真之子犯塞,征南将军刁雍上表曰:
        臣闻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内逼。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草,战则与家产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 历代为边患者,良由倏忽无常故也。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逼,难以制之。
        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赵灵、秦始,长城是筑,汉之孝武,又踵其事。 此四代之君,皆帝王之雄杰,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术之不长,兵众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易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王公设险, 以守其国』。长城之谓欤!
        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 即于要害,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因地却敌,多置弓弩。狄来有城可守,有兵可捍。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选忠勇有志干者以充其选,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刀楯,二万人专习骑 。修立战场,十日一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使其解兵家之宜,识旌旗之节,器械精坚,必堪御寇。使将有定兵,兵有常主,上下相信,昼夜如一。七月发六部兵万人,各备戎作之具。敕台北诸屯,随近作米供送六镇。 至八月,征北部率所镇与六镇之兵,直至碛南,扬威漠北。狄若来拒,与之决战。 若其不来,然后分散其地,以筑长城。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六镇并在今马邑、 云中、单于界。后魏宣帝正始中,尚书源思礼抚巡北蕃,以跋野置镇,居南,与 六镇不齐,更立三戍,亦在马邑等郡界。若一夫一月之功当三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万人三百里。千里之地,强弱相兼,计十万人一月必就。 运粮一月,不足为多,人怀永逸,劳而无怨。
        计筑长城其利有五:罢游防之苦,其利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 其利二也;登城观敌,以逸待劳,其利三也;省境防之虞,息无时之备,其利四 也;岁常递运,永得不匮,其利五也。
        帝从之,边境获其利。后帝又北讨,大败之,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戎马器械不可称计,追奔逐北旬有九日,往返六千余里。改女水曰武川。】柔然范塞,北魏征南将军刁雍上表采用诸葛亮八阵之法,作为平地御寇之方,然后边境获其利。


        IP属地:江苏4楼2017-01-03 19:18
        回复
          《隋书·李子雄传》:【子雄立指麾,六军肃然。帝大悦曰:“公真武侯才也。”】
          隋朝大将军李子雄指挥仪仗队,军容肃然,隋炀帝称赞他有武侯的将才。《旧唐书·裴行俭刘仁轨列传》:【故王猛、诸葛亮振起穷巷,驱驾豪杰,左指右顾,廓定霸图,非他道也,盖智力权变,适当其用耳。刘乐城、裴闻喜,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儒将之雄者也。】【殷礼阿衡,周师吕尚。王者之兵,儒者之将。乐城、闻喜,当仁不让。管、葛之谭,是吾心匠。】裴行俭,刘仁轨兼资文武,儒将之雄,比之管仲,诸葛亮。《宋史·兵志》:【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此即九军阵法也。至隋韩擒虎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时遇久乱,将臣通晓者颇多,故造六花阵以变九军之法,使世人不能晓之。】李靖深谙诸葛亮八阵法,并变八阵法为六花阵。


          IP属地:江苏5楼2017-01-03 19:19
          回复
            《新唐书·礼志》:【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列于左,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晶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后罢中祀,遂不祭。
            主建中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越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偘,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从唐朝开始出现了武成王庙,以祭祀历代良将,丞相作为十哲入选。


            IP属地:江苏6楼2017-01-03 19:19
            回复
              到了宋代,出现第一部官修军事著作《武经总要》,确定了丞相的名将地位。《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传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又曰: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由是言之,可不谨诸?古者国家虽安,必常择将。择将之道,惟审其才之可用也,不以远而遗,不以贱而弃,不以诈而疏,不以罪而废。故管仲射钩,齐威公任之以霸;孟明三败,秦缪公赦之以胜;穰苴拔于寒微,吴起用于羁旅;张仪之游荡,乐毅之疏贱,孙武之瓦合,白起之世旧,韩信之懦怯,黥布之徒隶;卫青人奴,去病假子;诸葛亮不亲戎服,杜预不便鞍马;谢艾以参军摧石虏,邓禹以文学扶汉业;李靖用于罪累,李勣收于降附:是岂以形貌阀阅计其间哉?】宋朝边将学习丞相八阵之法,作为应变之方。《宋史·兵志》:【熙宁二年十一月,赵禼乞讲求诸葛亮八阵法,以授边将,使之应变。诏郭逵同禼讲求,相度地形,定为阵图闻奏。】宋人眼中,丞相仍旧是名将。《宋史·职官志》:【 庆历三年,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以阮逸为教授。八月,罢武学,以议者言"古名将如诸葛亮、羊祜、杜预等,岂专学孙、吴"故也。】


              IP属地:江苏7楼2017-01-03 19:20
              回复
                宋代武庙,丞相仍旧十哲。《宋史·礼志》:【昭烈武成王。自唐立太公庙,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上元初,封为武成王,始置亚圣、十哲等,后又加七十二弟子。梁废从祀之祭,后唐复之。太祖建隆三年,诏修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命左谏议大夫崔颂董其役,仍令颂检阅唐末以来谋臣、名将勋绩尤著者以闻。四年四月,帝幸庙,历观图壁,指白起曰:"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命去之。景德四年,诏西京择地建庙,如东京制。大中祥符元年,加谥昭烈。
                  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除本传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爵之人,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吴大将军孙武沪渎侯,越相范蠡遂武侯,燕将乐毅平虏侯,蜀丞相诸葛亮顺兴侯,魏西河守吴起封广宗伯,齐将孙膑武清伯,田单昌平伯,赵将廉颇临城伯,秦将王翦镇山伯,汉前将军李广怀柔伯,吴将军周瑜平虏伯。"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并东向。凡七十二将云。】


                IP属地:江苏8楼2017-01-03 19:20
                回复
                  《金史·田琢传》:【臣闻古之名将,虽在征行,必须屯田,赵充国、诸葛亮是也。】在金人眼里,丞相还是名将,并且说丞相不懂军事的人就是口出狂言。《金史·完颜宇传》:【王守信者,本一村夫,敢为大言,以诸葛亮为不知兵。】在蒙古人这种所谓的野蛮人眼里,丞相仍旧是十哲。《元史·祭祀志》:【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明太祖宝训》:【洪武十四年十一月甲辰,太祖召吏部兵部臣,谕之曰:“三代学者无所不集习,故其成材,文武兼备。后世九流判立,士习始分。服逢掖者或不闲于武略,被介胄者或不通于经术。兼之者,其惟达材乎!三代而下,若诸葛孔明、羊祜、杜预、李靖辈,文武兼资,难概以一律。夫木直者可以中绳,曲者可以中矩。人有学问,则亦何事不可为也。今武臣子弟,朕尝命之讲学,其间岂无聪明贤智有志于学者,若概视为武人不用,则失之矣。卿等其审择用之。”】朱元璋也认为丞相文武兼资,是【达材】。


                  IP属地:江苏9楼2017-01-03 19:21
                  回复
                    再说一下【治戎】这个词汇的意思,专家解释为治军,这是对的,不过是古文里的治军,在古文里治戎,治军,治兵都是一个意思。这三个词含义比较广,基本上涵盖了一切古代军事活动,包含了管理军队以及用兵的意思。
                    《三国志·吴主传》:【今此间治军,宁复欲以御蜀邪?】
                    《资治通鉴·卷七十三》:【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斯为善治兵矣。】
                    《宋书·礼志》:【而凡师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战陈之事。】
                    《隋书·史祥传》:【将军总戎塞表,胡虏清尘,秣马休兵,犹事校猎,足使李广惭勇,魏尚愧能,冠彼二贤,独在吾子。昔余滥举,推毂治兵,振皇灵于塞外,驱犬羊乎大漠。】
                    《旧唐书·裴行俭刘仁轨列传》:【刘乐城、裴闻喜,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儒将之雄者也。】
                    《旧唐书·代宗本纪》:【今连岁治戎,天下凋瘵,京师近甸,烦苦尤重,比屋流散,念之恻然】
                    《新唐书·哥舒翰传》:【帝召见,问曰:“卿治兵孰与父贤?”对曰:“先臣,安敢比。但斩长蛇,殪封豕,然后待罪私室,臣之愿也。”帝曰:“尔父在开元时,朝廷无西忧;今朕得卿,亦不东虑。”】
                    《旧五代史·牛存节传》:【存节忠愤弥笃,未尝言病,料敌治戎,旦夕愈厉】【存节、王檀俱出身事主,底力图功,观其方略,皆将帅之良者也】
                    《旧五代史·李唐宾传》:【后与硃珍趣淄州,所向摧敌。及取滑平蔡,前后破郓、淮、徐之众,功与硃珍略等,而骁勇绝伦,善用矛,未尝不率先陷阵。其善于治军行师之道,亦与珍齐名】
                    《明史·苏观生传》:【迨汀、赣继失,危近目睫,而肇庆、广州日【治兵】相攻,自取两败。】
                    《明史·苏观生传》:【乃【治兵】日相攻,以番禺人陈际泰督师,与永明王总督林佳鼎战于三水。】
                    《明史·刘宗周传》:【前者淮、扬告变,未几而高、黄二镇【治兵】相攻。】
                    《宋史·张浚传》:【金帅仆散忠义贻书三省、枢密院,索四郡及岁币,不然,以农隙【治兵】】
                    《宋史·李纲传》:【则和议之与治兵,退避之与进御,其效概可睹矣。】
                    《宋史·李纲传》:【盗贼亦将蜂起为乱,跨州连邑,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况欲【治兵】胜敌以归二圣哉?】
                    《宋史·李纲传》:【上顾纲曰:"朕今为卿留。【治兵】御敌之事,专责之卿,勿令有疏虞。"】
                    《宋史·毛渐传》:【日夜【治兵】,乘夏人犯边,遣将捣其虚,遂破没烟砦】
                    《宋史·许将传》:【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兵措于形势之内,最彰而易知;隐于权用之表,最微而难能。此天下之至机也。是以【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车马有数,用虽不同,合而分之,散而敛之,取四方犹跬步;制器有度,工虽不同,左而右之,近而远之,运众算犹掌握。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此?"】
                    《宋史·杨业传》:【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
                    《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十六年》:【今两国【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谓整】
                    《武经总要》:【夫敌国治戎,交和而舍,不以冥冥决事,必先探其将能否而后战。】
                    《清史稿·选举志》:【 国务殷繁,必得贤才众多,量能授职。 勇能攻战者,宜【治军】;才优经济者,宜理国;博通典故者,宜谘得失;娴习仪文者,宜襄典礼。当随地旁求,俾列庶位。】
                    《清史稿·毕沅传》:【 师征金川,遣沅督饷,军无匮, 授巡抚。】【 上命大学士阿桂视师,沅治军需及驿传供亿,屡得旨奖励。】【 沅以文学起,爱才下士,职事修举;然不长於【治军】,又易为属吏所蔽,功名 遂不终。】【 川、楚教匪,沅当其始,久而后定。】毕沅剿一些邪教教徒剿了很久,史称不长于【治军】。
                    《清史稿·胜保传》:【 胜保初以直谏称。及出【治军】,胆略机警,数著功绩。】
                    《清史稿·王珍传》:【 十年,左宗棠初出治军,开化从之,战鄱阳、乐平,皆有功。及宗棠大破李世贤於乐平,开化与刘典各当一路。是役官军不及万, 破贼十万,称奇捷,加布政使衔。】
                    《清史稿·李续宾传》:【 李续宾果毅仁廉,【治军】一守罗泽南遗法,戡定武昌、九江,战绩为一时之冠。】
                    《清史稿·金国琛传》:【 国琛以儒生【治军】十馀年,坚苦踔厉,号为名将。】【 陈玉成纠众数十万,结捻匪龚瞎子围鲍超於小池驿,救兵迭失利。先是林翼以国琛行军善规地势,令率十四营冒雪趋天堂备援。至事急, 乃出高横岭,屯仰天庵,俯视贼营,皆在目中。贼骤见旗帜,大惊。十年正月, 贼乘雾登山来犯,国琛挥军突起躏之,合山下军奋击,斩馘逾万,乘胜克潜山、 太湖。林翼疏陈:“非鲍军之坚忍,不能久持;非国琛之出奇制胜,不能转危为安。”论功,擢道员。】
                    《清史稿·康国器传》:【 国器【治军】能以少击众,常伤足而跛,军中号康拐子,悍贼皆畏之。】
                    《清史稿·郭崇焘传》:【 会粤寇犯长沙,曾国藩奉诏【治军】,嵩焘力赞之出。】
                    《清史稿·丁宝桢传》:【 宝桢【治军】善乘势,不主画疆自守,以故诸军会集,东西二渠率皆就歼山东。】
                    《清史稿·杨宗濂传》:【 二十六年,联军犯天津,宗濂督芦勇登陴固守,飞丸裂左胫,血流如沈,犹裹创治军。城陷,巷战,又伤右股。】
                    《清史稿·董全胜传》:【 全胜【治军】四十年,与士卒同甘苦,故临阵咸为效命;又善以寡击众,身经数百战,未尝一挫败。鸿章恒称之。】
                    《清史稿·冯子材传》:【 子材躯幹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军】四十馀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樑,辄 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
                    《清史稿·吉尔杭阿传》:【 吉尔杭阿【治兵】有法,克上海为全功,朝廷倚以规复镇江,使非中道而殒,必有成效,其建树非诸人所可同语也。】
                    《清史稿·邓增传》:【 方是时,锦棠【治兵】西宁,寇坚壁自守, 而牧马湟水北岸。增隔水轰击,寇骇愕逾山遁。增驰之,先以轻骑当寇,乍战佯北。寇易之,悉众下山,我师以巨炮环击,大溃。俄援寇至,壁平戎驿。锦棠不与战,而使增据山上俯击。寇慑炮威,退湟北,增复隔河击之,皆走。】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1-03 19:21
                    收起回复
                      先精一下,回头瞅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03 21:12
                      收起回复
                        好帖子没人看,赞一个


                        IP属地:云南13楼2017-01-06 11:35
                        收起回复
                          用心良帖没人看 无脑钓鱼精赚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1-06 15:51
                          收起回复
                            诸葛亮军事活动研究回顾
                            http://tieba.baidu.com/p/4507825320?pid=88431480362&cid=0#88431480362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1-06 2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