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江村,位于距井陉县西南28公里的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由于山的屏障,形成了天然的阻隔,加上地处偏远的晋冀交界,交通困难,使小村能经历数百年而免遭战乱之灾,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00多座。
据查,元末明初有康、陈、扬梁几家逃亡在此居住,称逃亡庄。明正德年间演变为桃王庄。明末从山西平定县城西棋盘街又迁来一梁家,因子孙繁衍,改村名为大梁家。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此地被山洪冲出一条四十余里长的甘陶沟,视为“江”,故改名为大梁江。1959年,大梁江连同附近的4个村一并由山西平定县划归河北井陉县,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山西民风民俗。
据查,元末明初有康、陈、扬梁几家逃亡在此居住,称逃亡庄。明正德年间演变为桃王庄。明末从山西平定县城西棋盘街又迁来一梁家,因子孙繁衍,改村名为大梁家。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此地被山洪冲出一条四十余里长的甘陶沟,视为“江”,故改名为大梁江。1959年,大梁江连同附近的4个村一并由山西平定县划归河北井陉县,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山西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