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巧省、市、区发现其为害。一般年份发病在5%—20%,个别地区的个别年份可达60%以上。严重为害时可导致绝产。
青枯病多是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进入显症高峰。根和茎基部受害严重的植株从茎基部发病处折断,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叶片表现出青枯、黄枯或青黄枯,病株的果穗往往下垂,籽粒松瘪,造成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重、穗粒重、穗长和行粒数降低。 防治办法: 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先对种子处理,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洗净后播种;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300包衣。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农家底肥及钾肥、硅肥。平整土地,及时排除积水,合理密植,及时防治黏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 扩大玉米、小麦、马铃薯等间作面积;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 必要时喷洒相应的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淋根茎,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青枯病多是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进入显症高峰。根和茎基部受害严重的植株从茎基部发病处折断,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叶片表现出青枯、黄枯或青黄枯,病株的果穗往往下垂,籽粒松瘪,造成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重、穗粒重、穗长和行粒数降低。 防治办法: 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先对种子处理,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洗净后播种;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300包衣。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农家底肥及钾肥、硅肥。平整土地,及时排除积水,合理密植,及时防治黏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 扩大玉米、小麦、马铃薯等间作面积;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 必要时喷洒相应的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淋根茎,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