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姝林吧 关注:8贴子:2,800

【记录】趣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种人各种事。
作文素材可以当
段子可以做。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11 12:57回复
    【黄永玉】
    他还画过一个蛇年趣图。没有蛇,只有两个没有肚脐眼儿的光屁股洋人在苹果树下对话。蛇上哪儿了?
    “夏娃问亚当蛇到哪里去了,亚当说让广东佬偷去泡了酒。”
    看照片,就知道这个老头是个很难对付的小孩。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11 12:59
    回复
      【黄永玉】
      记者:“为什么不用电脑画画?”
      黄永玉:“电器里,我用得最熟练的就是手电筒。”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1 12:59
      回复
        【黄永玉】
        记者:“黄老,如果您把自己比喻成一道家乡菜,会是哪道菜?”
        黄永玉:“青辣椒炒红辣椒。”
        记者:“为什么?”
        黄永玉:“因为不好回答,只好这么回答。根本也没有这道菜。”
        记者:“在您绘画创作的生涯中,您对哪件作品最满意?”
        黄永玉:“一只母鸡生了蛋,你问母鸡,它生下的第一个蛋和第三个蛋好在哪里?母鸡会告诉你吗?我的作品虽然像母鸡下的蛋,但我和母鸡又有不同之处啊!”
        记者:“有什么不同?”
        黄永玉:“母鸡下了蛋总要叫几声,而我不会叫!”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11 13:01
        回复
          【黄永玉】
          记者:“黄老我还有个问题。”
          黄永玉:“吃完饭你再采访我吧。”
          记者:“怕您饭后要午睡。”
          黄永玉:“我不午睡,我又不是老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11 13:02
          回复
            【黄永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当代国画第一人”黄永玉同被誉为湖南走向世界的名片,两人却不相识。
            记者:“您怎么看袁隆平先生?”
            黄永玉:“袁隆平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科学家。有一次开会,我经过他面前,却不知道他就是袁隆平。后来别人告诉我,我就多看了他几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11 13:02
            回复
              【黄永玉】
              侯宝林:“你还教不教课?”
              黄永玉:“奶大了孩子把我的奶头都咬掉了!”
              时间停滞……几秒钟后侯宝林说:
              “怪不得现在都改用奶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11 13:03
              回复
                【黄永玉】
                :“翻你东西的人很可能是个天才,你要想法子赶快把他轰走。”
                2009年,黄永玉写了一幅字,“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好吧,最后再来几个人生哲学。
                躺在地上过日子,贴着土地过日子,有个好处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儿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11 13:04
                回复
                  【黄永玉】
                  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很多人都不敢理黄沾,只有黄永玉前去安慰。他安慰黄沾说“失恋算什么呀,你要懂得失恋后的诗意”,未曾想到,黄沾一听便火冒三丈,大声怒骂道:“放狗屁!失恋得都想上吊了,还有什么诗意?狗屁!”后来有人向黄沾求证,黄沾证实说“完全正确,全香港都希望我死!只有他来安慰我。”两个同样脾气刚烈的人彼此欣赏,成为挚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12 09:13
                  回复
                    【黄永玉】
                    人民眼睛是雪亮的,老夫的眼睛虽有轻微“老花”,仍然还是雪亮的,钞票面前,人人平等,不可乱了章法规矩。四、当场按件论价,铁价不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纠缠讲价,即时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放恶狗咬之,恶脸恶言相向,驱逐出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12 09:15
                    回复
                      【陶行知】又一个弃医的..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3-12 10:39
                      回复
                        【陶行知】
                        经典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8、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
                        10、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11、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2、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13、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14、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5、教育是立国之本。
                        1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7、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8、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 莫将少年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3-12 10:44
                        回复
                          【苏轼】
                          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 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3-13 11:41
                          回复
                            【唐伯虎】
                            他白天会抚琴,铿锵顿挫,唱尽哀思。夜里难以入眠,噩梦不断。他不由得消极悲观,26岁已显白发老态。悲凉,巨大的悲凉笼罩着唐伯虎。
                            他的好朋友祝枝山特地赶过来安慰他。祝枝山只说了一句:“这是老天对你的考验,你一定要挺过去。”
                            满面是泪的唐伯虎点头,回答也只有一句:“给我点时间,我可以的。”
                            人就是这样的,非逆境不成长。顺境里产生的成就,永远没逆境里的奋起那么打动人,那么令内心深处震撼。人的精神力量无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4-08 20:04
                            回复
                              【林语堂】
                              1933年3月1日,林语堂抓住萧伯纳逗留上海的时机,推出《论语》专号,刊登介绍萧伯纳的文章,为社会上的“幽默热”推波助澜。19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4-16 0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