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gohallucinate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59289657/answer/1641780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能有多大影响取决于 元老们能不能开金手指突变成科学家 和 规划民的金手指大小。
这里先要踩两脚临高元老院。
第一脚踩元老们的搞科研的能力。我是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对于元老们超越历史上这些大科学家有着蜜汁自信。
我认为元老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穿越者们只是一群抄了考试答案再去考试的学渣,即使考试考了100分也不意味着穿越者们是可以与历史上的大科学家相提并论的大学霸
这个事实是不能对外说的,但元老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
一方面搞研究依赖智商的。穿越者的智商基本应该都是常人水准。一旦大图书馆的资料由于电脑寿命到期无法再取出,穿越者们就是连答案都记不清的学渣了,没有能力去把大科学家们的成果一一复现的。
另一方面搞研究不是搞工业建设。科学结论很重要,但证明推导过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
元老们当然有能力去使用很多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结论,但元老们有能力证明推导吗?(高数课本上的东西要证明,为什么把力定义为F=ma也要解释,推出的其他动力方程的内容也一个不能少)
有能力像笛卡尔写一篇《方法论》然后人们解释透彻自己的想法吗?
有能力像牛顿那样反驳关于《原理》中引入未知力的质疑吗?
我认为是不能的。元老院大概只能用权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元老院至高无上的智慧”。然而这种思维对于科学研究是有害的。
所以,看待历史上的大科学家的心态应该是“智商和研究能力归于大科学家,荣耀归于大图书馆,穿越者们是工业先驱”。
第二脚踩元老院办教育的能力
这是办教育,不是造机器。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培养,这里的人不仅有学生,还有相关的教师和专家。学校是不可能像造机器一样,给图纸给原料给设备就能造出来的,只能一层一层,一代一代的培养。
举个例子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要办小学教育必须要有老师。然而这些老师是哪来的?
有位朋友说她的老师是是中专水平,那我们就假设这些老师都是中专毕业好了。
然而要让这些老师中专毕业,必须要有一个中专对不对?
而要办这个中专,首先要有中专教师。
那么这些中专的老师又是哪来的?中专教师至少得是大学或者至少是高中毕业的水平吧,不然怎么教中专生?
所以,这是现代的教育体系是一个一层又一层的体系,一环套着一环。
本来嘛,历史的进程是欧洲已经有了一批经学院。后来受了理性主义思潮,在19世纪早期,传统高等教育走向终结,现代高等教育诞生。形象的说,是旧的教育体系涅槃重生,诞生了现代教育体系。
临高元老院由于要把原有的教育彻底踢开,所以这个体系是完全没有的,连雏形都没有。等于是凤凰蛋都砸了,所以也不用谈涅槃了。真正意义上的从零开始。
芳草地的学生不可能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估计有个中专水平就不错了。所以也不要指望他们能帮元老院滚教育口的雪球,只能去教教小学生或者初中生。要培养有中专水平的教师,都只能由元老亲历亲为才能完成。
这还是小学和中学教育,大学怎么办?元老的水平,去欧洲经学院跟神父装个逼不成问题;但要办现代大学,元老们有资格当大学讲师吗?
所以,什么澳宋国立大学,根本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明明是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指望澳宋国立大学的学生去跟历史上的大科学家装逼怕不是活在梦里?
两脚踩完,其实把历史上欧洲的大科学家请来临高的影响就呼之欲出了。
一方面,不指望他们去帮助元老院发展什么科技,但求能利用他们把科学成果的的证明推导这个大窟窿给填上,这对于后续的科研是十分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多请点这些科学家可以帮助临高建设自己的教育体系。虽然他们由于理念和宗教原因不值得信任,但完全不依靠原有的教育体系,光靠元老们自己来建设实在是太缓慢,太困难了。中国的士大夫教育体系是完全不能用,欧洲的经学院教育体系说不定还有改造的希望。
这些教会领导下的科学家为什么与现代的科学家差距很大?因为理性主义的思潮还没有到来。然而理性主义的始祖,笛卡尔是此时在世的,而且应该说在值得拉拢的科学家中稳坐榜首。理性主义思潮配合经学院的人力资源,在远离教会阻挠的环境中,说不定可以帮助临高建设现代高等教育。这样,澳宋国立大学反而有点影子了。
在我看来,接下来的科学发展,元老院撇开欧洲是双输的局面。
欧洲有组织性比较强、落后但可以改造的教育和科研体系,而临高没有。
临高有现代的教育和科研理念,而欧洲的教育和科研还在被教会纠缠。
为什么要撇开欧洲而不是把欧洲的教育和科研力量拉拢过来?哪怕给自己找不痛快也要满足吊打西方的恶趣味?
而且啊,我真的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这些科学巨匠没有丝毫的感情。
大家明明知道,哪怕你的国家万国来朝,你还是一国之君,只要没有科学和技术对于社会的改造,你的日子过得也不会比现代一个普通人舒服。旧时空里的科学巨匠正是为你现在的舒服日子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新时空也有机会成为你的帮手。怎么整天想着都是吊打,暗杀?
小说的时间线下,正是地心说和日心说斗得最厉害的时候。要拉人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而笛卡尔几本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马上就要出版了,怎么都不想着由临高用简体中文来出版这基本著作?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59289657/answer/1641780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能有多大影响取决于 元老们能不能开金手指突变成科学家 和 规划民的金手指大小。
这里先要踩两脚临高元老院。
第一脚踩元老们的搞科研的能力。我是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对于元老们超越历史上这些大科学家有着蜜汁自信。
我认为元老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穿越者们只是一群抄了考试答案再去考试的学渣,即使考试考了100分也不意味着穿越者们是可以与历史上的大科学家相提并论的大学霸
这个事实是不能对外说的,但元老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
一方面搞研究依赖智商的。穿越者的智商基本应该都是常人水准。一旦大图书馆的资料由于电脑寿命到期无法再取出,穿越者们就是连答案都记不清的学渣了,没有能力去把大科学家们的成果一一复现的。
另一方面搞研究不是搞工业建设。科学结论很重要,但证明推导过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
元老们当然有能力去使用很多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结论,但元老们有能力证明推导吗?(高数课本上的东西要证明,为什么把力定义为F=ma也要解释,推出的其他动力方程的内容也一个不能少)
有能力像笛卡尔写一篇《方法论》然后人们解释透彻自己的想法吗?
有能力像牛顿那样反驳关于《原理》中引入未知力的质疑吗?
我认为是不能的。元老院大概只能用权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元老院至高无上的智慧”。然而这种思维对于科学研究是有害的。
所以,看待历史上的大科学家的心态应该是“智商和研究能力归于大科学家,荣耀归于大图书馆,穿越者们是工业先驱”。
第二脚踩元老院办教育的能力
这是办教育,不是造机器。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培养,这里的人不仅有学生,还有相关的教师和专家。学校是不可能像造机器一样,给图纸给原料给设备就能造出来的,只能一层一层,一代一代的培养。
举个例子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要办小学教育必须要有老师。然而这些老师是哪来的?
有位朋友说她的老师是是中专水平,那我们就假设这些老师都是中专毕业好了。
然而要让这些老师中专毕业,必须要有一个中专对不对?
而要办这个中专,首先要有中专教师。
那么这些中专的老师又是哪来的?中专教师至少得是大学或者至少是高中毕业的水平吧,不然怎么教中专生?
所以,这是现代的教育体系是一个一层又一层的体系,一环套着一环。
本来嘛,历史的进程是欧洲已经有了一批经学院。后来受了理性主义思潮,在19世纪早期,传统高等教育走向终结,现代高等教育诞生。形象的说,是旧的教育体系涅槃重生,诞生了现代教育体系。
临高元老院由于要把原有的教育彻底踢开,所以这个体系是完全没有的,连雏形都没有。等于是凤凰蛋都砸了,所以也不用谈涅槃了。真正意义上的从零开始。
芳草地的学生不可能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估计有个中专水平就不错了。所以也不要指望他们能帮元老院滚教育口的雪球,只能去教教小学生或者初中生。要培养有中专水平的教师,都只能由元老亲历亲为才能完成。
这还是小学和中学教育,大学怎么办?元老的水平,去欧洲经学院跟神父装个逼不成问题;但要办现代大学,元老们有资格当大学讲师吗?
所以,什么澳宋国立大学,根本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明明是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指望澳宋国立大学的学生去跟历史上的大科学家装逼怕不是活在梦里?
两脚踩完,其实把历史上欧洲的大科学家请来临高的影响就呼之欲出了。
一方面,不指望他们去帮助元老院发展什么科技,但求能利用他们把科学成果的的证明推导这个大窟窿给填上,这对于后续的科研是十分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多请点这些科学家可以帮助临高建设自己的教育体系。虽然他们由于理念和宗教原因不值得信任,但完全不依靠原有的教育体系,光靠元老们自己来建设实在是太缓慢,太困难了。中国的士大夫教育体系是完全不能用,欧洲的经学院教育体系说不定还有改造的希望。
这些教会领导下的科学家为什么与现代的科学家差距很大?因为理性主义的思潮还没有到来。然而理性主义的始祖,笛卡尔是此时在世的,而且应该说在值得拉拢的科学家中稳坐榜首。理性主义思潮配合经学院的人力资源,在远离教会阻挠的环境中,说不定可以帮助临高建设现代高等教育。这样,澳宋国立大学反而有点影子了。
在我看来,接下来的科学发展,元老院撇开欧洲是双输的局面。
欧洲有组织性比较强、落后但可以改造的教育和科研体系,而临高没有。
临高有现代的教育和科研理念,而欧洲的教育和科研还在被教会纠缠。
为什么要撇开欧洲而不是把欧洲的教育和科研力量拉拢过来?哪怕给自己找不痛快也要满足吊打西方的恶趣味?
而且啊,我真的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这些科学巨匠没有丝毫的感情。
大家明明知道,哪怕你的国家万国来朝,你还是一国之君,只要没有科学和技术对于社会的改造,你的日子过得也不会比现代一个普通人舒服。旧时空里的科学巨匠正是为你现在的舒服日子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新时空也有机会成为你的帮手。怎么整天想着都是吊打,暗杀?
小说的时间线下,正是地心说和日心说斗得最厉害的时候。要拉人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而笛卡尔几本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马上就要出版了,怎么都不想着由临高用简体中文来出版这基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