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指南基本是植物类编辑指南讨论组(2016年临时讨论组)的成员讨论而成,植物类词条特色很多,原指南基本上是2014年@猜测 的版本,本指南在2014年以后的数年间评审与编辑者之间的理解差异后来达成一致,而逐步形成了目前评审的共识,但这些共识并未在现行的指南中体现,所以,经与官方沟通修改现行指南,欢迎各位科友交流指正,并积极编辑植物类词条,为完善植物类词条大家共同努力。
植物类词条编辑指南
特色词条必须符合百度百科:特色词条的基本要求。本指南将主要收集一些在编辑植物类词条时会遇到的问题,为有志于编辑植物类特色词条的百科编辑者提供一些关键性指南。
一、名称确定
由于植物大多有各种各样的俗称、别称。植物标准词,通常可以参考“中国植物志”的官网,用拉丁名搜索;特殊情况:可在蝌蚪团吧,查看帖子同种植物的标准词与来源词的相关讨论判定;部分外国植物可以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除此之外的植物就需要有相对权威的来源来证明词条为标准词。如果标准词被合并,可以向百科官方求助解开。
注:物种的亚种、变种、变型、栽培种与物种名不同,而拉丁名学名已经说明该种的属性,故标准词不需要额外加括号注明其为变种。
二、名片编写
1、概述
1)词条的概述需要对词条进行全面的概括(题头格式要求:标准名(学名:):然后是形态特征、产地生境、生活习性以及主要价值(保护级别)等的简述。
2)词条名后添加该物种拉丁学名,拉丁学名应正确使用斜体+正体。
3)概述最后必须用括号标注:概述图参考资料。
2、概述图
1)词条的概述图需要无任何水印的彩色高清图片。
2)词条概述图不要与正文中的图片重复。
3、基本信息栏
1)按照“自然-生物-植物”模板填写。
2)添加拉丁学名并正确使用斜体。
3)界、门、纲、目、科、属、种需添加内链,不要添加其英文名称。
4)二名法、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为选填项,格式同上。
5)添加“命名者及年代”项。
目录结构
按照目录模板对一级目录顺序进行调整

四、编写规范
1、字数限制
每个特色词条的字数不应少于1000字。
2、参考资料
使用权威网站的内容,例如
中国植物志(http://frps.eflora.cn/)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http://db.kib.ac.cn/)
中国自然标本馆(http://www.cfh.ac.cn/)
使用媒体的新闻报道。(常用搜索包括百度新闻搜索、新浪新闻搜索等。)
使用论文、著作、期刊等时,应按照参考资料模板填写,必须添加引用内容所在页码。相同内容的文献描述,建议不超过两篇。
以下所列举的不能作为词条内容的有效参考资料:
a)可编辑的,如:如维基百科、搜搜百科、互动百科等等,微博、博客、论坛、文库、知道、贴吧、论坛、豆瓣等,因其内容可能较容易地被更改,所以都不是可靠的内容来源。
b)商业网站如公司、广告、售卖性质的站点等,如:售卖树木、花卉的商业网站,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由于其盈利的倾向,内容往往不够客观,因此也不是可靠的内容来源。
c)带有免责声明,文章注明来源网络为官方确定是不可用的参考来源或未知。
注:部分知名网站有免责声明,如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齐鲁网、杭州网、大众网部分新闻页面会注明免责,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如果是转载新闻,请用原始来源。
d)其他,广告弹窗较多、内容直接复制百科或网络(网站没有注明来源哪里)等不知名、不可靠网站;
3、不当用语
a)包含立场性(如:我国、外国)、时效性(如:今年、近几年)言辞。解决方式:我国修改为中国,国外可修改为中国之外。时效性的措辞搜索出具体资料时间来确定。
b)新闻用语:据悉、相关新闻、XX向XX记者说、根据XX媒体报道。
c)主观用词。
d)措辞不当。
e)引用他人之言: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引用。
4、正文排版
a)目录结构:如果一个一级目录下每个二级目录都只有几行内容,这些二级目录可以直接修改为粗体以免影响阅读。
b)空白空格:目录和图文之间不要存在无意义的空白和空格,图片存在留白过多,此时要考虑是否需要这么多图片以及图片加的地方是否文字太少,需要把这两种情况的图片移动到其他位置下或删除。
c)正文序号:建议使用编辑器自带排序功能,但不作为特色的强制要求。
5、图片图册
a)无论单独的图片还是图册及图册内的图片,都应添加图片名称和图册名称。
b)请勿添加像素过低,包含影响阅读的水印、LOGO、广告网址的图片。解决方式:替换为有正规来源的高质量图片,也可以使用识图工具(百度识图、谷歌识图)查找图片来源。
c)图片排版应尽量少使页面出现空白。图片光标可移至段落最前面,以避免出现无意义空格。
d)词条内图片数量不少于5张。
6、弱相关问题
植物词条中过多的药用描述,比如,肉豆蔻:其中的药方处方、药材鉴别等。
7、栽培技术
植物词条的栽培通常应采用该植物的栽培(包括研究性栽培)。通用栽培仅仅适用生长习性要求不严,比如凤仙花属植物。
8、细节规范
a)数字与外文符号之间的连接符使用“-”,中文之间的连接符使用“~”。
b)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条内大部分地方为中文标点【英文括号“()” 、竖版括号“「」”→ 中文括号 “()”;英文逗号“,” → 中文逗号“,”)】,但小数点(1.1 → 1.1)、序号等地方为英文标点。
c)当词条中使用字母或数字时,使用半角的字母和数字。可添加千位分隔符,但不作要求。
d)度量衡一般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其他单位制的单位,应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且全文应统一单位书写(如全文统一使用单位“米”或统一使用“m”)。
e)在段落中,参考资料的角标建议放在句尾标点的右侧;在表格中,若为整体添加参考资料,可另起一行书写。
f)全文应尽量使用中文。在中文环境中,若一些用词的英文比中文翻译更加常用,或一个事物没有中文名称时,可以使用英文。
植物类词条编辑指南
特色词条必须符合百度百科:特色词条的基本要求。本指南将主要收集一些在编辑植物类词条时会遇到的问题,为有志于编辑植物类特色词条的百科编辑者提供一些关键性指南。
一、名称确定
由于植物大多有各种各样的俗称、别称。植物标准词,通常可以参考“中国植物志”的官网,用拉丁名搜索;特殊情况:可在蝌蚪团吧,查看帖子同种植物的标准词与来源词的相关讨论判定;部分外国植物可以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除此之外的植物就需要有相对权威的来源来证明词条为标准词。如果标准词被合并,可以向百科官方求助解开。
注:物种的亚种、变种、变型、栽培种与物种名不同,而拉丁名学名已经说明该种的属性,故标准词不需要额外加括号注明其为变种。
二、名片编写
1、概述
1)词条的概述需要对词条进行全面的概括(题头格式要求:标准名(学名:):然后是形态特征、产地生境、生活习性以及主要价值(保护级别)等的简述。
2)词条名后添加该物种拉丁学名,拉丁学名应正确使用斜体+正体。
3)概述最后必须用括号标注:概述图参考资料。
2、概述图
1)词条的概述图需要无任何水印的彩色高清图片。
2)词条概述图不要与正文中的图片重复。
3、基本信息栏
1)按照“自然-生物-植物”模板填写。
2)添加拉丁学名并正确使用斜体。
3)界、门、纲、目、科、属、种需添加内链,不要添加其英文名称。
4)二名法、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为选填项,格式同上。
5)添加“命名者及年代”项。
目录结构
按照目录模板对一级目录顺序进行调整

四、编写规范
1、字数限制
每个特色词条的字数不应少于1000字。
2、参考资料
使用权威网站的内容,例如
中国植物志(http://frps.eflora.cn/)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http://db.kib.ac.cn/)
中国自然标本馆(http://www.cfh.ac.cn/)
使用媒体的新闻报道。(常用搜索包括百度新闻搜索、新浪新闻搜索等。)
使用论文、著作、期刊等时,应按照参考资料模板填写,必须添加引用内容所在页码。相同内容的文献描述,建议不超过两篇。
以下所列举的不能作为词条内容的有效参考资料:
a)可编辑的,如:如维基百科、搜搜百科、互动百科等等,微博、博客、论坛、文库、知道、贴吧、论坛、豆瓣等,因其内容可能较容易地被更改,所以都不是可靠的内容来源。
b)商业网站如公司、广告、售卖性质的站点等,如:售卖树木、花卉的商业网站,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由于其盈利的倾向,内容往往不够客观,因此也不是可靠的内容来源。
c)带有免责声明,文章注明来源网络为官方确定是不可用的参考来源或未知。
注:部分知名网站有免责声明,如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齐鲁网、杭州网、大众网部分新闻页面会注明免责,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如果是转载新闻,请用原始来源。
d)其他,广告弹窗较多、内容直接复制百科或网络(网站没有注明来源哪里)等不知名、不可靠网站;
3、不当用语
a)包含立场性(如:我国、外国)、时效性(如:今年、近几年)言辞。解决方式:我国修改为中国,国外可修改为中国之外。时效性的措辞搜索出具体资料时间来确定。
b)新闻用语:据悉、相关新闻、XX向XX记者说、根据XX媒体报道。
c)主观用词。
d)措辞不当。
e)引用他人之言: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引用。
4、正文排版
a)目录结构:如果一个一级目录下每个二级目录都只有几行内容,这些二级目录可以直接修改为粗体以免影响阅读。
b)空白空格:目录和图文之间不要存在无意义的空白和空格,图片存在留白过多,此时要考虑是否需要这么多图片以及图片加的地方是否文字太少,需要把这两种情况的图片移动到其他位置下或删除。
c)正文序号:建议使用编辑器自带排序功能,但不作为特色的强制要求。
5、图片图册
a)无论单独的图片还是图册及图册内的图片,都应添加图片名称和图册名称。
b)请勿添加像素过低,包含影响阅读的水印、LOGO、广告网址的图片。解决方式:替换为有正规来源的高质量图片,也可以使用识图工具(百度识图、谷歌识图)查找图片来源。
c)图片排版应尽量少使页面出现空白。图片光标可移至段落最前面,以避免出现无意义空格。
d)词条内图片数量不少于5张。
6、弱相关问题
植物词条中过多的药用描述,比如,肉豆蔻:其中的药方处方、药材鉴别等。
7、栽培技术
植物词条的栽培通常应采用该植物的栽培(包括研究性栽培)。通用栽培仅仅适用生长习性要求不严,比如凤仙花属植物。
8、细节规范
a)数字与外文符号之间的连接符使用“-”,中文之间的连接符使用“~”。
b)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条内大部分地方为中文标点【英文括号“()” 、竖版括号“「」”→ 中文括号 “()”;英文逗号“,” → 中文逗号“,”)】,但小数点(1.1 → 1.1)、序号等地方为英文标点。
c)当词条中使用字母或数字时,使用半角的字母和数字。可添加千位分隔符,但不作要求。
d)度量衡一般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其他单位制的单位,应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且全文应统一单位书写(如全文统一使用单位“米”或统一使用“m”)。
e)在段落中,参考资料的角标建议放在句尾标点的右侧;在表格中,若为整体添加参考资料,可另起一行书写。
f)全文应尽量使用中文。在中文环境中,若一些用词的英文比中文翻译更加常用,或一个事物没有中文名称时,可以使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