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契丹人仍有“亡国之戚”,心存芥蒂
辽朝覆灭,很多契丹人都思念旧国,尽管金廷对契丹人实行很多笼络政策,但他们对灭亡辽朝的金朝仍怀有一定的宿怨。据《元史》载,“石抹也先者,辽人也。其先,尝从萧后举族入突厥,及后还而族留。至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改述律氏为石抹氏。其祖库烈儿,誓不食金禄,率部落远徙。…… 父脱罗毕察儿,亦不仕。” 再如耶律余睹在太祖时谋叛未遂,天会十年(1132年),再次谋反。说明很多契丹人对灭亡辽的金廷都怀有很深的亡国之恨,存在着不与金朝合作的心理。不仅如此,契丹人还多次发生谋反作乱的事件,如天辅七年(1123年)四月,契丹九斤聚党兴中府作乱;天辅七年(1123年)三月,“耶律麻者告余睹、吴十、铎剌结党谋叛”,可见这时有一部分契丹人对金朝还存有敌意或戒备心理而不与金朝合作。到海陵王末年,由于成为天下一统帝王的思想作祟,海陵王开始在全国征兵伐宋,下令尽征契丹丁壮,结果又引起了契丹人的反抗,爆发了大规模的契丹农牧民大起义,最终海陵王也死于契丹人之手。
辽朝覆灭,很多契丹人都思念旧国,尽管金廷对契丹人实行很多笼络政策,但他们对灭亡辽朝的金朝仍怀有一定的宿怨。据《元史》载,“石抹也先者,辽人也。其先,尝从萧后举族入突厥,及后还而族留。至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改述律氏为石抹氏。其祖库烈儿,誓不食金禄,率部落远徙。…… 父脱罗毕察儿,亦不仕。” 再如耶律余睹在太祖时谋叛未遂,天会十年(1132年),再次谋反。说明很多契丹人对灭亡辽的金廷都怀有很深的亡国之恨,存在着不与金朝合作的心理。不仅如此,契丹人还多次发生谋反作乱的事件,如天辅七年(1123年)四月,契丹九斤聚党兴中府作乱;天辅七年(1123年)三月,“耶律麻者告余睹、吴十、铎剌结党谋叛”,可见这时有一部分契丹人对金朝还存有敌意或戒备心理而不与金朝合作。到海陵王末年,由于成为天下一统帝王的思想作祟,海陵王开始在全国征兵伐宋,下令尽征契丹丁壮,结果又引起了契丹人的反抗,爆发了大规模的契丹农牧民大起义,最终海陵王也死于契丹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