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吧 关注:87,106贴子:359,951
  • 5回复贴,共1

微电商销售普遍性问题解决方法?你懂几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做OA办公软件的,年前遇到客户A,我联系到了A公司负责信息化管理的G经理,G经理刚入职A公司,G说公司打算上OA系统,但年底比较忙,打算年后做。
  通过后续交流,得知A公司和B公司是兄弟公司,A公司很多员工都是从B公司过来的,B公司用的是我们公司的系统,B公司对我们系统非常满意。
  今年2月下旬,我代公司项目经理给A公司做产品演示和讲解,演示过程非常顺利,A公司各副总及各部门的疑问我们都给出了满意的答复。但A公司D董在会议最后抛出了三个问题:1、系统的安全性?2、系统的操作难易程度?3、系统的性价比?
  提出三个问题后,D董完全不给我们解答问题的机会就解散了会议。提出让公司的各部门写一份OA系统对于各个部门的好处和价值的报告,由公司副总T总和Y总负责,并让我们发一份报价给他们。
  会议结束之后,我针对D董在会议上提出的三个问题,写了一份文档给D董,D董收到后未做任何的答复,现在项目一直搁置没进展,估计有以下2个情况:
  1、打算搁置项目,D董可能觉得公司现在的情况还不适合上OA系统,打算将项目搁置,原因可能是A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相关体制还不够完善,而且在今年5月份可能会搬迁到新的办公大楼,另外通过内线G经理提供的反馈,他也觉得公司可能打算暂时搁置这个项目。
  2、打压价格,因为整个项目过程只有我们一家厂商参加,A公司中不少的人都在B公司用过我们的系统,包括副总T在内,当时演示交流会的时候,效果非常好,如果后续的进展太顺利我们厂商肯定会报高价给客户。D董这样做可以给我们危机感,所以我们必然不敢报高价给客户,从价格上再给客户一个搁置项目的理由。


1楼2017-02-16 22:51回复
     一、正确认识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1、D董为什么会愤然离席?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提问者有两条做得比较好:第一,条理性比较强;第二,有理性思考,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说明销售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现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先分析D董提出的3个问题,问题1和2,即软件的安全性和系统难以操作都是虚的,打一幌子而已,因为D董不一定懂这个办公软件。问题3,即软件的性价比才是他考虑重点的,为什么D董不给解释机会就走了?他离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楼2017-02-16 22:52
    回复
      我认为还是对招标流程不满意,可以用愤怒来表示。D董考虑的是为什么这么大一个项目,只有1家公司进行招标和谈判?中间是否存在利益关联?呵呵,咱们在大公司上过班的同学,会对这个流程有所体会。
        最后提的问题是:我该如何去打破僵局,并以较高价格成交? 这充分暴露了乙方的心理,同时甲方肯定知道乙方也是这么想的,况且只有1家公司参与甲方项目,这就让甲方谈判时陷入被动,甲方不可能那么被动的,从D董性格分析,很可能有逆反心理。
        D董的思维模式和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是不一样的,哥们你想想,招标会上所有人都说好的时候,D董会认为软件公司下的功夫挺深啊,下面人都被打通了?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下面一片叫好声,你们是不是穿一条裤子?嘿,把我当傀儡啊?D董追求的是控制欲,他不可能轻易同意下面人强推方案。


      3楼2017-02-16 22:53
      回复
        有一些大领导具有逆反心理,底下人捧谁,他就怀疑谁,底下一群人踩谁,他就会逆向来捧谁,因为被踩之人肯定是触犯那些人的利益,而为啥会触动那些人的利益?因为小群体要守着自己的利益啊,呵呵,大领导都会安排一个对立角色出来,他好坐收渔利,历史上这类故事太多了。
          2、A公司项目负责人分析。
          D董需要拉2个副总参与,我们是阻挡不住的,而且这种流程才符合D董的想法,为什么呢?D董愤然离席,T副总和Y副总会看不透吗?肯定看得懂,如果他们看不懂,就没有必要在A公司做了。


        4楼2017-02-16 22:53
        回复


          5楼2017-02-27 22:42
          回复


            6楼2017-03-02 15: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