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年初五迎财神啦!祝大家大吉大利!
嘿嘿,这几天在本杰明小兄的带动下,吧里的学术讨论气息很浓啊!本想跟大伙儿多讨论些宇宙世间的真理,可是在下确实才疏学浅,只能就自己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唠叨几句。
下面的内容本是一个电影的观后感,是我自己一个自娱自乐的习惯产物,感觉还有点接近本杰明小兄的一些观点的应答和其他吧友热议的实质,就拿来应应景。
★ ★ ★ ★ ★ ★ ★ ★
我觉得“大表姐”詹妮佛劳伦斯真的就是为了电影而生、为了好莱坞而生的一个女孩儿。她的表演当之无愧于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之冠及屡次最佳主角和配角的提名,她所参演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上乘之作,而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够以强大的情感张力来直击观众的内心。上次,她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和库珀超神奇的演绎出了一对儿二货的爱情,感动得我老泪纵横···这次,大表姐在《太空乘客》中又和克里斯帕拉特精彩刻画出了两个面临人性和人生价值考验的星际旅者,又让我不停地泪奔,泪奔···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大表姐那张有点美国甜心式的脸孔,但无疑她的肢体和表情语言都是非常有感染力。她总能够做出一种随性、奔放的情感表达而又不会显得夸张造作。我想这可能与她自身的性格特点、投入角色的程度都有关系的。
大表姐的成功源于自身的魅力和能力,当然也离不开好的剧本。这次的《太空乘客》无疑是一部奔着小金人去的作品,这个剧本也是多年来一直作为最佳待拍摄的剧本而被各大知名导演和演员竟相角逐。影片运用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科幻构想、华美的太空航行的视觉盛宴、精巧的叙事模式、极富个性的人物性格等手段来讲述了一个有关人生和人性的故事。
其实剧情也不复杂,在未来某一刻的浩瀚星空里,一艘地球上最大星际殖民公司——家园公司的星际飞船阿瓦隆号正从地球驶向11号殖民星球。船上有五千名乘客和二百多个船员都处于维生睡眠状态,飞船自动航行。谁知途中却偶遇了一场大面积的太空陨石流的袭击,虽然飞船有护盾的防护,却仍然遭到局部的破坏。破坏的结果首先显现为五千名乘客中的一名乘客的睡眠仓运作失灵,这名乘客被提前叫醒。
当这名乘客,也就是男主按照电脑系统的提示说即将完成120年的航行,让他进行各种准备时,却发现整个飞船只有自己醒着,而航程只行进了大概30年。也就是说90年之后,飞船才能达到目的地星球。这个局面很尴尬,男主也非常恐慌。他惊惶地在飞船上进行着修复睡眠仓、试图撬开驾驶室等各种尝试,但均无效果,因为飞船设计的安全严密性是一流的。
就在男主到处乱窜时,他突然发现了酒吧里居然有一个男人,他激动地跑了过去却发现只是一个机器人酒保。于是,男主每天一边喝着酒保为他一杯一杯倒着的威士忌,一边跟酒保诉苦,说自己本不该在这时醒来。而这个绅士的、恬淡的、幽默的、充满了智慧的机器人酒保有一天对男主说了一段话。它说:“哦,原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在这里,而是应该在另外一个地方。好吧,假如我们打一个响指就在另外的一个地方,可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仍然还是这样认为。我们不应该总是想着远方,而是需要看看现在能够做些什么,也就是学会得过且过”。
男主听到酒保的“得过且过”的箴言之后走了心,开始想办法享受飞船上的一切。先是撬开了飞船上最顶级的豪华房间住了进去、然后每天去餐厅吃大餐、玩游戏、打篮球、看电影,再就是每天让机器人酒保做一杯从未喝过的饮品。可是,孤独和寂寞仍然如影随形。这样的生活过一年之后,男主日渐消沉颓废,甚至想过不穿太空服就冲出飞船的气密门而结束生命。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名沉睡中的乘客居然是地球上一个知名的作家,一个美女、才女、大表姐。于是男主每天围着女主的睡眠仓转来转去;每天对着酒保说来说去,抱怨命运的残酷,让他能够见到却不能碰到这个心中的女神。而当他发现了睡眠仓的修理手册(男主本身就是一个高级技师)、知道了自己能够在外部打开睡眠仓后,他又开始每天跟酒保诉说自己的纠结。一会儿向酒保保证不再想女主,一会儿却又想去把她的睡眠仓弄开。
后来的结果,当然是男主提前叫醒了女主。刚一开始,女主也很绝望,以为真的是睡眠仓故障而无法再次进入睡眠状态,要在飞船上了此残生。但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世界从此有了生机。渐渐地,他们两个愉快地玩耍在了一起;渐渐地,男主运用了自己技师的才能取悦并约会女主,他们在一段太空飞船上的恋情中度过了开心的一年。
可是当男主准备用一枚自制的指环向女主求婚之时,机器人酒保却无意中把是男主将她叫醒而不是睡眠仓故障这个事实告诉了女主。这一个事实的真相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女主当然极为愤怒,恨不得杀了男主,两个人的快乐生活到此为止了。
这样又过了一些日子,随着二人没有察觉的飞船的故障更加严重,又有一个空乘人员的睡眠仓出现了问题,这个意外被叫醒的空乘人员是飞船上的甲板负责人竟然是《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的演员劳伦斯菲什伯恩所扮演,惊喜啊!当劳伦斯醒后,他根据男主介绍的情况并进入了主驾驶室察看后确定飞船出现了很大故障。可是劳伦斯因为睡眠仓的损坏而导致了身体出现了六百多项生理破坏,生命危在旦夕。劳伦斯临终前将自己的ID手环交给了男主,让他想办法修复飞船,拯救五千多个生命;并且嘱咐二人相互照顾对方,好好活下去。
这时,剧情达到了最高潮。男女主用劳伦斯的手环进入了飞船工作区,发现原来飞船船体多处被陨石击穿,飞船的排气口堵塞,反应堆的高温无法排出,飞船即将爆炸。不用说,这时肯定是男主挺身而出,表示要冒着生命危险到飞船外部去修理排气阀门。
当男主发觉外部排气门自动开启装置已经失灵,必须用手控制排气门的开启因而意味着整个身体必须沐浴着飞船排出的高温气体时,开始豪言壮语地规劝女主要以船上的乘客生命为重,女主却在飞船内部痛苦地下推动排气手柄的决心,我也痛苦地忍受着尿急的感受(心里想,赶紧推吧!大表姐)。
排气门终于打开了,滞涨在飞船内部的高温气体终于排出去了,男主也短暂的坚持后被巨大高温气流毫不留情地冲击到了太空中,安全索被熔断掉,太空服也破损了。这时,《地心引力》中的太空救援一幕重新上演,只是拯救者换成了大表姐,被拯救者换成了克里斯帕拉特。而结果也因为女主的英勇果敢而xiu地一下飞到了男主附近,虽然自己的安全索长度告罄而无法抓住男主,但却抓住了男主太空服上断掉的一截安全索,而最终拯救了男主。
影片最后的一幕是这样的,当90年后飞船即将到达目的地家园11号星球时,提前苏醒的飞船工作人员刚刚走出停在飞船中央大厅的电梯,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整个中央大厅长满了绿色的植物,鲜花、大树、树屋···一个绿色的世界填满了整个金属的飞船;这时大表姐那特有的、沙哑的嗓音在画外诉说着:听一个朋友说过,我们不应该总是想着远方,眼前的世界就拥有无限的幸福等着我们去探索······
好吧,整个影片大概就是这样。主题明确、内涵深刻、发人深思、感人泪下,这些这部片子都做到了。画面感非常美的一部片子,大表姐的明媚而彪悍的情感张力无与伦比地增加了这部电影的抓金力度,我认为虽不中最佳剧情也会获其它奖项。
其实好莱坞的作品就是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何种类型、商业化程度多么大,电影里面都有一个关于人的某种情感和心灵侧面的主题,或者是更为深入的有关人性、哲学、宗教方面的思考。
像这部片子里面的主题“得过且过”,虽说听起来有些消极,但是却实实在在是一种对人生最正确的态度,是一种真正能把主观和客观粘合在一起的最正确的方法,也可以借此深刻了悟到世界的本质。
我们的人生所接受的教育、耳濡目染的一种主流的观念经常都是目标远大、飞黄腾达、力争上游、追求结果·····这些对未来、对结果的展望和争取我们不能说是不对的,人要往高处走嘛。但是现实的世界中大多数的人也恰恰在这种信仰和理念的指引下,苦苦地追寻人生的成就、苦苦的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但却一无所获,时间徒然而费。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的信仰错了?难道我们真的一个天生的失败者吗?难道真的是这个世界本来索然无趣吗?我觉得,这些让人痛苦、颓废、发狂的境况只是因为我们相信有一个“彼岸的世界”的存在。
说也奇怪,我们每一个人好像生来就有一个需要追寻的彼岸世界。穷人的彼岸是富有,富人的彼岸是权威,王者的彼岸是健康,健康的权利拥有者的彼岸是自由;当然,还有如失败者的彼岸是成功,失意者的彼岸是快乐,孤独者的彼岸是温暖,而蒙昧者的彼岸是智慧······就像《黑客帝国》里面的史密斯特工说的那一大段“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们好像是一些天生就带有使命的程序代码,永远在为着程序的运作而奔波着。难道我们真的是被“神”创造出来的一些带有原罪的低级生命?难道我们天生就是来受苦、来还债的吗?我们终生都在寻找彼岸世界,可是我们的彼岸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人生是没有彼岸的!请相信我,朋友们,真相是外面除了我们自己的那颗爱做梦的心,其它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地方;我们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我们仅仅所拥有的,只是现在这此时此刻!
从本杰明小兄的所有观点里提炼一下可以看出,“联系”和“意义”是其核心的思想。而这种对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意义的探寻,其实质只是一种自我存在感的迷恋罢了。嘿嘿,我这个“存在感”可不是骂人的话啊,看看我们古往今来的人类当中,有多少对宇宙、对人生上下求索的思考者在为了“存在感”而呐喊。像什么“我思故我在”一类的话语,呵呵,多么悲壮的语言啊!可惜,无论多么你多么悲壮的去找寻自己的存在,“我”都是假的,我们都只是活在这样一个永无止境、浩瀚无际的梦里而已。
佛法讲世事如梦幻泡影,刹那生灭。世间事本无任何联系,也无任何意义的。请不要把这句话当做是唯物主义者对唯心主义者的一种定性,也不要把它看成是悲观主义者的论调。说世事本无联系,是因为事物刹那生灭,无常无定;而我们看到或感知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类似电影胶片连续播放的时间片段,这些片段之间的关联和意义都是“我”这个观察主体所赋予的想象罢了。
而我们之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联系和意义来看待事物,却看不到实相中法性常寂、别无二致的本来面貌,只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我们头脑中对事物的概念和认知了。
概念!哎,这个东西太强大了,也太具有欺骗性了!两个实验。第一个,你说“我很爱你”和说“我很恨你”,看看这两句话会给你带来什么?对,前者会让你很开心,感到幸福;后者会让你感到忧虑、痛苦和恐惧。而这两种情绪和情感将会直接调动你的人生情境,将与之相同性质类别能量的事件带入你的人生,塑造着你的命运。
第二个,你又说了,“他对我很好”、“他对我很不好”,接下来你反复重复这两句话多次,然后,你试着感受一下,其实这两句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了。
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所遭受的各种各样的人生痛苦、困扰,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人生障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执着在了一些我们头脑中顽固不化的概念、对人生一些既定不变的认知上面了。首先最大的迷思,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空间那么大、时间那么长。和这个浩瀚无际的宇宙比较起来,我们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啊!再就是,我们对待是、非、对、错、有、无的肤浅理解。这里本想展开,时间不允许,就简单说说吧。
总之,我们人类有史以来,在大脑的发育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这个宇宙人生的所有认知和概念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虚幻不实的。
年前把梦兄推荐的《人类简史》读了一小半儿。书的作者关于“国家、企业、法律等人类的组织和运作程序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个虚假的故事的基础上的”这一观点,我很认同。其实教育也是这样,也是建立在一个虚幻故事的基础上的,下面我会谈到这点。
佛说,生命只在一次呼吸之间;耶稣说,现在你成就了,现在你的罪得到了宽恕!所以,请朋友们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一下,我们的人生就在当下,我们的一切成就也在当下,我们人生的意义就看你怎样赋予;而自由意志的权杖就在你的手中,人性的枷锁也只有你自己来开启!只要你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此方即彼方,当下即极乐,你的人生将会充满了成就与美好的!
本想结合黄老的小说、结合盛唐再谈一谈,但想想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要说了。因为这几日在本杰明小兄带来的契机下,各位吧友都已经各抒己见了。我认为如果我们继续再用“好”和“坏”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来讨论小说的质量、作者的创作思维就显得很幼稚了。原因刚刚都已经说过了,“好”和“坏”都只是我们心中的东西,小说嘛,本无好和坏。我只想从黄老作品所表现出的变化来试着解读一下他老人家的思想变化。
记得曾有吧友转发过一篇黄老的访谈,其中黄老讲过一句话,他说“本以为人能够超越自己,但实际却是做不到的”。说这句话时候,我认为是黄老的思想真正成熟的时候。因为“超越”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人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各种状态下的人都是你自己,你怎么超越?只有当你真正明白“我就是我,我接受我”,你才能达到你的最完美的状态,你才能明白生命到底是什么。
经常见到吧友们强调黄老过去小说里面的主角会通过各种环境的磨练来达到不断升级的成长方式,现在的小说里面的主角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就很厉害了。我想这种写法的变化,也恰恰能够证明了黄老驾驭人生的境界在精进。
不知是什么原因,大家总是认为事情是循序渐进得以实现的,可能我这种表达本身就问题。和平年代的人总是感觉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层层的选拨、竞聘来达到一个人生的巅峰状态。这从表面的情况来看倒也没错,但是在国破家亡、民族危难、战火频仍的乱世中,当敌人的大刀已经架到了你的脖子上、当强虏的枪杆已经顶到了你的头上,这时的人无论是否受过教育、无论是否有过打怪练级的准备,也只能把心一横、把脚一跺成为了将军和元帅。
所以,当龙鹰这个“假人”面对“被散功”就干脆地去散功;面对“被死亡”就果断地去死亡。这种当下即成就、此方即彼方的心无挂碍的对事件的反应正正表明了黄老已经从当年的循序渐进地打怪升级的不成熟心态里走了出来,已经不再是那个要一本书一本书来堆自己的江湖地位的那个“黄易”了;他也不再是那个把传鹰悬崖纵马踏空而去,当做对自我超越的终极形式那个“黄易”了。
另外,从近些年黄老的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燕飞能够在得知仙门之密后,仍然眷顾的爱人和知己的情感,仍然扶助着患难的兄弟成就事业;而龙鹰虽也清楚得知仙门的秘密,但仍然没有放弃对庙堂的责任,没有放弃对兄弟的担当,更没有放弃对妻儿的热爱。这些主人公在明知世事本就虚幻的情况下仍然认真做好自己本份,这就是黄老在访谈中讲过的“做一个清醒的梦”的人生境界。
好吧,看到大家都很亢奋,我也像焕发了第二春一样充满了激情,本想多说几句,但是家务活太多,俺家老人想吃酸菜馅儿饺子,我要赶紧包饺子了,所以临急就章写下这点东西,就此收笔。如有词不达意的地方请多包涵!
最后送给大伙儿一段话和我自己共勉。嘿嘿,其实主要是我自己,因为这段话对我的职业素养相当重要: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形成任何成见,就算他再笨,他也能够理解最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坚信,那些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他早已了然于胸,没有任何的疑虑,那么,就算他再聪明,他也无法理解最简单的事情。
列夫·托尔斯泰,
1897年
@本杰明西斯科:本杰明小兄,人生真正的养生和修行就在接人待物、与外界环境相处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中的。修行并不是要去深山老林遗世独居、或者惊天动地搞得世人皆知、又或者是满脑子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原因我上文已经说过,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把所有概念驱出自己的大脑才能真正明白佛经中所云:“毛入四海水、须弥納芥子、举如陶家轮”。
@黄金小子:黄金小哥,从你来贴吧这段时间,我感觉到你是一个“受害者心理”有些强烈的人。因为一些区区小事,总是耿耿于怀,这样不好。受害者心理是我们人类一种很普遍、但又很是最糟糕的心理,它的强弱直接影响我们人生的得失成败、幸福与否。请认真思考一下我的话,如感觉得罪,请原谅!
嘿嘿,这几天在本杰明小兄的带动下,吧里的学术讨论气息很浓啊!本想跟大伙儿多讨论些宇宙世间的真理,可是在下确实才疏学浅,只能就自己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唠叨几句。
下面的内容本是一个电影的观后感,是我自己一个自娱自乐的习惯产物,感觉还有点接近本杰明小兄的一些观点的应答和其他吧友热议的实质,就拿来应应景。
★ ★ ★ ★ ★ ★ ★ ★
我觉得“大表姐”詹妮佛劳伦斯真的就是为了电影而生、为了好莱坞而生的一个女孩儿。她的表演当之无愧于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之冠及屡次最佳主角和配角的提名,她所参演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上乘之作,而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够以强大的情感张力来直击观众的内心。上次,她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和库珀超神奇的演绎出了一对儿二货的爱情,感动得我老泪纵横···这次,大表姐在《太空乘客》中又和克里斯帕拉特精彩刻画出了两个面临人性和人生价值考验的星际旅者,又让我不停地泪奔,泪奔···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大表姐那张有点美国甜心式的脸孔,但无疑她的肢体和表情语言都是非常有感染力。她总能够做出一种随性、奔放的情感表达而又不会显得夸张造作。我想这可能与她自身的性格特点、投入角色的程度都有关系的。
大表姐的成功源于自身的魅力和能力,当然也离不开好的剧本。这次的《太空乘客》无疑是一部奔着小金人去的作品,这个剧本也是多年来一直作为最佳待拍摄的剧本而被各大知名导演和演员竟相角逐。影片运用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科幻构想、华美的太空航行的视觉盛宴、精巧的叙事模式、极富个性的人物性格等手段来讲述了一个有关人生和人性的故事。
其实剧情也不复杂,在未来某一刻的浩瀚星空里,一艘地球上最大星际殖民公司——家园公司的星际飞船阿瓦隆号正从地球驶向11号殖民星球。船上有五千名乘客和二百多个船员都处于维生睡眠状态,飞船自动航行。谁知途中却偶遇了一场大面积的太空陨石流的袭击,虽然飞船有护盾的防护,却仍然遭到局部的破坏。破坏的结果首先显现为五千名乘客中的一名乘客的睡眠仓运作失灵,这名乘客被提前叫醒。
当这名乘客,也就是男主按照电脑系统的提示说即将完成120年的航行,让他进行各种准备时,却发现整个飞船只有自己醒着,而航程只行进了大概30年。也就是说90年之后,飞船才能达到目的地星球。这个局面很尴尬,男主也非常恐慌。他惊惶地在飞船上进行着修复睡眠仓、试图撬开驾驶室等各种尝试,但均无效果,因为飞船设计的安全严密性是一流的。
就在男主到处乱窜时,他突然发现了酒吧里居然有一个男人,他激动地跑了过去却发现只是一个机器人酒保。于是,男主每天一边喝着酒保为他一杯一杯倒着的威士忌,一边跟酒保诉苦,说自己本不该在这时醒来。而这个绅士的、恬淡的、幽默的、充满了智慧的机器人酒保有一天对男主说了一段话。它说:“哦,原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在这里,而是应该在另外一个地方。好吧,假如我们打一个响指就在另外的一个地方,可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仍然还是这样认为。我们不应该总是想着远方,而是需要看看现在能够做些什么,也就是学会得过且过”。
男主听到酒保的“得过且过”的箴言之后走了心,开始想办法享受飞船上的一切。先是撬开了飞船上最顶级的豪华房间住了进去、然后每天去餐厅吃大餐、玩游戏、打篮球、看电影,再就是每天让机器人酒保做一杯从未喝过的饮品。可是,孤独和寂寞仍然如影随形。这样的生活过一年之后,男主日渐消沉颓废,甚至想过不穿太空服就冲出飞船的气密门而结束生命。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名沉睡中的乘客居然是地球上一个知名的作家,一个美女、才女、大表姐。于是男主每天围着女主的睡眠仓转来转去;每天对着酒保说来说去,抱怨命运的残酷,让他能够见到却不能碰到这个心中的女神。而当他发现了睡眠仓的修理手册(男主本身就是一个高级技师)、知道了自己能够在外部打开睡眠仓后,他又开始每天跟酒保诉说自己的纠结。一会儿向酒保保证不再想女主,一会儿却又想去把她的睡眠仓弄开。
后来的结果,当然是男主提前叫醒了女主。刚一开始,女主也很绝望,以为真的是睡眠仓故障而无法再次进入睡眠状态,要在飞船上了此残生。但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世界从此有了生机。渐渐地,他们两个愉快地玩耍在了一起;渐渐地,男主运用了自己技师的才能取悦并约会女主,他们在一段太空飞船上的恋情中度过了开心的一年。
可是当男主准备用一枚自制的指环向女主求婚之时,机器人酒保却无意中把是男主将她叫醒而不是睡眠仓故障这个事实告诉了女主。这一个事实的真相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女主当然极为愤怒,恨不得杀了男主,两个人的快乐生活到此为止了。
这样又过了一些日子,随着二人没有察觉的飞船的故障更加严重,又有一个空乘人员的睡眠仓出现了问题,这个意外被叫醒的空乘人员是飞船上的甲板负责人竟然是《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的演员劳伦斯菲什伯恩所扮演,惊喜啊!当劳伦斯醒后,他根据男主介绍的情况并进入了主驾驶室察看后确定飞船出现了很大故障。可是劳伦斯因为睡眠仓的损坏而导致了身体出现了六百多项生理破坏,生命危在旦夕。劳伦斯临终前将自己的ID手环交给了男主,让他想办法修复飞船,拯救五千多个生命;并且嘱咐二人相互照顾对方,好好活下去。
这时,剧情达到了最高潮。男女主用劳伦斯的手环进入了飞船工作区,发现原来飞船船体多处被陨石击穿,飞船的排气口堵塞,反应堆的高温无法排出,飞船即将爆炸。不用说,这时肯定是男主挺身而出,表示要冒着生命危险到飞船外部去修理排气阀门。
当男主发觉外部排气门自动开启装置已经失灵,必须用手控制排气门的开启因而意味着整个身体必须沐浴着飞船排出的高温气体时,开始豪言壮语地规劝女主要以船上的乘客生命为重,女主却在飞船内部痛苦地下推动排气手柄的决心,我也痛苦地忍受着尿急的感受(心里想,赶紧推吧!大表姐)。
排气门终于打开了,滞涨在飞船内部的高温气体终于排出去了,男主也短暂的坚持后被巨大高温气流毫不留情地冲击到了太空中,安全索被熔断掉,太空服也破损了。这时,《地心引力》中的太空救援一幕重新上演,只是拯救者换成了大表姐,被拯救者换成了克里斯帕拉特。而结果也因为女主的英勇果敢而xiu地一下飞到了男主附近,虽然自己的安全索长度告罄而无法抓住男主,但却抓住了男主太空服上断掉的一截安全索,而最终拯救了男主。
影片最后的一幕是这样的,当90年后飞船即将到达目的地家园11号星球时,提前苏醒的飞船工作人员刚刚走出停在飞船中央大厅的电梯,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整个中央大厅长满了绿色的植物,鲜花、大树、树屋···一个绿色的世界填满了整个金属的飞船;这时大表姐那特有的、沙哑的嗓音在画外诉说着:听一个朋友说过,我们不应该总是想着远方,眼前的世界就拥有无限的幸福等着我们去探索······
好吧,整个影片大概就是这样。主题明确、内涵深刻、发人深思、感人泪下,这些这部片子都做到了。画面感非常美的一部片子,大表姐的明媚而彪悍的情感张力无与伦比地增加了这部电影的抓金力度,我认为虽不中最佳剧情也会获其它奖项。
其实好莱坞的作品就是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何种类型、商业化程度多么大,电影里面都有一个关于人的某种情感和心灵侧面的主题,或者是更为深入的有关人性、哲学、宗教方面的思考。
像这部片子里面的主题“得过且过”,虽说听起来有些消极,但是却实实在在是一种对人生最正确的态度,是一种真正能把主观和客观粘合在一起的最正确的方法,也可以借此深刻了悟到世界的本质。
我们的人生所接受的教育、耳濡目染的一种主流的观念经常都是目标远大、飞黄腾达、力争上游、追求结果·····这些对未来、对结果的展望和争取我们不能说是不对的,人要往高处走嘛。但是现实的世界中大多数的人也恰恰在这种信仰和理念的指引下,苦苦地追寻人生的成就、苦苦的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但却一无所获,时间徒然而费。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的信仰错了?难道我们真的一个天生的失败者吗?难道真的是这个世界本来索然无趣吗?我觉得,这些让人痛苦、颓废、发狂的境况只是因为我们相信有一个“彼岸的世界”的存在。
说也奇怪,我们每一个人好像生来就有一个需要追寻的彼岸世界。穷人的彼岸是富有,富人的彼岸是权威,王者的彼岸是健康,健康的权利拥有者的彼岸是自由;当然,还有如失败者的彼岸是成功,失意者的彼岸是快乐,孤独者的彼岸是温暖,而蒙昧者的彼岸是智慧······就像《黑客帝国》里面的史密斯特工说的那一大段“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们好像是一些天生就带有使命的程序代码,永远在为着程序的运作而奔波着。难道我们真的是被“神”创造出来的一些带有原罪的低级生命?难道我们天生就是来受苦、来还债的吗?我们终生都在寻找彼岸世界,可是我们的彼岸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人生是没有彼岸的!请相信我,朋友们,真相是外面除了我们自己的那颗爱做梦的心,其它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地方;我们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我们仅仅所拥有的,只是现在这此时此刻!
从本杰明小兄的所有观点里提炼一下可以看出,“联系”和“意义”是其核心的思想。而这种对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意义的探寻,其实质只是一种自我存在感的迷恋罢了。嘿嘿,我这个“存在感”可不是骂人的话啊,看看我们古往今来的人类当中,有多少对宇宙、对人生上下求索的思考者在为了“存在感”而呐喊。像什么“我思故我在”一类的话语,呵呵,多么悲壮的语言啊!可惜,无论多么你多么悲壮的去找寻自己的存在,“我”都是假的,我们都只是活在这样一个永无止境、浩瀚无际的梦里而已。
佛法讲世事如梦幻泡影,刹那生灭。世间事本无任何联系,也无任何意义的。请不要把这句话当做是唯物主义者对唯心主义者的一种定性,也不要把它看成是悲观主义者的论调。说世事本无联系,是因为事物刹那生灭,无常无定;而我们看到或感知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类似电影胶片连续播放的时间片段,这些片段之间的关联和意义都是“我”这个观察主体所赋予的想象罢了。
而我们之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联系和意义来看待事物,却看不到实相中法性常寂、别无二致的本来面貌,只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我们头脑中对事物的概念和认知了。
概念!哎,这个东西太强大了,也太具有欺骗性了!两个实验。第一个,你说“我很爱你”和说“我很恨你”,看看这两句话会给你带来什么?对,前者会让你很开心,感到幸福;后者会让你感到忧虑、痛苦和恐惧。而这两种情绪和情感将会直接调动你的人生情境,将与之相同性质类别能量的事件带入你的人生,塑造着你的命运。
第二个,你又说了,“他对我很好”、“他对我很不好”,接下来你反复重复这两句话多次,然后,你试着感受一下,其实这两句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了。
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所遭受的各种各样的人生痛苦、困扰,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人生障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执着在了一些我们头脑中顽固不化的概念、对人生一些既定不变的认知上面了。首先最大的迷思,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空间那么大、时间那么长。和这个浩瀚无际的宇宙比较起来,我们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啊!再就是,我们对待是、非、对、错、有、无的肤浅理解。这里本想展开,时间不允许,就简单说说吧。
总之,我们人类有史以来,在大脑的发育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这个宇宙人生的所有认知和概念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虚幻不实的。
年前把梦兄推荐的《人类简史》读了一小半儿。书的作者关于“国家、企业、法律等人类的组织和运作程序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个虚假的故事的基础上的”这一观点,我很认同。其实教育也是这样,也是建立在一个虚幻故事的基础上的,下面我会谈到这点。
佛说,生命只在一次呼吸之间;耶稣说,现在你成就了,现在你的罪得到了宽恕!所以,请朋友们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一下,我们的人生就在当下,我们的一切成就也在当下,我们人生的意义就看你怎样赋予;而自由意志的权杖就在你的手中,人性的枷锁也只有你自己来开启!只要你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此方即彼方,当下即极乐,你的人生将会充满了成就与美好的!
本想结合黄老的小说、结合盛唐再谈一谈,但想想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要说了。因为这几日在本杰明小兄带来的契机下,各位吧友都已经各抒己见了。我认为如果我们继续再用“好”和“坏”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来讨论小说的质量、作者的创作思维就显得很幼稚了。原因刚刚都已经说过了,“好”和“坏”都只是我们心中的东西,小说嘛,本无好和坏。我只想从黄老作品所表现出的变化来试着解读一下他老人家的思想变化。
记得曾有吧友转发过一篇黄老的访谈,其中黄老讲过一句话,他说“本以为人能够超越自己,但实际却是做不到的”。说这句话时候,我认为是黄老的思想真正成熟的时候。因为“超越”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人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各种状态下的人都是你自己,你怎么超越?只有当你真正明白“我就是我,我接受我”,你才能达到你的最完美的状态,你才能明白生命到底是什么。
经常见到吧友们强调黄老过去小说里面的主角会通过各种环境的磨练来达到不断升级的成长方式,现在的小说里面的主角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就很厉害了。我想这种写法的变化,也恰恰能够证明了黄老驾驭人生的境界在精进。
不知是什么原因,大家总是认为事情是循序渐进得以实现的,可能我这种表达本身就问题。和平年代的人总是感觉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层层的选拨、竞聘来达到一个人生的巅峰状态。这从表面的情况来看倒也没错,但是在国破家亡、民族危难、战火频仍的乱世中,当敌人的大刀已经架到了你的脖子上、当强虏的枪杆已经顶到了你的头上,这时的人无论是否受过教育、无论是否有过打怪练级的准备,也只能把心一横、把脚一跺成为了将军和元帅。
所以,当龙鹰这个“假人”面对“被散功”就干脆地去散功;面对“被死亡”就果断地去死亡。这种当下即成就、此方即彼方的心无挂碍的对事件的反应正正表明了黄老已经从当年的循序渐进地打怪升级的不成熟心态里走了出来,已经不再是那个要一本书一本书来堆自己的江湖地位的那个“黄易”了;他也不再是那个把传鹰悬崖纵马踏空而去,当做对自我超越的终极形式那个“黄易”了。
另外,从近些年黄老的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燕飞能够在得知仙门之密后,仍然眷顾的爱人和知己的情感,仍然扶助着患难的兄弟成就事业;而龙鹰虽也清楚得知仙门的秘密,但仍然没有放弃对庙堂的责任,没有放弃对兄弟的担当,更没有放弃对妻儿的热爱。这些主人公在明知世事本就虚幻的情况下仍然认真做好自己本份,这就是黄老在访谈中讲过的“做一个清醒的梦”的人生境界。
好吧,看到大家都很亢奋,我也像焕发了第二春一样充满了激情,本想多说几句,但是家务活太多,俺家老人想吃酸菜馅儿饺子,我要赶紧包饺子了,所以临急就章写下这点东西,就此收笔。如有词不达意的地方请多包涵!
最后送给大伙儿一段话和我自己共勉。嘿嘿,其实主要是我自己,因为这段话对我的职业素养相当重要: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形成任何成见,就算他再笨,他也能够理解最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坚信,那些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他早已了然于胸,没有任何的疑虑,那么,就算他再聪明,他也无法理解最简单的事情。
列夫·托尔斯泰,
1897年
@本杰明西斯科:本杰明小兄,人生真正的养生和修行就在接人待物、与外界环境相处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中的。修行并不是要去深山老林遗世独居、或者惊天动地搞得世人皆知、又或者是满脑子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原因我上文已经说过,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把所有概念驱出自己的大脑才能真正明白佛经中所云:“毛入四海水、须弥納芥子、举如陶家轮”。

@黄金小子:黄金小哥,从你来贴吧这段时间,我感觉到你是一个“受害者心理”有些强烈的人。因为一些区区小事,总是耿耿于怀,这样不好。受害者心理是我们人类一种很普遍、但又很是最糟糕的心理,它的强弱直接影响我们人生的得失成败、幸福与否。请认真思考一下我的话,如感觉得罪,请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