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历》——可用作“国历”的历法方案
内容提要:笔者为现代阳历改革所创制的中华龙历方案,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和认真修改,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远日点连大月和单大闰元月的A、B两个版本。方案设4历季12历月,以近似立春的公历2月4日定为年首;保留大小月设置,平年含7个30天的小月和5个31天的大月,全年365天;闰年则将特定某个小月变为大月,全年366天。A版本闰3月,B版本闰元月;其月序与季节的对应为:一季度1、2、3月,春季;二季度4、5、6月,夏季;三季度7、8、9月,秋季;四季度10、11、12月,冬季;方案推荐启用五日候以供小节律应用的选择,与年月能做到稳定对应,不留余数,利于劳逸结合,方便拼假,可实现单轨纪日;置闰法暂时不变;纪年建议采用我国黄帝纪年(或更古纪年),使人类文明史能完整体现。新方案属于平气算术历(简单能心算的历法),其精髓为:立春岁首,季节分明,黄帝纪年,脉络厘清,七十二候,不留余数,生肖同步,顺天应人。本方案能获得审评通过,可作为国历颁行试用。最终可取代格里历,成为世界通用历法。
主题词:历法 国历 改革方案 岁首 季节 纪年
引 言
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虽然为我国官方主历,(民国初期曾定为国历),且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它绝不是一部完美历法,而是存在着严重缺点而带伤运行的方案。
格里历的前身是儒略历①。由于儒略历置闰法存在错误,导致历法与天象出现了较大的偏差。1582年10月经罗马教皇组织修订,废除了10个历日后,由十三世教皇格列高利重新颁行,名称遂改称格里历②。但是,格里历也并非就此完美,仍存在着年首不正、季节不清、月长随意以及双轨纪日等缺点,因此颁行四百多年来一直遭致非议,并出现过若干修正方案。鉴于意见未能统一,致使无任何新方案得以正式实施,错误的格里历仍然带伤运行。
笔者创经过长期思考与演算,有幸创制了一部《中华龙历(方案)》,力图以此来纠正格里历的错误,并弥补其他方案之不足。2014年初,笔者以《关于历法改革的新建议》③的文章,正式提出过关于这一改革的设想和建议。后来,在一些网络平台,又以《中华龙历——献给国家的新历法方案》等帖文,论及了关于历改的认识和方案细节,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此基础上,方案获得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稍有区别的两个版本。相比于其他历法改革方案,中华龙历基本可称完美。笔者愿将方案献给国家,一是作为“国历”采用,二是作为国际上报批方案,获得评审通过,建议作为世界历法,全球通用。
内容提要:笔者为现代阳历改革所创制的中华龙历方案,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和认真修改,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远日点连大月和单大闰元月的A、B两个版本。方案设4历季12历月,以近似立春的公历2月4日定为年首;保留大小月设置,平年含7个30天的小月和5个31天的大月,全年365天;闰年则将特定某个小月变为大月,全年366天。A版本闰3月,B版本闰元月;其月序与季节的对应为:一季度1、2、3月,春季;二季度4、5、6月,夏季;三季度7、8、9月,秋季;四季度10、11、12月,冬季;方案推荐启用五日候以供小节律应用的选择,与年月能做到稳定对应,不留余数,利于劳逸结合,方便拼假,可实现单轨纪日;置闰法暂时不变;纪年建议采用我国黄帝纪年(或更古纪年),使人类文明史能完整体现。新方案属于平气算术历(简单能心算的历法),其精髓为:立春岁首,季节分明,黄帝纪年,脉络厘清,七十二候,不留余数,生肖同步,顺天应人。本方案能获得审评通过,可作为国历颁行试用。最终可取代格里历,成为世界通用历法。
主题词:历法 国历 改革方案 岁首 季节 纪年
引 言
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虽然为我国官方主历,(民国初期曾定为国历),且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它绝不是一部完美历法,而是存在着严重缺点而带伤运行的方案。
格里历的前身是儒略历①。由于儒略历置闰法存在错误,导致历法与天象出现了较大的偏差。1582年10月经罗马教皇组织修订,废除了10个历日后,由十三世教皇格列高利重新颁行,名称遂改称格里历②。但是,格里历也并非就此完美,仍存在着年首不正、季节不清、月长随意以及双轨纪日等缺点,因此颁行四百多年来一直遭致非议,并出现过若干修正方案。鉴于意见未能统一,致使无任何新方案得以正式实施,错误的格里历仍然带伤运行。
笔者创经过长期思考与演算,有幸创制了一部《中华龙历(方案)》,力图以此来纠正格里历的错误,并弥补其他方案之不足。2014年初,笔者以《关于历法改革的新建议》③的文章,正式提出过关于这一改革的设想和建议。后来,在一些网络平台,又以《中华龙历——献给国家的新历法方案》等帖文,论及了关于历改的认识和方案细节,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此基础上,方案获得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稍有区别的两个版本。相比于其他历法改革方案,中华龙历基本可称完美。笔者愿将方案献给国家,一是作为“国历”采用,二是作为国际上报批方案,获得评审通过,建议作为世界历法,全球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