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昕汝
周国覆灭,只在一夕。
周国乾泰二十五年九月,魏国隆景十八年九月,魏国大举进犯周国,魏国赫赫精兵由安王统领,携风雨之势来,不到两个月,魏国十万大军就列于周国王都之外。
赫赫在周朝正章帝在位年间成为了周朝属国,由于边境安定,汉夷杂居,漠北兴起许多新的大族:君氏——魏国皇室;景氏、舒氏、贺兰氏······尽管过了一百年,赫赫军队,依旧是魏国实力最强的军队。
此番出动赫赫精兵,足见魏帝君檀的雄心——平定四海、一统九州。却也将他自己置于惨境——其母静太妃是周国宗女,后来他被过继到皇后萧氏名下。
安王在周国王都汴梁半月,朝中文臣以宰相陆修竹为首;武将以卫珺为首,当时虽被赫赫诸将合力围攻,不敌被俘,但绝不肯降敌,日夜痛骂君氏一族乃是弑主之佞臣——一百年前,赫赫君主与周朝废帝无道,君氏一族平定漠北,入主中原。周朝由此变成周国。
众人以为会大殿下劝降或下令处死这些臣子,然而大殿下的做法却让他们惊诧又叹服。
对付这些宁死不降的旧臣,方法有二。
其一曰以军威慑之,此招不用赘言,天下间皆知魏国赫赫精骑数万,横扫九州。
其二曰以攻心为上,晓之以情劝之以理,以行为取信于敌,以自由温饱相诱。
君瑞锁了这些旧臣,让他们和被俘的兵士一起,到魏国占领的故土,看一看那些村落。朝堂之上,皇帝多年卧病,皇后揽权,太子性懦弱,文臣武将各不相让,百姓税赋多重于魏地,食不果腹,民间对当权者颇有怨言,周国的天下毫无指望。
卫珺将军一生忠勇爱国,征战沙场,手下的兵皆是寒门子弟,连年战争,衣食无继,这才为了混一口饭吃而投军。
陆修竹陆相以一己之力,周旋于帝党与后党之间,极力调和文臣和武将的矛盾,使朝堂的派系趋于平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赫赫精兵横扫的故土如今皆姓了魏,百姓安居乐业,采茶种桑,谁人不向往一口安稳饭吃?
从村落回到魏军军营的那个晚上,卫珺将军便自杀了,他对自己亲手带着出生入死的军士们留下的唯一一句话是:“好好活着回到家乡去。”他亦是寒门出生,是忠君还是爱民,想来两难,唯有一死。 随卫珺将军一同上路的,还有宰相陆修竹。
君瑞也不知是真心敬重卫珺将军与陆相为人,还是为了令这些被俘的兵士再无反心,居然为二人举行了简单隆重的葬礼,参加过这场葬礼的上万战俘从此对这位安王殿下改观,虽然不曾生出转投敌军的念头来,但在营中做做杂役,皆一心等着天下一统好回家种田。
安王有言,凡是在营中服役者,只等天下一统,皆可按家人分得足够温饱的田产耕种。
事后,许君乘曾问君瑞为何不曾将这些战俘杀死,君瑞紧盯着长安传来的密报,目光都不曾转动一下,漫不经心道:“这些青壮年将来可是我大魏的纳粮户。杀了,与我又有何益?不过多添上万具尸体罢了!”
许君乘深以为然。遂又问道:“那么我们何时回京?”
很快,周国故郡县纷纷上表愿意臣服魏朝,对于周国一众奸臣贪佞,皆在卫珺将军和陆相葬礼三日后斩杀不赦,抄其家,没其资产、家眷。而先前一直被打压的忠臣,君瑞以礼相待,不愿再侍二主的臣子,和在军中服役的战俘一样,皆可按家人分得足够温饱的田产耕种。至于把持朝政的周国皇后,君瑞下令赐死。部分臣子为此动摇,表示愿忠心新主。
魏隆景十八年冬末,魏帝的旨意传来,废乾泰帝,百姓赋税徭役一应视与魏国百姓。先前处置的一大批贪官污吏,朝廷将会再派贤者上任。
隆景十九年元月,继后所出嫡长子安王凯旋回京,并一同带走所有周国宗室。
隆景十九年四月,魏帝下旨将废帝封为周国公,其嫡子为世子,宗室男丁囚禁于昔年的临江王府。
兰陵萧氏萧琦昔年功之高,王府几次修缮,即使后来太宗又为他赐了一个更好的王府,太祖赏赐的王府也被封了起来,直到如今才用来囚禁周国宗室。昔年显赫太祖、太宗、先帝三朝的萧氏,最终也难逃寂寂。
至于周国的妃嫔、帝姬、宗姬则分赐到王府公卿的府中为婢。
安王府中王妃早去,只留下一儿一女,即福安郡主君姝和安王世子君追。以及一位有名份的夫人柳氏和侍妾三人。
君追出生时,安王大败旧周卫珺将军,追敌军三千里,故君檀为嫡长孙赐名追。
当晏月到了安王府时,惊奇的发现,安王府的格局竟然和旧周东宫一模一样。而她,原本金尊玉贵的太子嫡女,如今却成了无名无分的侍姬,无依无靠。
原本来说,静太妃对君檀是有分量的,礼法摆在眼前,再怎么也压得住他。可先帝却偏偏将君檀过继到了发妻名下,君檀在礼法上和静太妃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君檀并不是养在静太妃膝下,显贵靠的也不是静太妃,静太妃生子之前不是主位,生子之后也不是主位,萧皇后缠绵病榻,无法诞育子嗣,就将君檀抱到了身边养育。萧皇后无子,便一门心思让君檀认她为生母。若不是萧皇后得圣宠,君檀也不会得宠爱。
这些秘辛,老宫人都能说出一箩筐,萧皇后把宠爱分到了君檀身上,君檀又把这宠爱回馈了萧皇后,两人好似亲母子,静太妃反成了陌路人。
所以,萧皇后胞弟——大长公主独子萧意的嫡长孙女萧昕汝是未来的安王妃,这一秘密人尽皆知。
王府品级:
王妃
夫人,嬖人(有品级)
姑娘(敬称)
魏朝称呼贵女居次,居次=小姐
周国覆灭,只在一夕。
周国乾泰二十五年九月,魏国隆景十八年九月,魏国大举进犯周国,魏国赫赫精兵由安王统领,携风雨之势来,不到两个月,魏国十万大军就列于周国王都之外。
赫赫在周朝正章帝在位年间成为了周朝属国,由于边境安定,汉夷杂居,漠北兴起许多新的大族:君氏——魏国皇室;景氏、舒氏、贺兰氏······尽管过了一百年,赫赫军队,依旧是魏国实力最强的军队。
此番出动赫赫精兵,足见魏帝君檀的雄心——平定四海、一统九州。却也将他自己置于惨境——其母静太妃是周国宗女,后来他被过继到皇后萧氏名下。
安王在周国王都汴梁半月,朝中文臣以宰相陆修竹为首;武将以卫珺为首,当时虽被赫赫诸将合力围攻,不敌被俘,但绝不肯降敌,日夜痛骂君氏一族乃是弑主之佞臣——一百年前,赫赫君主与周朝废帝无道,君氏一族平定漠北,入主中原。周朝由此变成周国。
众人以为会大殿下劝降或下令处死这些臣子,然而大殿下的做法却让他们惊诧又叹服。
对付这些宁死不降的旧臣,方法有二。
其一曰以军威慑之,此招不用赘言,天下间皆知魏国赫赫精骑数万,横扫九州。
其二曰以攻心为上,晓之以情劝之以理,以行为取信于敌,以自由温饱相诱。
君瑞锁了这些旧臣,让他们和被俘的兵士一起,到魏国占领的故土,看一看那些村落。朝堂之上,皇帝多年卧病,皇后揽权,太子性懦弱,文臣武将各不相让,百姓税赋多重于魏地,食不果腹,民间对当权者颇有怨言,周国的天下毫无指望。
卫珺将军一生忠勇爱国,征战沙场,手下的兵皆是寒门子弟,连年战争,衣食无继,这才为了混一口饭吃而投军。
陆修竹陆相以一己之力,周旋于帝党与后党之间,极力调和文臣和武将的矛盾,使朝堂的派系趋于平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赫赫精兵横扫的故土如今皆姓了魏,百姓安居乐业,采茶种桑,谁人不向往一口安稳饭吃?
从村落回到魏军军营的那个晚上,卫珺将军便自杀了,他对自己亲手带着出生入死的军士们留下的唯一一句话是:“好好活着回到家乡去。”他亦是寒门出生,是忠君还是爱民,想来两难,唯有一死。 随卫珺将军一同上路的,还有宰相陆修竹。
君瑞也不知是真心敬重卫珺将军与陆相为人,还是为了令这些被俘的兵士再无反心,居然为二人举行了简单隆重的葬礼,参加过这场葬礼的上万战俘从此对这位安王殿下改观,虽然不曾生出转投敌军的念头来,但在营中做做杂役,皆一心等着天下一统好回家种田。
安王有言,凡是在营中服役者,只等天下一统,皆可按家人分得足够温饱的田产耕种。
事后,许君乘曾问君瑞为何不曾将这些战俘杀死,君瑞紧盯着长安传来的密报,目光都不曾转动一下,漫不经心道:“这些青壮年将来可是我大魏的纳粮户。杀了,与我又有何益?不过多添上万具尸体罢了!”
许君乘深以为然。遂又问道:“那么我们何时回京?”
很快,周国故郡县纷纷上表愿意臣服魏朝,对于周国一众奸臣贪佞,皆在卫珺将军和陆相葬礼三日后斩杀不赦,抄其家,没其资产、家眷。而先前一直被打压的忠臣,君瑞以礼相待,不愿再侍二主的臣子,和在军中服役的战俘一样,皆可按家人分得足够温饱的田产耕种。至于把持朝政的周国皇后,君瑞下令赐死。部分臣子为此动摇,表示愿忠心新主。
魏隆景十八年冬末,魏帝的旨意传来,废乾泰帝,百姓赋税徭役一应视与魏国百姓。先前处置的一大批贪官污吏,朝廷将会再派贤者上任。
隆景十九年元月,继后所出嫡长子安王凯旋回京,并一同带走所有周国宗室。
隆景十九年四月,魏帝下旨将废帝封为周国公,其嫡子为世子,宗室男丁囚禁于昔年的临江王府。
兰陵萧氏萧琦昔年功之高,王府几次修缮,即使后来太宗又为他赐了一个更好的王府,太祖赏赐的王府也被封了起来,直到如今才用来囚禁周国宗室。昔年显赫太祖、太宗、先帝三朝的萧氏,最终也难逃寂寂。
至于周国的妃嫔、帝姬、宗姬则分赐到王府公卿的府中为婢。
安王府中王妃早去,只留下一儿一女,即福安郡主君姝和安王世子君追。以及一位有名份的夫人柳氏和侍妾三人。
君追出生时,安王大败旧周卫珺将军,追敌军三千里,故君檀为嫡长孙赐名追。
当晏月到了安王府时,惊奇的发现,安王府的格局竟然和旧周东宫一模一样。而她,原本金尊玉贵的太子嫡女,如今却成了无名无分的侍姬,无依无靠。
原本来说,静太妃对君檀是有分量的,礼法摆在眼前,再怎么也压得住他。可先帝却偏偏将君檀过继到了发妻名下,君檀在礼法上和静太妃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君檀并不是养在静太妃膝下,显贵靠的也不是静太妃,静太妃生子之前不是主位,生子之后也不是主位,萧皇后缠绵病榻,无法诞育子嗣,就将君檀抱到了身边养育。萧皇后无子,便一门心思让君檀认她为生母。若不是萧皇后得圣宠,君檀也不会得宠爱。
这些秘辛,老宫人都能说出一箩筐,萧皇后把宠爱分到了君檀身上,君檀又把这宠爱回馈了萧皇后,两人好似亲母子,静太妃反成了陌路人。
所以,萧皇后胞弟——大长公主独子萧意的嫡长孙女萧昕汝是未来的安王妃,这一秘密人尽皆知。
王府品级:
王妃
夫人,嬖人(有品级)
姑娘(敬称)
魏朝称呼贵女居次,居次=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