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级岐中校友。默默借用我大岐中吧为自己的小说打个广告~~万望学弟学妹支持
欢迎点击http://m.jjwxc.net/book2/3059252/6进入晋江文学城阅读全文(摘选自刘书《那些年我也心向阳光》,这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短篇小说,正在连载中,期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相似的你。我们受过伤,流过眼泪,但又面带微笑,奋力向前奔跑。这不止是一篇讲述爱情的文,其中包含了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普通人生活的思考,希望给你的这个寒假带来不一样的成长。)话不多说,看故事
他在清晨出发,坐上56路公交,城南到城北。又坐上56路,城北到城南。如此反反复复,一直到夜幕沉沉。
万千灯火,独无我的一处栖身之所。午夜的护城河边,他掐断了手里的烟,用力扔出,亮光在黑夜与霓虹之间划出一道亮亮的弧线,然后沉入无边无际的暗夜,这就是孤独。
笔挺的西装略微褶皱,裤管稍稍卷起,他伸手摸摸了下巴的胡茬,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岁月不饶人。那仿佛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一个光年还是两个光年以前?或许是他自己弄错了,仅仅是两个月前,不,三个月前吧。他在这里扔了戒指,也扔了七年的感情。
七年之痒,他没能逃过这个诅咒。
大学四年,工作三年,苦苦经营的感情,却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一段感情里,付出更多的人,往往是受伤最深的那个人。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伤最深的那个人,但此刻的他如同一只困兽,在黑夜里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与他相伴的,是护城河和霓虹,深深的,深深的。
他最美好的青春用来记住了一个人,然后尾声,只能强迫自己去遗忘。
一段感情快要走到尽头,往往是最无力、最黑暗的时候。他强迫自己不去听、不去看、不去想,每天强颜欢笑,装作什么事都未曾发生过一般,他们还是那对令人艳羡的情侣。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她灿若骄阳的笑,两人出双入对,直到尽头。他行动掩饰着自己的不安,她强颜欢笑下是无法遮掩的疲惫----他们,都是没有天赋的演员,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彼此。
他像一条濒死的鱼,呼吸不顺,眼中是寂寥,是落寞。她曾经说过最喜欢的是他的眼睛,因为明亮又澄净,眼里盛开着一朵世间绝无仅有的花。
如今,这双眼依旧明亮,却不再澄净,眼里开满的是触不尽头的孤独。舞剧落幕,演员谢幕,他亦卸下伪装,不需再表演。
她当着他的面,巧笑倩兮地挽起另一位绅士到舞台中央,两人的舞步异样和谐与登对。他像配角般躲在角落,在灯光暗下时视而不见,与周围人侃侃而谈。
恍惚中他回忆起他们的初识,大一迎新舞会上,她也是这样巧笑倩兮地向他问好:“这位同学,我能请你跳支舞吗?”他慌张失措,脸烧红,手都不知道往哪放,那是大男孩特有的腼腆。
他看到两人在舞池翩翩起舞,竟与记忆中的那年他们的青涩舞步完美叠合,两人你踩我,我踩你,到最后以尴尬收场。
她回到他们的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往往今天拿份文件,明天带件衣服,他坐在双人床边轻轻叹息,面带微笑看着她的印记越来越少,到最后只能看见风吹起米色的窗帘,那是他们一起去商场挑的,当时清仓打折,只花了两百三十二块。
他试探性地,犹如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宝贝,能不能别走,今天的栗子粥还没煲呢。”
她沉吟好一会,答:“栗子快没了,记得去买。要板栗,大大的板栗,这样煲出来的粥才够香。”
说罢,她推门欲走。“宝贝,先别急,我去给你拿衣服,洗了刚晒干。是你最喜欢的那条紫色的裙子。”
“嗯,收了扔了吧。旧了,不合身了。”
他似乎忘了。那条裙子是他买的,只为了情人节给她一个惊喜。那是两人刚工作,花的比挣的还多的时候,彼此都不好意思跟父母开口,一起挤在小小的出租屋,期待美好的未来。
情人节将至,两人商量好不能花钱。她却偷着做家教为他买了一把剃须刀,只因为他不经意提起时,对这个牌子的向往。他也偷偷地把自己每个中午的餐钱一分为二,硬是坚持了两个月,还是把她最喜欢的紫色送给了她。
他们仪式化的告别,紧紧相拥。两人感情出现问题以来,第一次距离这么近。她笑着说他邋遢,胡茬密密麻麻的。却忘记剃须刀早就坏了,那晚他们吵架,她一怒之下就给摔了。他笑笑不置可否。却在相拥的一瞬,看着阳台上飘舞的裙子,心一点一点跌落谷底。
恍恍惚惚,过去的点滴都那么真实,似乎只要稍稍踮起脚就能够到。曾经两人手牵着手,在校园里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一起待过的实验室,一起去过的餐厅三楼靠窗的“雅座”,一起嘻嘻哈哈沉迷的小树林......然而一睁眼,却是什么都没有。回忆,是这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真真假假,皆是分辨不清。
有多少个周日的午后,两个人携着手,乘上56路公交,去到城市的一边找寻他们的爱情。城南是一所希望小学,大学四年,他们在这里做了三年的志愿者。城北是“雕刻时光”咖啡馆,他们的爱情也在这里雕刻。在城南,他教五年级,她带四年级。有时候,她让班上的孩子们做题,凝神细听,就能听到他讲课。他也经常带孩子们去到四年级,找他们的美女老师教他们唱歌。在城北,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本书,往往能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她最爱卡布奇诺,多加糖。他最爱摩卡,无糖。她看《小王子》之类的,英译本,法语原著。他则看《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口味不同,性格不同,但却一样的澄净,说不出的和谐。
他们在一起的这七年,没有大风大浪,有的只是融合了对方的大学时光,浸润了彼此的温柔岁月。前四年学生时代,半青涩半成熟;后三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互相扶持。可就如此,两个人还是到了说分手的那一天。
大学毕业,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广阔的人脉,进了一家外企。从端茶送水学起,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成长着。今天的他,已成为总监。她,则靠着恬静的气质,优异的成绩,被这家外企的老总破格聘用为贴身翻译。
他终日在公司,工作之余经常加班学习,常常一盏灯,一个人,在同事都下班后一杯泡面,不知疲倦地紧盯电脑屏幕。
她跟着老总世界各地开会,一起出入五星级酒店,高档会所,与高层们交流时游刃有余,从容不破,气质翩翩。
两人工作性质的差别使得他们在公司里保持着一定距离。他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升值,她尊重他的选择。公司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也只能下班后,在属于彼此的出租屋里做着幸福的美梦。
老板见她没车,总是好心载她一程;而与他一个部门的女孩却欣赏他的勤奋踏实,开始大胆地追求,他们的感情本应坚不可摧,却都忘记了水滴亦可石穿。感情出了裂缝,却没人愿意去补救,他们,都太骄傲。
她不再坐56路公交,他整夜整夜地加班。
她多次一身酒气的回来,他在黑夜中翻了个身,继续装睡。
老板送她一套洋装作为年终奖,他终于打开了猜忌的心门,和追他的女同事出去吃饭。
互相误会,彼此猜忌,顺气自然又合乎情理,他们的感情走到了尽头。
到底爱不爱,他们做了对方的演员。

欢迎点击http://m.jjwxc.net/book2/3059252/6进入晋江文学城阅读全文(摘选自刘书《那些年我也心向阳光》,这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短篇小说,正在连载中,期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相似的你。我们受过伤,流过眼泪,但又面带微笑,奋力向前奔跑。这不止是一篇讲述爱情的文,其中包含了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普通人生活的思考,希望给你的这个寒假带来不一样的成长。)话不多说,看故事
他在清晨出发,坐上56路公交,城南到城北。又坐上56路,城北到城南。如此反反复复,一直到夜幕沉沉。
万千灯火,独无我的一处栖身之所。午夜的护城河边,他掐断了手里的烟,用力扔出,亮光在黑夜与霓虹之间划出一道亮亮的弧线,然后沉入无边无际的暗夜,这就是孤独。
笔挺的西装略微褶皱,裤管稍稍卷起,他伸手摸摸了下巴的胡茬,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岁月不饶人。那仿佛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一个光年还是两个光年以前?或许是他自己弄错了,仅仅是两个月前,不,三个月前吧。他在这里扔了戒指,也扔了七年的感情。
七年之痒,他没能逃过这个诅咒。
大学四年,工作三年,苦苦经营的感情,却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一段感情里,付出更多的人,往往是受伤最深的那个人。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伤最深的那个人,但此刻的他如同一只困兽,在黑夜里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与他相伴的,是护城河和霓虹,深深的,深深的。
他最美好的青春用来记住了一个人,然后尾声,只能强迫自己去遗忘。
一段感情快要走到尽头,往往是最无力、最黑暗的时候。他强迫自己不去听、不去看、不去想,每天强颜欢笑,装作什么事都未曾发生过一般,他们还是那对令人艳羡的情侣。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她灿若骄阳的笑,两人出双入对,直到尽头。他行动掩饰着自己的不安,她强颜欢笑下是无法遮掩的疲惫----他们,都是没有天赋的演员,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彼此。
他像一条濒死的鱼,呼吸不顺,眼中是寂寥,是落寞。她曾经说过最喜欢的是他的眼睛,因为明亮又澄净,眼里盛开着一朵世间绝无仅有的花。
如今,这双眼依旧明亮,却不再澄净,眼里开满的是触不尽头的孤独。舞剧落幕,演员谢幕,他亦卸下伪装,不需再表演。
她当着他的面,巧笑倩兮地挽起另一位绅士到舞台中央,两人的舞步异样和谐与登对。他像配角般躲在角落,在灯光暗下时视而不见,与周围人侃侃而谈。
恍惚中他回忆起他们的初识,大一迎新舞会上,她也是这样巧笑倩兮地向他问好:“这位同学,我能请你跳支舞吗?”他慌张失措,脸烧红,手都不知道往哪放,那是大男孩特有的腼腆。
他看到两人在舞池翩翩起舞,竟与记忆中的那年他们的青涩舞步完美叠合,两人你踩我,我踩你,到最后以尴尬收场。
她回到他们的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往往今天拿份文件,明天带件衣服,他坐在双人床边轻轻叹息,面带微笑看着她的印记越来越少,到最后只能看见风吹起米色的窗帘,那是他们一起去商场挑的,当时清仓打折,只花了两百三十二块。
他试探性地,犹如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宝贝,能不能别走,今天的栗子粥还没煲呢。”
她沉吟好一会,答:“栗子快没了,记得去买。要板栗,大大的板栗,这样煲出来的粥才够香。”
说罢,她推门欲走。“宝贝,先别急,我去给你拿衣服,洗了刚晒干。是你最喜欢的那条紫色的裙子。”
“嗯,收了扔了吧。旧了,不合身了。”
他似乎忘了。那条裙子是他买的,只为了情人节给她一个惊喜。那是两人刚工作,花的比挣的还多的时候,彼此都不好意思跟父母开口,一起挤在小小的出租屋,期待美好的未来。
情人节将至,两人商量好不能花钱。她却偷着做家教为他买了一把剃须刀,只因为他不经意提起时,对这个牌子的向往。他也偷偷地把自己每个中午的餐钱一分为二,硬是坚持了两个月,还是把她最喜欢的紫色送给了她。
他们仪式化的告别,紧紧相拥。两人感情出现问题以来,第一次距离这么近。她笑着说他邋遢,胡茬密密麻麻的。却忘记剃须刀早就坏了,那晚他们吵架,她一怒之下就给摔了。他笑笑不置可否。却在相拥的一瞬,看着阳台上飘舞的裙子,心一点一点跌落谷底。
恍恍惚惚,过去的点滴都那么真实,似乎只要稍稍踮起脚就能够到。曾经两人手牵着手,在校园里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一起待过的实验室,一起去过的餐厅三楼靠窗的“雅座”,一起嘻嘻哈哈沉迷的小树林......然而一睁眼,却是什么都没有。回忆,是这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真真假假,皆是分辨不清。
有多少个周日的午后,两个人携着手,乘上56路公交,去到城市的一边找寻他们的爱情。城南是一所希望小学,大学四年,他们在这里做了三年的志愿者。城北是“雕刻时光”咖啡馆,他们的爱情也在这里雕刻。在城南,他教五年级,她带四年级。有时候,她让班上的孩子们做题,凝神细听,就能听到他讲课。他也经常带孩子们去到四年级,找他们的美女老师教他们唱歌。在城北,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本书,往往能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她最爱卡布奇诺,多加糖。他最爱摩卡,无糖。她看《小王子》之类的,英译本,法语原著。他则看《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口味不同,性格不同,但却一样的澄净,说不出的和谐。
他们在一起的这七年,没有大风大浪,有的只是融合了对方的大学时光,浸润了彼此的温柔岁月。前四年学生时代,半青涩半成熟;后三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互相扶持。可就如此,两个人还是到了说分手的那一天。
大学毕业,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广阔的人脉,进了一家外企。从端茶送水学起,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成长着。今天的他,已成为总监。她,则靠着恬静的气质,优异的成绩,被这家外企的老总破格聘用为贴身翻译。
他终日在公司,工作之余经常加班学习,常常一盏灯,一个人,在同事都下班后一杯泡面,不知疲倦地紧盯电脑屏幕。
她跟着老总世界各地开会,一起出入五星级酒店,高档会所,与高层们交流时游刃有余,从容不破,气质翩翩。
两人工作性质的差别使得他们在公司里保持着一定距离。他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升值,她尊重他的选择。公司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也只能下班后,在属于彼此的出租屋里做着幸福的美梦。
老板见她没车,总是好心载她一程;而与他一个部门的女孩却欣赏他的勤奋踏实,开始大胆地追求,他们的感情本应坚不可摧,却都忘记了水滴亦可石穿。感情出了裂缝,却没人愿意去补救,他们,都太骄傲。
她不再坐56路公交,他整夜整夜地加班。
她多次一身酒气的回来,他在黑夜中翻了个身,继续装睡。
老板送她一套洋装作为年终奖,他终于打开了猜忌的心门,和追他的女同事出去吃饭。
互相误会,彼此猜忌,顺气自然又合乎情理,他们的感情走到了尽头。
到底爱不爱,他们做了对方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