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婴吧 关注:3,777贴子:290,851
  • 6回复贴,共1

东南互保不勤王,八国联军侵华打败的只是清室军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组成很杂,并非精锐,而堂堂大清人口处于绝对优势,怎么打都不应该输的。
在很多清末与洋人的战争的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这种镜头,手持大刀的清军冲向荷枪实弹的洋人军队,清军被成片成片地被打死。以至于国人一直误以为清军真的是落后到拿大刀去抵抗洋人。
这纯粹是扯淡。因为那时候清军早就不是用大刀片的时代了,洋务运动搞得如火如荼,已经能够自己制造枪械。即便相对与西方,稍微落后一点点,也绝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拿大刀去对付枪炮。
早在十几年前,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在争夺越南保护国的战争中,冯子材还创造了震惊时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迫使法国总理茹费理引咎辞职。清朝的军队其实没有那么不堪的。
更早一点,1877年底,左宗棠还打败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1881年收复被沙俄占领11年的伊犁地区,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这一战也打得漂亮。
那为什么到了后面,八国联军才3万军队就打进了北京城呢?
首先我要大家区别开来,八国联军打败的是清室军队,而非全部的中国军队。
当时,在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另外陕西巡抚端方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东南互保。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也就是说,但清室被八国胖揍的时候,东南各省并没有出兵勤王,而是和洋人勾搭起来了,甚至一度希望洋人把清室干掉,由李鸿章来出任总统。
当时中国的八旗子弟都不堪一击,大家是知道的。灭掉太平天国的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打败法国的是冯子材的萃军,保住新疆的是左宗棠,这些主力都是汉人组织的团练。而这些中国精锐部队都没有参与抵抗八国联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8 21:37回复
    就是御林军呗。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10 01:32
    回复
      公元1900年,即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清王朝摇摇欲坠,慈禧紧急征召各地勤王,但各地军阀签署互保条约,拒绝向八国联军开战。 当此时,狼子野心的西北王赵骚白亲率二十万西北铁血军进京勤王,力战八国联军后忽然推翻大清,自立大中华帝国,率领中华民族崛起称霸世界。 骚白大帅语录:“富士山下赏花,克里姆林宫看雪,华盛顿郊狩猎,白金汉宫内宿夜,凡尔赛宫中调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我中国人之所,便是我中华之领土!”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11 21:29
      回复
        甘军,唯一抵抗军队,杀死日本公使,击毙俄军首领。


        IP属地:江苏4楼2021-08-11 16:14
        回复
          1900年6月16日北京,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义和团正在正阳门放火,几千家商铺和民房毁于一旦,大火“延及城阙,火光烛天,三日不灭”,而慈禧太后,正在紫禁城仪銮殿东暖阁召开了第一次御前会议,包括军机大臣,六部九卿,还有被软禁的光绪皇帝,也都悉数到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北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就悄悄的聚在一块,和列强签订条约,不参与京师的斗争,史称“东南互保”,除去河北山东等地,其他的地方官员,也不进京勤王,完全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此战最终以慈禧的妥协告终,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清廷对全国各地的势力掌握,大幅度削弱。只有甘军抵抗,杀死日本公使,击毙俄军首领安宁科夫。八国联军要求清政府杀了董福祥,清政府只是解职董福祥,遣散甘军。


          IP属地:江苏5楼2021-08-11 16:14
          回复
            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113000人,但军队驻扎地区太过分散,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向北京方向前进,沿途没有很多清军阻击于是一路高歌猛进,直取北京迫使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此外,清廷又于6月中旬谕令各省督抚迅速挑选马步队伍星驰赴京,听候调用,并令马玉昆、张春发、陈泽霖、袁世凯等迅速统兵来京;同时,招募民团、乡勇及部分精壮义和团员,编练成军,以增强北京和天津的防御力量。但是,各省督抚接到谕令后,或借故推诿,或行动迟缓,真正应命前来参加勤王作战者寥寥无几。各省督抚对进兵勤王之事不以为然或应付了事,这导致京津地区没有太多的军队支援,加之京津地区防守空虚,缺兵少粮。最终清军被打败,


            IP属地:江苏6楼2021-08-11 16:30
            回复
              1900年6月16日北京,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义和团正在正阳门放火,几千家商铺和民房毁于一旦,大火“延及城阙,火光烛天,三日不灭”,而慈禧太后,正在紫禁城仪銮殿东暖阁召开了第一次御前会议,包括军机大臣,六部九卿,还有被软禁的光绪皇帝,也都悉数到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北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就悄悄的聚在一块,和列强签订条约,不参与京师的斗争,史称“东南互保”,除去河北山东等地,其他的地方官员,也不进京勤王,完全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此战最终以慈禧的妥协告终,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清廷对全国各地的势力掌握,大幅度削弱。只有甘军抵抗,杀死日本公使,击毙俄军首领安宁科夫。八国联军要求清政府杀了董福祥,清政府只是解职董福祥,遣散甘军。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113000人,但军队驻扎地区太过分散,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向北京方向前进,沿途没有很多清军阻击于是一路高歌猛进,直取北京迫使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此外,清廷又于6月中旬谕令各省督抚迅速挑选马步队伍星驰赴京,听候调用,并令马玉昆、张春发、陈泽霖、袁世凯等迅速统兵来京;同时,招募民团、乡勇及部分精壮义和团员,编练成军,以增强北京和天津的防御力量。但是,各省督抚接到谕令后,或借故推诿,或行动迟缓,真正应命前来参加勤王作战者寥寥无几。各省督抚对进兵勤王之事不以为然或应付了事,这导致京津地区没有太多的军队支援,加之京津地区防守空虚,缺兵少粮。最终清军被打败,


              IP属地:江苏7楼2021-08-11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