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54,708贴子:73,163,065

【*】文科生如何在考前一周涨30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快高考了,很多人都在问我有没有一周能涨100分的办法。
说实话,如果有这样的办法,这是一项科研成果,我都能调到中科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5-27 17:23回复
    涨100分太不现实了,但7天时间,让你的文综这个学科涨个30分,那就跟让我7天涨1斤体重一样,岂止自信,简直就要自负了好吗
    这个目标,由三个环节构成:
    一、两张标准卷;
    二、一份终极必背材料;
    三、我的一次标准解题过程讲解。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5-27 17:24
    收起回复
      2025-09-03 11:13: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6月3号内,我的这篇文章的回复人数人数超过1万,三个环节我会全部在公众号(公众号是:我就是不想读书)上完成,如果没达到,那这文章大伙就看看呗哈哈哈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5-27 17:26
      回复
        下面,我解释下这三个环节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5-27 17:27
        回复
          两张标准卷
          这两张标准卷分别指的是一张猜题卷和一张标准高考格式和能力的模拟卷。
          猜题卷的目的是用来提高你的信心力和状态,这要求这张卷子必须要猜中高考题,就当这个卷子,中国绝大部分的老师已经望而却步了。
          但是,但是,但是!!!
          尽管其他老师猜不中,而我在依据我猜中了14、15年福建卷,猜中16年全国卷两道完整大题的这种先例下,大胆预测,我今年可能跟其他老师一样,也猜不中今年的题目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5-27 17:28
          回复
            都想听我说能猜中吧?
            想得美!!!
            对于全国卷来说,猜中是一种侥幸,没猜中是一个必然(猜中也只是猜中知识点或者背景),而猜中原题的概率比我当美国总统的概率还低。尽管如此,但我今年还会猜题,不为别的,只为了提振信心。
            所以这张猜题卷就属于附带装备了,不多聊它。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5-27 17:52
            回复
              如果说猜题卷考验的是出题老师的运气的话,那么是接下来是这张标准高考格式和能力的模拟卷,这才是考验一个老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毫不客气的说,能出出这样卷子的老师,一个省一个学科不超过10个人
              注意!注意!注意!
              下面我准备要吹牛了
              我就是福建省这十分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5-27 17:55
              回复
                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以福建省2017年的省检卷为例,我就觉得这张卷子出的就不是很好,以地理为例,且不说题型格式与16年一卷的题型格式有较大差异,就连题目背景材料的调用都是有问题的。真希望出省卷的老师来好好看看我这篇文章,完善一下你的出题流程。
                下面我用我的出题标准,给你们演示一下,一道标准的优质的高考题是如何出出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5-27 17:57
                回复
                  2025-09-03 11:07: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以2016年全国一卷这张卷子最经典的贝壳堤作为演示。这道题原题是这样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27 18:01
                  回复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5-27 18:02
                    回复
                      而这道题的原型论文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5-27 18:03
                      回复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们在全国优秀的论文库中选取一篇与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密切的论文,将论文中易于理解却又能够考察到学生材料信息理解和原理逻辑的内容提炼出来,使用论文的研究方向作为题目背景(注意!!!这道题连原图都取自于该论文,也就意味着,这道题的题目背景和答案将无懈可击,不会有任何疑义),将论文的直接结论作为选择题的答案,再通过构造与之相类似的且同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密切相关的迷惑选项,最后形成一道完整的选择题,这就是一个材料背景可以出三道题的原因。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5-27 18:04
                        回复
                          在选材料的过程中,专家会根据全国卷的题型要求及不同的题型配比,选择有针对性的背景期刊或者论文,因而在出题过程中,把握全国卷的题目类型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于那些一定会考的题目,要严格甄选,对于那些不会考的题目,蜻蜓点水,见过则以。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5-27 18:05
                          回复
                            所以,根据贝壳堤这道题的出题背景,我在命制这张标准文综卷的时候,采用了与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一样的命题流程。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5-27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