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吧 关注:3,625贴子:16,574
  • 23回复贴,共1
禅修实修群,主要以交流各自的禅修实修经验为主,不提倡空谈玄谈,拒绝广告,拒绝宗教布道,禁止人身攻击,严禁发布不雅信息。


1楼2017-02-14 22:16回复


    2楼2017-02-14 22:20
    回复
      欢迎大家加群,一起交流学习:607928750。主要以交流各自的禅修实修经验为主,不提倡空谈玄谈,拒绝广告,拒绝宗教布道,禁止人身攻击,严禁发布不雅信息。


      3楼2017-02-16 16:29
      回复
        禅修的派别也分很多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觉得,楼主最好把自己的见解和修行方法大致的说出来,以吸引同道中人。


        4楼2017-02-16 22:13
        收起回复
          欢迎大家加群,一起交流学习:607928750。主要以交流各自的禅修实修经验为主,不提倡空谈玄谈,不宗教布道,可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释道的群。


          5楼2017-02-17 11:20
          回复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
              “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
              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很平静的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要是你有眼珠,如何安置?”
              洞山无言以对。
              云岩禅师此时才非常严肃的说道:“我想你要的眼珠,应该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禅师又改变口气道:“事实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终于忍不住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便对洞山禅师大喝一声道:“你给我出去!”
              洞山禅师并不讶异,非常诚恳的说道:“出去可以,只是我没有眼珠,看不清前途的道路。”
              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还说什么看不到!”
              洞山禅师终于言下省悟。
              洞山禅师向别人要眼珠,这是很怪异的事,就算高明如云岩禅师,起初也只能告诉他眼睛长在自己额头上,为什么向别人要呢?最后知道洞山要的不是“肉眼”,云岩禅师提示出“心眼”的妙道,洞山才有所契悟。
              肉眼,是观看世间万象长短方圆青红赤白的,这种观看只是表面的、生灭的、现象的,而心眼才能观察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观察是普遍的,里外一如的,难怪洞山虽有肉眼,仍看不清前途的道路,此道路即自己的本来面目,即成佛作祖的目标,当云岩告诉他心眼的妙用,洞山就有省悟了。
            欢迎大家加群,一起交流学习:607928750。主要以交流各自的禅修实修经验为主,不提倡空谈玄谈,不宗教布道,可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释道的群。
            另:还可以关注我们的论坛哦:http://www.vzan.com/f/s-860845?typeId=0


            6楼2017-02-21 09:56
            回复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那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的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谚语说:“黄金随着潮水流来,你也应该早起把它捞起来!”世间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万丈高楼从地起,万里路程一步始,生死烦恼,别人丝毫不能代替分毫,一切都要靠自己啊!
              欢迎大家加群,一起交流学习:607928750。主要以交流各自的禅修实修经验为主,不提倡空谈玄谈,不宗教布道,可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释道的群。
              另:还可以关注我们的论坛哦:http://www.vzan.com/f/s-860845?typeId=0


              7楼2017-02-21 10:07
              回复
                苏东坡同知己佛印禅师一道去往杭州游玩。
                苏东坡看到一座山峰,便问向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答:“飞来峰。”
                苏东坡接着问:“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回答:“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不解,“为何要静?”
                佛印应道:“既来之,则安之。”
                行至天竺寺,苏东坡好奇心又起,见寺院内观音菩萨手中都握着念珠,不解缘由,问佛印:“观音菩萨即时佛,拿念珠作何?”
                佛印说:“念珠自然是用来念佛号的。”
                “念什么佛号?”东坡不解。
                佛印说:“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是观音,念自己的佛号奇了怪。”
                佛印笑答:“求人不如求己。”
                一则禅宗公案,三个生活哲学:
                一动不如一静
                既来之则安之
                求人不如求己
                三则智慧,都是从生活中得来:
                只要人的心境是宁静平安的,才会生出更多的清澈的智慧,才不会在奔波的生活中迷失。
                那么,如何才能使心境获得宁静平安呢?
                佛印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
                每天多一分反观自照,我们就会多一分自在;而一个自在的人,就会像古代的禅师触机都是智慧,那是由于他心有所安,包容广大,万事万物自然都有一个智慧的定位了。
                欢迎大家加群,一起交流学习:607928750。主要以交流各自的禅修实修经验为主,不提倡空谈玄谈,不宗教布道,可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释道的群。
                另:还可以关注我们的论坛哦:http://www.vzan.com/f/s-860845?typeId=0


                11楼2017-02-22 10:54
                回复
                  此吧太过冷清了,多发发,聚聚人气。


                  12楼2017-02-23 00:06
                  收起回复
                    他是演员,是歌手,是综艺咖,撕下这些标签,陈坤,也是虔诚的佛教徒。

                    十几年前,陈坤就开始信佛。他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自然而然的。我觉得人人都应该拥有一个感恩的心,我们从社会中汲取,也要不断回馈社会。佛教中包含许多人生哲学,这些人生哲学对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演员这个职业有的时候压力很大,需要有很大的责任感,信仰也让我自己更加平静,给了我更多快乐。”

                    “宗教对于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一种逃避。但这只是最初的形式。逐渐的,你会慢慢变得崇高,因为人越想崇高的东西,自我约束力就会越强,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逐渐变成你成长中的一种智慧。这时会发现宗教并非只能远观,不能触摸,它是可以交流的。宗教给你领路,帮你找到正确方向,最后得到解脱和自在,然后回馈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我个人认为,真正超脱的人内心是很自在的。”

                    参佛禅,吃茶去,一个男人过了三十岁开始想要一些慢动作,于是,他每天坚持做瑜伽,早起后在家附近散步,休假在家把所有的衣服拿出来穿一遍,或者谁也不告诉,背上包就出发。这些年,陈坤更多的是在为了自己的内心而活,被好友赵薇评价为“从一个大男孩变成男人”的他无论在镜头前还是镜头外,相较过去,显得更为丰沛而有层次——因为他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信佛13年,他说,他一直是一个自在的人,但当了演员之后变得不自在了,现在他又变得自在了。前后两个“自在”,内涵是相同的,但是第一个自在很容易得到,而第二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再次拥有的,它需要一个修行的过程,重新悟得。这就是佛教的智慧。这种智慧带给他很大的收益,不是俗世间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任何时候保持一个淡定的状态,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打坐,没有人教过我,我好像天生就会打坐。小时候经常自己没事就打起坐来,身边的朋友还曾经笑话我是“怪胎”。成名后的那几年,因为内心的浮躁,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坐了。有一天,当我反思自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打坐,我开始一个人在家里打起坐来。”
                    谈到自己的信仰时,他说:“佛教是一种智慧,它不是拿来膜拜的,也不是偶像崇拜,就是我个人觉得合适。这种智慧带给我很大的收益,不是俗世间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任何时候保持一个淡定的状态,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我就喜欢没事时平静地呆着,算是一种清修吧,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来打扰我。”陈坤内心一片淡然。若说三十岁之前还能耍些小聪明,三十岁之后我则更认真、踏实地对待工作和生活了。我的心态更平和,接受度也更宽泛了。并且我意识到,只要有欢喜心,天天都有好生活。
                    从2003年因名利而迷失,到2008年通过禅定找到自己,这中间差不多有五年的时间。我的人生绕了一个很大的弯路。我在想,假如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你的人生是on the way的,无论你遇到挫折还是沮丧,你都不能停下来,要继续走下去!人生的意义就是往前走,心态正面地大步朝前走!”那么在我后来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正面的心理导向,我就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

                    学佛是否在找寻一种精神寄托?陈坤的回答是:“寄托是第一个层面的,是一种需求,有需求才有寄托。而现在,佛对我来说是呼吸,已经成为我的血液,我希望我的血液在未来流得更干净,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清凉,自自在在地演戏,自自在在地享受生活。


                    15楼2017-03-09 13:23
                    回复
                      佛学交流微信群 可以加我哦


                      16楼2017-03-09 13:31
                      收起回复
                        禅宗里面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心之开悟者,不但可由宗入教,知二乘声闻|缘觉以及大乘般若、唯识之真旨,亦可检点天下错悟诸师之落还处,引之导归正途。
                        如果有缘可以和我们一起探讨佛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5-20 20:22
                        回复
                          师兄可以拉我进群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9-27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