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们吃火锅,嘲笑了一下最近说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拽根,到后来演变成讨论,龙这种东西是否存在过。
我说肯定有龙活到了古代,像西方传说中的龙,根据体型和样貌明显就是恐龙时代的遗留物,而一直到亚瑟时代,龙都还存在。
再后来这话题就变成了——如果,三国时代的武将不是骑马,而是骑着恐龙作战,是不是有些场面就会被改写呢?别笑!严肃点!这是一个很靠(mei)谱(liu)的科学课题哦!
恐龙真能活到三国??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课题的根基——恐龙有可能活到三国时期吗?其实直到现在这个漫天都是带着高清摄像头的卫星飞来飞去的年代,您也许会觉得在自家院子里洗个澡都可能会被人偷窥。可地球上依然还是有很多神秘地区是人类并不了解的。不是一直有人认为,尼斯湖水怪就是一只孤单生存的蛇颈龙吗?

(多年来一直有人相信尼斯湖水怪是一只蛇颈龙)
当然,一种生物想要繁衍需要一定的种群数量,因此尼斯湖水怪是恐龙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在地下空间中,或是地面上某些原始区域,恐龙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只不过经过多年的进化,现在的恐龙肯定和我们认知中的恐龙不大一样,它们的体型也许会变小,以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形态生存着。

(这种长得好像鸵鸟与鸭子混合物的玩意是一种叫似鸡龙的恐龙,你能信?)
在恐龙制霸地球的年代,它们能长到那么大绝对是有原因的。不信且看今日,有哪种动物能长到那么大的体型?想要保持大体型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要有足够的食物,体型越大生存需要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量也就越大;其次是要有足够的氧气,这样才能保证巨大体型的供氧量。在恐龙出现的早期,地球上到处都是巨大的蕨类植物,它们不仅向地球输送了大量氧气,而且还为食草恐龙提供了充足食物,进而养活了食肉恐龙们。但在之后,巨大蕨类植物逐渐消亡,地球的氧气含量慢慢降低,环境的变化令地球再也不适合体型太大的生物生存。

(曾经满布地球的蕨类植物和一些远古种子植物,为恐龙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三国那个年代,人类对于地球的影响还很小,氧气含量比今天要充足。并且当时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都是未开发的原始环境,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毕竟向四川盆地这种适宜生存又很少发生地质变化的地区,在2000年前也许还生活着一个恐龙种群也说不定哦。咱们的老祖宗,也有很多对于怪兽的记载和传说,其中也许就有恐龙的影子呢!就在前些天,在魔都上海的上海动物园,人们发现了一种从未被发现的昆虫!几千万人生活的城市中心,还会有新的生物会发现,如果某一天有新闻说发现了恐龙,我一点都不奇怪。

(上海动物园发现的新物种被命名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这名字还真是残念!)
哪种龙最适合骑乘
既然恐龙可能会生存到三国时代,那么我们就来研讨一下下一个课题——哪种恐龙适合骑乘。虽然许多西方奇幻小说里,龙都是拿来被骑士“骑”的,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看过西方龙图片的人都知道,西方龙简直是满身的棘刺,而且鳞甲甲片也很宽大坚硬,这会导致鳞片的边缘很锋利,就好像大鱼的鱼鳞一样。骑士跨坐在龙背上,那感受已经不是“蛋疼”就能形容的了。至于像马一样为龙加上龙鞍?且不说龙飞起来的时候导致的重力变化,就是要怎么安装、装在哪里也是个难题:装背上?还要躲开翅膀的根部以免影响飞行,这样导致肚带需要特别长,根本系不紧,勉强飞上天去龙稍微动一动……那场景肯定是一地铁罐头啊;装脖子上?龙的脖子直径是小很多,但且不说龙脖子上棘刺的问题,就是一做出机动动作,龙的颈椎也受不了啊!难道还要给龙配个盲人按摩师?

(我就问你,这龙背上跟仙人掌似的,不知道会不会扎到蛋……)
坐骑换成恐龙,也会面临这个尴尬的问题,并不是每一种恐龙都适合作为坐骑的!比如雷克斯暴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霸王龙,就不太适合作为坐骑使用。霸王龙的奔跑时速估计在30公里/小时左右,绝对比马快多了,但坐骑最重要的是要服从主人的指挥,而不是一开战就四处乱跑。霸王龙独特的体型,也使得它不适合作为坐骑。根据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学家的共识,霸王龙的前肢短小,主要靠两条强壮的后腿来支撑身体,而在高速奔跑时上身则会向前探出,主要靠尾巴的摆动来保持平衡。咱们可以闭上眼睛,脑补一下坐在它背部的画面:平时它直立步行,您坐在它背上等于仰面朝天躺着……就算能骑上去,等跑起来之后您也会随着它的身子扭动而被甩来甩去,只能趴下用脸贴着它的背部。教练,这种形象一点都不帅好嘛!更别提霸王龙一旦倒下就很难站起,所以只能在它站着时骑乘到它身上,难道要用攻城云梯才能上坐骑?这也太难为三国时期的武将了,更别提那些名义上是武将其实却是文官的家伙们了。

(这背上怎么装龙鞍?跑起来绝对让您吐一地……)
所以最适合作为坐骑的,反而是一些大型的食草恐龙。它们的性情虽然不算凶猛,但也绝对不胆小,比如甲龙科的包头龙等有着厚重甲片、背上棘刺较少的恐龙,或是三角龙等带有巨大头盾和长角的恐龙,既能够用来冲锋,又比较好驯化指挥,最主要的是,背部宽阔平坦适合骑乘!!

(包头龙的棘刺较小,基本不妨碍安装座位)

(三角龙的背部也很适合骑乘,头盾还可以在冲锋时提供防护)
======================================================================
被颜射的凤雏
说起《三国演义》里死的最憋屈的名人,凤雏庞统绝对算一个。《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写到“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可以说庞统倒霉就倒霉在他在临出发之前被刘备拉着换了坐骑,本来他骑着一匹劣马,一直没什么危险,结果因为刘备热心把的卢换给他,反而让他成了对方埋伏的集火目标,替刘备背了锅……而在正史《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的记载中,庞统同样是在率军攻城时被不知道哪飞来的一支流矢射死的,也就是说死的糊里糊涂。难道长得丑就没人权?总是躺着也中枪?

(白马帅归帅,问题是既不安全嘲讽度又高)
如果当时庞统骑的不是的卢,而是前面说到的恐龙,结果会如何呢?虽然一样可能会被集火,但恐龙的防御能力明显比的卢要强多了。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一群人躲在汽车后面躲避子弹的镜头,庞统如果能躲到恐龙的背后,显然生存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之后诸葛亮也就不用独力支撑蜀国,三国的历史就可能被改写。
====================================================================
膝盖中箭的张郃

要比死得憋屈,膝盖中箭的张郃绝对不输给惨遭颜射的庞统。没错,这不是个比喻,张郃真的是膝盖中了一箭死掉的哦。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书中,还是在《三国志》的史书中,张郃都算得上是魏国屈指可数的名将,就连“屈指可数”这个成语,都出自史书中关于张郃准确判断诸葛亮粮草存量的记载。可就是这么一位有勇有谋的名将,却因为追击蜀军被流矢射中膝盖丢了小命儿。如果当时他骑的是一只恐龙,相当于站在两层楼的位置,绝对不会轻易被流矢射中膝盖,曹魏政权也就还有可以依赖的名将,司马家族独占大权的计划能不能顺利施行就要打个问号。
(张郃的事例充分说明,膝盖中箭也能要人命)
就如同因为一块没钉牢的马掌输掉一场战争一样,小小一匹坐骑的不同,完全可能改写三国的历史,进而让整个历史转上一个弯。
论恐龙脸皮的厚度
就和汽车的外壳难以阻挡子弹一样,也许您觉得我前面说庞统骑着恐龙就不会死是扯淡。下面我们不妨从科学的角度来论证一下,躲在恐龙背后的庞统,是不是会被飞来的乱箭射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弓箭,请注意,在所有的描述中庞统是死于弓箭而不是弩箭。大家都知道,弩箭的威力来源于机械的力量,而弓箭的威力则取决于弓弦的力度。三国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擅射的武将——黄忠,他能拉开多少力度的弓呢?《三国演义》中说是二石(读dan,四声),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看上去挺厉害的吧?但当时的计量单位是汉斤,一百二十斤只约合如今的26.72公斤,这样听上去是不是就没那么厉害了?更何况《三国演义》是小说,难免有夸张的成分,且射死庞统的是一群小兵,也没有大将那样的武力。另外普通弓兵的武器也不可能向大将一样精工细作!一把合格的强力弓需要工匠花费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步骤才能制成,成本极高,显然不是普通军队能够大规模列装的。因此三国时代普通士兵的弓箭射程并不远,有效杀伤距离应该只有十几步至几十步,不仅难以对付铁甲,就是厚实的皮甲想要穿透造成致命杀伤也要距离足够近、运气足够好。否则哪有那么多勇将能“万军之中取人首级”?随便哪飞来一支箭就能让你玩完。如果不是因为弓箭的杀伤力不足,西方的骑士就不会那么强大,使用抛射的强力苏格兰长弓也不会成为著名武器啦。

(这就是最普通的弓,制作工艺简单,方便控制成本大规模列装,当然代价就是威力实在不怎么样)
看完了当时弓箭的威力,再让我们回过头来探讨一下恐龙的防御力。目前对于恐龙皮肤的厚度,由于出土的大多是骨架化石,因此在古生物学界还有所争议。不过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恐龙的外表皮是一层类似鳄鱼或蜥蜴的鳞甲。另外恐龙外表是一层如同犀牛、大象的角质皮肤的说法,也有不少支持者。不管是鳞甲还是厚重的皮肤,依照恐龙的体型推算,在不影响其行动灵活性的前提下,大型恐龙的表皮至少应厚达几厘米。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三国时期的弓箭杀伤力不足,而恐龙的外表皮明显强于三至五层牛皮缝制的皮甲。因此躲在恐龙庞大的背后躲避飞来的乱箭,保住性命的几率非常大哦。

(这是由甲片缝合而成的皮甲,材料是牛皮,虽然防御力一般但足以避免被弓箭一发入魂)
可惜,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所以才被成为历史。幸好,如今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不一样的历史。如果,如果三国时期有龙作为坐骑,是不是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呢?最近光宇游戏发行的一款手游《驯龙三国》上线封测,游戏中各路三国著名武将纷纷骑着恐龙登场,让人玩过之后不禁脑洞大开——尝试一下《驯龙三国》,也许您的心里就有答案。

有兴趣的不妨来【驯龙三国】贴吧看一看。
好的,这篇不正经的研(guang)究(gao)做完了,我滚远啦。
我说肯定有龙活到了古代,像西方传说中的龙,根据体型和样貌明显就是恐龙时代的遗留物,而一直到亚瑟时代,龙都还存在。
再后来这话题就变成了——如果,三国时代的武将不是骑马,而是骑着恐龙作战,是不是有些场面就会被改写呢?别笑!严肃点!这是一个很靠(mei)谱(liu)的科学课题哦!
恐龙真能活到三国??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课题的根基——恐龙有可能活到三国时期吗?其实直到现在这个漫天都是带着高清摄像头的卫星飞来飞去的年代,您也许会觉得在自家院子里洗个澡都可能会被人偷窥。可地球上依然还是有很多神秘地区是人类并不了解的。不是一直有人认为,尼斯湖水怪就是一只孤单生存的蛇颈龙吗?

(多年来一直有人相信尼斯湖水怪是一只蛇颈龙)
当然,一种生物想要繁衍需要一定的种群数量,因此尼斯湖水怪是恐龙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在地下空间中,或是地面上某些原始区域,恐龙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只不过经过多年的进化,现在的恐龙肯定和我们认知中的恐龙不大一样,它们的体型也许会变小,以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形态生存着。

(这种长得好像鸵鸟与鸭子混合物的玩意是一种叫似鸡龙的恐龙,你能信?)
在恐龙制霸地球的年代,它们能长到那么大绝对是有原因的。不信且看今日,有哪种动物能长到那么大的体型?想要保持大体型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要有足够的食物,体型越大生存需要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量也就越大;其次是要有足够的氧气,这样才能保证巨大体型的供氧量。在恐龙出现的早期,地球上到处都是巨大的蕨类植物,它们不仅向地球输送了大量氧气,而且还为食草恐龙提供了充足食物,进而养活了食肉恐龙们。但在之后,巨大蕨类植物逐渐消亡,地球的氧气含量慢慢降低,环境的变化令地球再也不适合体型太大的生物生存。

(曾经满布地球的蕨类植物和一些远古种子植物,为恐龙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三国那个年代,人类对于地球的影响还很小,氧气含量比今天要充足。并且当时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都是未开发的原始环境,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毕竟向四川盆地这种适宜生存又很少发生地质变化的地区,在2000年前也许还生活着一个恐龙种群也说不定哦。咱们的老祖宗,也有很多对于怪兽的记载和传说,其中也许就有恐龙的影子呢!就在前些天,在魔都上海的上海动物园,人们发现了一种从未被发现的昆虫!几千万人生活的城市中心,还会有新的生物会发现,如果某一天有新闻说发现了恐龙,我一点都不奇怪。

(上海动物园发现的新物种被命名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这名字还真是残念!)
哪种龙最适合骑乘
既然恐龙可能会生存到三国时代,那么我们就来研讨一下下一个课题——哪种恐龙适合骑乘。虽然许多西方奇幻小说里,龙都是拿来被骑士“骑”的,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看过西方龙图片的人都知道,西方龙简直是满身的棘刺,而且鳞甲甲片也很宽大坚硬,这会导致鳞片的边缘很锋利,就好像大鱼的鱼鳞一样。骑士跨坐在龙背上,那感受已经不是“蛋疼”就能形容的了。至于像马一样为龙加上龙鞍?且不说龙飞起来的时候导致的重力变化,就是要怎么安装、装在哪里也是个难题:装背上?还要躲开翅膀的根部以免影响飞行,这样导致肚带需要特别长,根本系不紧,勉强飞上天去龙稍微动一动……那场景肯定是一地铁罐头啊;装脖子上?龙的脖子直径是小很多,但且不说龙脖子上棘刺的问题,就是一做出机动动作,龙的颈椎也受不了啊!难道还要给龙配个盲人按摩师?

(我就问你,这龙背上跟仙人掌似的,不知道会不会扎到蛋……)
坐骑换成恐龙,也会面临这个尴尬的问题,并不是每一种恐龙都适合作为坐骑的!比如雷克斯暴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霸王龙,就不太适合作为坐骑使用。霸王龙的奔跑时速估计在30公里/小时左右,绝对比马快多了,但坐骑最重要的是要服从主人的指挥,而不是一开战就四处乱跑。霸王龙独特的体型,也使得它不适合作为坐骑。根据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学家的共识,霸王龙的前肢短小,主要靠两条强壮的后腿来支撑身体,而在高速奔跑时上身则会向前探出,主要靠尾巴的摆动来保持平衡。咱们可以闭上眼睛,脑补一下坐在它背部的画面:平时它直立步行,您坐在它背上等于仰面朝天躺着……就算能骑上去,等跑起来之后您也会随着它的身子扭动而被甩来甩去,只能趴下用脸贴着它的背部。教练,这种形象一点都不帅好嘛!更别提霸王龙一旦倒下就很难站起,所以只能在它站着时骑乘到它身上,难道要用攻城云梯才能上坐骑?这也太难为三国时期的武将了,更别提那些名义上是武将其实却是文官的家伙们了。

(这背上怎么装龙鞍?跑起来绝对让您吐一地……)
所以最适合作为坐骑的,反而是一些大型的食草恐龙。它们的性情虽然不算凶猛,但也绝对不胆小,比如甲龙科的包头龙等有着厚重甲片、背上棘刺较少的恐龙,或是三角龙等带有巨大头盾和长角的恐龙,既能够用来冲锋,又比较好驯化指挥,最主要的是,背部宽阔平坦适合骑乘!!

(包头龙的棘刺较小,基本不妨碍安装座位)

(三角龙的背部也很适合骑乘,头盾还可以在冲锋时提供防护)
======================================================================
被颜射的凤雏
说起《三国演义》里死的最憋屈的名人,凤雏庞统绝对算一个。《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写到“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可以说庞统倒霉就倒霉在他在临出发之前被刘备拉着换了坐骑,本来他骑着一匹劣马,一直没什么危险,结果因为刘备热心把的卢换给他,反而让他成了对方埋伏的集火目标,替刘备背了锅……而在正史《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的记载中,庞统同样是在率军攻城时被不知道哪飞来的一支流矢射死的,也就是说死的糊里糊涂。难道长得丑就没人权?总是躺着也中枪?

(白马帅归帅,问题是既不安全嘲讽度又高)
如果当时庞统骑的不是的卢,而是前面说到的恐龙,结果会如何呢?虽然一样可能会被集火,但恐龙的防御能力明显比的卢要强多了。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一群人躲在汽车后面躲避子弹的镜头,庞统如果能躲到恐龙的背后,显然生存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之后诸葛亮也就不用独力支撑蜀国,三国的历史就可能被改写。
====================================================================
膝盖中箭的张郃

要比死得憋屈,膝盖中箭的张郃绝对不输给惨遭颜射的庞统。没错,这不是个比喻,张郃真的是膝盖中了一箭死掉的哦。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书中,还是在《三国志》的史书中,张郃都算得上是魏国屈指可数的名将,就连“屈指可数”这个成语,都出自史书中关于张郃准确判断诸葛亮粮草存量的记载。可就是这么一位有勇有谋的名将,却因为追击蜀军被流矢射中膝盖丢了小命儿。如果当时他骑的是一只恐龙,相当于站在两层楼的位置,绝对不会轻易被流矢射中膝盖,曹魏政权也就还有可以依赖的名将,司马家族独占大权的计划能不能顺利施行就要打个问号。
(张郃的事例充分说明,膝盖中箭也能要人命)
就如同因为一块没钉牢的马掌输掉一场战争一样,小小一匹坐骑的不同,完全可能改写三国的历史,进而让整个历史转上一个弯。
论恐龙脸皮的厚度
就和汽车的外壳难以阻挡子弹一样,也许您觉得我前面说庞统骑着恐龙就不会死是扯淡。下面我们不妨从科学的角度来论证一下,躲在恐龙背后的庞统,是不是会被飞来的乱箭射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弓箭,请注意,在所有的描述中庞统是死于弓箭而不是弩箭。大家都知道,弩箭的威力来源于机械的力量,而弓箭的威力则取决于弓弦的力度。三国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擅射的武将——黄忠,他能拉开多少力度的弓呢?《三国演义》中说是二石(读dan,四声),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看上去挺厉害的吧?但当时的计量单位是汉斤,一百二十斤只约合如今的26.72公斤,这样听上去是不是就没那么厉害了?更何况《三国演义》是小说,难免有夸张的成分,且射死庞统的是一群小兵,也没有大将那样的武力。另外普通弓兵的武器也不可能向大将一样精工细作!一把合格的强力弓需要工匠花费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步骤才能制成,成本极高,显然不是普通军队能够大规模列装的。因此三国时代普通士兵的弓箭射程并不远,有效杀伤距离应该只有十几步至几十步,不仅难以对付铁甲,就是厚实的皮甲想要穿透造成致命杀伤也要距离足够近、运气足够好。否则哪有那么多勇将能“万军之中取人首级”?随便哪飞来一支箭就能让你玩完。如果不是因为弓箭的杀伤力不足,西方的骑士就不会那么强大,使用抛射的强力苏格兰长弓也不会成为著名武器啦。

(这就是最普通的弓,制作工艺简单,方便控制成本大规模列装,当然代价就是威力实在不怎么样)
看完了当时弓箭的威力,再让我们回过头来探讨一下恐龙的防御力。目前对于恐龙皮肤的厚度,由于出土的大多是骨架化石,因此在古生物学界还有所争议。不过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恐龙的外表皮是一层类似鳄鱼或蜥蜴的鳞甲。另外恐龙外表是一层如同犀牛、大象的角质皮肤的说法,也有不少支持者。不管是鳞甲还是厚重的皮肤,依照恐龙的体型推算,在不影响其行动灵活性的前提下,大型恐龙的表皮至少应厚达几厘米。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三国时期的弓箭杀伤力不足,而恐龙的外表皮明显强于三至五层牛皮缝制的皮甲。因此躲在恐龙庞大的背后躲避飞来的乱箭,保住性命的几率非常大哦。

(这是由甲片缝合而成的皮甲,材料是牛皮,虽然防御力一般但足以避免被弓箭一发入魂)
可惜,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所以才被成为历史。幸好,如今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不一样的历史。如果,如果三国时期有龙作为坐骑,是不是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呢?最近光宇游戏发行的一款手游《驯龙三国》上线封测,游戏中各路三国著名武将纷纷骑着恐龙登场,让人玩过之后不禁脑洞大开——尝试一下《驯龙三国》,也许您的心里就有答案。

有兴趣的不妨来【驯龙三国】贴吧看一看。
好的,这篇不正经的研(guang)究(gao)做完了,我滚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