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iege吧 关注:85,801贴子:858,228

【wood-极】纯桨制退器新流派——螺旋玉米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木头抗百力不是梦


1楼2017-03-26 15:44回复




    2楼2017-03-26 15:45
    回复
      2025-09-21 21:36: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进,瞄准,装弹,开炮一气呵成,是木头中的豪杰】
      零件数量203
      炮力30
      桨4+12*6+4,共80
      俯角5°仰角75°
      【可运动开火】


      3楼2017-03-26 15:50
      收起回复
        30力原型机
        早期木头炮采用了双层12片平桨制成的【菊花】型制退器
        能接下20力的冲击,但是当我进一步提高层数的时候发生了可怕的事情
        鬼畜,当层数达到4,或者说数量太多的时候桨叶就会控制不住的抽动起来,最终导致制退器的崩溃
        根据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我想可能是桨太长了吧,于是我就把它们缩放到0.3规格,悲剧依然发生了
        后来发现不光是桨叶,所有的气动零件按菊花方式堆放几层后都是这样鬼畜


        5楼2017-03-26 16:05
        回复
          然后昨天突发奇想把桨叶的宽度变成0.6厚度变成3,长度变成0.1
          这样一来就会有一个较硬的连接点,很短的力臂,很大程度的抑制鬼畜最初的玉米就诞生了
          为了追求效果采用了6层,居然毫无鬼畜造型很不错烤玉米


          6楼2017-03-26 16:15
          收起回复
            嗯 玉米流


            IP属地:云南7楼2017-03-26 16:19
            回复

              此外,在工作的时候会制退器转起来,螺旋玉米流的称号就这么来了


              8楼2017-03-26 16:19
              收起回复
                对了旋转是因为后面装了个无动力轮
                然后滑块充当缓冲区,其实滑块在拉开后能继续拉,还挺弹的
                如此众多的桨带来的巨大阻力足以使不用任何活塞绞盘就能使30力炮开炮后在4格内静止
                6层则是惊人的两格半


                9楼2017-03-26 16:31
                回复
                  2025-09-21 21:30: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了插曲非常多,现在来谈谈正式机
                  造型参考了“卡尔”,听说这玩意儿可以在轨道上开还能装履带到处跑?
                  耳轴装在炮管重心前,自带抬头,用绞盘控制俯仰


                  10楼2017-03-26 16:42
                  收起回复

                    俯仰机构
                    出奇的很结实,各种角度的射击都能应付


                    11楼2017-03-26 16:50
                    收起回复
                      重点来了
                      工作流程
                      车身转向(还真是抱歉)调整角度使炮管【伪】对准目标
                      打开瞄准具,使目标处于正中
                      由于这制退器实在是重,不得已用绞盘阻止下垂
                      用绞盘将炮管调整至屏幕中央大概这样
                      开火!

                      命中


                      12楼2017-03-26 17:06
                      收起回复
                        此时72片桨叶开始工作,使炮管【真】理论上5马赫的初速在2.5格的距离度降至0


                        14楼2017-03-26 17:14
                        收起回复
                          同时,被拉至极限的四个滑块再次拉伸一格
                          冲击就被四个滑块传递至耳轴


                          15楼2017-03-26 17:21
                          回复
                            耳轴又通过四根木块将冲击传递至车身
                            庞大的车身退了两格
                            事实上可以保持每秒1.2发的速度射击
                            别管精度了


                            16楼2017-03-26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