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回复贴,共1

青春期是叛逆还是觉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站在家长角度,我们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他们桀骜不驯,对父母嗤之以鼻,甚至拳脚跳踢,他们不爱学习,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漫画,在无数父母的心中,孩子的青春期像压在心中的石头,像悬在家庭上空的定时炸弹。他们惶恐不安,怕自己的孩子被拉入深渊,他们战战兢兢,神经紧绷,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然而当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家长,我看见的就是一群无理取闹的疯子:他们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他们歇斯底里,情绪控制力极低;他们虚伪做作,说一套,做一套;他们谎话连篇,他们爱面子,喜狡辩;他们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他们不懂尊重,讲不过就打。在青春期孩子的眼中,父母是变态、泼妇、傻缺。


1楼2017-05-16 16:26回复
    有些家长认为我可以不在意孩子的学业,将来的成就 ,但是我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孝。多好,没有对孩子的苛求,又有自己的原则。但是这个孝也难脱控制的本质,如果是一个小偷的孩子,难道就因为血缘,就可以遵循父母的意志,去做一个小偷吗?大义灭亲也是大不孝了。孝顺不过是儒家文化的糟粕,是阻碍时代发展进步的锁链,给孩子提孝顺,就如我们看古装剧中,那些颤颤巍巍的腐儒沉痛的对立志革新的君主提“先。。。。。皇。。。。。。”,一样可笑迂腐。我觉得孩子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而不是孝顺,孩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不迷信权威。作为长辈,我们应该努力做得值得孩子尊敬,而不是强迫孩子尊敬自己。 不过我宁愿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一个可爱的,有缺点,有优点的普通人,这样在她的青春期,我才不会有摔下神坛的痛。现在的孩子很聪明,爱装的家长们,小心成为孩子眼中的弱智小丑哦。
    当然青春期战斗即使激烈,一般也就几年,多数孩子还是能变回曾经的乖孩子,但是用孩子宝贵的青春年华来做这样无谓的内战,值得吗?更大的问题是,这样的乖孩子已经失去了灵魂中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灵性。
    给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几点建议,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真理越辩越明,欢迎探讨。


    3楼2017-05-16 16:27
    回复
      2025-09-21 23:3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关于心态:
      如果你经常焦虑压抑,想着孩子焦心,看着孩子心堵,请暂时放下如何改造孩子的心事,这时候最需要关怀是你自己,你的心理已经失衡了,这种状态下的你帮不了任何人,你首先要做的是调整,使自己处于一种理性平和的状态。因为在我们被情绪主导时,我们的大脑是不能思考的,这时候你若试图教育孩子,不过是发动和孩子的战争,然后互相折磨伤害,除产生损害亲子关系、孩子的心理健康、自己的身体健康等等负面作用外,你和你的孩子能得到什么?你可以将你管教孩子的过程录下来,好好看看,或许你也会为自己的暴怒成狂而惊讶。
      好好回忆下你的青春岁月,你当时的偶像、理想,你的小伙伴儿们及你们一起做的捣蛋事,你瞒着大人的小小心事及你对他们的期待,你受的委屈及自己的誓言,做错事后的懊悔及希望被理解包容的心情.........。这些专属于你的宝贵记忆,你想起来了吗?再想想你的孩子,他(她)现在正处于这最美好的时光,你理解他(她)了吗?
      可是你还是怕他(她)荒废光阴,担心他(她)长大后没有竞争力,怕他(她)过得辛苦。你的生活阅历告诉你,那些明星、漫画、网游带着虚幻的光环,消耗着孩子的青春活力,你着急啊。你还怕他(她)误交损友,堕落消沉。所以,因为爱孩子,你不得不采取行动,你努力限制孩子自由,明里暗里窥视孩子隐私,你巴不得把孩子扔进题海.........,可结果呢,你很累,孩子也越来越失控。事实证明你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效的,你还要继续这样和孩子互相折磨下去吗?
      所以你该放下了,请悦纳孩子的青春。
      如果你现在的心是平静理性的,让我们继续聊后面的话题。


      4楼2017-05-16 16:27
      回复
        二.关于教育的误区
        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家长们最习惯采取的几种无效的教育方法。
        1.打骂。孩子犯了错,打他(她)骂他(她),让他(她)长记性,如果下次还犯,就说明打得不够狠,于是又是一顿暴打,然后孩子下次还会犯,甚至他会骂你、还手、离家出走。这下你没辙了,以为孩子学坏了,知不知道,他(她)是被你'教坏的"。你不明白这个用了很多年,非常趁手的教育大棒咋就突然失效了呢?幼儿和儿童非常依赖父母,他们会本能地讨好取悦父母,当然越打越”乖“;而正处青春期的少年,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打人是侵犯人权的,你孩子不傻。你以为自己是在教育他(她),他(她)以为你是在侮辱他(她),你的”教育“自然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而你从小身教的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他(她)已吸收,当极度愤怒时,他(她)能不骂你、打你?教孩子要动脑不动手,育儿不是驯兽,你孩子的智商可比兽类高多了。
        2.说教。我认为讲道理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这个应该你也深有同感。所以你才会用打骂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嘛。对于幼儿、儿童来说,道理让他们费解,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听道理让他们心烦,会觉得你啰嗦,有时还会认为你虚伪(言行不一时)。所以,收起你的长篇大论,孩子不需要单纯的说教。
        3.学习监督。这是很多家长非常习惯干的事儿(我女儿幼儿园的有些同学的家长已经致力于此活动了),然而,你的监督起到了什么实质作用了吗?你把他(她)限制在书桌前,他(她)可以神游,可以挂羊头卖狗肉,学习是他(她)自己的脑力活动,他(她)就是不学,你能拿他(她)怎么办?脑袋掰开,放个芯片?有些家长以为学习习惯从小培养,我从小盯着他(她)学,时间长了,他(她)就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了。实质上在你的监督下,他(她)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了吗?恐怕养成的是在你的监督下学习的习惯吧,因为他(她)已经形成了为你而学的意识,学习已经不再是他(她)自己的事儿了。可以说你越来越严的监督会让孩子越来越厌学,恶性循环。
        4.监视、控制、封锁。采用这种方式,应该也是家长的无奈,你可能已经感到了危险的信号,你想保护你的孩子,于是你用了这种最笨的办法。堵不如疏,这么简单的道理,情急的你,竟然忘了?现在的小孩多聪明,你堵不住的,他们永远能想出对付你的办法。如果你想孩子将自己的青春活力耗费在和你的斗智斗勇上,你可以继续控制监视他(她),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精力、智力和创造力。
        5.道德绑架。这是很多家长的最后王牌,实在对孩子没辙了,就开始打感情牌,诉说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多不容易,说一切都是因为爱孩子,为孩子好。如果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爱,不需要你说,如果他(她)没有感受到,你说也没用。看到一些孩子们这样评价自己的家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是家长个人快活后的副产物,觉得家长没有责任感,宁愿不曾来到世上。如果孩子心里已经产生这种想法,家长在旁边苦哈哈的悲情,又有什么用呢?
        好吧,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将自己学习实践的方法总结一下,算是抛砖引玉吧。


        5楼2017-05-16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