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吧 关注:49,768贴子:2,075,927
  • 21回复贴,共1

搬砖6年的老狗回来叨叨几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男,2011年毕业,理工科专业,具体保密。
小县城,第一个月实习月薪1000,建筑施工单位。在实习的第29天,利比亚动乱,公司在利比亚的工作人员全体
返回,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总问我英语水平,然后说以后我肯定会出国,出国补贴加工资,全年大概在12~15W。心动ing(因为我穷)然后据返回的同事说,那帮非洲黑鬼,拿着机枪,进来举枪朝天就突突,人可以走,东西全部留下,刚好在实习的时候我们小县城某北大大神去非洲感染了什么病,家人连尸体都不能见,然后就火化。我比较胆小,就和老总提了不愿意干了。拿了1000块钱自己买点衣服和吃的,挺开心的。
接着找实习,某北欧世界500强企业,嗯感觉,高大上了,说是实习,其实什么活都不干,在办公室玩玩,大概公司想招应届生吧,提前喊过来了解公司文化,难得去业务车间去转一圈。同实习的是4位小伙伴,一个文正的,一位上海大学的,一位河海大学的,一位中国计量大学的,还有就是我这个妓院的。小伙伴还是很友好的,大概是刚毕业没啥大的心思,聊得来就开心,在公司行政楼吹牛逼,看看美女,偶尔偷听经理向总监汇报工作,或者偷瞄总监向投行的人介绍项目。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高逼格,我也觉得,然而这一切并不属于我们这种刚毕业的小屌丝,我们的工作是负责车间业器械的维护。大概是几位学历比较高的小伙伴对这种活不怎么感兴趣,或者有更好的去处了,在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经理找我们谈话,问我们意向,上海大学的那位小伙伴说:我个人比较尊重自己的兴趣,我想要编写程序或者做设计;河海的那位混混说:我喜欢写程序,然后只有我和另外三位说想留在这边干活。最后录了我和计量的学院的小伙伴~试用期3000,转正3500。那时候还是挺开心的了。
回到学校做论文答辩,然而做了一个月还是做不好,到最后几天老师才勉强通过。毕业那天狂抱同学,一起唱火烧的寂寞,有几个感觉还不错的女同学,想想还是没有抱抱,可惜了!


1楼2017-05-09 14:38回复
    期间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无心插柳之举,居然考上了。
    目前就职于某局,借调某人民政府二级局。


    2楼2017-05-09 14:41
    回复
      然后说一下我们那届同学的就业情况吧,总的来说还可以吧。
      经常联系的同学大部分的收入都不比我差,甚至比我好。我记得有个偏科的同学,现在去了上海的 SanDisk,月薪破1.5W,因为最后一次聊月薪是在两年前。同学偏科严重,语文英语渣,数理化神。高考数理化接近满分,语文英语不及格,然而去了外企以后,该同学敢想敢说敢请教,没半年功夫原先公司配的英文翻译都不需要了。
      大部分留在苏州的同学月薪基本都在7000~12000吧。我每月7500,反正称不上拔尖,只能算中上吧。
      总的来看求职的时候态度、性格、学业等个人要素还是比较重要的。


      4楼2017-05-09 14:51
      回复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不造现在学弟学妹们的梦想是什么,反正我那时候比较简单,就是找份不错的工作,能够买房买车娶老婆,日子过的宽松点就可以了,原谅我的没出息。然并卵,现在梦想变了,不过也符合马洛休息需求理论。(PS: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学弟学妹们有空还是可以梦一梦的,想一想自己这个阶段最想要的是什么?
        有了足够的利益驱动的话,做起事情来也会更加坚决,也会更加的坚韧。


        5楼2017-05-09 15:06
        回复
          培养良好的习惯,端正学习生活态度。
          也许听到这句话,大家都会笑。确实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听到这句话,我都会笑,这不是很扯淡么,然而经历过挫折和努力后,才知道这句话的含量,质朴却实用。好朋友南师附中的,高考失常没考上东南,来了苏大。大学也不像高中老师那样管,同学之间玩游戏的比较多,没有高中时候强烈求学的氛围,大概比较失落吧,成绩很艰难。大概是到了大三感觉到这样混不行了,专业也不喜欢,就每天早起跑步,自学日语,后来是过了日语一级;专业再不喜欢也得学,刷绩点,后来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读了四年非常艰辛,第一年语言预科,后三年硕士,非常非常艰辛。目前就职于四大会计事务所风控部,定居于日本。以前一起混的时候整天喝酒吃肉,通宵游戏,跷课睡觉。。。。但是成绩很差,身体也很差,精神也糟糕,记得以前每年都有跳楼自杀的吧。我不知道学弟学妹们有木有这样的,如果有这样的生活状态,我啰嗦一句,快点脱离,套用经济学的理论,时间成本也是很高的。
          浑浑噩噩的混,时间溜走了,什么事情也没做成,很可惜。除了时间成本,读大学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也都高,想混何必在大学的时候混呢?


          6楼2017-05-09 15:24
          回复
            是个人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09 15:30
            收起回复
              多读书,多参与,多总结。
              多读书不仅仅是专业书籍,也可以是人文社科。不过我觉得没有一定目标而拿着书本泛泛而读,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觉得很二。
              所以我觉得学校还是尽量发挥平台优势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机器人大赛,经济学研讨,法庭观摩,参观行业企业等活动。学弟学妹们广泛参与项目,有了问题自然会去读书,会去总结。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培养专业素质或者是发现自己另外的天赋。


              9楼2017-05-09 15:44
              回复
                必须要给楼主赞一个。所以说决定你最终走向的不是你拿到的几本毕业证书,而是态度、性格、个人素养。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5-09 15:48
                收起回复
                  扎心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09 16:01
                  收起回复
                    楼主,很强啊,赞👍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12 09:29
                    回复
                      。。。好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12 20:07
                      回复
                        额高三暑假擦车,大一军训后就休学,外面干了一年的活。
                        现在重新拿起书,能感觉到老学长说的那种感觉。四年的成本或许是比较高,但我不放弃。对于梦想,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啥。
                        理智告诉我,理想可以有。梦想就当是一场美梦。
                        此时的我不知道3年后的我是啥样。
                        当楼主分享自己的经历,感觉老学长,手动比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5-12 20:12
                        回复
                          家驹手势送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5-13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