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0日漏签0天
人工智能吧 关注:116,611贴子:509,05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人工智能吧
>0< 加载中...

机器会比人更聪明?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原作: Wendy M Grossman

译者: commondata

卫报,2008年11月6日,周四

原文: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08/nov/06/artificialintelligenceai-engineering

译文: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14392/17387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2025-08-10 18:26: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他们假定,处于初始状态中的技术在图像上将呈现曲棍球杆的形状,现在正在寻找这样一根球杆:起初是缓慢上升的击打部位,随后在某一点突然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出现长长的手柄。十月下旬,积聚在圣何塞的科学家们正在等待拐点的出现,在这一点上,机器智能将超越人类,并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进入自我完善的递归循环。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台阅读机的发明者,《奇点已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2005)一书作者罗伊·库兹韦尔认为,关键在于呈指数增长的计算能力——“加速报偿法则”[译注1]。他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按照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速度,整理基因组将耗时数千年,而不是计划中的十五年。头七年,只有百分之一基因被整理。但随后速度呈指数增长,最终项目按计划结束。以此类比,加倍增长的计算能力将足以拉近目前人类与机器智能之间宽阔的鸿沟。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某种意义上说,硅栅格单极型晶体管[译注3]的摩尔定律在去年被打破”,莱特纳说。“这说明快速报偿法则的基础之一被终结。不过,英特尔公司拥有大量聪明人,他们有能力发明使用新材料的单极型晶体管”。到2020年,英特尔公司打算利用光子或量子的一些效应,比如自旋。“摩尔定律带来的圆弧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奇点”。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审判日


认可奇点的并非只有美国人。英国电讯(BT)前研究部门负责人Peter Cochrane认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智力比较“差不多仅依赖一个因素——联网传感器的数量。智能更多的体现在感知能力,而不是记忆和运算能力”。从2006年起,互联网的容量已经超过单个人类大脑的容量,他接着说。“我预计,2020年之前机器智能将出现重大突破”。并且,他说:“到2030年,这个智能体会被关闭”。


在这次峰会上,类似的预言满天飞。想象一下,那时相当于人脑规模的大脑成本仅有一美元,你的口袋里可以装满这些东西,互联网将像该亚[译注4]那样醒来。为此,EarthWeb以及最近的Radar Networks(该公司是Twine.com的创立者)创始人Nova Spivack引用了弗里曼·戴森[译注5]的一段话:“当大脑变的超越我们理解能力之时,上帝便随之而来”。


光听这些,你可能很难想象,人工智能已经停滞二十年之久了。人工智能学科奠基者之一,约翰·麦卡锡于1956年首次召开该主题的讨论会议,当时他们有能力在六个月内搞定一切。现在,麦卡锡将奇点斥之为“毫无意义”。


即使如此,但有许多流行技术,比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以及IBM那台击败人类国际象棋大师的计算机“深蓝”似乎都像是人工智能的某种萌芽。谷歌(Google)模仿CNBC记者Bob Pisani的声音接听观众打来的电话,他对此万分惊讶,“原来只是跟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对话,真是令人难以致信的智能”。这类技术进步提醒我们,即便对那些最为狂野的想法做出尝试也是值得的,因为或许会有宝贵的发现。


IBM阿马丹实验室认知计算小组负责人Dharmendra Modha正在领导一项“探索”计划,目的是“理解并建立一个尽可能廉价和尽可能快速的大脑”。去年,他的小组使用带有8T内存,32K(32768)个处理器的IBM Blue Gene 超级计算机,成功建立了一个相当于老鼠规模的大脑皮层模型,包含5500万个神经元,4420千亿个突触。他表示,关键在于突触,而不是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电学-化学-电学的连锁反应进行联系。而生物电路是粗糙的,本质上所有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结构。“人类的强大之处在于突触”。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比比谁更聪明


Modha否认他的团队制造一个老鼠大脑的可能性。“从哲学角度来说”,针对这个问题他写道,“任何仿真都是基于某种假设的近似值(一种‘漫画’),而生物物理学的现实模拟并非我们工作的焦点”。他的团队通常用这类模拟来理解大脑的高级计算规则。


不过,计算能力离不开软件。“神经软件代码[译注6]是让人类的推理运行在不同的基质下的能力吗?”富有怀疑精神的科普作家约翰·霍根就此问题向库兹韦尔发问,对方答道:“奇点关键在于对智能的放大。对于一种可以通过图灵测试,并表现出情感的智能存在的预言...这将让我们确信它是有意识的。但这并非一种哲学上的论证”。


为了让智能体现效果,它应有能力改变物理世界。为此,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Neil Gershenfeld在峰会上谈到可编程问题。这是个一本正经的小把戏:计算机科学总是与0和1打交道,不过这些仅仅是电流流动或停止这种物理现象的抽象表现。Gershenfeld指出,维持这种抽象要求不断增加的能力以及复杂的编程,要把这些装进它的脑袋。怎么办,他问道,难道你能付出英镑买回计算机细胞,把它们放在表面上,然后运行程序让计算机像蛋白质那样自行装配吗?


对于不以物理为专业的人来说,Gershenfeld的观点是难以理解的,他那细胞分拣的录像片也不例外。有两件事情是他明确表述的。第一:“我们的目的是创造生命”。第二:“我们有一个二十年计划,届时电影《星际奇航》将成为现实”。


二十年后是2028年。弗农·文格(Vernor Vinge,科幻小说家,译者注)在1990年代早期谈及奇点(并仿效黑洞附近的引力奇观为其命名)时,总是剑指2030年。库兹韦尔则喜欢2045;莱特纳认为是2050。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时光倒流


私下里,这些日期意味深长。莱特纳五十九岁,文格六十四岁。库兹韦尔六十岁,不过他每天要吃二百五十片维生素和各类补品,并对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返老还童深信不疑。对于一个超人智能来说,如果治疗人类所有疾病都不过是小意思,那么与奇点一同到来的自然该有长生不老的承诺——只要它发生的时候你还在世。


由此引出奇点论与长生不老之间的关联,沿这个思路,我们的所有麻烦,从气候变暖到石油储备耗尽,都可以用足够先进的技术来解决,这让会议蒙上一层宗教活动的色彩。毫无疑问,当史密斯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詹姆斯·梅勒再次发表怎样为此准备资金的观点时,仍在高唱赞歌。他乐观的重申投资战略,并假定退休基金不是必需的。


HowStuffWorks发起人马歇尔·布莱恩通过对比,讲解了为什么当人类岗位被机器人替代时会有五千万人失去工作。“宇宙中有一个智能物种”,他说。“我们正处于创造第二个智能物种的进程中”。


人类学家简·高达尔表达了异议。她看到另外一个奇点——非洲正在增长的生态破坏——并对人类大脑与心灵的分离忧心忡忡。“如果我们是最为智慧的动物”,她说。“为什么要毁坏自己唯一的家园?”


如果高达尔女士的奇点首先到来,另外一个很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文格承认存在这样一个悲剧性结局,他所能想到的唯一事情就是停止它。


2025-08-10 18:2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译注1]加速报偿法则——库兹韦尔研究科技的演进史,发现近代人类生存技能的发展系呈指数化加速成长,因为科技发展是个累积、再加强与连锁反应过程,科技发展会对其本身形成正面的迥馈而加速发展,他称此现象为加速报偿法则。

[译注2]原文为nerds,比较流行的译法是“宅男”,也有“书呆子”,“痴迷技术的狂人”等含义。

[译注3]原文为:silicon gate CMOS,硅栅格单极型晶体管

[译注4]Gaia:该亚,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母,宙斯的祖母。

[译注5]Freeman Dyson:弗里曼·戴森,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译注6]neural code:神经软件代码。神经科学家们认为如果生物脑也像计算机那样靠软件代码运行,那生物脑中就应当有 “神经软件代码”(Neural code),存在有一组规则或算法,将这些尖峰(Spikes)变换为感性(Perceptions)、记忆(Memories)、意味(Meanings)、感觉(Sensations)和意图(Intentions)等。但是至今神经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神经代码到底是什么东西。


  • CommonData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End-


  • Full_AI
  • 扫地机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正在造这个奇点,争取2012年到来


  • stringoe
  • 自动驾驶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永生奇点和机器人的话题。。记得阿童木里有句话讲,机器人会比人类的败类好。虽然没说更聪明,不过觉得应该是会更聪明的。


  • 68141179
  • 人脸辨识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是以C元素和H元素组成生物装置,使用能源主要是化学能,机器人是由各种电子元件和全属体组成的物理装置,使用能源是电能,两种装置的运行速度取决运行能源


  • ruiaijun
  • T1000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哦!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人工智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