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ela吧 关注:913贴子:39,008
  • 79回复贴,共1

三年大湿不断开辟新的根据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在瓦利亚贴吧又转了几篇文章被加精,跑到托洛茨基吧和托派蠢货一唱一和之后,三年大湿又跑到知乎上面去转老文章了……
真是巧,低头不见抬头见,弱智天天见啊。


IP属地:美国1楼2017-01-30 00:34回复

    #春节表情包#


    2楼2017-01-30 00:34
    收起回复
      讲真,三年自己是不算啥,其恶心之处在于不断打广告——以其本事也就只好不断转载了,否则别说自己写东西(这个对他来说确实难度太高),就是把看过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都够呛。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1-30 07:30
      收起回复
        三年本身是没什么好批的,批判点主要在于他转的那些玩意——不过数量挺多,有点驳不胜驳。这里只以其近期转过的文章为例,批判一下其在阶级分析上的错误,标本就是那篇《区分脑力无产者的意义是什么——四批少年中国评论》(搜索这个标题就可以找到,就不给链接了)。之前与方相讨论过这篇东西,现将讨论内容整理如下:
        这文粗看有道理,实则形而上学(其与黑牛等的无意义笔仗且不去说它)。
        自动化不但不会导致“脑力化”反而促进了“体力化”。过去需要特殊智能和技能的岗位由于自动化的推进,反而只需要无差别的简单劳动就可以胜任了,这难道不是“体力化”?
        事实上,程序员从工程师演变为码农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既有差别,又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工业化(自动化)的过程无非就是先把复杂的、包含较多脑力成分的劳动(=脑力劳动/中世纪脑体比较均衡的手工业劳动)变成简单的、包含较多体力成分的劳动(=体力劳动),最后将其完全由机器来代替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面临劳动力价格升降的干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会妨碍这一生产力进步;这一点该文是对的,但不妨碍工业化的整个过程如上导致工人阶级的“体力化”。或者说,整个工人阶级本身就是上述“体力化”的结果。
        脑力无产者“一般拥有较高的收入”已经被该文自己“收入不如建筑工人”打脸,这还得考虑到天朝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如西方(西方体力劳动者工资更高)。这样一来,即便确实普遍有“较好的工作环境”也不能推出“所受的压迫要比一般的体力工人轻很多”。有的所谓脑力劳动者还对资本家存在一定人身依附。
        “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对自身生产劳动的控制权”这是先验的判断,实际上取决于行业(如工程师掌握技术、销售人员掌握客户信息),但这样一来稍有技术的体力劳动者如技工、司机甚至熟练工也是一样的;相反,非熟练的工人无论体力、脑力均不可能控制自身生产劳动。
        “所从事的劳动活动个体性较强、组织性较差”更扯淡。码农、动画师劳动个体性强于司机吗?技术员劳动的组织性比服务员低?服务工人和建筑工人的组织性明显低于大部分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不是小资产阶级)吧。因此,实际上还是看职业,说产业工人组织性好于其他行业倒是可以的,但产业工人本身也不等于体力劳动者(在旧中国,邮政和海关工会都是和铁路、纺织同样大而有力的产业工会,里面显然有大量的所谓“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诚然具有一定的向上流动性,体力劳动者就没有吗?这也是一大形而上学。该文竟然认为产业工人的老板梦完全是被资产阶级洗脑,成为小老板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确实有些人打工挣了钱成为小业主,白银联欢杀人案的凶手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如果说这种机会非常之小(是对的),那脑力无产阶级“向上流动”的机会就大了?基层公务员算是流动性较好的,但晋升到拥有实权的处级领导干部的可能性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一。想想也知道,哪里有这么大的机会上升为统治阶级呢!反过来,资产阶级难道不会通过诸如黄色工会领袖等渠道向体力劳动者也提供几个类似的“渠道”吗?
        最后从实际情况来看,脑体劳动者之间也没有绝对的鸿沟。女工转为文员、快递转到销售,这种所谓“脑体转换”是很常见了。当然,更高技术门槛的转换就差一些,正如白领要想成为技工很困难一样。因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一部分脑力劳动自身的“体力化”,但这样一来该文自体也就不能成立了:因为现在尚未充分体力化的脑力劳动未来也可能向这个方向转化。
        当代天朝的体力劳动者斗争性较强,无非是因为他们受到压迫更深;在某些国家,就呈现相反的局面。这与自来红无关系。如果此文仅仅把重点放在这里倒也没问题,甚至也可以认为在世界资本主义总体范围内所谓体力无产者的革命性还是比较高,以此论证组织体力劳动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但接下来此文又离开了组织问题,回到了自来红上来大谈接受再教育。
        只有一个自为的阶级才能对新成员再教育,现在天朝的工人阶级哪怕是产业工人(又或者他们口中的体力无产者)难道是一个自为的阶级吗?一个自在的阶级能“教育”新成员什么东西呢?而如果它已经自为了,那还需要你们来加以组织吗?跟着新的工总司、革委会、老造们走就对了。
        既然“再教育”说完全是扯淡,那么进厂说就只剩下组织产业工人这一个目的了。但如果谁认为“组织产业工人只能靠进厂做普工”,甚至认为“网络宣传影响不了工人”——那我觉得他还不如手游厂家,起码后者不会觉得体力劳动者就上不了网、氪不了金。


        7楼2017-01-30 09:52
        收起回复
          实际上他转载的那些东西,就是流水线自来红主义。譬如《为什么要批判YCA》一文(该文也可以通过搜索标题找到)。
          其它地方还算可以,但最后一句“不鼓励、引导青年朋友和旧的自己割裂,彻彻底底转变成产业工人,而是妄图对“概念”进行修正,进而为“投身流水线”的恐惧找到借口,这就是 YCA 的把戏而已。”——合着“与工人结合”=“转变成产业工人”?
          按照这个逻辑,不单是把职员划入了“过去的自己”行列,把商业工人、服务业工人都踢进去了。甚至产业工人,如果是卡车司机、火车司机、扳道工,也都被踢出去了。简直是流水线种姓主义。这实质上是基于机械唯物主义膜拜经济基础的一种自来红理论了吧。同马尔乌斯把灌输论歪曲为一种膜拜知识分子的唯心主义刚好相反,但同样是错误主张。


          8楼2017-01-30 09:57
          收起回复
            用三年先生自己的话说:“……先锋队只能产生于产业工人群体中,而不会产生于“革命知识分子”,所以才有左翼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口号不是吗?”
            呵呵,斯大林是职员,列宁是律师,马、恩自然也不是先锋队。马、恩、列、斯、毛全部否定,还剩下些什么人呢?
            当然你要是拿这个逻辑去指责他,人家肯定会表示“先锋队”并不代表先锋队中的每个个体,表示布党、中共等等还是以产业工人为主云云。但是马、恩、列、斯、毛成为与产业工人相结合而成为先锋队员也并没有以“进入工厂成为普通工人一员”为前提。
            退一万步说,就算组织先锋队需要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肉体上成为工人“打进去”,先验地认为产业工人=体力劳动者=“最有组织、最有纪律、最具革命性”也不对吧。
            最有组织、最有纪律的劳动者来自流水线没错,但脑力劳动如今也具有生产线的性质,比如码农编程、动画师作画就是流水线作业。最具革命性来自剥削最严重还是体力消耗最大?这个问题更说不清了,似乎应该从目前哪个群体斗争情绪、斗争经验乃至自觉性最充分来看。
            这就是唯成分论,本质是先验论。


            10楼2017-01-30 10:03
            回复
              【中央工作会议以后,重点在六六年十月、十一、十二月份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由于对这条路线的批判启发了许多GM派的GM激情,这里面GM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起了先觉的作用,这是符合革命发展规律的,今年一月份上海工人起来了,全国工人起来了,农民也起来了,一月风暴席卷全国。运动的发展证明了主力还是工农,兵只是穿军衣的工农,工农兵到底还是工农,广大的工农起来才彻底的冲垮了资产阶级那一套,GM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不得不退居到从属的地位。
              不是吗?工人一起来,就冲垮了反GM经济主义,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促进了GM的大联合,三结合。这样一个GM运动的发展规律,民主GM是如此,无产阶级文化大GM也是如此。民主GM的五四运动,是GM知识分子先觉,而首先发起的,但很快北伐,而后有长征,这些GM风暴全是工农为主力军。
              从八届十一中全会到一月风暴,这可算第二阶段。从一月风暴、夺权、大联合、三结合,这可算是第三阶段。一月风暴以后,广大工农兵虽然促进了一下大联合,当时中央也想迅速大联合,但无产阶级要按照无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要按照资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泛滥出来的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却破坏这个形势。各个阶级还要顽强地表现自己,既然阶级斗争规律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捏不成个联合的,捏成的联合很快就会分裂,不再捏了,步子不得不放慢些。————摘自网络资料《毛泽东在1967年的两次谈话 * 毛泽东在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约1967年8月) 】
              所谓“GM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起了先觉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先组织起来,然后带动了工农运动(工农运动反过来又后来居上)。自然,在“广大的工农起来”之后,“GM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不得不退居到从属的地位”,但这不能否定历史上其“先觉”的作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7-01-30 10:21
              收起回复
                用一位有过团结工友争取权益的同志的话说就是:
                “没有一定基础青年独身去工厂实践只会有两种结果。
                1,受到zc阶级的洗脑,只注意无产阶级的落后份子,迅速失去gm热情。
                2,不了解斗争的艺术与技巧,没有同志合作独立作战,被统治阶级发现后被驱逐,培养统治阶级在工人心中的威望,在斗争中畏惧向我方靠拢。”


                12楼2017-01-30 10:25
                收起回复
                  娄贼已疯


                  14楼2017-01-30 14:55
                  收起回复
                    @三年以后又三年 吗?不会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30 22:09
                    收起回复
                      借楼说一句吧,rop在贵乎给批判《哥达纲领批判》的人点赞。。。。rop这是更进了一步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2-08 20: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