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奕阳吧 关注:19贴子:1,241
  • 5回复贴,共1

【多元逆行乐章】简述WX的PY圈对好友三日可见的科学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提是WX和PYQ这类话题不会直接被度哥封杀。


IP属地:上海1楼2017-06-06 23:12回复
    OK
    忘了是哪个版本开始,WX的PYQ有了这样的设置,让他人无法翻阅规定日期以前所发布的内容。我得知这个功能后的第一时间就启用了,并且到现在都没有要关掉的意思。
    其实在第一眼看这个功能时,相信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个称得上是很人性化的设计,但偏偏反人类的地方出现了,允许查看的范围仅设置了三档,三日内,半年内,以及全部可见。
    不少人当时应该还原了经典表情:坑爹呢这是.jpg


    IP属地:上海2楼2017-06-06 23:19
    回复
      2025-08-13 21:57: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全部可见没有意义。半年,听起来不长也不短,对于最早一批PYQ用户来说,半年内的动态,很有可能只占他们PYQ的极小一部分,相反,在最新鲜的那几年里,才是他们最活跃的时候,如今迫于生活、工作,丢失了太多激情,PYQ更新频率自然下降;也不完全如此,对于一个每天要发一到两条PYQ的话痨(比如我)来说,半年也承载着近200条记录,或许本来就不会有人对此感兴趣。
      至于三天,就是一个更加值得玩味的时间段了。它能让人分不清是被你拉黑了还是你真的什么都没发,也将直接导致新加的朋友难以找到任何话题来缓解尴尬,甚至有人被你的容貌打动,数日后再想起却只能选择遗忘,等等等等,后面会细说。
      总之,这一设置广受诟病,实用性并不如预期,且在技术壁垒不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这一设置的合理性何在。


      IP属地:上海3楼2017-06-06 23:36
      回复
        我将从若干角度简单说一下我选择三日内可见的理由。
        荣格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格面具就是一个与个体相异的有着独立人格的社会角色。当我们相信WX是闭环社交,点赞行为是单向互动后,不难发现评论PYQ成为了某种被阉割的反馈方式,而整个PYQ就变成了我在【前奏】中所提到的社交需求对话平台。人们根据自己的性格,发布着【自己想给别人看的】和【别人想看的自己】,功利中带着一丝妥协,抑或是不顾他人的目光,抱怨着,控诉着,久而久之,只听见自己的回声。
        这都很正常,是在PYQ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这些信息都太零碎了,当你仔细地再次审阅时,就会发现,他们有些是围绕突发事件而阐述的观点,有些是心血来潮时的悸动,有些则是转瞬即逝的美景(和不存在的美颜)。他们都是碎片,是不成体系的飞絮,在信息发酵和沉淀周期愈发短促的今天,事态峰回路转,知识步入半衰,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那些PYQ,就会和年少时发过的梦,和懵懂的个性签名一起,沉醉在过去。
        多远的过去?三天够吗?
        我只能说无可奉告。


        IP属地:上海4楼2017-06-06 23:58
        收起回复
          加一秒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6-16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