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聊八聊吧 关注:212贴子:36,875
  • 14回复贴,共1

转《大秦帝国》商君七章

收藏回复

  • 60.10.212.*
两个重点给百度,免得浪费大家时间: 
1. 所有内容只局限于《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电视剧,再参考点实体小说,不谈真实历史,不过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争,是非自有公论,真想考证历史的,应该去《历史研究》投稿。 
2. 觉得这部戏的演员非常出色,特别喜欢欣赏王志飞对商鞅的演绎,当然还有孝公渠梁,魏惠王的扮演者李立群老师是伟大的话剧演员,我看过他很多作品,这一次他的表演亦是让人拍案,还有吕中老师等等,喜欢疯了,但是始终认为商鞅是全剧灵魂。有严重的异议的就别看了,萝卜青菜hamlet,这种争论最无聊。 
 
 
  
 作者: 夕窗   2008-10-18 10:16   回复此发言    



1楼2008-12-01 17:54回复
    • 60.10.130.*
    接“举案齐眉” 

    西方有一幅经典的画作叫做《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 
     
    荧玉公主是商君举案齐眉的妻子,他们的婚姻是由国家政治利益造成的,是权势集团博弈的结果;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由一方面全然的仰慕造成的,这种仰慕始于国家,终于家庭,家国家国,果然国和家天生是一体。 

    孟光和梁鸿的婚姻经典,但是爱情却有点尴尬,剃头挑子一头热终归让人觉得有点美中不足意难平。 

    是几时梁鸿接了孟光案? 
    这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值得讨论。 

    这一个多少有点飞扬跋扈的碎女子,遇到事情不满就会拿刀砍人的蛮横女子,被惯坏了的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在商君面前就是温顺的小猫,而且通情达理,一心一意想着体贴柔顺,这是任谁看了都会感动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很早以前,我听人说:“女性最伟大的事业就是找到一个值得爱的男子,用尽全力了解他,爱他,护卫他。” 

    故事的结尾是,公主荧玉尽了最大的努力,并且赢得了那个男人的爱。 
     
     
     作者: 夕窗 2008-10-18 13:29   回复此发言


    4楼2008-12-02 10:03
    回复
      2025-08-13 12:02: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0.10.130.*

      但是过于勤俭了也让人觉得苦哈哈的,有点像秦公渠梁的脸,有时太过沉重,显得沟壑纵生。 

      勤俭得加上适意,不然何以对抗豪奢放纵的快感。 

      我十分喜欢商君早年,意气飞扬,其中一项绝技就是能把苦哈哈的日子过得十分适意,这也是他的罪行之一,目中无人的中庶子让人过目不忘,一介布衣,矫矫不群,气派直追万户侯,韦公小宝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商君两样都可以没有,照样还是大丈夫,只不过旁人看不惯,等到位极人臣,大家觉得他有这个资格,心里也就舒服了。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商君不会因为没有钱,后来不会因为要活命,就不叫人他妈的滚蛋。人和人是不同的。 

      能把这种神韵演出来演员真是不容易。 

      早年商君还是卫鞅的时候有一种“礼法岂为我辈所设,人生只贵适意而已”的狂放味道。 

      住草房,草席飞到了天下,开心地问:“草席兄,天上有路吗?”那是自得其乐的适意; 

      好酒,好棋,好乐,好书,好发己见,那是得自思维的乐趣的适意; 

      韩国遇小弟,一路狂奔,摔的狼狈不堪,好不容易爬起来依旧狂喜的满面春风,那是陌路逢知己的适意; 

      一个狂放不羁的青年才俊跃然而出,至少我不会去指责这样的人太过狂傲,没有他们,我们的精神和生活会逐渐萎缩,变得猥琐,我们的民族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这样的人,后来作秀的人多了,伪善的人多了,这样的人就少了。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既然“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为什么不来个“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过个痛快,爽快。 

      另外闲说几句,商君的胃口好,但是对食物没有特别的要求,面疙瘩吃三碗,不过有点个人爱好,喜欢加酸辣。 

      在秦地考察艰苦卓绝,照样能找到乐趣,笑呵呵的,回来高高兴兴地去找景监,鉴于后来他连发热病,可以想见是吃了大苦头的。 

      苦菜,肥羊炖、厚炊饼吃的是津津有味,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放弃稷下学宫的功成名就的好机会,想到穷到极点的秦国谋发展。 

      但是商君对有一些事情十分漠然,比如升官,“升官?任职而已,有什么可贺的”,对当官除了工作以外的利益不感兴趣,显然这工作就变得一点儿也不适意。 

      秦公渠梁也是如此,食物热热就好再吃,这也说明了他对事业为什么能这么执着,他对臣下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气量。 
       
       
       作者: 夕窗 2008-10-18 19:51   回复此发言


      6楼2008-12-02 10:04
      回复
        • 60.10.130.*
        五.风华绝代 

         其实,真的要用其实,我想说的是商君的“尖酸刻薄”,也就是孔老夫子说的:“巧言令色鲜于人”。 

         要感谢孙皓晖先生的剧本,我终于看到了我们的古人,包括先贤和贵族像正常人那样说话,终于看到了精彩的论辩,其中秦公的和商君的台词堪称完美。 

         秦公憨正,以诚取信,看上去木讷,实际上十分善辩,基本上用的是以情感人,以诚动人,以事实说服人这样的套路,大家听得高兴,听得服气,听得感动。 

         可是,我还是要重点夸夸商君那张嘴,那是“幽默机智”加上“嘴不饶人”,每一个有才智的人的内心是不是都有一个喜欢嘲讽的魔鬼? 
        孔子说的“巧言令色鲜于仁”,一点也没有说错,可是孔老夫子也没用幽默感,不懂得欣赏魔鬼的才智。明显孙皓晖先生心里就有这样一个喜欢嘲讽的魔鬼,于是他笔下的商君,哇,巧舌如簧加舌如利剑,而且,最酷的在后面,至死不变。 

        商君好辩,议论多多; 
        和孟夫子一翻辩,不留余地,孟夫子恼羞成怒; 
        洞香春饮酒,因论宋酒,商君把个宋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我记得商君说:“宋酒生僻无神,与宋人如出一辙。” 
        呵呵,听得他说话的老人家就是宋人,度量比孟夫子大些,笑呵呵的很高兴,老人家真实诚,当然也是高人,几句话下来,商君拜服; 

        商君刻薄,睚眦必报; 
        庞涓到访,不报家门,商君如法炮制,以假面示人,庞涓狼狈而归。怎么说人家也是好意! 
        有点小情趣的、喜欢玩点行为艺术的公子昂是商君一生嘲讽的对象。 
        印象最深的那两句对话,秦魏大战,傲慢的公子昂见商鞅,劈头盖脸是一句:“中庶子,这一别二十年,没想到野草也变黄花了。” 
        商君摇摇头,应声答:“朽木都变栋梁了,世事焉能不变?” 
        好才智! 
        但是,公子昂言是说商君身份由贱转贵,虽然不屑,多少是赞扬,商君这句却是直击对方实质,伤透人心啊!后来的话,就别提了,观众很高兴,听着过瘾;公子昂太伤自尊,好在脸皮比牛皮厚,不亏是公子昂。 

        商君不让公子昂说他们是朋友,其实他们是一种另类的绝配。 

        公子昂啊、魏惠王啊,都不是大奸大恶的人,昏聩中带着宽容,愚蠢中带着精明,商君得罪他们,其实是非常不智的事情,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吧! 

        果然,商君落难以后,公子昂的报复也就来了,当胜者和败者的地位急转直下,商君真是死到临头都不松口啊!他们的对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两个人物性格栩栩如生。 

        商君先笑说:“果然是你。” 
        公子昂怡然自得:“正是老夫在此。” 
        商君大笑:“你很高兴吧?” 
        公子昂洋洋得意:“当然,我看到你今天走投无路,这岂不是天大的快事啊?” 
        商君笑意盈盈,偏着头:“我吗?呵呵,我走投无路,无足挂齿,敌国走投无路,那才是天大的快事!”哈哈大笑。 
        公子昂严肃了一点:“事已至此,你居然还在这里逞口舌之能!”…… 

        下面还有一些,不外乎口舌交锋。 

        商君实在锋利,他是那种决绝的人,字字铿锵,不给自己和他人留余地。 
        公子昂还是厚道的,这时他至少没有落井下石的太离谱,商君最可怕的敌人还是甘龙和赢虔,而商君需要用最严肃和最严正的词语对待的正是老世族和他们的领袖老甘龙。 

        商君尖酸,不近情理; 
        商君一生重法不受礼,细节都不说了。 
        最后,甘龙一大把年纪,走那么远,不过是“惩恶扬善”以后想听听忏悔,不领情也就算了,还要来一句:“卫鞅虽死犹生,尔等虽生犹死,岂有他哉。” 

        商君啊,这也太伤人了。说的甘龙老人家默然退避三分,因为这巧换概念,实在是击中要害。一指秦法不死,商君不死;二指申冤在我,我必报应。老世族末日已经不远。 

        说到这里,我居然想起了鲁迅先生,还有牛虻先生。 
        罪过,罪过! 
        厉害,厉害! 

        诸位喜欢商君的同志注意,这是商君的最大的缺点,有人说《大秦》中的商君近乎完人,我看并非如此,但是缺点同时往往是优点,这也是商君风华所在。 

        中国人的习惯受儒家影响非常深,但是儒家学派的道理却是只能讲给那些要好并且知道上进的人听的,“巧言令色鲜于仁”,慢慢的,大家都不把心里的话直截了当说出来了,宁可放在肚子里烂掉,于是,坏人可以尽情的做他们的坏事,然后再加上一句“民之所欲,长在我心”。 

        我钦佩商君的口才,虽然我永远不敢像商君那样说话,这会在不知不觉之间为自己树立可怕的敌人。 

        可是,我爱听所有机智的对话,有点恶意的嘲讽也没用关系,但是嘲讽对象是我自己的话,就要重新商榷了。 
         
         
         作者: 夕窗 2008-10-19 10:13   回复此发言


        7楼2008-12-02 10:04
        回复
          • 60.10.210.*
          叛徒--致商鞅 
           叛徒 
          ――致商鞅 


          僵绳 已套上我的四肢与头颅, 
          却不闻秦人的哭。 
          因我 是今世的死囚, 
          还是隔世的叛徒? 

          何要踏上这西行的不归路? 
          只为寻找心中的乐土。 
          播撒我的梦想, 
          施展我的抱负。 

          我 将虎狼练成虎贲, 
          让牧原长满禾黍。 
          给孝公献上强邦之策, 
          为大秦绘下九州之图。 

          千乘于我何威? 
          万钟于我何禄? 
          霸业与我何干? 
          天下与我何疏? 

          我原是安邑的篱下之徒, 
          遁出纷乱的中原, 
          封为秦王的奴卜。 
          整理李悝的竹简, 
          打造鼎载的法度。 

          半生的心血, 
          竭力的劳苦。 
          临了―― 
          刑枷一副, 
          绞索五束! 

          寒寒兮,恨乎? 
          茫茫兮,悲乎? 

          恨 我未建军功麻革归的幼弟。 
          悲 我奴坊碾谷两鬓秋的慈母! 

          大秦的万民呵, 
          忘却我卫鞅的名字, 
          记住这不仁不孝的法度! 

          惩罚我吧, 
          用我的血 染红旌旗, 
          将我的骨 削成矢簇。 
          痛饮渭渠的甘露, 
          饱餐阡陌的麦粟。 
          跟随车裂我的君臣―― 
          荡平六合,东出函谷! 

          我 就要去了, 
          然 魂归何处? 

          再多的热血 也流不进赢氏宗庙, 
          崤函之外 可还有归宿? 

          天下之大,竟无埋我商君的一丘黄土! 

          莫非, 
          我是这天下的――叛徒? 
           
           
           作者: 混沌自在 2008-11-26 19:13   回复此发言


          12楼2008-12-02 19:01
          回复
            • 60.10.210.*
            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 

            死不休战! 

            还有很多,期待大家更新补缺…… 
             
             
             
             作者: alchemy7 2008-9-15 23:21   回复此发言


            13楼2008-12-02 19:02
            回复
              • 60.10.210.*
              什么叫邦交啊?下刀子之前的动作才叫邦交! 
               
               
               作者: 汉代关山 2008-9-15 23:36   回复此发言


              14楼2008-12-02 19:03
              回复
                • 60.10.210.*
                不纳贡,不称臣。秦地穷困,无钱纳贡;秦人硬骨,不能低头。 
                 
                 
                 作者: 124.116.251.* 2008-9-16 15:53   回复此发言


                15楼2008-12-02 19:03
                回复
                  2025-08-13 11:56: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0.10.210.*
                  有大秦 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 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 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 谁与争雄 
                   
                   
                   作者: 58.210.96.* 2008-9-16 16:32   回复此发言


                  16楼2008-12-02 19:04
                  回复
                    • 60.10.210.*
                    国力之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 
                     
                     
                     作者: 221.11.125.* 2008-9-16 17:01   回复此发言


                    17楼2008-12-02 19:05
                    回复
                      • 60.10.210.*
                      茫茫中国,代代有人才,强国何须借代而生! 
                       
                       
                       作者: 211.142.212.* 2008-9-16 22:27   回复此发言 
                       
                      --------------------------------------------------------------------------------
                       
                      43 回复:《大秦帝国》经典语录 
                       大争之世 
                      争于实力!!!! 
                       
                       
                       作者: stancn 2008-9-16 22:37   回复此发言


                      18楼2008-12-02 19:05
                      回复
                        • 60.10.210.*
                        君如青山,我如松柏,不离不弃,生死相扶! 
                         
                         
                         作者: alchemy7 2008-9-17 00:04   回复此发言 
                        天命星象 从来不会垂怜弱者 
                         
                         
                         作者: 殃之悲 2008-9-17 08:24   回复此发言 
                        蠃渠梁阻杀公孙痤时的演讲: 

                        娘、大哥、小妹、大臣将士们:渠梁少入军旅,和父老兄弟并肩血战沙场,脚下踩过万千老秦人的尸骨,哪一个不是做梦都喊着复仇,公父冲阵,原为救我,公父中箭,在我眼前,公父临终,殷殷执我之手,若说复仇,蠃渠梁恨不能立即踏平河东铲了它魏国,可是能吗,老秦人死了千千万万,老秦国失地万万千千,这是什么样的伊,是国仇,那是老秦人大出天下,灭国扫军才能了却的血海深仇,然而,现在能吗?不能,为什么,秦国穷,秦国弱,没有粮食,没有精铁,人口太少,土地太小,能经得起一战之败吗,归根结底一句话,秦国打不过人家。打不过人家,却要生整复仇,死了自己,没了子孙,到头来,连个记仇的都没有,还能复仇吗,杀一个俘虏,就能证明我们老秦人的血性吗,今日杀了公叔痤,只能解一时之恨,然而必然引来山东六国集体攻秦,到时候邦国灭亡,尸骨成山,谁来复仇呀,复个鸟?说到底,只有保住国家,保住百姓,保住将士,秦国才能复仇,才能翻身,才能血耻。


                        19楼2008-12-02 19:08
                        回复
                          • 60.10.210.*
                          晋鄙曰:“大批秦军开入我河西,意图不明。” 
                          魏惠王曰:“小小的秦国它意图不明多少年了——” 
                          晋鄙曰:“以末将推测,秦军此番是要收复河西。” 
                          魏惠王曰:“那就是意图很明嘛!


                          20楼2008-12-02 19:09
                          回复
                            • 60.10.210.*
                            不能变了? 
                            法令如山. 
                            不能缓? 
                            法贵时效. 
                            不能减? 
                            减刑溃法. 
                            不能特赦? 
                            法外无恩.


                            21楼2008-12-02 19:09
                            回复
                              2025-08-13 11:5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200.111.*


                              22楼2009-12-27 1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