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苏阳吧 关注:159贴子:176
  • 3回复贴,共1

魔术的演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登台,转身,致敬,开场。对于魔术师来说,一束安静灯光和一群好奇的观众,就可以完成一项奇幻之旅。魔术师袖子里有什么?那里面好像有一个世界,一个让人们惊叹的、激发无限想象力的神秘疆域。


1楼2017-06-19 17:58回复
    从“幻术”到“戏法”
    在西洋魔术还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我们便有了自己的“戏法”。《三国》中“左慈戏曹操”就是最早关于戏法的记录。左慈是一个残疾道人,少一只眼睛,瘸一只脚,道号乌角先生,法术颇深。因看不惯曹操的邪恶与专横,便用“法术”给曹操的柑上做手脚,使得别人都吃到甜,而唯独曹操吃的是空柑。激怒曹操后被追捕,但左慈却像孙悟空一样,变出许多左慈,将曹操吓得晕死过去。当时这种东西称为“幻术”,而后来的沿袭,才有了中国的古彩戏法,而中国戏法的祖师爷,却是“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后来的古彩戏法,逐渐分成了“堂彩”“手彩”“幻术(鬼道)”这三个门类,但表演者都是穿着大褂的,而这个“大褂”,便构成了整个戏法的关键,因为中国古彩戏法最常见的就是变出东西。一件长袍,一条彩单,往肩上一披,变出了四个盛着清水的碗,碗里有两条金鱼快乐的游来游去,象征着“年年有余”。花生,核桃,糖果等,都是可以立起来的,象征着“五子登科”,甚至熊熊燃烧的火盆,都可随手变出,这便是典型的中国古彩戏法。


    2楼2017-06-19 17:59
    回复
      哆啦a梦的口袋
      十九世纪末,是魔术的黄金时代,随着剧院的兴起,魔术师有了新的舞台。“北方的大巫师”亨利安德森,将魔术带入舞台,配合光影的效果,魔术走进了一个新纪元。各地的剧院,有魔术师的表演,都是高堂满座,而这个时代统一的标准,就是燕尾服。穿着燕尾服,随手变出了鸽子,棒子,雨伞,鲜花,丝带等,创造了台上的一种“无所不能”。但西洋魔术与中国戏法,确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洋魔术讲究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的节奏感,整体的感觉要“炫”“酷”,用现在的话说叫“拉风”,去营造一种整体的艺术感。而古彩戏法,要用语言交代,更偏向于“骗过观众”。
      可在观众的眼中,这一切便都那么的不可思议,好奇心和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总是挠着心里最深处的欲望。但由于魔术师的职业素养,这些秘密无从得知。魔术营造的奇迹依然存在,这也变成就了“戏法”和“魔术”的魅力,这种独特的魅力,来自人们心里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越是不能了解的事情,越是好奇,更何况就偏偏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不可能!对于一些好奇心重的人,这种疑惑,就会像蚂蚁一样,在心里爬来爬去,于是便有了猜测,一定是在魔术师的袖子里!而久而久之,魔术师的袖子,就仿佛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的口袋。


      3楼2017-06-19 18:00
      回复
        魔术——一个易碎的“造梦艺术”
        解密的背后,无异于观众的那无畏的探索心理,可一旦解密,魔术便失去了其自身的魅力,甚至变成观众的不屑一顾。刘谦在春晚上,引爆了整个中国魔术,一时间,无数的解密帖子出现,无数的猜测,无数的独家爆料,且不说对不对,(当然肯定是不对的)但至少这种行为,加速了魔术消亡的过程。魔术是魔术师以一个人的智慧,去创造一份现实中的不可能,而解密是以全民的智慧,对抗魔术师一个人的智慧。
        魔术界的隐蔽性一直在与观众的窥私心理缠斗,虽难解难分,但又必须在一定的领域做出妥协,毕竟魔术需要观众,魔术师需要面包。于魔术,人们说是假的,拆穿、讥笑,人们觉得它虚无飘渺,人们觉得他是骗术,甚至咒骂魔术是一种巫术。但是,谁也无法否认魔术所创造的奇迹,谁也无法否认,那一刻带来的感动。有一个魔术是这样说的,“用几秒钟的时间,给你创造永生难忘的回忆,我们不是在表演魔术,我们是在创造惊喜,感动,好奇,喜乐,构成生命中美好的所有元素。”
        魔术师打一个响指,一场梦境便会降临。在舞台上,他们是虚无的,犹如这种艺术的来源,充满了神秘与诡谲。当代社会妄图解构一切:基因、宇宙、神经元,却唯独在魔术面前吃瘪。魔术犹如一块顽石,坚硬地保存、守护着人类文明中最后的不可知。表演结束,灯光黯淡下来,魔术师消弭在幕布之后,不过,魔术将如同观众们心中的丛生的疑窦,永不消逝。

        (文章转自网络)


        5楼2017-06-19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