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吧 关注:4,134贴子:34,985
  • 1回复贴,共1

生鲜O2O发展中的“暗”和“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初创一段时间的社区生鲜电商O2O,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请大家多多交流,提提建议!

在中国众多生鲜O2O平台发展过程中,都是在围绕着“最后一公里”的“冷链配送”服务进行着市场的争夺,但是在这场生鲜O2O市场的争夺中,众多生鲜平台消失瓦解!生鲜O2O的兴起自2012年,被称之为生鲜电商的元年,在这段时间许多围绕生鲜电商O2O的平台如雨后春笋一样突然出现,爱鲜蜂、一米鲜、本来生活网、我买网等,但好景不长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冬的到来,在取消的补贴和盈利模式的难以呈现等的原因下,生鲜电商进入了洗牌期。截止到2015年3月底,全国只有约1%的企业实现了盈利,收支达到平衡的企业也只占4%,余下的大部分生鲜O2O企业或者巨额亏损,或者暂处亏损状态。今年(2016年)已过3/4,纵观前三个季度,生鲜电商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美味七七的轰然倒塌,多点商城和爱鲜蜂的大面积裁员,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对O2O业务“割肉式”的全面调整,青年菜君的“资本跳票”事件,果食帮动情又无奈的退场感言,壹桌网对转型的模糊回应……加之资本寒冬的威力显现,不少生鲜电商都遭遇融资难,进度受阻的问题,进而太多的生鲜倒闭退出市场的争夺。事实上,陷入困境的生鲜电商平台并非只有这几家。有数据显示,在全国近4000家农产品电商中,7%巨额亏损,88%小额亏损,4%持平。这表明,至少有95%的生鲜电商企业都是在“赔本赚吆喝”。目前除了一些O2O“大户”中会有生鲜的分类外,其他单独做生鲜的电商已不多了,除了本地化的生鲜O2O平台以外,全国式的O2O生鲜平台寥寥无几。最近听到最好的消息就是爱鲜蜂在经过市场收缩,业务线调整后获得了D轮融资由美点团评投资,但是投资金额为披露,这算是在这段时间生鲜O2O电商的一个好消息吧!虽然生鲜O2O电商一片哀叹,但从哲学角度说,存在即合理。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生鲜的确有需求,这一点在中高收入人群和新生代消费者中体现较为突出。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这方面的需求做好,找到盈利点是作为生鲜电商人的一个很大的课题。作为笔者的我自身也亲身经历过类似生鲜平台建立、发展和消失,这也是目前在中国市场做生鲜O2O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这次的生鲜O2O平台的运营对我感触甚多,今天用我粗糙的思维和大家探讨下生鲜O2O发展中的“暗”和“光”。
“暗”
1、生鲜O2O需求的“真”与“伪”
2015年,O2O赢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是某某公司又获得了,估值火速蹿升,对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会带来何种颠覆性的变革;转眼到2016,O2O被严重打脸,遭到各界的嘘声和质疑,大众开始反思,O2O是不是伪命题,压根没有未来?而在众多O2O服务中尤为典型,从投资风口到集中爆发危机仅用了两年时间,如今已成为投资人眼中的“大坑”。电商生鲜O2O是基于生鲜这一类老百姓最高频次的消费品作为需求的切入点,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生鲜品类的商品规格、重量、新鲜程度没有标准化的规定,无法实现标准化的管理,所以导致在生鲜电商服务过程中众口难调,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需求,再者线下生鲜水果店接近社区或者菜场,在没有真正解决这样的需求时,生鲜平台客户还是会就近进行购买解决自己的需求。
2、APP产品功能的“好”与“坏”
生鲜电商O2O主要是以APP客户端或者是微信公共号/服务号作为展示端口,APP本身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款在市场的受众度。简便的操作、众多的促销活动、丰富的页面展示以及时时的订单状态跟进等等一系列产品功能,来满足会员最简便的操作。若一款产品不完善自身,各种问题都存在,这样花再大的代价也是无用的,这点对于新的电商O2O平台尤为重要。APP产品做得好那就可以做下去,APP产品做不好,对于会员来说就是一次性消费而已。
3、APP的市场推广中“烧”与“不烧”
在生鲜电商O2O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在现在所有O2O发展的过程中,不知道从何时开始(PS:可能是滴滴和快递的市场推广补贴),凡是O2O的推广都是要进行新人补贴注册,烧钱来进行拉新,在极短的时间内聚拢大量的粉丝或者是关注度,在进行贴补式的“烧钱”推广,来稳住已有的粉丝或关注人群,进而增加会员对O2O平台的粘性。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平台引爆,短时间内增加会员基数和平台的流水数据,带来的坏处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中国人做生意习惯了跟风,看着模式吸引风投或者可以大量的吸粉可以进行他用,都会在跟风而为,导致最后的局面就是需要拼命的“烧钱”来抢占市场。一句话,谁能“烧”到最后就是赢家,所以在众多生鲜电商O2O或者其他O2O平台来说都需要一个有钱的“干爹”或者自身就有钱。
4、“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去”与“留”
无论是电子商务的B2C、C2C、B2B还是O2O而言,物流运输都是电商发展的一大掣肘。有的平台自建物流仓储以满足自身平台发展和会员的购物体验,有的完全放给合作商家自行解决。自建物流的好处可以最快的满足配送和客户体验,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和客户粘度,但是自建物流配送使得电商发展过于笨重,消耗较大。没有自建物流则反之,轻便的大步快跑发展,在平台成立初期很难满足客户的体验。作为服务“最后一公里”的O2O平台,对物流配送的要求相当严格的,其中生鲜O2O平台要求更加严格。保鲜、恒温、及时的冷链送货上门是生鲜O2O基础也是重点。这样就导致了生鲜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成本,是其他O2O配送服务的几倍,所以有的O2O平台自建地方的配送平台,保证自己平台的时效和服务,有的接入第三方配送,弱化物流的消耗,也有将配送运服务费转嫁给商家或者会员。对于生鲜O2O平台而言,物流是不能避免的问题,一方面是物流人员成本,一方面是平台服务的口碑和自身形象,孰轻孰重需要生鲜O2O平台自己衡量。
5、盈利模式的“难”和“易”
无论哪种O2O模式都是最终以盈利为目的的,在O2O发展之初为了抢占市场,作为公司的核心人员或者是资方都是默许通过“烧钱”的方式来抢占市场,而后慢慢实现盈利。但是对于生鲜O2O平台来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依然没有找到赢利点或者说能找到,但是实现起来很困难。产品的开发需要钱,推广需要钱,促销需要钱,物流配送需要钱,人工工资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都需要钱,而且这些钱必须花而且一旦确定要花了就不能停(和吃了某牌的口香糖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也不能停下来。),但是盈利的模式很难。有的尝试线下开店,接入线上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同步销售,第三方配送服务。有的自建生鲜基地,自建社区自提柜,自行配送服务。有的完全是纯O2O平台,物流和生鲜产品全部第三方来操作。第一类线下有实体店,社区开店的然后衔接线上,这样是一种方式,典型的代表就是某某果园,但是结局不言而喻。第二类在苏州本地有一家生鲜O2O平台,但是这样的模式会导致产品基地产品丰富度不够,满足不了大众的消费可选择度,庞大的冷链物流和落地自提柜,加重了它发展的负重,并不能及时的进行配送,受自提柜设立的影响覆盖的区域受限。第三类纯平台的模式,最简单的就是各种到家O2O平台,轻质化的平台运作让他的负重很轻,和第三方合并后更让各种到家单线的业务减重不少,但是对商品没有定价和话语权,生鲜类的配送也很难保证生鲜类商品质量以及恒温保鲜的配送服务问题。综上所述以上三种的模式各有利弊,但是还是无法找到这个模式的赢利点(单纯从运营的角度出发,资本的会员数和资金流另算)。
6、政策和市场的“加”与“减”
这里的政策涵盖政府对电商或者农业发展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的态度,在这里不做表述(大家可以自己查看资料了,我也写不出来什么大框架的东西。PS:好吧!本人时事政治和资本信息欠缺,就这样!!)。
综上所述目前的生鲜O2O发展的“暗”,笔者我也就总结出来这么多,下面谈谈我对未来发展生鲜O2O模式发展中可能实现盈利的几点看法。
“光”
今年BAT的马爸爸在云栖大会上所说的一样,纯粹的电子商务业务将会很快结束,新的线上线下零售模式会出现,这也是未来O2O发展的一个突破点,以下我来说下我个人观点下的生鲜O2O发展。
1、政策、资本、市场
2016年1月27日政府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推进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一带一路政策和自贸区的建立有力促进跨境生鲜电商业务。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以及边境口岸通关手续的简化和效率的提高,将有力破除国内生鲜电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并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资本方面现在来看资本的寒冬,让生鲜电商进行洗牌,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强实力的生鲜O2O会快速发展(竞争对手减少,抢占市场的花费较少)。市场方面除了维护现有的市场,生鲜O2O必须乏力三四线城市。除了市场竞争压力小以外,最主要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也不是很弱,而且可以为后期抢占供应链或者是生鲜源头做准备。
2、线上线下相结合
BAT在云栖大会的发言也算是一个方向标吧,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未来生鲜O2O发展的重点。线下除了起到保证线上正常订单配送服务的支撑点以外,也可以就近进行销售,也降低门店店铺租金和人工开支成本。线上线下想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生鲜O2O的运营管理。
3、物流冷链配送服务
以线下作生鲜O2O的门店为基点进行配送范围的扩散,可以最大化的满足客户需求。并且可以保证生鲜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送到会员的手上,同时增加平台在线下的品牌认知度。
4、生鲜产品的源头、供应链和生鲜产品的标准化
在生鲜O2O发展中,接入生鲜产品的源头和供应链,应该说可以掌握了生鲜的盈利点的方向(至于说可否实现盈利,需要看后期的整体运作。)。在掌握了生鲜产品源头的同时,优化供应链和生鲜商品的标准化,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生鲜标准操作模板,这一点可以借鉴下日本的生鲜标准化管理模式。如下图:

5、APP产品功能布局
目前大多数的生鲜O2O产品都是单一的to C,To B的并不是很多,后期发展方向二者都需要进行,可以进行时时的切换。不仅让我们的会员服务到他地址定位的生鲜商品信息,也可以看到全国的生鲜商品信息,进行选择性购买,这样的话让会员自己决定选择哪一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一点我自己设计的产品原型中是有的,也许以后能用的上)。
6、运营推广和扩散方式
关于APP运营推广先期的拉新和促销宣传是不能没有的,后期的推广发散可以借助会员的能力来发散,可以做一些推荐有好礼,连带推荐后有联带的收益可以提现的分销机制(后期VR成形的话,可以接入VR进行现实和虚拟的交互)。城市间的拓展可以使用代理加盟制进行统一管理,但是需要将拓展城市的供应链和货源掌握在生鲜O2O平台这边。
7、线下生鲜门店
线下的门店除了支持本地区的服务以外,可以逆向收集本地区的具有优势的生鲜商品,在本地区或者全国进行售卖,从中赚一部分的毛利。那么需要生鲜O2O平台在开始之初做好标杆,吸引加盟入驻。
总结:我个人认为生鲜O2O电商是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前行者,现在生鲜O2O面临的问题也会在未来出现的农村电商中出现,所以现在作为生鲜电商人需要将这些做的充分点。未来农村种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少,土地会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类似农场的模式会慢慢兴起,批量大面积种植单一化的农产品,方便未来的农场主进行管理,也方便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后期VR成熟接入后,可以让会员更加直观的看到她/他购买的生鲜产品是如何从田间到餐桌的。生鲜O2O之路任重道远,货源、供应链、生鲜产品标准化、市场接受度、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大的环境等等都是制约着生鲜O2O电商发展的问题,现在只有一点点解决完善它。生鲜电商人加油!生鲜O2O之路还很远。


1楼2017-02-04 09:25回复
    生鲜O2O系统选B9,国内首家线上线下一体化,非对接,生鲜新零售怎么做? http://www.boshangyun.cn 博商云热线400-678-3325.


    2楼2018-03-27 17: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