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宴吧 关注:9贴子:111
  • 1回复贴,共1

[淮南宴]国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史
<安顺元年>先帝驾崩太子继位,修阔皇宫,沉溺女色,不理朝政。
<安顺二年>帝闻司徒言,恐危及江山欲缴大将军苏氏兵权,劝其衣锦还乡。
<安顺八年>大将军苏氏助季王谋反,君臣再见时,大将军着银凯玄氅,用护国银枪取下皇帝项上人头,血溅宣政殿。
<安顺九年>相关党羽除之,季王登基。
<嘉启元年>帝登基,封太傅之女陆氏为后,礼部尚书之女秦氏为延夫人,原配夫人为和贵妃。封大将军苏氏为辅国大将军。修国法,开仓放粮以安抚民心。
<嘉启二年>开科举招贤纳士,寻治国之才助帝治理江山,封侯赏爵,贤明之举为世人称赞。
<嘉启三年>全国大旱,寻三清道观建亓玉台另道长做法祈雨,果天意一连四天大雨。帝赏。
<嘉启四年>一切回归复初,原来年风调雨顺。
<嘉启十四年>十年之载,帝诞十子。帝因早年随军出征染上病疾未及时诊治而落下病根,龙体有损,常年服药。欲立储。丞相其党推大皇子为储君,古有立长之说,而尚书令其党,则荐四皇子为储君。帝便不再提,暂搁。
<嘉启十五年>立储之事私下波涛汹涌,太傅不推其孙六皇子为太子究竟何意无人知晓。大皇子涉猎时坠马险丢命,查有人给马下毒,主谋竟是六皇子府中人所为,太傅跪于帝前拿前辈灵位起誓绝非六皇子所为,帝无言下旨禁了两个月的足,未细查不了了之。
<嘉启十六年秋>大皇子随军出战,丧命。帝悲痛欲绝,延妃日内哭晕数次,太医都束手无策。
<嘉启十六年冬>二皇子及大理寺少卿受帝旨密查当年坠马之事。有果,尚书令助四皇子所为,废官抄家,四皇子封清澈王逐出帝都永不得入内,其母赫昭仪幽禁其宫。
<嘉启十七年>立三皇子为储圣旨被劫,内阁大学士和帝几心腹在御书房请罪,立三皇子之举不妥,三皇子虽有治国之才,其生母又为帝原配和贵妃,但太过于狠毒登基后恐其他皇子姓名不保,帝皆叹废旨,欲待几年考验三皇子。
<嘉启十七年冬>帝派六皇子至楼兰外交,楼兰公主一见倾心。楼兰王上奏欲联姻,帝喜。定下婚日,举国同庆,赐首饰绸缎若干,宝剑一把。
<嘉启十九年冬>帝病已停朝五日,三皇子意图谋反逼宫。宣政殿前,帝言不孝。闭目狠心一指,当即利剑出鞘血浆四溅,帝气极,喷血仙逝。新尚书令在帝榻前寻得遗诏,丞相亲接宣读遗诏,二皇子继承大统。
<嘉启十九年末>新帝登基,更年号顺宁。尊生母为慈安皇太后,先皇后为孝昭皇太后。封皇妃苏氏为后,侧皇妃陆氏为淑妃;何昭训为昭仪,赐号顺;殷良媛为美人,赐号华;宋承徽为承闺,封五皇子为安陵王,六皇子为淮南王,七皇子为湘潭王,八皇子为襄阳王,九皇子为逍遥王,十皇子为城阳王。朝政由新任太傅,尚书令辅之。
<顺宁元年>新帝接手天下游刃有余,年末宋美人诞下三皇子,帝大喜次日大赦天下,另晋宋美人为淑仪。百姓富裕安乐。
<顺宁二年>宫内新晋两位宝林,宝林姜氏,宝林沈氏,顺昭仪有孕,宁康郡主送疆塞和亲。
<顺宁三年>国师观天象宫中西北向有不详孤星煞气伤来年国运,宫中西北乐舒宫为顺昭仪居住,几日后诞下公主。
<顺宁四年夏>天花鼠疫江南大旱,三皇子体弱染病不治夭折,所治太医陪葬,顺昭仪打入冷宫,几日后殁,对外宣称天花高热而亡。昭告天下寻医者救治百姓开仓放粮。
<顺宁四年秋>天意降雨,病灾已过,拆乐舒宫,安宁公主贬庶密送出宫。为安抚百姓大赦天下。
<顺宁六年>后宫空虚,三月大选,又一批新秀入宫,故事由此展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01 11: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