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lachel吧 关注:12贴子:1,545
  • 19回复贴,共1

【姜维个人】西风吹老琴瑟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了想还是把lofter上的文搬过来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2 21:09回复
    *写在前面的废话:
    这篇文从刚放寒假那天开始写,总共写了足足有三天。其实这个脑洞是小四门期末考试那天开出来的,原梗来自于姜维吧精品区的一篇文《时空墙30题中》一句“我打扮成洛阳客商,向你兜售一张古琴。”
    寒假前被关在学校连上了十天课,并且最近学校在死揪小四门(今年三月就要小高考了QuQ),上课和作业强度都大得累人。再加上之前语数英考得特别差,被老师家长不停地责罚,还有其他种种原因,那几天我真是走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在这样的生活里,伯约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我深知,他的路远比我的路更逼仄,我所拥有的希望也比他多得多。在某些方面,我觉得自己也有些像他,也许是个偏理想主义者。因此,每次想到他,心中便得以宽慰许多。那几个日子里,身旁的人对我大多是冷眼相待,唯有他给予了我真正想要的“正能量”。
    所以,很想给他写一篇文。但是又不知该怎么抒写自己与他的“故事”,于是把自己拟成一位卖琴女子。大概是因为曾经有人问过我,如果回到三国时代,你愿意是什么身份。我回答说,我最想成为伯约的知己。
    写这文的时候感觉快要耗尽词汇量了……!毕竟想用一切美好的词句来苏伯约,但是又怕不真实。诚如微博上一个伯约迷妹说的:“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
    文本有点长,废话也够多了,那么就到此为止吧。
    【PS】上次一位同学给我发过来一张姜维抚琴的图,权当作这篇文的人设好了。当然私心也很喜欢图二这样的伯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22 21:12
    收起回复
      2025-08-07 21:41: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
      〔零〕
      我踏遍山高水远,穷尽碧落黄泉,终于在云间觅得那株梧桐。
      山中打樵的老父告诉我,世上桐树虽多,却唯独这株生在了人间天外。山风悠悠,云水空流,所有归去西天的青鸾鸣凰,都在它上头栖足。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采下桐木的时候,我心想,唯有这样的琴木,才是配得上他的。
      洛阳城中的老琴匠,替我将那桐木打制成一把古琴。它真美。银弦响处,琴音清越,犹如他朗朗的笑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2 21:14
      回复
        〔壹〕
        ——建兴六年,成都。
        换上贾袍,怀抱古琴,我扮成蜀中商女,伫立在南市街头候他。一天之内,不知有多少人路过我的身前,见了这琴的秀美风姿,停下来问价钱。
        “这琴不卖。”我拢紧宽袖,微笑着看他们啧啧称赞一番,然后又摇头叹息着离去。我想,琴是需要遇上知己的。唯有他的手指才能叩响它沉寂的心弦。
        日暮渐远,那古旧城墙下策马而来的人,素衣白衫在秋风里猎猎舞动,远远便听闻玉佩泠泠之声。
        正是他。
        这年他初入蜀地,成都女子惊其为天人。他俊美无双,身上带着一种来自异域的气质——温润如玉,却也是裹不住地鲜活矫健。他有优美的手指,挥翰泼墨便安得天下,挺枪横戟便定得乾坤。
        “姑娘,这琴怎么卖?”
        我一抬眼,便触及他眸底一片澄澈。他下了马,站得很近,香草的清芬笼在周身。
        “五铢钱。”倏忽之间,我没来由地笑起来。
        他却沉默,接过古琴抱在怀里,目光淡淡地掠过琴身镌着的华美纹饰。俊美少年自是有人围观的,有些流言蜚语便喧嚣着传到我耳中,言这姑娘好生奇怪,五铢钱卖一把好琴,想来是看上了将军。
        “你们休要胡言!”我嗔怒着看向他们,衣袖却被他轻轻拉住:“不要与闲人生气。”
        我转头凝视他。他避开我的目光忽又低眸,手指按过琴弦,落下若水弦音一行。
        “好琴。这琴我要了。”
        干净的钱币带着他掌心的温度落在我手中。见他抱琴牵马离去,我急急追上。
        “很喜欢琴么?”听到我紧追的脚步声,他放缓了步伐,回眸轻声问道。
        “是啊。这琴是上好的桐木制的。”
        “我知道。只是,为何不自己留着?”
        “好琴当配良将。”我说,“得以与将军朝暮为伴,想来也是这琴的大幸。”
        “那真要多谢姑娘了。”他轻轻一笑,眉目间尽是清风皓月。“对了……称我伯约就可以。”
        “好。”
        穿过长街,夜风萧瑟,灯花无言。与他同行,无需过分言语,哪怕只随在他身后,凝视他抱琴远去的背影,也是这如水秋夜中叫人心动的一纹流云。
        “留下来吃个晚饭吗?”他走进竹林深处,一边解鞍系马,一边笑着问我。
        “不必。”我立在门外,报以一笑。替他掩上柴扉,便悄然离去。
        “伯约,有缘再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22 21:14
        回复
          〔贰〕
          ——延熙元年,汉中。
          春意阑珊,嘉陵江畔传来熟悉的弦音。在蜀中听惯了《当归操》,却从不曾有人如此深谙这支乐曲之道,不知此处又是谁在抚弦。
          循声而行,我便在江边看到了他。
          他一人对琴独坐,素袍加身,青丝绾得整齐。江畔飞花杳杳,东风摇落一树绛红,温柔地覆在他的肩上身上。与他阔别恰有十载,而他容颜与风姿竟经年未改。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只淡然一瞥,而指尖琴声不绝。我静静地看着他弹,心中有些惆怅:他忘了我么?只是,与他素来只有一面之缘,又何须强求他置我于心上?
          “我后来再也没能在南市见着你。”他一开口便遣散了我的忧郁,“不卖琴了么?”
          我该如何向他解释,我本非商贾人家,在南市兜售那张古琴,只是有意为着与他相逢?
          “姑娘的琴真是好。”他指尖终于停住,目光投向我。“这琴已弹了十年,琴弦不断,琴身不朽。”
          “自然,桐木琴是最长久的。”我答道,“那年将军给的那五铢钱,我也一直锁在书箧中,舍不得拿出来用。”
          他眉间泛起笑意,不言不语,却重又抬手挥弦,琴上便淌下波澜壮阔之声,若飞沙走尘中万马奔腾,又如电光火石里长风驰骋。一曲终了,余我独自惊叹:温婉的桐木琴竟也能奏出如此壮美的乐音么?
          “天水的民歌。”见我惊讶,他浅笑着解释。
          我点头会意。“很想念家乡吧?”
          “是。”他双眸微闭,叹道,“不觉离家也有十余载。甚是想念山林间啸卷的长风,石丘上漫扬的黄沙……自然,还有家中庭院里那丛忍冬花。”
          “总有一天能回去的。”我安慰他。
          他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家国未复,安能还乡?”
          伯约啊,你总是这样倔强得惹人心疼。我不知如何安慰他,只好将自己的手掌覆上他冰冷的指节,触及他的手指在我掌中轻微地颤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22 21:17
          回复
            〔叁〕
            ——延熙十年,陇西。
            他再次远征中原之前,我前去为他饯行。
            酒阑时分,满座宾客次第散去,渐渐又只余他一人独坐渭水畔抚琴。在他身后是残阳如血,寒寺钟声惊起一阵鸿雁。
            他已不再年少,却仍旧风华绝代,琴声里裹挟着无际的悲凉与凄惶,忽又急急转音宛若北风低泣。
            “伯约,何故如此?”
            见到我走来,他半抬起眼眸,目波里染着几分醉意。“告诉我,我错了吗?”
            “你会错吗?”我在他身旁坐下,靠近他。
            他沉默良久。“……谯周说百姓已经厌倦了战事。”
            凝视着他的指节扣紧琴弦,心中轻轻一凛。确实如此,在过于频繁的战争之下,蜀中军民已日渐困顿。但又怎能把所有罪过归结于他?
            “那不是你的错,伯约。因为除了战争,我们早已别无他路。难道苟活在这里等着束手就擒么?不,这只能使我们的劫数降临得得更快些。”
            他苦笑着点头,扶着身旁的树干站起身,形容格外枯槁憔悴。不知是因为不胜酒力,还是由于心间的彷徨与迷茫。
            于是我也起身,伸手搀扶他,这一动作却在不经意间接近了拥抱。他借我的力站直,轻阖双眼,渐渐平静的呼吸缱绻成沙哑却温柔的低语:“谢谢。”
            “你不是在孤注一掷。”我在他耳边说道,“如今大势未去,能力挽狂澜者,唯有伯约你一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22 21:21
            回复
              〔肆〕
              ——景耀七年,剑阁。
              “伯约!”
              我冲到军帐外,在早春微冷的夜风里裹紧长袍。连唤数声,不闻应答,两侍卫便不耐烦地过来推搡。
              “住手。”
              他的声音响起之时,我竟说不上是熟悉或是陌生。人群自动让开,他仍是一身素衣地站在我面前,注视着被反绑着双手、样貌不堪的我,神色出乎意料地平静。
              “我果然等到了你。”
              他的嘴角勾起一个苍凉的弧度,笑容里却还隐隐牵绊着年少时那抹清明。“这几十载以来,你从未违约。”
              尾随着他走进军帐,我在晦暗的烛光中细细地打量他。他已过耳顺之年,两鬓染上岁月的尘霜。少年时的一身桀骜不驯皆已褪去,余下的只有璞玉般的沉静与稳健,却同样叫人莫名地忧伤,就像灞陵折柳之日饮下的一盅薄酒,清雅温润却也冰凉在心头。
              家国之任沉重地压在肩头,他实在太疲惫了。半生杀伐,九望燕云,大汉的气数一年复一年衰微,他却是将峥嵘年华尽数献给了刘氏江山。而如今,魏将邓艾偷渡阴平,昏庸后主献了国都。成都已沦陷!复国的希望唯有他一人担起。只是,古今山河无定数,此去不知何泰否。
              军帐的角落里卧着一张古琴。仍旧是我卖给他的那把,只是弦上已落满尘灰。
              我用手指拂开尘埃时,有人踱了过来。
              “大将军已经很久没有弹琴了。”钟会告诉我,“大约是……自从我遇到他的那天起。”
              “我明白。”
              钟会饶有兴致地看着我:“君与大将军有故?”
              “不过是友人罢了。”我微笑着答道。对于旁人,似乎总不愿多作解释,包括那把琴的故事。天资聪颖的钟会自然能看出点什么,却也不加追问,只是点头一笑。
              明早就是进军长安之时,夜里军帐内觥筹交错。晚宴将尽,姜维忽然起身,道:“愿奏弦歌一曲,为诸君壮势。”
              我为他搬来古琴。许久未弹,他的指尖却毫不生疏,弦音一气呵成,依旧是二十多年前弹与我听的那支凉州谣,只是气势上宏大了不少,若万军鼓角争鸣,如纛旗迎风挥旗扬鞭万夫莫当之势。
              一曲终了,只闻满座慷慨呼声。借着士气高涨,他拔出佩剑,高呼道:“来日进军,一举定鼎中原!”
              望着他依旧傲然的身影,我终于开始坚信——克复中原指日可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2 21:21
              回复
                〔伍〕
                谁知,他们在深夜里出其不意地发起了对魏将的偷袭。我在帐中醒转之时,周遭只余十几个小卒。我无法为他酾酒饯行,更来不及说别离。
                “钟司徒之计业已败露,大将军于蜀宫兵败自刎。”
                约是平明时分传来的消息。那人匆匆闯入时,只带进来一阵入骨凉意。
                无视满帐恸哭,只披一件薄衫,我独自奔出辕外,登上城关。与其说来不及流泪,不如说泪与酒皆无法寄托我这卑微却至深的哀恸。
                城墙上早已立满降旗。极目远视,只见满城烟沙啸卷残败落叶,八荒之内风雨如晦,独独不见那早已改了姓氏的蜀宫,还有那面怀着难咽的遗恨在烟尘中倒下的汉将旌旗。
                国破山河成风絮,满目荒凉谁可语。这飘摇了半世的刘氏江山,终究是迎来了它该有的劫数。他倾尽一生去守护的这寸山河,就这样将他的半纸旧梦葬入了剩水残山之中。
                伯约啊,此时的你一定重归故园了吧。你是否已乘着北行的长风归去,穿过袭满落花的回廊与那早已人迹不至的庭院,再次见到那丛独为你盛放的忍冬花?只可惜,再无琴声送你还乡了。
                古人有言,士为知己者死。若真是如此,伯约,能否让我视你为知己,在这面目全非的王朝终于倾覆之时,与你一道饮下岁月的鸩酒?
                面朝蜀宫的方向,我学着他的模样拔出长剑,饱蘸着赤血挥洒出最后这一曲祭诔。
                这方土地春凉彻骨。我以为黄泉之路也是这般冰冷而漫长,足以让所有远行的人彼此相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22 21:22
                回复
                  2025-08-07 21:35: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记〕
                  蜀大将军姜维兵败未几,魏将回袭剑阁,途中闯入其旧军营,将其中财物劫掠一空,唯独将那把桐木琴进献给了素爱乐音的晋王。
                  这张古琴自在洛阳制成以来,姜维已弹了三十余年,而琴依旧光洁如新,不染尘垢。然而奇怪的是,晋王的手指方一触及琴弦,只听得轻微一阵如裂帛之声,七柱银弦竟铮然断裂,琴身也随之分崩离析。一缕青烟从裂纹中升起,越过窗棂径直向北散去。
                  “郤正啊,你给孤说说看,这是如何一回事?”晋王难得地走下龙椅,问面前曾经的蜀中官吏。
                  “臣以为,好琴当需知己,唯有那知晓它心的手,才得以驾驭它。如今将军已逝,此琴安敢独生?”
                  “孤知道了。”晋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退下。”
                  郤正拜谢起身,踏出殿门,但见北方天宇一片冥暗空濛。大殿之外,惟有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22 21:23
                  回复
                    赞赞赞!你这个文真的特别好看,很有韵味,我这几天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拿去给同宿舍的三国老司机看了一下,然后我们几个人有一点点感想,过几天整理出来做个长评好不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23 12:16
                    收起回复
                      《西风吹老琴瑟声》长评
                      说好的长评终于写好啦!写的时候跟同宿舍的三国老司机聊了好久,所以这里面也会夹杂着很多她的意见~
                      首先我要表示,我们俩都非常非常喜欢这篇文!你发在老福特(也就是lofter啦)上的第一天我就反复读了两遍,然后马上把链接复制给了老司机(她一直混不老歌,不玩老福特的)。一开始她觉得文太长,懒得看,我就耍她说这是一篇写男神x自己的玛丽苏文(当然你的文一点都不苏啦,放心),她立马就过去看了!!结果她看完一遍之后跟我说,「一点都不苏啊,但写得挺好的」。我就告诉她说,「对的,她(也就是你)以前是我们班作文写得最好的人。」没想到第二天她告诉我,说她又把你的文刷了一遍,感觉这种文风读起来太享受了!我就也重新看了几遍,感觉确实就像你文章下的一条评论说的那样,文风挺好的,无论是外貌描写、环境描写,还是情感描写,都非常细腻(原谅我词穷)。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那种简洁干练但又不失美感的语言我真的超羡慕啊!!!怎么说呢,你的文风给人的感觉就是极度的清新和古典,当然这种清新和现在流行的那种「小清新」根本不是一样的,它应该是词句的简洁优美加上情感的深沉凝重吧?也不知道我形容得对不对。(感觉讲了一大通废话,我的文字就是不如你简洁,好难过)
                      之前姜维在我心中一直是蜀汉大将军的形象,就是那种挺枪纵马,驰骋沙场的霸气形象。但是你的文给我展示了他截然不同的一面,尤其是读过很多遍之后,立刻就被一个文艺青年轻抚琴弦的形象洗脑了!文中的姜维更像一个文官而不是武将,虽然我之前也知道姜维确实文武双全,但并没有想到他还会弹琴!(话说姜维会弹琴有什么文献中提到过吗?求教)此外,之前看过的姜维同人文,大多数都写的是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但是你却避开他的“善武”而去描写了他“善文”的一面,我觉得特别特别有新意,而且也加深了我对他“文武双全”这一品质的印象!
                      然后我特意去老福特上搜了一下姜维的tag,发现大多数他的同人文都是有cp在里面(比如姜钟,维亮之类),而且文中姜维基本上都是傻白甜的形象,不是甜嫩无比就是一天到晚害羞,给人的感觉确实好萌好可爱,但也只能停留在让人想揉揉他的头发这一步了。但是你文中的姜维和别人文中的都不一样。你笔下的姜维确实也有可爱的一面,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忧郁的、感情丰富的姜维,一个身上背负着沉重责任的姜维。不是我瞧不起那些cp文(其实我自己也是个维亮党),但是你笔下的姜维才是我最想看到的那种。从刚到蜀国时的年少轻狂,到诸葛亮去世后一下子的肩负重任,再到后来亡国时的力挽狂澜与悲壮自刎。这样的姜维才能让人真正肃然起敬,而不是整天靠卖萌来讨喜。我至今还记得,你那句「家国之任沉重地压在肩头,他实在太疲惫了」特别戳心。
                      文中女主(也就是你的化身)送给他的那把古琴是全文的线索,他的人生轨迹全部在琴声中体现。其实第一遍看的时候,读到〔贰〕中那句「自然,桐木琴是最长久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把琴最终的命运会是被送进博物馆流传后世。没想到竟然是人亡琴毁的结局,我当时读到〔后记〕的时候真的瞬间被震惊了,但恐怕真的只有这样悲剧的结尾才更能体现姜维的精神吧!结尾处提到古琴碎裂时有一缕青烟升起,并且往北方散去,我把它理解为那是姜维的灵魂,古琴是他的知己,以至于他的灵魂已经与琴融为一体了,在琴碎之时,他的灵魂便可以去往北方,回到他思念已久的故乡。
                      除了琴毁之外,文中另一个让我心惊的情节,就是女主的自刎(你那个情节写得好隐晦,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我认为她应该不仅是为姜维而死,也是为了蜀国的灭亡。老司机说,她之前看过好多写自己和男神的文,但没有一篇不是玛丽苏,而你却巧妙地避开了玛丽苏之路。我想了想,其实其他人的文中同样也常常出现女主死去的情节,但全部都是「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那种情节,只有你文中的女主是「士为知己者死」。从思想层面来说,你的文不知比那些玛丽苏高明了多少。用老司机的话来说,就是「非常完美」!!
                      哦对,问你个问题,这篇文和歌曲《琴师》有没有关系呢?我一开始没听过这首歌,但是老司机告诉我说题记里那句「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是《琴师》里的歌词。然后我去听了一下,发现歌词里的那句「随断弦复了思乡的情绪」正好对应〔贰〕中姜维思乡的情节,还有那句「呼吸声只因你渐渐宁静,吹了灯让我拥抱着你」对应〔叁〕中姜维和女主拥抱(当然没有吹灯)然后呼吸渐渐平静的情节。不知是不是巧合呢?反正在听过《琴师》之后,觉得你的文更美了。
                      嗯,暂时就写这么多吧,虽然还觉得意犹未尽,但是废话已经够多了(哭),这里面都是我的猜测,如果我说得不对,求不要打我!!毕竟第一次写长评就献给你的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28 20:23
                      收起回复
                        回复@smile红粉心情
                        首先谢谢你和老司机喜欢我的文!!嗯,这个脑洞准确来说应该是小四门期末考前一天晚上开出来的,然后期末考试一结束就马上回去码字了。前后也改了又改差不多有好两天,文本确实有点长,差不多是我这么多年来写得最快的一篇文了。其实中间也遇到写作的瓶颈,曾想过放弃这个脑洞,但一想到这是甜姜中心文,立马又打消了半途而废的念头。他身上确实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他提供给我的精神信念能助我撑过任何困难,放寒假前那最痛苦的几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不知以何种方式感激他,便只有写这篇文了。
                        关于文中的卖琴女这一角色,她只是我精神理念的体现,并不是真的要把自己代入那段历史。毕竟觉得他这一生真的不容易,特别心疼他,很希望自己能够跨越时空与他对话,好好地安慰他一番,所以我会安排文中卖琴女对他说的各种暖心话语,以及那个拥抱……。你说的没错,现在很多原创女主文通常深陷玛丽苏路线,但既然你和老司机都觉得我的文不苏,那么我在控制文本的这方面应该算比较成功了吧?总之我是不会厚颜无耻地写男神×自己的cp文的,就算我真的身处那个时代,我也远远配不上他。但是做他的灵魂知己远比嫁给他更让我艳羡,因此我安排卖琴女以这样一个角色出现。
                        关于你所说的文风问题,其实这种文风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因此我在不断练习它。确实和现在到处都是的那种“小清新”不一样,其实我并不喜欢那种过于文艺的文字。就像语c圈现在横行的那种风格一样,用各种华丽的词藻去堆砌一个个长句子,不仅看起来不舒服,读起来还要断气。所以我特别推崇这种简约、清淡却又意境隽永的文风,“词句简洁优美,情感深沉凝重”,我觉得你的描述已经非常到位了。谢谢你的肯定,但是我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那个境界。
                        你说读完这篇文后就彻底被一个文官姜维的形象洗了脑,其实他在我心中一直都是长发素裳、腰挂玉佩,一身书卷气的模样,一位风流潇洒的君子。他自幼喜爱郑玄的儒家思想,所以一定是个儒雅之人(记得很多资料里面描述他外貌“儒雅英俊”,应该可信)。关于他文武双全这一品质,你的男神诸葛亮给出了最高的赞美。他在《赠幼麒伯约》中这样说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能使诸葛亮做出这样的评价,整个三国中还有谁能做到?至于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粗有文武”,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有失偏颇的。不过陈寿估计也是被逼的,毕竟不能在晋王面前表扬敌人是不是。以及,关于姜维会弹琴的史实,可以搜索“蜀山派”,其中有收录他的名字及其作品《当归》。
                        确实现在lofter上与姜维相关的文大多都是cp文。而且他的cp还神TM多,什么诸葛亮,钟会,夏侯霸,邓艾……如你所说,这些文中的姜维的确清一色傻白甜形象,包括现在大多数同人图也是如此。其实我也非常喜欢姜维这样萌萌哒形象啊,真的看着超可爱,心情都会变好。但仅仅停留在可爱这一层面还远远不够。他并非一直都是一个很阳光开朗的人物。事实上,他人生有大约一半的时光是一个忧郁沉重的形象。因为他毕竟是蜀汉的大将军,一个时代的命运全部牵系在他身上,再加上后期蜀中大量乱臣贼子的误国……所以说他肩上的重担(不仅仅是“重任”)可想而知。我希望能写出他肩负着的那些东西,也期盼有更多人能喜欢这样一个姜维的形象,而不是仅仅喜欢他的cp。说实话,他所有cp我一个也不吃,不是我不支持cp向的文,只是我单纯地喜欢他本人。当然,他人是否接受不能强求,我认为每个维粉都应该写出自己心中的那个他。
                        你确实很懂我。你对卖琴女的解读基本上就是我所想的那样,但是对桐木琴的解读有一些不同。我在文中安排了四次死亡:蜀汉的亡国,姜维之死,女主之死,古琴的毁灭。古琴破碎时那缕青烟,实际上是琴的灵魂。这把琴有着与它的主人同样的气节,姜维兵败自刎,它同样不愿存在于一个面目全非的时代,不愿为一双陌生的手所驱使。所以它选择了自我毁灭。而它的灵魂也将去往北方,去寻找姜维的灵魂。我写这样一个情节,除了给结尾增添一点点《聊斋》一般的奇幻色彩之外,其实还暗示了姜维的灵魂也已经回到故乡。我一直一厢情愿地希望人去世后灵魂不灭,毕竟他至死也没能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
                        最后回答一下你那个问题。嗯……《琴师》确实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首歌,这篇文也许有受到一点点启发,但是那两个情节真的跟那首歌没有关系。感觉你一定研究得很仔细吧,毕竟你写了这么长的评论,真要好好谢谢你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29 17: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